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植物对矿质养分的吸收,植物相对生长率与奢侈吸收;养分的分配与利用效率;养分的储藏与损失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结合荒漠地节水灌溉试验,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3种沙生先锋植物进行了土壤含水量,植株相对含水量以及生物量的测定,进一步掌握了沙生植物极其抗旱的特性,总结了水分对沙生植物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植物对矿质养分的吸收;植物相对生长率与奢侈吸收;养分的分配与利用效率;养分的储藏与损失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风沙土中荒漠植物出苗和生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秋艳  赵文智 《土壤学报》2006,43(4):655-661
选择了5种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o)、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和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设计了沙埋和幼苗生长两个控制实验,来研究它们的萌发出苗和生长定植能力。结果表明:5种植物的高出苗率、快出苗现象集中在0~3cm的沙埋深度;红砂、泡泡刺、花棒、白刺、沙拐枣的最佳沙埋深度分别为1cm、2cm、2.5cm、2cm和5cm。出苗率与沙埋深度方程的斜率显著相关于种子重量。种子重量与幼苗的绝对生长率、相对生长率正相关。相对生长率与单位叶速率和叶面积干重比显著正相关,但和叶面积比率和叶干重比率显著负相关。种子重量与根绝对伸长速率无关,但与根长比率和根长叶面积比率显著负相关。种子重量和单位叶速率是出苗和生长的较好的指示者,但仅仅种子重量和幼苗相对生长率并不能预示植物成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针对台湾地区水利生态工程地区之适用植物,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后龙溪、筏子溪、大里溪、清水溪及高屏溪等台湾之主要河川。调查结果.后龙溪河川植物有44科109种,筏子溪植物25科54种植物,大里溪植物12科31种植物。清水溪55科138种,高屏溪植物39科82种植物。并将筏子溪、大里溪、清水溪、后龙溪及高屏溪等调查地区优势植物之种类及其相对丰多度.植物群落之群团分析。归纳台湾地区不同河川之植物群落对生态复育工程之效益,并初步建立河川植物信息化之架构。  相似文献   

6.
环境胁迫一直以来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而覆盖植物叶片表层的蜡质层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外界环境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本试验以中花11、广盐2号和Z46这3个水稻品种进行干旱胁迫处理,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叶片表面蜡质覆盖密度,以及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浸提率以及失水率等生理指标,从而综合分析干旱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叶片表面蜡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3个试验的水稻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叶表面蜡质覆盖量增加,叶绿素浸提率以及离体叶片失水率下降。  相似文献   

7.
对近几年在土壤一植物系统中瞬态流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如电模拟模型,时间“常数”的变性,水容及相对重要性,水流阻力的大小及相对重要性,水流阻力的变性和水分运动的滞后效应等问题进行了介绍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依据试验资料,分析了土壤水势和温度对根系收缩程度,土根间隙水分传导和土根系统中各部分水分传导相对重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系性收缩程度角合欢〈台湾相思〈向日葵〈玉米,植物在水分胁迫下根系收缩能反映植物的抗旱性,在相同土水势条件下,土根间隙水分传导表出银合欢〉台湾相思〉向日葵〉玉米,在土根间隙传导(Ls)根系传导(Lt)与土壤有效传导(Ls)三者之间,Ls的变幅最大,Lt的变幅最小,对于不同植物种  相似文献   

