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7β-雌二醇对半滑舌鳎性分化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将25日龄半滑舌鳎稚鱼放入不同浓度(1、3、10和30μg·L-1)的17β-雌二醇水溶液中,每天浸泡2h,连续处理65d,研究17β-雌二醇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r)性分化、性比、生长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7β-雌二醇使半滑舌鳎卵巢分化提前约5d,使精巢分化推迟20d;4种浓度17β-雌二醇处理组(1、3、10和30μg·L-1)的雌性率分别为74%、82%、88%和9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17β-雌二醇处理对半滑舌鳎的早期生长和死亡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非洲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大红花品种花托为外植体,选用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激素6-BA、NAA和IBA,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外植体愈伤诱导及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愈伤时。MS+6.BA 10mg&#183;L^-1+NAA0.5mg&#183;L^-1+蔗糖30g&#183;L^-1 +琼脂5.5g&#183;L^-1的效果最佳,培养30d后转接到MS+6-BA2.0mg&#183;L^-1+NAA1mg&#183;L^-1+AD(硫酸腺嘌呤)5mg&#183;L^-1+蔗糖 30g&#183;L^-1+琼脂5.5g&#183;L^-1的培养基上诱导芽的分化。增殖培养以MS+6-BA2.0mg/L+NAA0.5mg&#183;L^-1+蔗糖30g&#183;L^-1+琼脂5.5g&#183;L^-1为佳。生根培养是以1/2MS+IBA0.2mg&#183;L^-1+蔗糖30g&#183;L^-1+琼脂5.5g&#183;L^-1的培养基最好。  相似文献   

3.
野西瓜苗提取物对小菜蛾活性的作用方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野西瓜苗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触杀、拒食和抑制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野西瓜苗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具有较高的触杀和拒食活性.浸渍法处理对小菜蛾3龄幼虫72h的致死中浓度(LC5D)为3.2g&#183;L^-1,24h、48h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8.6060、2.8495g&#183;L^-1;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处理剂量50.00g&#183;L^-1’时,抑制生长率大于100%,化蛹率为24.34%,羽化卒为9.28%。  相似文献   

4.
叶面肥对苗期油菜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叶面肥对苗期油菜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处理1(清水对照)比较,处理4(营养物质+复硝酚钠(4mg&#183;L。)和DA-6(4mg&#183;L^-1)+表面活性剂(S-240,1μL&#183;L^-1))的苗期油菜植株具有最大的生物量(每株0.38g)、叶片长宽增加值(0.69cm&#215;0.60cm)和株高净增量(3.40cm),其他依次为处理2(营养物质+表面活性剂(S-240,1μL&#183;L^-1)、处理3(营养物质+复硝酚钠(4mg&#183;L^-1)和DA-6(4mg&#183;L^-1))、处理5(营养物质+复硝酚钠(10mg&#183;L^-1)和DA-6(4mg&#183;L^-1)+表面活性剂(S一240,1μL&#183;L^-1)。与对照相比,各叶面肥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及光合速率均有升高趋势,处理4增幅最大,分别增加27.8%和23.0%。各叶面肥处理油菜N、K累积量也以处理4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31.1%、31.3%。苗期油菜喷施合适的叶面肥,能够促进其营养生长,增加其生物量。叶面肥中复硝酚钠和DA-6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苗期油菜生长。本试验条件下处理4是油菜苗期比较好的叶面肥配方。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压罐消解技术处理样品,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蔬菜中微量汞。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等优点。测定结果表明汞的浓度在0-10μg&#183;L^-1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汞的加标回收率为9413%~104.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12%,检出限为0.0086μg&#183;L^-1。  相似文献   

6.
沈阳地区典型绿化树种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热解析仪与GC—FID联用技术对沈阳地区8种典型绿化树种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的排放速率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银中杨和垂柳的BVOCs排放量显著高于其它6种树木,排放速率分别为97.63和18.24μg&#183;(g&#183;h)^-1。阔叶树中银中杨、垂柳、丁香、水腊主要排放异戊二烯,排放速率分别为97.33、17.71、3.78、0.13μg&#183;(g&#183;h)^-1,榆树、皂角、银杏主要排放柠檬烯,排放速率分别为0.60、1.64、2.00μg&#183;(g&#183;h)^-1;而针叶树油松以排放α-蒎烯为主,排放速率为2.25μg&#183;(g&#183;h)^-1。  相似文献   

