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安化茶业好的做法与先进经验,提出桃源茶叶产业发展的新思路,转化产业发展新动力,成就产业发展新梦想.  相似文献   

2.
安化县稳定和持续发展茶叶的优势、障碍及对策黄青紫(湖南省安化县茶叶开发办公室·安化·413500)稳定和持续发展茶叶,是使安化县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也是使全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达到安化县《“九五”发展构想》中提...  相似文献   

3.
安化,是我国著名的“茶乡”,同时也是个典型的山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茶叶专家不畏艰苦,顺利完成了对安化茶叶生产的考察任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苏友好的特殊关系。此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茶界友人访问了安化县茶叶试验场,谱写了中日友好的新篇章。这些往事,前者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后者也过去了20年。现在我们将其亲闻和亲历记录下来,目的在于珍惜茶史,启迪后人。  相似文献   

4.
安化有着悠久的产茶历史 ,素有茶乡之称 ,茶叶生产在安化农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世纪曙光到来之际 ,作为老茶区该怎样迎接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的挑战 ?1 把握发展的机遇有记载以来 ,安化茶叶从未一帆风顺地发展过 ,总是在徘徊曲折中前进。前几年 ,由于茶叶市场低迷。安化茶叶产业一度陷入低谷。根据历史经验 ,低谷之后定有复苏之日。从目前形势分析 ,茶叶生产又逢发展良机。1 .1 入世后必将推动茶叶发展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茶叶外贸伙伴主要是发展中国家 ,且这些国家几乎不产茶 ,而茶叶又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品。…  相似文献   

5.
《茶世界》2017,(5)
<正>一、安化黑茶的发展现状安化县地处湘中武陵山片区,虽然交通不便、地处偏远,但是自然资源丰富,是湖南有名的水资源、林业资源、茶叶生产和药材生产大县。安化县是黑茶的传统产地,历史悠久,安化黑茶曾经一度是明洪武期间的贡茶,但20世纪90年代安化黑茶逐渐衰落,截至2007年的时候,共  相似文献   

6.
整合茶叶资源做强茶叶产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北省五峰县是"中国茶叶之乡",也是国家命名的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茶叶)示范县".近年来,全县按照"开发绿色资源、培育绿色产业、生产绿色商品、拓宽绿色通道、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绿色五峰"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打民族牌、走特色路、靠绿色富,把壮大茶叶产业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实施"请名师、建名园、制名茶、创名牌"四名战略,茶叶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全县茶园面积已达12万亩,茶叶产量4200吨,茶叶总产值超过13亿元.涌现出采花毛尖、天麻剑毫、虎狮龙芽等湖北知名茶叶品牌,五峰茶叶以"香气高、味鲜爽、耐冲泡"的优良品质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赞誉,五峰茶产业已发展成为县域经济中最具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7.
实施区域规划促进福州茶叶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是我市农村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茶叶产业的发展及其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事关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奔小康步、伐的一项经济工作.福州市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把它列入"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发展七大产业之一进行规划布局,为此提出福州市茶叶优势区划.  相似文献   

8.
论茶叶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业集群理论是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最引人注目的学说之一.本文就茶叶产业集群策略.产业集群理论和产业集群对茶叶产业发展的经济意义以及利用集群理论解决茶叶产业的现状问题、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结合茶叶行业具体论述茶叶产业集群产生的条件和特点以及发展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茶叶是我县茶平乡的经济支柱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全乡财政收入的35%和农民现金收入的65%以上均来自茶叶.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茶叶产业,我们积极引导种植、加工、流通大户组建茶叶协会,有效地带动了茶叶产业的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措施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安化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宋熙宁五年(1072)开梅山而置县,建县以前已有产茶记载,历史上曾有“无安化字号不买”的辉煌。茶业既是安化的传统产业,也是该县的优势产业。据统计,安化县现有茶园面积6667公顷,年产茶1万吨左右,产值约1.25亿元,其中黑茶8825吨,产值1.06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