9.
南宁市工业大气污染对八种植物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南宁市冶炼厂附近山丘(污染区)和广西大学林学院后山(相对清洁区)相同的8种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叶片解剖构造和生长状况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冶炼厂附近植物的各项测定指标均比林学院后山相应植物种类的指标有所下降,说明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马尾松、大叶桉等植物受害严重,抗污染能力较差;构树、苦楝、五色梅等的各项指标下降较小,表明它们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miRNA1917在植物微重力反应中的作用,对番茄培养环境中乙烯含量、与乙烯相关的表型变化以及miRNA1917及其靶基因Le CTR4相对表达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模拟微重力处理条件下,番茄出现下胚轴向地性弯曲和形成螺旋等乙烯三重反应表型,丙二醛和超氧阴离子含量受模拟微重力处理影响明显,植物培养环境中乙烯含量在培养前期(10~20d)差异显著,20d以后差异不显著,miRNA1917相对表达量随处理时间持续增加,其靶基因相对表达量相应降低。由此可见,番茄下胚轴弯曲和形成螺旋等表型与模拟微重力处理初期乙烯含量有关,但在处理后期(20d以后),MDA和O2-积累等则与miRNA1917的相对表达量变化有关,miRNA1917相对表达量增加,导致其负调控乙烯反应的靶基因相对表达量减少,从而使植物对乙烯的反应灵敏度增加,即miRNA1917通过降低其靶基因表达量而增加了植物对乙烯的反应灵敏性,从而在微重力反应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该研究为确立miRNA介导的植物微重力反应过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赣南某些作物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国华  李远华 《农业环境保护》2002,21(4):356-357,364
对赣南地区(我国稀土元素高背景区)烟、茶、柿、枣典型产地植物样品(叶、果)和土壤样品中的稀土元素进行了采样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稀土含量具有烟叶>枣叶>柿叶>茶叶>枣果>柿果的特点,这除了与产地土壤稀土丰度有一定关系外,主要受各种作物对稀土的吸收富集强度控制;同时,植物对稀土的吸收过程引起了稀土的分馏作用,在烟、枣、柿的叶片中轻、中稀土得到分馏富集,而茶叶呈现弱的重稀土分馏富集;稀土元素H0表现出相对强的植物生理活动性。  相似文献   