7.
外源乙烯胁迫对枇杷果实若干品质及PPO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解放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cv.Jiefangzhong)果实为材料,研究浓度为10~20mg&#183;L^-1、50~60mg&#183;L^-1的外源乙烯胁迫对果肉硬度、可滴定酸(TA)、可溶性总糖(TS)等品质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60mg&#183;L^-1外源乙烯处理贮藏20d、40d的硬度分别仅增加11.0%和35.7%,而对照增加了29.9%和49.4%;外源乙烯胁迫抑制了糖和酸的消耗,处理组贮藏40d的糖和可滴定酸均高于对照组;10~20mg&#183;L^-1外源乙烯处理在贮藏前期会激发PPO活性,而50~60mg&#183;L^-1外源乙烯则对PPO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矮壮素对高羊茅的生长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200、600、1000、1400和1800μg&#183;g^-1的矮壮素喷施高羊茅,结果显示,矮壮素改变了高羊茅的生长格局,使植株生长速率降低,根系变短,单株分蘖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多,其中以600和1000μg&#183;g^-1的矮壮素处理较为经济有效。600μg&#183;g^-1的矮壮素处理后的21d内,高羊茅叶片内源激素IAA与GA(1/3)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ABA含量呈上升趋势,ABA/IAA、ABA/GA(1/3)比值较处理初期分别提高了2.12倍和1.77倍。内源激素含量与比例的变化可能是引起高羊茅生长格局改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子和正交试验法,对链霉菌NK413的产抗菌物质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甘油10g&#183;L^-1,黄豆饼粉20g&#183;L^-1,K2HPO40.75g&#183;L^-1,MgSO40.25g&#183;L^-1,CaCO32g&#183;L^-1,NaCl2g&#183;L^-1的培养基配方,250mL三角瓶装液量30mL,25℃,180r&#183;min^-1离心培养96h,抑菌圈直径可达39mm。应用该优化条件进行70升罐规模发酵中试,证实该发酵条件适合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组培微环境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了光合环境中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CO2浓度及培养基中蔗糖和无机盐含量对驱蚊香草无菌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PPFD为100μmol&#183;m^-2&#183;s^-1、CO2为1400μmol&#183;mol^-1时,无菌苗的单株鲜重、单株干重、株高增幅、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而在对照条件下即PPFD为40μmol&#183;m^-2&#183;s^-1、CO2为400μmol&#183;mol^-1时,这些生理指标降低,二者差异显著。不同培养基组分对无菌苗生根影响显著,其中含20g&#183;L^-1蔗糖的培养基优于无糖培养基,1/2MS培养基优于MS培养基。结论:PPFD为100μmol&#183;m^-2&#183;s^-1、CO2为1400μmol&#183;mol^-1,含20g&#183;L^-1蔗糖的1/2MS培养基有利于驱蚊香草无菌苗生根培养。  相似文献   

