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陈红  宋庆平 《中国棉花》2001,28(11):5-6
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转基因棉)不仅能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危害,而且减少了农药使用对环境的污染,对保护棉田天敌、保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作用,因而,转Bt基因抗虫棉在棉田害虫的综合防治中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由于目前转基因抗虫棉还存在着抗虫范围窄,抗虫强度差,抗虫性的时空差异性及持久性等问题,我们提出筛选广谱性抗虫基因,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综合运用多种措施,避免或延缓抗虫棉抗虫性减弱;搞好转基因抗虫棉后期棉铃虫防治及棉田其它害虫的防治工作;组建实施适于新疆棉区的Bt棉IPM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转Bt基因棉在山东棉区的抗虫特性及棉田害虫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针对转Bt基因抗虫棉正在大面积推广的实际,研究调查了转Bt基因棉的抗虫效果与抗虫特点、山东棉区棉铃虫区域种群分布变化和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发生消长规律,提出了以合理布局、尽量推迟和减少化防用药、以及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用天敌为核心的合理利用转Bt基因抗虫棉的策略与技术.  相似文献   

3.
转Bt基因抗虫棉的生育特点及其相应技术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Bt基因抗虫棉具有高效抗虫、省工节资等突出优势.与非抗虫棉相比,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可以减少治虫70%~80%,节约用药60%~80%,每公顷减少用工150个左右.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生产上应用的抗虫棉,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苏云金杆菌(简称Bt)的杀虫蛋白基因导入棉花植株体内,而产生抗虫作用。1抗虫棉的特性1.1抗虫机理。转Bt基因抗虫棉在棉花整个植株和整个生长季节都能不断产生杀虫蛋白,这种杀虫蛋白遍布植株各个部位,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取食抗虫棉后,其消化系统受到破坏而不能取食,全身软腐,最终死亡。1.2抗虫范围及效果。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红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具有较好的抗性。对棉花其它病虫、杂草均无抗性,且抗虫性随着棉花的生长而减弱,在棉花苗期和蕾期杀虫蛋白表达量较高,对二代棉铃虫的抗虫…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抗虫棉研究进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转基因抗虫棉研究最常用的外源基因有两种,即Bt基因和CPTI基因.这两种基因现已被分别或同时导入棉株中并得到高效表达、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棉花品种(系).目前世界各主产棉国均有不同面积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抗虫持久性、抗虫的时空性、抗虫范围狭窄及抗虫棉的安全管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寻找和构建特异高效表达起动子;筛选广谱高效抗虫基因;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以及加强抗虫棉的区域种植管理和安全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Bt棉,下同)在江苏沿海地区的推广速度很快。据统计,2 0 0 3年盐城市Bt棉种植面积已占当地植棉总面积的60 %以上。数年的种植实践证明,Bt棉对棉铃虫(低龄幼虫)等靶标害虫具有较高的抗性,而其对棉叶螨等非靶标害虫不具抗性;与常规棉相比,转Bt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已经引起了棉田害虫动态的变化,目前关于Bt棉田害虫测报方法农技部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调查标准。鉴于此,2 0 0 1 - 2 0 0 3年进行了此类研究,旨在为科学地制定转Bt基因抗虫棉田害虫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1棉铃虫的监测1 .1棉铃虫在转Bt基因抗虫棉田的危…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Bt棉,下同)在江苏沿海地区的推广速度很快.据统计,2003年盐城市Bt棉种植面积已占当地植棉总面积的60%以上.数年的种植实践证明,Bt棉对棉铃虫(低龄幼虫)等靶标害虫具有较高的抗性,而其对棉叶螨等非靶标害虫不具抗性;与常规棉相比,转Bt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已经引起了棉田害虫动态的变化,目前关于Bt棉田害虫测报方法农技部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调查标准.鉴于此,2001-2003年进行了此类研究,旨在为科学地制定转Bt基因抗虫棉田害虫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抗虫棉是将能表达抗虫蛋白的基因转入到非抗虫棉中,使棉花具有一定的抗虫能力,其叶片对外源卡那霉素处理不敏感,而非转基因抗虫棉不携带嵌合基因卡那霉素,其叶片对外源卡那霉素处理敏感.本试验采用不同的卡那霉素浓度对抗虫棉和非抗虫棉种子进行浸泡处理,并将已萌发的棉花种子种植到田间.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缓棉铃虫对转 Bt基因抗虫棉产生抗性 ,延长转基因抗虫棉在生产中的使用年限 ,扩大杀虫谱 ,国内外相继开展了转双价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工作。目前 ,我国已转育成功 Bt和 Cp TI双价基因抗虫棉。2 0 0 1年在辽宁省经作所对转单双价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和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试验。1试验基本情况供试品种为 s GK32 1 ( Bt+Cp TI)早熟系 ,美国抗虫棉 33B( Bt)和非抗虫棉辽棉 1 5号( CK)。1 .1室内棉铃虫幼虫抗虫性试验。在二代棉铃虫发生期 ( 7月 7~ 1 2日 ) ,分别用嫩尖、幼蕾 (直径 1 cm大小 )和嫩叶 (顶尖展开第三、四片真叶 ) ,7月 …  相似文献   

