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野燕麦是危害小麦的一种恶性杂草。近十多年来,由于各地引调麦种频繁,缺乏严格的植物检疫制度,野燕麦已在我省迅速蔓延成灾。野燕麦不仅直接与麦苗争肥水争光气,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且可夹杂在麦粒内影响品质,还是传染小麦赤霉病的中间寄主。全省已有五十多个县、市不同程度发生危害。据调查偃师、泌阳、卢氏、中牟、长葛、遂平、叶县、郑州市郊等部分麦出,每平方米内有野燕麦少则几株、几十株,多则几百株。每平方米内混生野燕麦50株的可造成小麦减产20%,200株的减  相似文献   

2.
防治野燕麦     
<正> 野燕麦是麦田的一种恶性杂草,近年来在我省发生蔓延迅速,危害日趋严重,给小麦生产带来很大威胁.据1979年44个县的调查统计,野燕麦发生600多万亩,占调查麦田的25%,每亩有野燕麦5-30万株的麦田26000多亩;洛阳地区野燕麦发生面积已占全区麦田的49.4%,估计约减产小麦470多万斤.因此,对野燕麦的危害和防治应予高度的重视.防治野燕麦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  相似文献   

3.
<正> 野燕麦是危害小麦的一种恶性杂草。六十年代由国外小麦原种中夹带传入我省,后由于小麦品种更换频繁,缺乏严格的植物检疫制度,加之它的适应能力强,繁殖系数大,发生初期未注意控制,致使野燕麦在我省迅速蔓延成灾。尤其是大型国营农场、原种繁育场等良种基地,发生面积占90%以上,危害严重。1979年博爱农场从小麦种子中筛出野燕麦等杂草种子三十万余斤,减产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河南省邓州市麦田杂草发生危害较为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麦田减产。尤其是野燕麦的繁殖力强、发展速度快、化学除草难以控制,已成为麦田主要恶性杂草。一、麦田野燕麦发生原因1.靠种子传播是造成野燕麦大面积发生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小麦品种越来越多,部分未经严格检验混有野燕麦草籽的种子被作为品种大田生产,造成较大面积的扩散蔓延。2.野燕麦适广性强,繁殖量大。野燕麦单株分蘖20~40个,单蘖有小穗10~20个,单株有籽800~1200粒,自然脱  相似文献   

5.
<正> 野燕麦也叫燕麦草、黑燕麦等,其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率高,危害严重。一般使小麦减产1成左右,重则可达2~3成。我省1976年发生面积仅为200万亩,目前已经发展到1500万亩,有扩展蔓延的趋势。近年来,我们对信阳地区野燕麦生长特点及危害、传播途径和综合防除技术进行了研究。一、生长特点及危害野燕麦是一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茎秆直立而光滑,叶舌膜质,长约1mm,边缘有不整齐的细齿。叶互生,披针形,一般长100—250mm。花序  相似文献   

6.
正近些年来,邓州市在小麦生产上,麦田杂草发生危害较为严重,影响着小麦的正常生长,不同程度造成了麦田的减产。尤其是野燕麦的繁殖力强、发展速度快、化学除草难于控制,已成为麦田主要恶性杂草。为控制其危害,现对野燕麦危害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 野燕麦是危害小麦的一种禾本科恶性杂草,60年代因引种夹带传入我省。目前,全省发生面积已达200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麦播面积30%,其中严重发生的有500万亩左右。一般减产10~30%,重者达50%以上,每年损失小麦约5亿公斤,对我省小麦生产威胁很大。近几年来,各地采取人工锄草、手拔、捋籽等措施,费工费时,仍不能控制危害。特别是手拔、捋籽都是在野燕麦抽穗成熟  相似文献   

8.
野燕麦(Arena fatua L.)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田的恶性杂草,分布广、为害重,是小麦生产上的大敌,一般减产30%以上。除小麦外,还危害油菜、向日葵、豆类和瓜类等作物。为探索其发生规律及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从1980—1982年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其结果如下: 一、分布和危害野燕麦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苏联、中东和北非等地的小麦产区均有分布;在中国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内蒙、河北、河南和辽宁等省(区),发生面积达6000万亩以上,每年损失小麦20亿斤。新疆仅小麦田发生受害面积达350  相似文献   

9.
正近些年来,麦田杂草危害较为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长,造成了麦田的不同程度减产。尤其是野燕麦,由于其繁殖力强、发展速度快、化学除草难于控制,已成为麦田主要恶性杂草。为控制其危害,我们对野燕麦危害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提出防治策略。一、野燕麦发生规律1.野燕麦种子具有"再休眠"的特性:第一年发芽率一般不超过50%,其余在以后3~4年中陆续出土,在土壤中保持8年还可以发芽出苗。  相似文献   

