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NRSV)、李矮缩病毒(PD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鄄CLSV)、樱桃卷叶病毒(CLRV)、樱桃小果病毒(LChV)、樱桃病毒A(CVA)及伊庇鲁斯樱桃病(EpCV)等几种侵染大樱桃的重要病毒的发生状况、形态、分类地位、基因组、检测技术等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甜樱桃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病毒病对甜樱桃栽培的影响,介绍了4种在甜樱桃生产中为害比较严重的病毒病害,描述了其在田间的表现症状、传播途径,并提出了樱桃病毒病的主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苹果抗轮纹病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筛选出的2个抗病、感病苹果品种及抗病×抗病、抗病×感病、感病×感病3类杂交组合的F1为材料,通过3年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了F1单株间的抗轮纹病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的杂交组合、同父本组合、同母本组合间抗病性差异显著,正反交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著。试验初步筛选了抗病杂种株系150多份,对轮纹病抗性较强组合1个。  相似文献   

4.
豇豆轮纹病病原鉴定及其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南三亚豇豆设施棚内采集具典型轮纹病病斑的豇豆叶片,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到1株致病菌,根据病害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征、培养性状、ITS序列分析,鉴定豇豆轮纹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st.)Wei];利用生长速率法,对12种药剂进行室内筛选,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P,可湿性粉剂)和50%异菌脲(WP)对病原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2.709 46和9.093 27mg/L,而75%百菌清(WP)和50%多菌灵(WP)抑制效果较差,EC50分别为792.261和1 329.89 mg/L。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番木瓜病毒株系、生物学特性、检测及防治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连续传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MbNPV) 在同源寄主细胞系NEAUMb931104( Mb931104) 中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包涵体游离病毒( MbNPV_NOV) 在接种后14 h 达到吸收高峰,病毒滴度降到最低值5-79 ×102TCID50/m L,接种病毒96 h,病毒滴度达到最高值2-13 ×105TCID50/mL,在NOV(nonoccluded virus) 连续传递20 代的过程中,MbNPV_NOV 毒力随传递代数的增加而减低,并且多角体的毒力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前几代能使甘蓝夜蛾幼虫死亡率在90 % 以上,传递到15 代以后产生的多角体对甘蓝夜蛾的幼虫几乎没有毒力。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引起樱桃褐斑病的病原菌种类,采集泰安、潍坊、烟台3个地区典型发病叶片,用单孢分离法分离、纯化,共获得16个菌株,采用病原菌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樱桃褐斑病的病原菌。对该病原菌的ITS序列分析显示,其与Gen Bank中登录的Passalora sp.属的Passalora arctostaphyli相似性达97%;与另一种在甜樱桃叶片中分离的病原菌Pseudocercospora pruni-persicicola相似度仅为85.6%,证明两者并非为同一属真菌。构建系统进化树表明,樱桃褐斑病病原与Passalora sp.属真菌处在同一分支,而与其它Prunus sp.属分离的病原菌处在两个分支,进而通过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分析认为,病原菌为Passalora circumscissa,并将其ITS基因序列提交至Gen Bank数据库(基因登陆号:KT428056)。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高温胁迫对特种番茄种子产量的影响,为特种番茄专用育种、留制种和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樱桃番茄早、中、晚熟不同基因型6个品种、小番茄2个品种露地栽培,分析生长期各温度阶段种子产量,研究特种番茄耐高温性、适温和高温对特种番茄种子产量影响。[结果]特种番茄开花结果最适宜温度范围在18.5~29.5℃,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适宜的时间是5月21日至6月30日和9月1日至10月10日。日最高平均气温29.5℃以上高温的7月21日至8月31日,樱桃番茄品种早熟e1、早熟e2和晚熟e3种子产量是日最高平均气温29.5℃以下适温种子产量最高峰段的5.9%、2.9%和23.0%,小番茄c2是51.1%;其他参试品种高温期间种子产量为0.0,种子产量显著和极显著受到抑制。参试品种小番茄c1和小番茄c2夏季高温胁迫后秋冬季种子产量分别较8月31日之前前期种子产量增产达极显著水平(P0.01),8月31日高温前与高温后至11月20日(4个月)后期种子产量的比值分别为31.3∶68.7、18.1∶81.9。[结论]高温胁迫条件下,特种番茄不同品种种子产量差异显著。因此,应将特种番茄的开花结果盛期安排在适温范围。  相似文献   

10.
李一宁  梁艳  黄倢  董双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533-3536,3555
从WSSV囊膜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非结构蛋白调控WSSV侵染、WSSV的转录翻译机制、WSSV的潜伏机制及宿主抗病毒的免疫防御机制5个方面对WSSV的分子病毒学研究进行了系统介绍,以期为应对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日本、泰国、中国等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因虾病流行 ,对虾养殖产量锐减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其中危害最严重的就是白斑综合征 (whitespotsyndrome ,WSS) ,其病原体为白斑综合征病毒 (whitespotsyndromevirus ,WSSV) [1 - 3] 。 1 993年 5 - 8月 ,我国沿海从南到北对虾养殖场发生了大面积的对虾爆发性流行病 ,损失非常严重[4,5] 。关于WSS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水产养殖病害研究的热点[6- 1 2 ] 。随着WSSV研究的深入 ,有关WSS的病原、病理、诊断方法、检测技…  相似文献   

