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目前世界柑桔年产量已达6000多万吨,其中约40%即2500多万吨被加工成柑桔汁,由柑桔汁制成的饮料几乎占世界果汁饮料的一半。近年来,我国柑桔制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年果实加工能力按开工100天计算已近30万吨。但是,由于制汁用的原料果实质量差、数量少、成熟期集中等原因,实际加工量不到加工能力的50%。因此,筛选和发展柑桔汁用良种,是我国柑桔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70年代中期,我国曾开展过柑桔汁用品种的筛选工作,初步明确了先锋橙、哈姆林甜橙、伏令夏橙和雪柑等是  相似文献   

2.
目前,随着新的一轮柑桔发展高峰的到来,广东柑桔业正处在加速品种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广东现有的柑桔品种结构不合理,鲜食品种比例过大,加工品种极少,用于加工的柑桔不到1%.橙汁是风靡全球的果汁,全世界的甜橙总产量约一半用于制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东对橙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汁用柑桔品种和产量的匮乏阻碍着橙汁加工业的发展.为了扩大汁用型柑桔品种的生产,笔者现将多年来搜集到的适宜广东栽种的4个汁用甜橙良种的观察、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引种推广 哈姆林甜橙是世界柑桔主产国制汁和鲜食兼优的主栽品种之一。1965年2月我国农业部外联局收到摩洛哥王国赠送的7个柑桔品种嫁接苗966株,其中甜橙5个,包括哈姆林甜橙、伏令夏橙、卡特尼拉甜橙、脐血橙和华兴登脐橙(华盛顿脐橙优系);宽皮柑桔2个,即克里迈丁桔、威尔金桔。  相似文献   

4.
柑桔是广东最重要的果树之一。目前,广东种植的柑桔品种以中熟品种为主,高达95%以上,集中在11—12月成熟;品种结构和成熟期搭配极不合理,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严重失调;鲜食品种比例过大,加工品种极少。因而常导致区域性、季节性滞销,造成柑桔果品结构性过剩。因此,针对现在广东柑桔生产现状和国内外柑桔市场变化,品种结构调整、成熟期合理搭配是广东柑桔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晚熟柑桔比例过小,这一问题如不解决,广东柑桔的发展空间将受到制约。夏橙于次年的春、夏季成熟,是重要的淡季水果,鲜果供应期长,品质优,是鲜食和加工制汁…  相似文献   

5.
柑桔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其果实不仅可供鲜食,而且还可加工成多种食品。柑桔汁与茶、咖啡齐名,被人誉为“世界三大饮料”。近三十年来,世界柑桔产量增长率仅次于葡萄,1984年世界柑桔年产量超过5千万吨,在工业发达国家,每年人均消费柑桔量在70公斤,而我国目前柑桔人均年占有量只有0.7公斤,这固然与栽培管理、品种选育等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我国柑桔加工比较落后是有联系的。世界上柑桔销售趋势是加工制品所占的比  相似文献   

6.
选用11个葡萄品种进行单品种制汁试验,经成份分析和成品鉴评,黑贝蒂(Herbert)、哈弗德(Hartford)、琥珀3个品种制汁性能良好,产品质量达国家规定标准。是草莓型优良制汁品种;白香蕉为香蕉型优良制汁品种;美洲玫瑰香为玫瑰型制汁品种;早康可(Early Concord)、俄罗斯康可为有希望的制汁品种;野生桑叶葡萄(V.ficifolia)为理想的葡萄汁染色品种。  相似文献   

7.
柑桔汁除含有较多的糖,有机酸外,且含有丰富的C、P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风味宜人,食用方便,营养丰富,易于加工和保藏,为世界主要饮料之一,是柑桔加工品  相似文献   

8.
世界柑桔汁消费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柑桔汁因其优美的色泽、丰富的营养、宜人的口味与芳香,是世界上最受欢迎、贸易量最大的果汁产品之一,大约占据了世界2/3的果汁市场。按制汁原料的不同可分为甜橙汁、葡萄柚汁、柠檬汁、温州蜜柑汁等多种类型,其中甜橙汁是最重要的柑桔汁,占柑桔汁总量的95%左右。全球橙汁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巴西的圣保罗和美国的佛罗里达,  相似文献   

9.
梨品种制汁性能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并分析了103个梨品种果实制汁相关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影响梨品种制汁性能各指标平均变异系数为0.416;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9个制汁指标归纳为4个主成分因子,可代表梨品种制汁性能84.473%的原始数据信息量;综合评价得分较高(1.3以上)的品种有热梨、八里香、砂糖梨、白八里香、面梨、木梨、安梨、南果、古高、乔马、软枝青、鹅蛋、龙香,制汁性能强;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很好地用于梨品种制汁性能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正测定并分析了103个梨品种果实制汁相关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影响梨品种制汁性能各指标平均变异系数为0.416;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9个制汁指标归纳为4个主成分因子,可代表梨品种制汁性能84.473%的原始数据信息量;综合评价得分较高(1.3以上)的品种有热梨、八里香、砂糖梨、白八里香、面梨、木梨、安梨、南果、古  相似文献   