10.
中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2 0世纪 90年代起 ,中国开始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开发和利用。转基因抗虫棉最常用的外源基因是 Bt基因和 Cp TI基因。这两种基因已被分别或同时导入棉株中并获得了一批有发展前景的转基因棉花品种。中国转基因棉花品种种植面积占棉花总面积的比例 2 0 0 0年到达 30 %。目前在我国所推广的抗虫棉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抗虫的时空性、害虫抗性、抗虫范围狭窄、抗虫强度差及抗虫棉的安全管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寻找和筛选广谱抗虫基因 ,采用特异启动子和诱导表达启动子 ,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 ,加强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管理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1.
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鲁RH-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RH-1是山东省棉花杂优协作组和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在惠民点以丰产、抗病核不育系作母本,转Bt基因抗虫棉作父本育成的集高产、优质、抗虫、抗病于一体的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1997~1998年参加全国和山东省抗虫棉区域试验,表现突出,1999年参加生产试验,2001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棉花基因形态互作抗虫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明确了基因抗虫棉与形态抗虫棉杂交,其杂种一代继承了基因抗虫和形态抗虫两种抗虫优势,二者产生互作抗虫效应。既减少了棉铃虫田间落卵量和残虫存活数量,降低了蕾铃为害率,也提高了治虫效果和产量水平,达到了抗虫高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我国现有的转 Bt基因抗虫棉种质材料 ,它们对棉铃虫初孵幼虫都表现出显著的抗虫性。抗虫棉在不同生育期抗虫性表现程度不同。苗期 (10片主茎叶以下 )叶片饲喂初孵幼虫的死亡率一般达 10 0 % ,生育后期抗虫性则有所下降。Bt基因转入棉花后能稳定遗传给后代。通过室内汰选 ,烟芽夜蛾等害虫很容易对 Bt杀虫晶体蛋白产生抗性 ,但在目前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栽培制度下以及抗虫棉的多方面表现 ,转 Bt基因抗虫棉推广利用后棉铃虫不会很快产生抗性。还讨论了延缓棉铃虫产生抗性的一些抗性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海盐县地处浙江北部,杭州湾北岸,属长江下游棉区,植棉历史悠久。2003年开始引入抗虫杂交棉品种,经过几年的试种、示范,逐步为棉农所接受、认可。从目前供种数量看,2006年抗虫杂交棉已占全县棉花种植面积的40%以上,且发展势头迅猛,预计2007年将占全县植棉面积的80%以上,成为当家主栽品种。1抗虫杂交棉品种的表现1.1增产明显。抗虫杂交棉品种结铃多、铃大、衣分较高,增产明显。据本单位试验对比和典型田块调查,通常每公顷可增产皮棉300kg以上,增幅20%以上。1.2抗虫、抗逆性强。所引入的抗虫杂交棉品种均为转Bt基因抗虫棉,在田间生产中对棉铃…  相似文献   