11.
羊栖菜提取物对食用菌竞争性杂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对羊栖菜提取物的抗真菌活性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Rf 0.47(10g&#183;kg^-1、1g&#183;kg^-1)和Rf0.81(100g&#183;kg^-1、1g&#183;kg^-1)对圆弧青霉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5%、50%和85%、25%,羊栖菜乙醚提取物乙酸乙酯相的薄层分离带Rf0.30(100g&#183;kg^-1)对绿色木霉及黑曲霉抑制率分别为75.67%、83.46%。相关系数分析显示:不同浓度的3个处理组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分离带和浓度两因素对绿色木霉、圆弧青霉、黑曲霉菌丝生长抑制率的影响极显著。在3种质量浓度下,羊栖菜乙醇Rf0.47、Rf0.81、羊栖菜乙醚Rf0.00对圆弧青霉孢子萌发以及羊栖菜乙醇乙酸乙酯相、羊栖菜乙醚乙酸乙酯相、羊栖菜乙醚Rf0.30对黑曲霉孢子萌发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S3307对郁金香切花的抑菌和保鲜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S3307在郁金香鲜切花瓶插期间的抑菌作用和保鲜效果,以郁金香品种阿波罗为试材,以清水为对照,设计4种不同保鲜剂处理:T1(5mg&#183;L^-1S3307)、T2(150mg&#183;L^-1柠檬酸+3&#215;10^4mg&#183;L^-13%蔗糖)、T3(150mg&#183;L^-1柠檬酸+3&#215;10^4mg&#183;L^-1蔗糖+300mg&#183;L^-18-HQC)、T4(150mg&#183;L^-1柠檬酸+3&#215;10^4mg&#183;L^-1蔗糖+300mg&#183;L^-18-HQC+5mg&#183;L^-1S3307)。于处理第4天测定各保鲜剂中的细菌数量,调查观赏品质、鲜重、丙二醛含量及细胞膜相对透性变化。结果表明,S3307可减少瓶插液中细菌的含量,与CK相比差异极显著,以T4抑菌效果最好。4种保鲜剂均可延长郁金香的瓶插寿命、增加花朵直径及每天开放时间.并减少花瓣中丙二醛的含量.降低花瓣细胞膜相对透性,以T4的效果最好。T4与CK相比,瓶插寿命延长5d,花朵直径增加3.81cm,每天开放时间增加4h,盛开持续期增加5d,瓶插第7天丙二醛含量降低37.83%,花瓣细胞膜相对透性降低37.39%。S3307在郁金香切花保鲜剂中可以单独使用,与其他保鲜剂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蔬菜中硒含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酸消解,原子荧光-氢化物发生法测定了广州市部分市售蔬菜中硒的含量,由标准物质(GBWZ19001-94)和回收率控制检测质量。结果表明,不同蔬菜中硒含量有较大差异,含量范围为1.8~78.9μg·kg^-1,平均含量为15.8μg·kg^-1,不同类型蔬菜中硒含量变化特征是:菌类(46.0μg·kg^-1±31.1μg·kg^-1)〉豆类(31.6μg·kg^-1±17.5μg·kg^-1)〉葱蒜类(8.1μg·kg^-1±3.3μg·kg^-1)〉瓜类(6.8μg·kg^-1±2.6μg·kg^-1)〉叶菜类(5.8μg·kg^-1±2.8μg·kg^-1)〉根茎类(5.1μg·kg^-1±2.2!g·kg^-1)〉茄类(4.7μg·kg^-1±4.2μg·kg^-1)。  相似文献   

14.
以采后桂花为试材,用100nL&#183;L^-1、200nL&#183;L^-1、300nL&#183;L^-13个不同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1-MCP预处理可以延长桂花的贮藏寿命,延缓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的下降,保持细胞质膜的完整性,减少MDA积累,延缓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保护酶POD和CAT活性的降低,其中以200nL&#183;L^-1处理效果最好,其次为100nL&#183;L^-1处理。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东方杉组培苗工厂化生产过程,对丛芽继代、增殖材料的选择及培养过程中几个重要的技术环节,以及组培苗生根培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组培苗的长势受丛芽继代次数的影响,连续继代3~5次后需及时更新增殖材料;应选择生长旺盛的单株苗作为母本进行扩繁;在东方杉茎芽诱导培养过程中,培养架架层光合有效光量子束密度应控制在30-50μmol&#183;m^-2&#183;s^-1,丛芽继代过程应保持在60μmol&#183;m^-2&#183;s^-1以上、单株壮苗培养阶段控制在60-80μmol&#183;m^-2&#183;s^-1;改善培养容器的透气性有利于组培苗的生长;在东方杉组织培养中,活性炭是必须的添加物,同时添加2g&#183;L^-1的L-谷氨酰胺能有效促进组培苗的生长;无根组培苗进行室外扦插生根,粗沙是理想的扦插生根介质,生根率可达88.3%。  相似文献   

