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择鸡毒霉形体的敏感药物,为临床防治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从鸡场分别取疑似患霉形体病的鸡进行血清学反应、病原分离培养和体外抑菌试验。经分离获得鸡毒霉形体12株,研究鸡毒霉形体对甲磺酸左旋氧氟沙星、阿齐霉素等12种抗生素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各种药物对毒霉形体的敏感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
以常用的14种国产药物的纸片,对上海奶牛场分离到的5株牛霉形体、5株牛鼻霉形体和从组织培养及小牛血清中分离到的3株精氨酸霉形体,以及定型菌种牛鼻霉形体、猪肺炎霉形体和猪鼻霉形体进行了药敏试验,试验结果表示出影响菌体蛋白合成的呋喃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氨基苷类药物对霉形体有抑菌作用,一般在同一霉形体种中,有相似的药物敏感范围,但这些药物对不同种霉形体的抑制作用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3.
前言呋喃西林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认为它对禽类毒性较大,如没有掌握微量配伍技术,容易引起中毒,所以应用不多。近年来,有些苏联学者用呋喃西林进行种蛋霉形体消毒试验取得良好效果,并且证明经处理的7日龄种胚,蛋黄中含量达1.6~3.7单位/毫升仍然无害。据此,我们在育成鸡中进行了呋喃西林对霉形体病的治疗试验,并着重测试了用药安全日龄、安全量以及用药方法和程序等,以便能  相似文献   

4.
斑点免疫结合试验在霉形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将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BA)用于霉形体种的鉴定,细胞培养中霉形体感染的检测和鸡胚实验感染霉形体的检测,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应用DIBA对11种霉形体培养物和36个自感染细胞和污染疫苗中分离的霉形体的培养物进行了鉴定,结果与直接分离培养物用生长抑制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应用口腔霉形体、猪鼻霉形体、精氨酸霉形体和莱氏无胆甾体等4种霉形体的抗血清以DIBA对36株细胞培养物进行检测的结果,证明其中15株感染口腔霉形体,1株感染莱氏无胆甾体,1株为口腔霉形体和莱氏无胆甾体的混合感染,与对照用的分离培养方法结果一致,还有1株用分离培养方法和DNA荧光染色证明有霉形体感染,经鉴定此株霉形体不属于此4种霉形体,故用DIBA未检出。以鸡毒霉形体和滑液霉形体实验感染鸡胚各18枚,以DIBA从这些鸡胚的卵黄液及尿囊液中可检出各自感染的霉形体种。结果说明,在霉形体研究中DIBA为一种快速、简便和特异的血清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用 ELISA 检测鸡毒霉形体和滑液霉形体抗体,试验结果表明:用滑液霉形体抗原对人工感染的31份滑液霉形体阳性血清进行 ELISA 检测,结果全为阳性反应,用鸡毒霉形体抗原对18份鸡毒霉形体阳性血清进行 ELISA 检测也全为阳性反应;滑液霉形体和鸡毒霉形体两种抗原对20份鸡毒霉形体和滑液霉形体阴性血清的 ELISA 检测结果皆为阴性反应。符合率为100%。用鸡毒霉形体抗原对野外收集的60份鸡血清进行了检测,33份呈阳性反应,占55%;27份为阴性反应,占45%,用滑液霉形体抗原对63份鸡血清进行检测,37份呈阳性反应,占59%;26份为阴性反应,占41%。用7份人工感染的滑液霉形体阳性血清进行ELISA 与血凝抑制试验的比较结果表明:ELISA 的灵敏度比血凝抑制试验的高4—16倍。在本试验中,用霉形体的菌体抗原和用 SDS 溶解菌体后提纯的膜抗原均得到了相同的结果,本报告主要是报道菌体抗原的结果。作者同时用此法对鸡毒霉形体和滑液霉形体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筛选,同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不足的是,在进行 ELISA 检测时,鸡毒霉形体和滑液霉形体之间存在有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6.
岱岳区某规模化鸡场发现疑似毒霉形体病鸡,通过病原分离获得鸡毒霉形体(支原体),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发现鸡毒霉形体对泰乐菌素、红霉素和北里霉素高度敏感。本研究为该鸡场临床准确用药提供科学指导,对鸡毒霉形体病的准确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据报道,蕈状霉形体蕈状亚种和牛霉形体是对牛病原性最强的霉形体。近年来,发现公牛精液中存在牛霉形体,有些国家在进口精液时要求牛霉形体培养阴性。目前分离和鉴定牛霉形体的方法很费时,而筛选人工授精用的精液则需要既快速又灵敏的方法。本文报道的检测牛精液和包皮冲洗物中牛霉形体抗原的竞争酶免疫试验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研究中,细胞培养的霉形体污染是一个严重问题。霉形体污染的发生也许比预想的要高,且从污染的细胞培养中消除霉形体是困难的。以前曾叙述了几种检测细胞培养霉形体污染的方法,其中有直接培养法、酶活性试验,DNA结合染料的荧光染色法,免疫酶枝术和Southern斑点DNA杂交。直接培养法对挑剔霉形体如猪鼻霉形体的  相似文献   