15.
卡那霉素浓度和喷洒时间对鉴定转Bt基因棉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转Bt基因抗虫棉的检测有两方面,一是对转Bt基因抗虫棉抗棉铃虫性生物测定,一是对棉株体内Bt毒蛋白的检测。根据转Bt基因抗虫棉本身携带的含嵌合基因卡那霉素特性,国内李燕娥等人均进行了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检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卡那霉素的浓度以及喷洒卡那霉素的时间不同,抗虫棉与非抗虫棉对其反应时间不同。为更有效地鉴定转Bt基因抗虫棉不耽误农时特作本试验。1浓度对鉴定转Bt基因棉花的影响2005年4月在安徽农业大学棉花实验基地进行了用喷洒卡那霉素法筛选转Bt基因抗虫棉的实验,品种是抗虫棉新棉33B,非抗虫棉中棉所35。以40…  相似文献   

16.
1 Bt抗虫双隐性核不育系中抗58A的培育 2000年选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配育的非转Bt双隐性核不育系为母本,利用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5做父本进行转育杂交,当年冬季将其F1代在海南岛加代繁殖.2001年春将F2代种子种植本所试验地,开花期间每天逐株进行观察记载,发现不育性彻底稳定的单株,挂牌编号并及时喷施卡那霉素溶液,进行Bt基因鉴定.  相似文献   

17.
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苏杂6号对棉铃虫的抗性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个方面分析了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苏杂6号对棉铃虫的抗性效果。结果显示:(1)苏杂6号的蕾铃被害率显著低于非抗虫棉对照苏棉12号,在田间对棉铃虫表现良好的抗虫效果。(2)ELISA检测显示,4个不同时期叶片中Cry1A杀虫蛋白的表达量存在差异,按时序分别为669.2、528.4、354.6及289.4ng.g^-1;其它组织杀虫毒蛋白的含量较低,蕾为181.3ng.g^-1,花为117.8ng.g^-1,铃为346.5ng.g^-1。(3)调查棉花生长发育4个不同时期的棉铃虫的校正死亡率:国产抗虫棉GK22依次为99.6%、99.6%、89.6%、86.7%;美国抗虫棉109B依次为100%、99.6%、92.2%、88.9%;非抗虫对照苏棉12号依次为9.6%、9.2%、7.6%、6.4%,而苏杂6号依次为100%、98.2%、100%、95.7%,显示出良好的抗性稳定性。纯合度的生物测定显示,苏杂6号的抗虫性纯合度高达100%。  相似文献   

18.
衡棉4号培育和高产栽培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棉4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利用转Bt基因抗虫棉资源和常规陆地棉材料,通过常规育种手段复式杂交方法选育而成的抗病抗虫高产中早熟棉花新品种,亲本组合为(省1322×冀棉27)×GK12.2007年4月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棉2007004.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转Bt基因抗虫棹种植面积持续增长的现状,综述了其对棉田主要害虫与天敌的影响,提出了对转基因抗虫棉目标害虫产生抗性的预防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抗虫杂交棉制种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外源基因的显性遗传 ,利用转基因 Bt抗虫棉与常规高产、优质抗病棉花品系组配杂交组合的杂种一代在高抗棉铃虫的基础上 ,又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使得抗虫杂交棉成为方便、快捷利用转基因抗虫棉的有效途径。最近几年 ,我国已经审定了多个抗虫杂交棉品种 ,这些杂交种在全国的适宜棉区深受欢迎 ,杂交一代棉种一直供不应求。大量杂交制种时容易产生种子质量问题 ,制种效率与杂交种纯度的矛盾尤为突出。根据最近几年的抗虫杂交棉制种和利用的一些经验及教训 ,认为在大量的抗虫杂交棉制种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把好制种亲本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