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仁伟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7):3677-3680,3684
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带来的农地非农化及其引发的诸多问题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中国特殊的土地制度使得农地非农化过程收益分配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重点从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收益增值机理、农地非农化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理论依据、农地非农化土地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3个方面对该领域已有的研究进行了分类阐述,并总结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农业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的研究趋向为农地非农化收益分配理论研究、在耕农民利益补偿机制研究及农地非农化收益分配与城乡统筹.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与土地收益分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宋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471-1474
在我国,城镇化引发了土地产权的变化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土地收益在国家、农民集体、农民、用地单位等各产权主体之间的分配问题也由此产生。通过阐述城镇化和土地收益分配的涵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现行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尝试从明晰集体土地产权、改革征地制度、建立市场化分配机制、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等几个方面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过程中,对农村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利用所产生的增值收益及其分配问题关系到农村稳定和社会发展,让农民获得更多增值收益、共享城乡统筹发展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土地增值收益内涵及其分配的探讨,重点分析了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的不同来源并揭示了其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征地制度、促进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建立国家土地出让收益基金制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用埃奇沃思框图解释土地配置效率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提出从社会人的角度实现资源配置帕累托“次优”的目标 ;提出实现土地制度中产权制度的巩固和完善 ,分解“杂多”权利束的目标。效率原则主要包括三大原则 ,即帕累托最优、经济 (发展 )效率最大化、交易成本最小化。不应一味强调“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 ,而应在不同时期 ,对不同用途的土地进行效率与公平转换 ,使公平与效率交替发挥作用。最后用资源利用的模型和拉弗曲线的变化模型加以论证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5.
马智利  向剑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81-20684
介绍了重庆市宅基地流转的现状以及流转后宅基地的产权归属,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工业园区、出让土地3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宅基地流转后的经营模式,从而提出了流转后土地的增值收益分配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312-15314
以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为理论基础,介绍了土地非农化的驱动力机制、利益分配格局及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明晰的产权制度和有效的监管力度是关系到土地资源合理分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工具,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土地使用的经济效率,找出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提出解决土地利用效率低的市场化思路,以探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如何解决农民贫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周可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2):373-375
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使中国农业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转变的重要因素。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路径大体围绕着明晰产权展开 ,先后出现了政府主导的“政企合一”模式、股份合作制、家族经营制和公司制。目前家族经营制乡镇企业锁定现象比较突出 ,是我国乡镇企业经济效率下降、发展速度放慢的主要原因。而要根本改变这一现状则依赖于宏观制度背景的变革 ,理由在于这是企业经营者基于特定文化环境、金融环境、政策环境等有形或无形的制度约束下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岳永胜  南灵  雷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458-2459
国家土地产权和集体土地产权在理论上是双轨平行的,但是在现实中,国家土地产权却在吞噬集体土地产权。调整国家土地产权和集体土地产权的关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部门在土地管理中应改变原来双重主体和独揽三权的角色,不能参与其中的利益分配;农民集体土地要明晰主体,村民委员会地位要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有待增强;国家实行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限制集体土地直接进入市场,随着经济发展,有必要建立农村土地市场,实行双市场平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该研究旨在阐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稳定性的现状和近年来的变化趋势。[方法]于2011年底,我们在江苏与陕西2省的24个村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工作。[结果]在不同的村之间农户的土地产权稳定性差异很大。在一些村中,农户的土地产权相当稳定,并且享有绝大部分的权利。在这些村庄中征地和调整土地频率都很低,当发生土地变化时,往往需要召开有村民会议。在另外一些村中,农户的土地产权相当不稳定并受到很大限制,并且村干部和上级政府对土地具有强制力。在这些村庄中征地和调整土地频率都很高,当发生土地变化时,往往不需要召开有村民会议。随着时间的推移,征地的情况越来越多,涉及的面积也越来越大。此外,土地调整的频率逐渐降低,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小。[结论]该研究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马文君 《现代农业科技》2012,(12):331-333,336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收益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于集体建设用地的减少损失的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权;二是由于拆旧区复垦为耕地后代建新区进行耕地保护所进行的经济补偿。通过对福建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的研究分析,从显化土地发展权价值,依据产权确定地方政府与农民集体之间收益分配比例。研究表明,在福建省的现实情况下,增减挂钩收益应当按照农村集体占63.5%、地方政府占36.5%的比例分配。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土地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 ,但土地与建筑物在形态上是不可分割的 ,当土地使用权主体与建筑物所有权主体不一致时 ,就可能发生二者之间的矛盾。简单地说 ,当土地使用权的丧失早于建筑物的自然灭失 ,权属矛盾就发生了 ,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此问题的解释和处理存在许多问题 ,国家从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目标出发 ,必须作出制度上的重新安排 ,而不宜采取无偿取得建筑物所有权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胡薇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3137-3138
以法经济学为研究方法,从产权设计的基本理论出发,寻求信息产品的一般供给规律,为软件创设了公共产权的一般模型,并分析其障碍和趋势,以期为未来的软件产权设计提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农用地转用过程中各二屯价的内涵界定,从塞质上分析了增值收益的关系,揭示出增值收益在国家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分配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5.
在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六个环节中,购物环节十分薄弱,同时景点开发方面偏离了旅游的长远目标,这是当前旅游业所面临着的两个主要问题。该文运用产权经济学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确认、土地权属调查、土地权属界线与界址点调查认定,对张掖市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张掖市集体土地权属界限基本是清晰的,由于基础资料欠缺等原因造成未定界宗地占宗地总数的10.03%左右;农村集体土地的权属类型以集体土地为主,国有土地的产权主体比较单一,集体土地的产权主体包括村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内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三种类型,以村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具有企业性质的产权主体日益突出,表明农业产业化政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正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产权分析模型及经验数据,介绍了基于农村土地产权的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的贷款模式,以缓解农民贷款难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发展家庭农场的前提就是将农村小块土地的分散经营升级为一定规模的土地规模化生产,但是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不清晰会对农村的土地流转以及规模化生产造成一些问题。实现土地规模经营需要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平台,改革政府主导的土地产权结构,并且要规范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19.
农地的生态价值已为各界共识,但长期以来这个价值很难实现为具体价格并落实到具体主体,原因在于农地的生态价值被置于公共领域而难以确权.以产权理论为依据,探讨农地的生态补偿价格如何形成,这种补偿价格归属于哪一主体等问题,并主张由政府牵头,理顺农地作为农民财产权和国家资源管理权之间的关系,将生态价值确权到具体的主体,并以价格方式实现出来,从而形成合理的农地生态价格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果品种植户在果品产业链上的增值收益,以山东省果品种植户为例,基于“微信曲线”理论和产品差异化理论,重点分析果品种植户在水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果品种植户在水果生产销售过程中存在产品无差异化、大量集中上市、产品贮存期短、缺少贮存设施设备、销售渠道窄、资金流紧张、产品销售形式单一等问题。建议通过产品多元化,避开收获高峰期;改善贮存模式,拓宽和延伸产业链,增加收入来源;拓宽销售渠道,充分利用网络获取更多销售信息;建立产品声誉,打造产品品牌;利用政策利好,建立资金融通渠道;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等措施让果品种植户分享更多产业链增值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