12.
武汉地区梨轮纹病发生重的原因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梨轮纹病在果实采收前后均可发病.菌源、气候、管理、品种等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因子.清除病源,合理喷药,注重采果质量等综合措施能较好地控制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日本、泰国、中国等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因虾病流行 ,对虾养殖产量锐减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其中危害最严重的就是白斑综合征 (whitespotsyndrome ,WSS) ,其病原体为白斑综合征病毒 (whitespotsyndromevirus ,WSSV) [1 - 3] 。 1 993年 5 - 8月 ,我国沿海从南到北对虾养殖场发生了大面积的对虾爆发性流行病 ,损失非常严重[4,5] 。关于WSS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水产养殖病害研究的热点[6- 1 2 ] 。随着WSSV研究的深入 ,有关WSS的病原、病理、诊断方法、检测技…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一般结构、危害及典型发病特征等研究进展;综述了消毒剂的使用(包含消毒剂的类型、优缺点、杀菌机理及其发展趋势等),中草药的分类及特点,并从药物作用和免疫效果2个方面阐述其在水产养殖业上的应用价值;益生菌的特点与优势,及其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RNAi和疫苗在WSSV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健康养殖措施等白斑综合征病毒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中华绒螯蟹白斑症病毒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江苏省吴中地区养殖池塘患病的中华绒螯蟹进行诊断。[方法]结合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对江苏省吴中地区发病的中华绒螯蟹进行实验室检测与鉴定。参考Gen Bank中白斑症病毒(WSSV)的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从中华绒螯蟹的鳃、肝胰腺、肌肉等组织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经过解剖观察,发现病蟹内脏器官无明显变化。从病蟹的肝胰腺和肌肉中未分离到致病菌。通过PCR扩增,均能扩增出预期大小的特异性产物,测序比对显示扩增条带的基因序列与WSSV的基因序列同源性高达99.6%。病理切片显示鳃和肝胰腺可见大量细胞核肿大细胞,与WSSV引起对虾组织的病变相一致。[结论]经初步诊断,确定引起中华绒螯蟹发病死亡的病原为WSSV。  相似文献   

16.
赵晴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9):189-190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 SSV)是对全球对虾养殖业危害最大的病原之一。W SSV是一种无包涵体的杆状病毒,PCR诊断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适合于大规模检测。对W SSV的分子生物学进行深入研究,优化现有的检测技术,积极探索新的检测方法,有效防止W SSV感染产生的危害,以促进对虾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甜瓜种子携带黄瓜花叶病毒(Cucumher mosaic virus,CMV)状况,以5个品种甜瓜种子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甜瓜种子、胚芽中CMV带毒率和带毒量。结果表明,供试种子、种胚带毒率分别为80%~96.6%和5.0%~25.0%,带毒量分别为6.62×10~4~5.47×10~7拷贝/粒和3.78×10~4~1.00×10~6拷贝/粒;种苗传毒率为0~6.6%,不同品种之间存在差异。种子的带毒率高而传毒率低,表明CMV主要存在于甜瓜种子的种皮上。试验比较了5种处理方法对带CMV甜瓜种子的脱毒效果。干热(65℃)、湿热(100℃沸水)、温汤(55℃)、干热+湿热(65℃干热+100℃沸水)、干热+10%Na_3PO_4(65℃干热+10%Na_3PO_4)处理甜瓜种子,均能降低种子带毒量。干热、湿热、干热+湿热和干热+10%Na_3PO_4处理后种子脱毒率可达96%以上,显著优于温汤处理(P0.05),并能促进种子发芽。干热+10%Na_3PO_4处理甜瓜种子后的种苗中未检出病毒,对CMV的脱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致病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最近几年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致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包括病毒囊膜蛋白基因、核衣壳蛋白基因、病毒复制过程的关键酶基因、细胞因子受体基因、潜伏相关基因和抑制宿主细胞凋亡机制的基因等。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苹果轮纹病发生与药剂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田间采集的轮纹病烂果标本镜鉴结果表明 ,陕西苹果轮纹病菌主要为轮纹菌 [B.berengeriana.de.Not.f.sp.piricola(Nose) Koganezawa et Sakuma],贝伦格葡萄座腔菌梨生专化型占总菌源量 5 7.2 7% ;其次为干腐病菌 [B.berengeriana de not],贝伦格葡萄座腔菌占总菌源量 42 .73 %。树干套膜法观察田间轮纹病发生期 ,结果表明 ,田间树干发病主要集中在 4、5、6三个月。对大田分生孢子捕捉结果表明 ,田间分生孢子大量散子期集中在 5、6、7三个月 ,是病菌侵染的关键时期 ,其与降水量关系密切 ;不同药剂田间防治轮纹烂果病结果表明 ,43 %好力克悬浮剂、2 0 .67% MC444乳油等对苹果轮纹烂果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喷药最佳时期应该在花落后即开始 ,间隔 1 0~ 1 5 d喷一次 ,连喷 8~ 1 0次。  相似文献   

20.
刁毅  叶华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383-1384
[目的]对种子带菌作为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初侵染源进行研究,为生产上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玻片萌发法和组织分离法测定种子外部带菌、内部带菌的存活力;采用沙培法在室内检测种子带菌对幼苗的侵染;应用田间培养法测定种子带菌对玉米的侵染。[结果]玉米种子所带弯孢菌孢子和菌丝可以越冬成活,种子内部带菌影响种子萌发,种子外部带菌不影响种子萌发;种子内外带菌均能侵染玉米幼苗的胚根和胚芽。[结论]玉米种子带弯孢菌孢子和菌丝可以越冬并侵染幼苗,使幼苗长势衰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