12.
土壤—植物系统中非稳态流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就近二十余年来土壤-植物系统中非稳态流研究的诸多方面,如电模拟模型,水流阻力及其相对重要性、水容及其相对重要性、水流阻力的变性、时间“常数”的变性等问题进行了介绍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刘凌佳  陶静  夏立忠  吴永红 《土壤》2023,55(6):1329-1335
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的水蚀区之一,过度农业利用引发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采用保护性管理对坡耕地水土和营养盐流失的影响已经开展了很多研究,而基于长期试验的保护性管理措施对坡面微地形的影响,鲜有涉及。本文对位于三峡库区域地区陡坡地四种管理模式长期试验径流小区坡面地形相关参数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小麦—花生种植模式相比,采用套种紫花苜蓿植物篱、香椿植物篱能够极显著降低水土流失,坡面地形沿篱基梯级化显著。而黑麦草-籽粒苋替代模式对水土流失控制效果不稳定,且坡面地形与对照无差异。小麦-花生套种紫花苜蓿、香椿植物篱处理的坡面均形成基于篱带部的篱坎,篱坎下部侵蚀较强,篱带上淤下蚀现象明显。其中小麦-花生套种香椿植物篱小区坡面形成2级植物篱淤积坎,坎宽幅平均达到420.8 cm,淤积坎相对高差为40.4 cm,平均坡度下降1.4度。小麦-花生套种紫花苜蓿植物篱坡面形成4级篱坎平均坎宽幅为210.3 cm,平均相对高度为110.6 cm,平均坡长为238.1 cm,平均坡度下降0.3度。说明坡耕地采用植物篱技术能够减蚀截淤,显著改变微地形。针对微地形的变化,套作植物篱的坡耕地在后期宜实行坡改梯或梯级坡地配套完善灌排设施,利用已优选的植物品种设计木本与草本套种的复合植物篱,有望进一步改善土体根系分布,从而稳固篱坎,控制水土流失。该研究为植物篱技术后续管理措施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煤层气液化站场建设在晋城市属新上项目,其园林绿化设计相对其他新建项目有所不同。本文从园林设计的角度,对站场建设进行植物措施设计,可为同类工程项目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侵蚀沟分布广泛,地貌类型多样,气候、土壤条件迥异,植物区带跨度较大,在既往侵蚀沟治理设计中,由于植物措施相对弱化,树种选择单一,配置形式千篇一律,不能充分适应各类树种的生物性状,导致造林成活率不高,防护功能受限,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植物措施的治沟效果。通过深入分析侵蚀沟治理需求,系统总结植物措施治沟经验,在挖掘乡土树种资源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侵蚀沟治理植物措施配置模式进行探讨,基于侵蚀沟立地条件、水土保持树种生物学特性,按照“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原则,结合黑龙江省侵蚀沟治理实践,针对不同地域、不同侵蚀沟防治部位,提出了几种植物治沟配置方案,并明确了相应苗木规格、整地方式和栽植密度等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物种配置植物篱对坡耕地营养元素拦截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坡耕地21个径流小区、1个空白对照、6个不同处理方式植物篱(Hedgerow)组合模式,探讨了不同物种配置植物篱对耕地营养元素的拦截效应。结果表明:灰毛豆×紫花苜蓿植物篱对坡耕地营养元素的拦截效果最明显,其中,氮相对拦截总量为181.82 g/hm2,相对拦截率为79.08%;磷相对拦截总量为84.81 g/hm2,相对拦截率90.31%;钾相对拦截总量11.37 g/hm2,相对拦截率83.84%。灰毛豆×黄花菜对氮的拦截效应最小,氮相对拦截总量为117.30 g/hm2,相对拦截率为51.02%;灰毛豆×香根草对磷、钾的拦截效应最小,磷相对拦截总量为55.43 g/hm2,相对拦截率59.02%;钾相对拦截总量6.62 g/hm2,相对拦截率48.86%。不同物种配置植物篱对坡耕地营养元素均具有明显的拦截作用,灰毛豆×紫花苜蓿组合模式的拦截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土壤磷组分的通径分析及其相对有效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为政 《土壤学报》1991,28(4):417-425
本文在土壤有机磷和有机磷分组的基础上,通过土壤磷组分与植株磷量的相关分析及土壤有效磷含量的通径分析,研究比较了土壤各组磷的相对有效性。结果表明,除了土壤无机磷组分中的铝磷和铁磷的相对有效性较高外,某些活性较高的土壤有机磷组分与植株吸磷量也呈显著相关,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成为植物有效磷源之一,从而为正确评价土壤有机磷在整个磷营养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粤西地区土壤-植物系统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广东省西部不同地区采取土壤、植物样品,并对其中的稀土元素含量采用ICP-MS法测定,研究了稀土元素在土壤、植物叶中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土壤一植物系统的各环节间稀土元素的含量模式基本相似。不同母岩发育的土壤稀土分布有较大的差异,其中以花岗岩发育的土壤稀土含量最高。在土壤的各个剖面层中,心土层和底土层稀土含量高于表土层,轻重稀土发生分异,均有不同程度的Eu亏损,Ce表现为土壤各层位中的正异常。同一采样点的不同种属植物具有相似的稀土分配模式,在不同母岩发育土壤上生存的同一种属植物稀土分配模式不同,其稀土分布均受其所生存土壤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具有自身的生物地球化学特性。生物吸收系数表明植物对稀土元素的吸收能力的差异,稀土元素在由土壤向植物体运输迁移中发生了明显的分馏作用,重稀士相对贫乏。  相似文献   

19.
硫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16种主要营养元素之一,目前已被认为是继氮、磷、钾后第4位主要营养元素。硫在植物体内许多功能与氮相似,其吸收量与磷大致相当,只有当作物吸收充足数量硫后才可能实现高产和优质。水稻上氮硫交互作用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施氮水平下,施硫肥和不施硫肥相比,施硫能够显著促进作物对氮的吸收,提高氮肥利用率。在同样施硫情况下,氮肥也能够促进作物对硫的吸收。在施硫肥增产或不增产的情况下,可相对减少施氮量5%~10%。  相似文献   

20.
本在调查弃耕地中植物类群与直翅目昆虫种类的基础上,确定了弃耕地中优势植物群落及优势直翅目昆虫。计算了优势直翅目种类的相对数量或绝对数量,并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着重指出在弃耕地生境中大量东亚飞蝗及其它土蝗的孳生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及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