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国发〔2022〕4号,以下简称“国务院《通知》”)、《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农建发〔2022〕1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要求,2024年要持续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工作,完成外业调查采样和内业测试化验,强化内外业各环节质量控制和分环节验收,推进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全面实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的第一年,全国将有一半以上的县市区开展普查工作,普查工作面临着“一多一少、一高一低”的严峻挑战。为高质量高水平完成普查任务,应以技术为支撑,统筹谋划设计土壤普查工作,完成好样点校核、外业调查采样、内业测试化验、数据审核和成果汇总等重点任务,抓实抓细全程质量控制,并做好基础成果和应用成果汇总,确保本次普查成果高质量服务于今后较长时间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做好内业测试化验工作是后期成果编制的基础,总结好试点工作中内业环节的经验做法,能为土壤普查工作的全面铺开打好基础。本文总结了湖北省第三次土壤普查试点工作中内业测试化验环节的经验做法,以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好土壤普查工作趟路子、摸经验。  相似文献   

4.
作为北京市十个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区之一,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高质量完成了土壤普查试点工作。文章归纳了副中心开展土壤三普工作的独特意义,总结了土壤普查前期踏勘、外业采样、内业总结等组织管理的可复制经验,并就组织实施、数据获取、固化要求和注重宣传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以期为2023年全面铺开土壤三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作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88个试点县之一,北京市延庆区抓好统筹协调、技术实施、质量控制三个关键环节,以试点为突破口,在“实、细、严”上下功夫,克服困难率先完成了土壤普查任务,为推进北京市和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的全面铺开提供了经验和借鉴,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通州区作为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两个试点县之一,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本文基于通州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工作实践,立足区域土壤资源本底,研判土壤演化形势,提出土壤名称校准与完善、土壤类型定界校核、优化数字土壤制图、深化土壤质量评价等夯实三普工作路径,提出推进土特产适宜性评价、开展城市土壤分类专项研究、需求导向加密布点等工作深化方向,为全市全面推进土壤三普提供经验和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7.
2022年2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2月22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会议暨全国土壤普查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责任、细化措施,高质量完成土...  相似文献   

8.
新政     
《新农业》2017,(2)
<正>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全面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于2017年1月1日全面启动。这是继1996年和2006年两次全国农业普查之后,我国又一次摸清全国"三农"家底的大普查。农业普查是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我国发布首部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近日发布,于  相似文献   

9.
2023年12月中旬上海市全面完成了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工作。市土壤普查办结合工作实际,从领导机制、制度规范、工作路径、技术培训、信息填报及质量控制等6个方面总结了上海高质高效完成外业调查采样的经验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是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土壤普查是查明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查清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等的重要方法,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国计民生大事,土壤普查成败的关键在于普查质量的好坏。海安市作为土壤普查试点县,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作、分级负责、各方参与”的要求,政府通过招标采购完成外业调查采样、样品制备与检测、成果汇交汇总等工作内容,市三普办将各个环节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与落实作为试点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普查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按照会议安排,现就内蒙古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做法汇报如下:一、“快”字当先抓三普2022年,采取“一二三四五”工作法抓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顺利完成5个试点县和53个盐碱地普查县普查任务。今年在45个旗县开展普查,占任务总量的60%,自治区财政已先期下达普查经费2亿元,普查工作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12.
时隔43年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将为全国农业生产提供更全面、更完善的土壤数据。为切实做好湖北省土壤普查工作,笔者认为应坚持整体谋划,提高站位,认识普查的重要性并积极推动;全面厘清工作需求,做好顶层设计,收集基础资料并及时汇总普查成果;明确各阶段工作重点,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推动普查工作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13.
<正>土壤普查事关粮食、经济和生态安全,是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优化生产布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必然要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是时隔40年来一次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开展土壤普查,普查成果将会对土壤的科学分类、规划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科学支撑,也可为社会、经济、生态建设等重大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龙口市第三次土壤普查对象覆盖全市范围,共布设土壤外业样点642个,其中表层样594个,剖面样48个。自国家下达土壤普查工作任务以来,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落实铺开长沙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摸清土壤质量“家底”,保障粮食安全,笔者结合当前长沙市工作实际,认为市级单位应从组织领导、技术支撑、资金保障、担当作为、宣传引导和督导调度6个方面着手,确保按时高效高质完成土壤普查任务,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业要闻     
<正>国务院印发通知2016年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决定于2016年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其目的是查清、查实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全面掌握农业现代化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新变化,为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制定"三农"政策提供全面扎实可靠的决策依据。《通知》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  相似文献   

16.
新闻集萃     
<正>国务院印发通知2016年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决定于2016年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其目的是查清、查实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全面掌握农业现代化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新变化,为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制定"三农"政策提供全面扎实可靠的决策依据。《通知》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  相似文献   

17.
三农资讯     
正2016·19吉林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会议召开9月23日,吉林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会议在四平市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并安排部署吉林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会议强调,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冲刺阶段进行的一次大型调查,涉及全省400多万农户、1000多个乡(镇)级普查单位、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方案》重点反映我国"三农"发展的新情况,内容包括农业从业者、农业用地、农业生产能力和结构、国家粮食安全、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农民生活方式变化等13个方面情况。农业普查是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从2017年1月1日开始,这是继1996年和2006年两次全国农业普查之后,我国又一次摸清全国"三农"家底的大普查。此次普查立足农业,覆盖"三农",查清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  相似文献   

19.
土壤普查与数字土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听起来是枯燥的,然而运用数字技术打造的虚拟现实将展示给我们一个有声有色、真真切切、绚丽多彩的世界。本文浅谈一点对土壤普查、土壤分类和数字土壤的联想。1 土壤普查回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壤是农业的基础。党和政府对土壤工作历来十分重视,早在1958年我国就作出“关于开展群众性土壤普查工作的指示”。在农业部的组织下,从1958年至1960年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土壤普查工作。经过3年的群众性普查,于1961年进行汇总整理,首次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土壤图》,《中国农业土壤肥力概图》,《中国农业土壤改良概…  相似文献   

20.
土壤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养分的丰缺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自1980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30年以来,全国各地大多以此次普查结果为基础指导农业生产,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及施肥、耕作管理水平的变化,耕地土壤营养元素也随之变化.伊宁市十分重视土壤养分普查工作,续1980年第二次土壤普查之后,又于1991年和2001年以条田为单位分别开展了两次耕地土壤养分普查.2009-2010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两年间,又测试土壤样品1858个,测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等五个项目,全面完成了伊宁市八乡一镇一场21万(667m2)的耕地养分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