11.
苏柑品种资源自五十年代后期发掘以来,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1975年全国第七属柑桔罐藏品种研究协作会议,作为柑桔原汁罐头进行初评,认为该品种汁色红、风味美、香气浓,有可取之外。1978年全国第十届柑桔罐藏品种研究协作会议纪要确认:  相似文献   

12.
目前,饮料已成为人类食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已由单一的果汁和蔬菜汁向混合汁方向发展。目前我国人均软饮料年消费量约3升,仅为发达国家的1%,品种也只有两三百种,而美国则高达上千种。为了繁荣我国饮料市场,增加花色品种,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我们对澄清果蔬混合汁作了一些初步研究,着重对几种澄清方法进行了筛选。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几种浙江主要宽皮桔品种的制汁适性。分析了每一品种的出汁率、理化性状以及原汁的感官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本地早、普通温州蜜柑、乳桔较适合于制汁,其果汁色泽橙黄、风味酸甜、含丰富的类胡萝卜素。朱红、椪柑、槾桔在采收成熟度时制汁具有明显的苦味,果汁味酸。宽皮桔汁普遍表现出香气缺乏,易产生煮熟味等缺点。  相似文献   

14.
锦橙果实留树贮藏期间理化性状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留树贮藏是延长柑桔果实采收期及优质保鲜的有效措施之一,且具有成本低、避免保鲜剂污染、进一步改善品质等优点,对延长果实加工期和鲜食果供应期有重要作用,在美国、巴西等柑桔生产发达国家被广泛采用。我国对柑桔留树贮藏研究较少,生产上也少应用。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的柑桔产区,特别适合栽培鲜食和制汁甜橙品种,目前正在大力发展鲜食加工皆宜的锦橙及其新选系,橙汁加  相似文献   

15.
FMC柑桔榨汁机(见封三照片)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柑桔专用榨汁设备。世界柑桔果实年产量已达6000多万吨,近一半用于加工制汁,其中70%的柑桔汁是用这种设备榨取的。FMC是美国食品机械公司(Food Machinery Corporation)的英文缩写,FMC柑桔榨汁机则是该公司发明并生产。现有191、291、391、491和591五种型号,其差别在  相似文献   

16.
本省是柑桔重要产区,每年所遗下的桔皮只利用了极小部份,大部份被废弃,非常可惜。柑桔皮的综合利用几年前就有人进行研究,由于提出的工艺,受设备的限制,不能广泛地被采用,直至最近酶解法的研究成功,才给桔皮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前途。我们首先应用黑曲霉ASCPU—4菌种,能同时产生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复合酶,将柑桔皮一步酶解,制成桔皮汁,接着,我们又利用桔皮酶解液制成陈皮晶和制桔皮汁的残渣再制成冰花陈皮片。本文主要介绍后两者。  相似文献   

17.
柑桔汁胞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宽皮柑桔类和甜橙类共7个品种汁胞的离体培养。观察到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两类柑桔汁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能力不同,甜橙类较易,其幼嫩果实的汁胞比相对较成熟的果实的汁胞更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汁胞离体培养时,愈伤组织的产生对培养基没有严格要求,对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变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研究了宽皮柑桔类和甜橙类共7个品种汁胞的离体培养。观察到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两类柑桔汁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能力不同,甜橙类较易,其幼嫩果实的汁胞比相对较成熟的果实的汁胞更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汁胞离体培养时,愈伤组织的产生对培养基没有严格要求,对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变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 ,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和世贸的需要 ,目前我国正大幅度调整柑桔品种结构 ,大力发展新优柑桔品种。为优化品种结构 ,促使我国柑桔生产稳健发展。本人就近几年从事柑桔品种的推广、销售工作中 ,对引购柑桔品种的选择提出几点见解 ,仅供参考。1 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根本生产围着市场转 ,搞活流通促效益 ,这是市场经济的根本法则。从当前和长远的市场需要趋势出发 ,选择品种安排生产 ,各地情况不一 ,不必统一。现在的问题是不仅要看准国内市场 ,而且还要看准国际市场 ,使自己选择发展的品种能在市场上打响 ,并最…  相似文献   

20.
一、现状分折目前,葡萄主要用于酿造、制汁、罐藏制干等,其中,以酿造最为广泛。世界葡萄酒年产量约3500—4000万吨(1983年)。意大利1980—1982年间平均年产葡萄酒750—790万吨,人均占有量达112—141公斤。葡萄除鲜食和加工外,尚有广泛的用途有待开发。柑桔主产国大约有45%的产量用于加工。柑桔制品主要是冰冻浓缩汁和原汁。美国柑桔加工量占世界的一半,巴西占1/3。日本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