9.
1985年12月至1987年3月间,用ELISA试验对3774份血清进行了检测,评估来自四个奶牛场三个不同年龄组的奶牛血清中霉形体抗体的分布情况及被检牛霉形体抗体的存在与年龄、品种及牧场的可能性联系。用卡方检验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对其相关性进行了评估。牛霉形体阳性血清牛有逐步增加的趋势且与年龄呈线性关系(p<0.05)。牛霉形体阳性血清试验与第四牧场间有明显的统计学相关性(p<0.05)。第四牧场是四个牧场中规模最大,这种相关性可能与畜群大小有关。该发现证实了加利福尼亚牛场中牛霉形体抗体的普遍存在,也与以前报道的观点——畜群大小是影响霉形体乳房炎的重要因素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兽用疫苗中霉形体污染的套式PCR检测技术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GenBank公布的鸡毒霉形体、猪肺炎霉形体、猪滑液霉形体和絮状霉形体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利用引物设计软件DNAStar和Primer5.0自行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以市场上常见的兽用疫苗为检测对象进行试验,优化反应体系,建立了兽用疫苗霉形体污染检测的套式PCR方法。同时,本试验还对市场上的兽用疫苗进行随机抽查检测,其检出率分别为24.2%(23/95)、21.1%(20/95)和14.7%(14/95)。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从家禽分离出许多种霉形体,大体上可以分为病原性的和非病原性的两类.已经确认为病原性的有3种:引起鸡慢性呼吸道病和火鸡副鼻窦炎的禽败血霉形体,引起鸡和火鸡关节滑膜炎的滑液霉形体.1病原为禽败血霉形体.禽败血霉形体能凝集鸡红细胞,并能与血凝阳性株的抗血清在试管中发生凝集,故可利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等方法进行诊断和检疫.  相似文献   

12.
对霉形体进入DK传代细胞内,并进行增殖的情况,作了详细的电镜观察.结果如下:(1)霉形体靠近传代细胞膜表面呈串珠样排列;霉形体与传代细胞膜表面接触部位融合增厚,电子密度增高,向内凹陷,将霉形体裹入细胞质,形成由膜结构包着的包涵体.(2)在传代细胞质中,除可见由膜结构包裹着的霉形体性包涵体外,还可见没有任何膜包着的散在的霉形体,并且均可见到霉形体的裂殖增殖相和出芽增殖相.(3)在传代细胞核的核周池和核质中,均见到典型的霉形体及其裂殖增殖相.(4)霉形体在传代细胞中大量的增殖,致使细胞崩解,霉形体即被释放出来.(5)霉形体使传代细胞出现严重的超微病变.本文还讨论了传代细胞培养污染霉形体后难以救治的根本原因是,霉形体在传代细胞内增殖,故仅仅着眼于消除培养液中的霉形体是不能达到预期结果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从上海奶牛场分离到的5株牛霉形体和14株牛鼻霉形体,以定型菌种作为对照,进行了洋地黄敏感试验、葡萄糖发酵试验、精氨酸降解试验、四唑还原试验、薄膜斑点形成试验、产生过氧化氢活性及使绵羊红血球溶血等七项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证明我们分离的这两种霉形体的生理生化特性与定型菌种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王莉莉  姚汉利 《猪业科学》2002,19(11):20-22
本实验是为了探讨罗红霉素和TMP对鸡败血霉形体的联合药敏作用,从而为在临床应用提供依据.首先通过体外抑菌实验测定了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和TMP对鸡败血霉形体BG44T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然后测定了两种药物联合用药时的FIC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FIC).鸡败血霉形体颜色变化单位的测定是采用十倍稀释法,单药MIC的测定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罗红霉素和TMP的联合抑菌试验的FIC指数是采用棋盘法测定的.试验重复三次,以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体外MIC结果测定表明罗红霉素对鸡败血霉形体的BG44T株高度敏感,其MIC值为0.0078 μg/ml.而TMP对鸡败血霉形体的BG44T株不敏感,其MIC值为32 μg/ml;两种药物联合时的FIC指数为1.5,结果为无关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是为了探讨罗红霉素和TMP对鸡败血霉形体的联合药敏作用,从而在临床应用提供依据,首先通过体外抑菌实验测定了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和TMP对鸡身血霉形体BG44T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然后测定了两种药物联合用药时的FIC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FIC),鸡败血霉形体颜色变化单位的测定是采用十倍稀释法,单药MIC的测定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罗红霉素和TMP的联合抑菌试验的FIC指数是采用棋盘法测定的,试验重复三次,以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体外MIC结果测定表明罗红霉素对鸡败血霉形体的BG44T株高度敏感,其MIC值为0.0078ug/ml,而TMP对鸡败血霉形体的BG44T株不敏感,其MIC值为32ug/ml,两种药物联合时的FIC指数为1.5,结果为无关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山羊分离出绵羊肺炎霉形体的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报道从辽宁、河北、甘肃等地区送检的13份疑似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料(肺、淋巴结、胸水)中,分离到13株霉形体,经鉴定12株为绵羊肺炎霉形体(M.ovipneumoniae)、1株为精氨酸霉形体(M.arginini)。从12株绵羊肺炎霉形体中选用辽宁源LG株、河北源HG株和甘肃源GG株进行了动物回归试验,结果人工感染的6只健康山羊肺部产生的病变与自然发病送检的病羊肺的病理变化一致,从病肺中均可重新分离到绵羊肺炎霉形体。证明上述地区山羊群或山羊和绵羊混合群中流行的肺炎是由绵羊肺炎霉形体所致。  相似文献   

