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好建后管护是确保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长久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理实践工作中,由于经费保障力度不足,制度建设仍不够完善等现实原因,一些地方依然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因此,深入探索农田建后管护模式,寻找经济、高效的管护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总结出几种易操作、易推广的高标准农田建后...  相似文献   

2.
仓廪实、天下安。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关键举措。农田建设监测监管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加强监测监管对保障项目建设质量、实效和建后管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总结概述了大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背景及总体情况,梳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监测监管工作方法,剖析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及短板,探讨建立新型多元主体全过程监测监管的新型高标准农田建设监测监管模式及新模式下监测监管方法和手段,以期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长效发挥建后作用提供保障,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承德市于2011~2018年由多个部门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0个县市区共68个项目,高标准农田建成面积3.78万hm2,项目总投资87579余万元。通过这些项目建设,积累了大量的项目的管理经验,建立了长效的运行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工程管护是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后长久性持续发挥效益的关键,项目工程竣工后,对验收合格的工程和设施,及时做好产权移交,明确管护责任,完善管护制度,落实管护经费,积极建立专业化和社会化管护机制,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总体效果满意度,基于202份调查数据,从微观视角概括并采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剖析影响管护工作参与者对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总体效果满意度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管护工作参与者基本特征、已采取的相关措施以及个人参与意愿三者都对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总体效果满意度产生影响,但各变量的影响方向和强弱并不一致。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完善管护机制、以政府为主导明晰责任主体、强化资金保障以及加大宣传力度等建议,从而促进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工作现状进一步改善,帮助高标准农田项目取得更理想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工程建后的管护工作对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正常运转和长期发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永城市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工程建后管护情况的实地调研,针对工程管护现状和具体做法进行总结,分析了工程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高标准农田工程管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管护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已建成的工程正常运行并持续发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分析了临朐县高标准农田运行管护基本情况、经验做法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通过探索实践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管护新路径,实现工程设施管护主体明确、责任明晰、运行良好,工程效益长效发挥。  相似文献   

7.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具体举措。该文介绍了颍泉区"十二五"以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情况,阐述了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编制高标准项目规划、完善项目管理制度等主要做法,分析了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速土地流转、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田水利小型构筑物设计通用图、提高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智能化程度、明确建后管护经费来源、加强管护与人员培训等优化措施,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大、成本高、监管难、管护难等实际困难,贵州省因地制宜推广三种建设模式,创新“635”工作机制,即“六方会审”“三方共建”“五个重点”,探索开展管护“保险+”试点,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动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建、高标准管、高标准用”,为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最大化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效益,滁州市与北大荒集团、安徽省农垦集团等加强合作,充分发挥集团在机械、管理、技术等方面综合优势,探索建立高标准农田建用管一体化新机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农业“三大体系”现代化水平提升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切实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对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效果显著,但面临资金保障不充足且投资水平不高、建设标准偏低且质量不高、绿色发展理念不重视、建后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提高建设水平,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应加强政府投入、多元筹划、统筹整合,在建设管理中提高建设标准、积极采用农业技术,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并形成多种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机制。结合农业技术发展趋势提出建议,即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坚持加大资金投入与提高农田质量并重,形成建一片成一片的良性循环;因地制宜、逐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中强调对于山地、丘陵的试点和探索,推进农田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1.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是粮食生产省长负责制考核的重要内容,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从健全组织和严把项目管理节点控制关等方面介绍了泾县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做法,并对做好"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在项目投资概算中安排占地和青苗补偿;二是减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自筹资金负担;三是县级政府层面出台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管护政策,加强项目建后管护,确保项目效益持续发挥;四是进一步完善农田建设政策,规范项目与资金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效,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识别高标准农田监督管理机制现状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为指导,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监管体系.结果表明:1)当前高标准农田全过程、多层级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督管理公众参与不足,建后管护不到位;2)第三方评估、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退耕还林奖励补...  相似文献   

13.
社旗县坚持建管并重,注重源头预防,按照"条块结合"原则,依托"互联网+"智慧管理平台,建立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构建"三长三员一线通"管护模式,实现建后管护常态化、精准化、信息化、长效化,确保高标准农田持久发挥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日趋完善,农户种粮收益逐年提高。但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规划设计不完善、农户思想不统一、管理人员业务知识不够专业及项目建设后期管护不到位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户意识;加强勘察设计,遵循因地制宜;强化业务培训,提升管理水平;保障管护资金,完善管护机制的对策,以期为松山区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党和多家为确保国家粮食战略工程顺利实施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的基重要举措,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机制欠缺、制度设计不到位,高标准农田的前期建设和后期管护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功能发挥不理想,制约粮食安全生产。以河南省N县1334万m2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从高标准农田实行田、土、水、路、林、电、管等综合配套建设内容的规划管理以及产生效益层面,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提出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规范管理机制,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监督,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和使用效应,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田亚娟 《乡村科技》2023,(5):144-146
为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我国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方针,要求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完善耕地配套设施,优化农田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生产抗灾能力。但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任务倒挂”影响项目空间布局、重增轻存情况普遍、“职顺力弱”与建设需求不匹配、“一张图”监管目标尚未实现、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对此,各地要调整导向机制、优化项目空间布局,建新与改存并重、提升农田建设实效,科学赋权赋能、完善建设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一张图”监管目标,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完善建后管护机制,从而高效高质地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绍兴市严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关,高标准实施项目管护、高效率发挥项目示范,2019—2021年取得显著成效.文章介绍了当地农田建设评审机制构建、全程管控、验收程序、"一张图""一张网""一本账"精细管护及项目示范建设等经验做法,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吴文敏 《乡村科技》2023,(15):147-150
为保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深入、系统化实施,提升项目管理质量,以福建省大田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分析项目实施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建前规划选址、加强建中管理、落实建后管护责任等方面总结大田县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所采取的措施,旨在为其他地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农业农村部对农田建设及监测监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也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当前农田监测监管模式比之前有明显改善,但在前期规划选址、建设过程动态跟踪和建后管护利用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重点解决。浙江省依托现有遥感、地面监测和数据分析建模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农田建设“前期规划、实施过程、建后管护利用”全生命周期的数字智慧“一张网”监测监管体系,用数字化重塑农田建设监测监管新模式,实现了项目布局合理规划、建设过程有效监督、建后动态监测预警,推动农田建设迈进数字智慧监测监管新时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投建运”一体化、企业共建、企业捐建3种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典型建设模式,共投入资金1.44亿元,建设面积13.19万亩;项目建成后,又发展出企业投资建后管护、“村党支部+村集体产业合作社+农户共管”2种运营管护模式,共投入资金3 158万元,管护面积4.46万亩;同时,亩均投资增加100元开展了农民筹资投劳,折算投资1.13亿元,覆盖面积112.91万亩。以上6种模式,在提高建设标准、促进规模化经营、落实建设管护责任等方面实现了政府、企业、农民三方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