16.
以芍药为研究对象,建立芍药高效的遗传转化再生体系,试验筛选最佳结果为:以茎段为外植体,用HgCl2消毒15min,基本培养基为1/2MS,抗坏血酸(100mg&#183;L^-1),诱导愈伤阶段的植物生长调节剂(PGR)配比为ZT(2.0mg&#183;L^-1)+IAA(0.4mg&#183;L^-1),胚状体分化阶段不加植物生长调节剂PGR;生根阶段为IAA(0.4mg&#183;L^-1)。抗性筛选时适宜的卡那霉素Km浓度为4mg&#183;L^-1,遗传转化受体为胚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7.
中温木质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BYND-8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限制性培养技术,从沼液中筛选出1组木质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采用木质纤维素失重法,对复合菌系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稻秆经碱液浸泡后降解率最高,最佳氮源为“蛋白胨+酵母浸粉+硝酸铵”的复合氮源。采用五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组合试验及分析,建立了碳源添加量、氮源添加量、pH、温度、接种量与秸秆降解率间的数学模型,确定最佳的碳、氮源添加量和培养条件为:稻秆3.0g&#183;L^-1、蛋白胨4.0g&#183;L^-1、酵母浸粉0.8g&#183;L^-1、硝酸铵1.2g&#183;L^-1,初始pH7.5~8.0,接种量7%(体积比),培养温度30℃,在此条件下,稻秆的降解率可达到64.98%。  相似文献   

18.
木薯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木薯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叶片光反应曲线测定,研究叶片净光合速率Pn(net photosynthesis)对光、CO2的变化规律,运用Sigmaplot软件利用非线性方程拟合分析叶片对光、CO2的反应曲线。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木薯叶片的光和CO2反应曲线变化均呈现非线性变化,各品种在高CO2浓度下均表现较高的Pn值。5个品种中,SC5品种的CO2补偿低最低(15.67μl&#183;L^-1),而饱和点最高(2053.91μl&#183;L^-1);同时,SC7品种的光补偿点最高(46.98μmol&#183;m^-2.s^-1),光饱和点最低(895.63μmol&#183;m^-2.s^-1)。另外,水分利用效率(WUE)最高的品种为SC8和SC205,分别为1.53和1.17μmol&#183;mmol^-1。  相似文献   

19.
研究吴茱萸提取物清除亚硝酸盐(NO^2-)的作用.通过NO^2-的重氮化偶联反应产生偶氮染料,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吴茱萸正丁醇提取物1、正丁醇提取物2、乙醚提取物对NO^2-的清除作用.三种提取物及Vc清除亚硝酸根的IC50分别为405.0μg&#183;mL^-1、237.0μg-mL^-1、9.8μg&#183;mL^-1、8.6beg&#183;mL^-1.正丁醇提取物1、2中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28.71%、31.27%和43.25%、44.31%.三种吴茱萸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清除亚硝酸根的作用并呈量效关系;乙醚提取物清除NO^2-的作用非常显著,与Vc作用相当,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于2007年5月-9月,对薄片镜蛤Dosinia laminata的室内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成功培育出壳长1.2~1.5mm的稚贝300万粒。平均壳长为(60.90&#177;2.24)mm的雌性个体每次产卵量为200万粒;在水温24.5~25.5℃、盐度27、pH7.5的条件下,受精卵约经过22h40min发育为D形幼虫;薄片镜蛤的卵径、D形幼虫、变态规格、单水管稚贝和双水管稚贝大小(壳长&#215;壳高,下同)分别为(70.33&#177;1.06)μm、(100.33&#177;1.30)μm&#215;(81.07&#177;1.72)μm、(213.33&#177;8.02)μm&#215;(202.00&#177;5.96)μm、(309.17&#177;9.17)μm&#215;(301.67&#177;10.81)μm、(1158.33&#177;9.31)μm&#215;(1067.50&#177;10.84)μm。浮游期间(0~10日龄),幼虫壳长、壳高的生长速度分别为(8.28&#177;0.70)μm/d、(9.19&#177;0.76)μm/d,存活率为(36.8&#177;3.78)%;变态期间(10~14d),幼虫壳长、壳高的生长速度分别为(8.46&#177;0.42)μm、(8.04&#177;0.45)μm,变态率为(5.0&#177;1.25)%,变态持续时间为4~5d;稚贝期间(14~40日龄),单水管、双水管稚贝的生长快于幼虫期,单水管稚贝壳长、壳高生长速度分别为(32.19&#177;2.06)μm/d、(28.75&#177;1.97)μm/d,双水管稚贝壳长、壳高生长速度分别为(53.07&#177;40.43)μm/d、(47.86&#177;38.22)μm/d,存活率为(81.2&#177;3.36)%。以海泥为附着基采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