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博  梁月慧  王欣 《林产工业》2024,(2):80-84+92
地膜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业生产力。然而随着地膜的广泛应用,其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伴随着可降解材料的不断开发与膜材料加工工艺的不断更新,为全降解植物纤维地膜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就纤维地膜出现的背景、现状、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随着制备工艺的不断改进和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愈渐关注,植物纤维地膜将成为未来农业新材料发展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2.
《技术与市场》2009,(11):95-95
农用塑料地膜覆盖技术在我国已有近40年的历史,由于膜覆盖栽培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因此已成为高寒、干旱、半干旱、低洼、盐碱区域农业抗旱节水、农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地膜覆盖面积已达2.5亿亩,每年以1000万亩的速度递增,地膜年使用总量已超过45万吨,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3.
“白色污染”的克星──可降解塑料膜肖华70年代,从东瀛传来的塑料地膜,在我国的农业史上掀起了一场“白色革命”。由于地膜具有保水、增温、抑制杂草等功效,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因此,“地膜热”波及全国。受其影响,林业系统,特别是气候寒冷、土壤干旱的山区、...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在农村使用塑料农用地膜的规模越来越大,农用地膜一般采用聚氯乙烯等吹塑成型,是一种很薄的薄膜。农用薄膜使用后回收很困难,绝大部分废弃在农田,长期不能降解,污染了  相似文献   

5.
水分是华北土石山区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性因子,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维持植物根系附近的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保墒能力,是该地区植被恢复的关键.采用保水剂和多功能可降解地膜2种保墒材料对土壤含水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层土壤含水量均在液体地膜45 m l/穴处理达到最高值,而保水剂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小于液体地膜.  相似文献   

6.
从4个方面介绍了银中杨地膜扦插育苗技术.从中得出结论:应用地膜覆盖扦插育苗具有增温、保墒、减少杂草和速生增产的作用,而且地膜育苗方法简便易行,经济效益显著,是半干旱地区发展育苗业首选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可降解农用覆地膜是今后农用覆地膜发展的重要趋势,阐述了农用覆地膜的使用现状,针对传统农用覆地膜所存在的"白色污染"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通过研制可降解农用覆地膜来解决此问题,分析了可降解农用覆地膜的生产现状、成型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调整种植结构的进程不断加快,有关农业专家认为,具有增温保墒等性能的农用覆盖材料,包括棚膜、地膜、青饲膜、遮阳网、节水灌溉用配套管材和管件等塑料制品在我国的市场需求潜力很大,未来几年,这些产品将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棚膜、地膜、青饲膜、遮阳网等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农用覆盖材料。根据农业部预测,到2005年。我国园艺设施栽培面积将达到153.3万hm2左右,全国的膜覆盖面积达1 133万hm2,加上氨化膜、青饲膜和缠绕膜的饲草用膜、塑料育苗容器、遮阳网、防虫网、捕捞…  相似文献   

9.
《国土绿化》2013,(9):50-50
为了实现环保农业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今年,江苏省东海县全面推广良种无公害花生种植,采用沼液浸种和覆盖“液膜”技术,提高花生产量。时下正值花生叶斑病、粘虫、甜菜夜蛾、蛴螬等病虫害的高发期,东海县农业技术人员每天深入到花生种植区田间地头,向农民们讲解“掖膜”花生病虫害防治、秋作物护理措施和肥水管理等要点,指导农民正确地掌握秋田管理技术。“液膜”全称为“可降解液体地膜”,  相似文献   

10.
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人类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利用,已涉及生活各个领域.然而,人们使用过的塑料制品等废弃之后,会变成危害人类健康的"白色垃圾".仅以塑料农地膜为例:由于地膜是一种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当土壤中残留地膜达到一定数量时,形成阻隔层,造成农作物减产.  相似文献   

11.
杨树是我区造林绿化 ,退耕还林的主要造林树种。多年来一直采用露地扦插育苗 ,但由于春季干旱、低温等原因 ,合格苗产量普遍偏低(5 0 %左右 ) ,尤其是白杨派树种。因此 ,我们在杨树育苗过程中 ,除做到适地适树 ,强化抚育管理措施外 ,采用地膜育苗技术 ,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状况。 2年来的实践表明 ,应用地膜覆盖扦插育苗 ,具有增温、保墒、减少杂草和速生增产的作用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在杨树育苗生产中可以推广。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采用宽 0 .9m ,厚 0 .15mm的透明聚乙烯地膜 ,参试品种有斯大林杨、箭杆杨、新疆杨。设铺膜扦插…  相似文献   