17.
对接种霉形体的原代细胞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如下:(1)进入细胞内的霉形体,不仅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也可以散在形式分布,同时还能进入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内.吸附在细胞膜上的霉形体、包涵体内的霉形体和散在于细胞质中的霉形体均可增殖,而进入细胞核内的霉形体未观察到增殖相.(2)在原代细胞内,正在进行出芽增殖的较大型霉形体内有一个线粒体.(3)进入细胞质中的霉形体,除具有出芽增殖和裂殖增殖形式外,在较大型霉形体内还观察到数个小球形霉形体.霉形体同时可以两种或3种方式增殖.(4)感染霉形体的细胞发生严重的空泡化,细胞体积增大.  相似文献   

18.
国内火鸡体内霉形体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北京和呼和浩特市4个火鸡场的95只火鸡、50只火鸡胚和42份精液样品中分离到15个分离物,用国际霉形体分类分会推荐的生化、遗传学和血清学方法证明其中有两个分离物是两种霉形体混合物,共17株霉形体。所有分离物在无抑菌剂的培养基上连续传代5次未出现细菌形态、对毛地黄皂苷敏感、不水解尿素、DNA的G C含量介于26-34mol%之间。生长抑制试验和间接表面免疫荧光技术的试验结果将其中的15个株分属于霉形体属的5个种,即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4株、滑液霉形体(M.synoviae)2株、衣阿华霉形体(M.iowae)1株、鸡霉形体(M.gallinarum)和雏鸡霉形体(M.pullorum)各4株。其余2株也属霉形体属,但尚未鉴定到种。  相似文献   

19.
金霉素,泰妙菌素联合应用对鸡败血霉形体病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金霉素、泰妙菌素联合用药的体外抗鸡败血霉形体的作用与体内治疗鸡败血霉形体病的疗效。体外抑菌试验中,金霉素、泰妙菌素、金霉素与泰妙菌素(3∶1)合用,对鸡败血霉形体BG44T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0、0.016、0.016mg/L;棋盘法试验进一步证明,金霉素、泰妙菌素合用对鸡败血霉形体BG44T株的FIC指数为0.5~0.75,两药表现有协同作用。饮水给药对实验性鸡败血霉形体病的治疗试验表明,金霉素、泰妙菌素按3∶1合用,以200、100mg/L剂量给药5d,在死亡率、治愈率、有效率等几个指标方面优于泰妙菌素、金霉素单独给药(200mg/L)。  相似文献   

20.
猪肺炎霉形体(Mhp)是猪霉形体肺炎(MPS)的病原。全世界广泛分布。用补体结合(CF)试验和间接血球凝集(IHA)试验诊断本病,有时会造成诊断错误。最近报道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MPS的血清学诊断,但Mhp和猪抗絮状霉形体高免血清之间可出现血清学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