10.
鲍翀 《现代农业科技》2005,(9):28-28,32
淮南市潘集区小麦常年种植2.3万公顷左右,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由于受地理条件及耕作制度等因素的影响,麦田杂草呈逐年上升趋势,杂草种类多、密度大、分布广、危害重。根据近几年统计,麦田杂草一般每平方米2000株左右,高的达20000株,2级以上发生面积达3.1万公顷之多,占小麦种植面积的90%左右,其中,4级以上发生面积约占35%,造成小麦减产达20%-25%,草害巳严重制约小麦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野燕麦也叫燕麦草、黑燕麦等。其分布广、密度大、适应性强、繁殖率高,严重影响麦类等禾谷类作物的生长,是世界性的恶性杂草,我国有近20个省市区每年都有大量农田遭受危害。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北方的野燕麦杂草发生危害面积正在迅速扩大蔓延,已成为危害部分麦田的主要杂草,严重发生田产量损失达30%以上,必须加以重视,及时防除。一、发生原因一是野燕麦适应性强,繁殖量大,通过自身积累形成再侵染。一株野燕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小麦种植农资综合补贴的提高和机械化收割的推广普及,巴里坤县奎苏镇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野燕麦是当地麦田常见的恶性杂草之一,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很大,轻则使小麦减产20%,重则减产50%~60%。因此,麦田野燕麦防除工作十分重要。一、生物学特征1.恶性野燕麦繁殖能力很强,单株结籽数高达400~500粒,个别植株甚至多于1 000粒,且难以清除,生  相似文献   

13.
野燕麦是小麦田的恶性杂草之一,在大兴安岭地区发生较为严重,随着岭南农业开发区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每年从外地引种的数量也越来越大,由于有些引进的种子没有经过植物检疫部门的检疫,使野燕麦的种子随麦种引进,野燕麦在岭南农业开发区迅速传播蔓延,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野燕麦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野燕麦是小麦田的恶性杂草之一,野燕麦属禾本科杂草,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很大,轻则使小麦减产20%,重则减产70%~80%。深入研究野燕麦习性和防治促进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一、野燕麦发生规律1.野燕麦种子具有"再休眠"的特性,野燕麦第一年发芽率一般不超过50%,其余在以后3~4年中陆续出土,在土壤中保持8年还可以发芽出苗。2.野燕麦种子发芽与外界温度有关:适宜温度为15℃~  相似文献   

15.
麦田杂草冬前防治成本低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出苗后,麦田的大部分禾本科杂草及阔叶类杂草也相随出土,经过调查栾城、藁城、正定等县的麦田杂草可达到每平方米10—30株。栾城郑马镇、南郑马村有的地方野燕麦每平方米多达30—40株。野燕麦在藁城的丽阳、兵头、南营镇、每平方米达15株左右,阔叶类杂草每平方米20-25株。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随引黄灌溉扩种水稻,稻茬麦田面积迅速扩大,由于生态环境和栽培制度的改变,其适生杂草硬草、碱茅、棒头草等伴随灌溉水流传播,发生危害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己成为我省沿黄地区稻茬麦田的主要恶性杂草。这些杂草主要分布在郑州、新乡、原阳、武陟、濮阳、范县等地,发生危害面积约200—300万亩,发生密度一般每平方米1000—5000株以上,减产20—3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每年损失小麦2000—2500万公斤,已成为当地制约小麦生  相似文献   

17.
野燕麦又称铃铛麦,为1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为害小麦、大麦等作物,广布全国各地。2012年,许昌市麦田野燕麦危害严重,有的地块中野燕麦的长势还超过小麦,制约了小麦生长。因此,了解野燕麦发生特点与危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确保许昌市小麦生产有一定的意义。一、2012年许昌地区野燕麦大发生的原因(一)气候条件适宜2012年10—11月,许昌市累计降雨量达到183.2mm,麦田土壤墒情好,再加上10月份许昌市平均气温17.2℃,11月上旬许昌市平均气温12.1℃,综合条件比较适宜野燕麦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8.
麦田杂草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河南农业》2014,(23):33-33
<正>小麦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约466.67万hm2,是我国商品粮主要产区之一,无论种植面积或总产量均居全国各省之首。因此,搞好小麦病虫草害防治,保证小麦生产丰收,对促进河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麦田杂草的种类及发生规律河南省麦田杂草种类多、分布广、发生普遍。据调查,河南麦田杂草有240余种,其主要危害严重的有毒麦、野燕麦、猪殃殃、看麦娘、播娘蒿、野油菜、大潮菜、繁缕、刺儿菜、田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几年来油菜面积不断扩大,由于收割不及时,轮作倒茬和油菜秸杆、角皮沤制肥料时不够合理,导致了麦地野油菜的猖獗危害.据调查:大部分麦地野油菜的密度为每平方米50-80株,少数严重地块,每平方米达100株以上,严重影响着小麦正常生长.针对这一问题,1979——1981年进行了二甲四氯防治麦地油菜的研究.几年来试验示范结果证明:二甲四氯对野油菜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喷一次药,死株率可达93.1——100%,对小麦安全,价格低廉,每亩投资药费仅0.29元,属高效、低毒、低成本的化学除草剂.  相似文献   

20.
野燕麦是新疆农六师奇台总场麦田的恶性杂草。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很大,轻则使小麦减产20%,重则使小麦的产量减产70%-80%,同时野燕麦种子在土壤中保持8年还可以发芽出苗。因此,麦田野燕麦防除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采用了综合防治措施,即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