12.
绿野液态地膜(多功能可降解液态地膜),喷施后可在地面形成一层黑色薄膜,具有保墒、增温、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无白色污染,可广泛用于防风固沙,植树造林、苗木扦插、农作物种植等多方面,并于2005年10 月通过了专家鉴定,2006年被陕西省科技厅确认为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登记号为9612006Y0012)。据测定,喷液膜的比对照可增加土壤含水量,而且抑制土壤水分发作用可持续几个月。实验地观察记载,在春天晴朗的夫空下,0-10cm土层内一般可提高地温1-3度,中午可提高地温3-5度,有利于作物出苗、生长及防御霜冻危害,改良土壤结构,防止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3.
地膜玉米自出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覆盖地膜是玉米高产的重要手段,却增加了放苗,封洞两道程序。这两道程序费工费时,增加农户的开支,又因农时紧迫,劳动力紧缺,常烫伤禾苗,且放苗、封洞人为的破坏地膜,减少地膜的采光面,影响地膜的压草作用和增产效果。为克服上述弊端,我们提供一种能实现地膜玉米自出苗的方法。地膜玉米自出苗方法,播种铺膜时,在种行的膜面上覆土,厚度不小于Zcm,播深与覆土厚度之和不大于10cm。本发明在地膜玉米种行的膜面上覆土,造成黑暗,芽鞘和子叶会自动破膜而出。从而省去了放苗、封洞两道程序,缓解了农时,为农户节约了开支,减少了地…  相似文献   

14.
大家都知道用塑料地膜育苗,可提高和保持地温,加快苗木生长。与塑料大棚相比,具有成本低、铺设简单、适应性强等优点。但使用不同的地膜进行育苗,由于薄膜的透光度不同,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也不同。1984年我们用三种薄膜:①聚氯乙稀人参膜,人参膜呈微绿色;②聚氯乙稀农用地膜,  相似文献   

15.
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起源于欧美,兴盛于80年代。特别是近10年来,降解塑料的发展极为迅速。当时美国随着塑料废弃物在城市固体废弃物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社会舆论对塑料垃极在填埋和焚烧处理中出现的问题甚为关注,环保呼声日益强烈,作为对付环境问题挑战的对策,美国一些公司把“生物降解塑料”纷纷推向市场,并很快生产出取代传统产品的可降解塑料农用地膜、包装袋、垃圾袋及可降解的一次性快餐盒、饮料杯、矿泉水瓶等,用途十分广泛。产品除覆盖美国大部分地区外,还外销加拿大、南美及欧洲各国。自1989年起,世界上许多国家先后纷纷限制…  相似文献   

16.
黑膜覆盖新植果园地效果好管建国,王春兰,宋丽润一、基本情况地膜覆盖栽培是70年代以来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而在农业上逐步应用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在覆膜栽培中,白色地膜应用最为广泛。l995、l996两年我们对新植果树应用黑色地膜覆盖并与白色地膜和无膜空白进...  相似文献   

17.
竹子生长快、强度高、分布广泛、绿色环保。但在全球范围内对竹子的高附加值应用还处于相对初级阶段,而且工业自动化水平较低。竹基复合材料风力发电机叶片代表了目前竹材工业化应用的较高技术水平,该产品通过解决竹材离散性大、易开裂变形、与金属材料连接的稳定性差等难题,为竹材应用于更多工业级产品提供了可能。文章从竹材离散性控制、疲劳性能测试、连接设计、一体化结构设计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了竹基复合材料风力发电机叶片技术研发中的重点与难点,期望这些技术能够为竹材的工业化应用带来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可降解木塑复合缓冲包装衬垫材料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降解木塑复合发泡材料的研究可提高木质剩余物的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同时可以减少通用塑料发泡缓冲材料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从天然纤维及其性质、增韧改性、界面相容性等方面对国内外可降解木塑复合发泡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木塑复合发泡缓冲材料存在的问题,并对可降解木塑复合缓冲材料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地膜覆盖技术在杨树扦插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覆盖地膜虽然加快了土壤水分循环,提高了蒸腾速度,但并不增加土壤水分损失,地膜可使蒸发掉的水分重回土壤表面耕作层,在早春气温和缓的时期,有利于苗木的生根和萌发.覆盖地膜的土壤表面温度在白天有阳光照射时要比不盖膜高,较高的土壤温度利于萌芽生根,较大的昼夜温差利于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林业生产上开始试验和应用无色薄膜覆盖育苗,已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效果。但覆盖无色膜后,圃地还有杂草生长,为找出能抑制杂草生长的地膜,1983年我所开始用黑色地膜进行杨树扦插育苗试验。1984年与市塑料研究所合作使试验趋于完善。两年来的试验证明,覆盖黑色薄膜能有效地抑制杂草、增加土壤的温湿度,促进苗木生长和提高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