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理想森林结构的内容包括理想的林种结构和各林种内理想的树种、年龄及空间布局结构。林种结构的优化调整是以生态经济原则为指导思想,以区域规划为手段。本文以沙县林业区划中的林种远景规划为理想林种状态,而将重点放在用材林结构的调整上,用材林结构的调整应用多目标最优化模型进行。  相似文献   

2.
管理模式落后、人工造林质量差、营林生产不符合市场需求等问题一直是影响部分林区营林工作发展的因素。要改变现状,必须在营林这一环节进行改进,提高营林生产的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在技术上提高种苗质量、改善幼林抚育技术、调整人工林培育方向、优化造林树种结构,提高科技在营林生产中的含量,促进其科学经营发展。  相似文献   

3.
层次分析法在湘北地区林种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湘北地区林种树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后的林种结构为:防护林19.61%,用材林33.08%,经济林38.02%,薪炭林9.27%;树种结构优化后针叶树为34.14%,阔叶树为37.82%。为本类型区湘北低丘岗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林种树种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省的森林结构不合理,林种、树种比例不协调。为此,提出了调整我省林种树种结构的意见:①建立防护林体系;②提高用材林的产量和质量;③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经济林;④重视薪炭林的营造;⑤发展特种用途林;⑥提高阔叶林的比例.并对每点意见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AHP法在区域林种、树种结构调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研究区现有森林资源系统的分析,建立了五个层次的林种,树种结构层次分析调整模型,其中既有完全层次也有不完全层次,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判断矩阵,用AHP法对林种,树种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结果表明:林种,树种结构得到改善,用材林比例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其它林种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针阔叶比从现有的1:5.87调整1:1.68,树种结构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6.
运用解析分层结构处理方法--层次分析法,对富春江沿岸滩地多功能用材林体系主要林种树种功能优化的效益、结构、林种、树种分别构造判断矩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富春江沿岸滩地多功能用材林建设过程中,采用杨、银杏、桤木、枫香、湿地松、杜英等用材树种以混交方式配置为主,适当辅以经济林、竹林、灌木树种在各林种的营建中作为景观、防护的补充,才能充分发挥多功能用材林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7.
南宁市林业综合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宁市林种、树种结构不够合理,林业开发总体水平不高,林产品综合利用率较低等存在问题,作者提出了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即用材林由68.2% 调整为51.5% ,经济林由11.5%提高到15.8% ,生态公益林由19.3% 提高到30.5% ,森林覆盖率由36.07% 提高到39.6% ;加快基地建设;引进人才、吸引外资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千岛湖区森林资源变化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千岛湖区1978年以来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及现状特点分析,可以看出千岛湖区经过改革开放16年来的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使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有林地面积增加,荒山已经消灭,疏林基本绿化,林木蓄积量大幅度增长,营林成效显著;但也存在树种、林龄结构不合理,经济林比重偏低等问题。据此,提出今后营林工作要注意调整优化林种、树种、林龄结构,注重森林资源广度和深度的开发,巩固和扩大绿化成果,力争实现林业生产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千岛湖区1978年以来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现状特点分析,可以看出,千岛湖区经过改革开放17年来的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使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有林地面积增加,荒山已经消灭,疏林基本绿化,林木蓄积量大幅度增长,营林成效显著;但也存在树种、林龄结构不合理,经济林比重偏低等问题。据此,提出营林工作要注意调整优化林种、树种、林龄结构,注重森林资源广度和深度的开发,巩固和扩大绿化成果,力争实现林业生产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0.
屏边苗族自治县是较早起步建设的用材林基地县。截至1991年底,已营造杉木为主的用材林37.6万亩,加上防护、特用、经济、薪炭等林种,有林地总面积已达83.8万亩,森林总蓄积500多万立方米。屏边县的林业生产建设,已迈出坚实的一步。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既往,我们必须依据生态经济与商品经济原理,依靠科学技术,将林业办成高效绿色产业,把屏边县的林业生产建设继续推向前进。一、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建设多元化商品林业基地  相似文献   

11.
高效林业作为林业生产经营目标,中心要求是提高经济效益。发展高效林业的途径多种多样:如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推行珍稀乡土树种,发展油茶、茶叶、水果、木本药材等经济林;发展林下产业,实施林下种养以及森林食品开发利用;提高森林经营强度,进行低产低效林改造和中幼林抚育间伐;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保护区等为载体发展生态旅游等等。就安化而言,优化树种结构,大力培育珍稀树种,是发展高效林业最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效林业作为林业生产经营目标,中心要求是提高经济效益.发展高效林业的途径多种多样:如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推行珍稀乡土树种,发展油茶、茶叶、水果、木本药材等经济林;发展林下产业,实施林下种养以及森林食品开发利用;提高森林经营强度,进行低产低效林改造和中幼林抚育间伐;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保护区等为载体发展生态旅游等等.就安化而言,优化树种结构,大力培育珍稀树种,是发展高效林业最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运用目的规划方法对箕山场现有树种、林种结构进行调整,以期该场在其特定的条件下达到最好的树种结构和林种结构,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模型解算结果可增加80万元。  相似文献   

14.
我区自1994年提前一年实现造林灭荒达标后,营林工作的重点即转移到绿化达标和调整林种、树种结构上来。近几年,各地都在加大林种结构调整力度,实际上就是大力发展名特优经济果木林。“XXX工程”、“万亩XX基地”、“公路沿线水果开发带”等随处可见,你方种罢我登场,其发展势头正如火如茶,方兴未艾。诚然,在一定时间和限度内,改变用材林太过单一的状况是必要的、应该的。但有的地方为了上规模或完成行政任务而脱离实际,把调整比例定得过高,已出现不顾立地条件、苗木质量和市场需求而盲目发展的苗头。这种苗头持续发展下去,会产…  相似文献   

15.
我区自1994年提前一年实现造林灭荒达标后,营林工作的重点已转入绿化达标和调整林种、树种结构上来。近几年,各地都在加大林种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名特优经济果木林。“×××工程”、“万亩××基地”、“公路沿线水果开发带”等随处可见,发展势头迅猛,方兴未艾。诚然,在一定时间和限度内,改变用材林太过单一的状况是必要的。但现实情况是,有的地方为了上规模或完成行政任务或脱离实际把调整比例定得过高,已出现不顾立地条件、苗木质量和市场需求而盲目发展的苗头。如果这种势头持续发展下去,会矫枉过正、物极必反。因为不管什么名特优品…  相似文献   

16.
作者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对雷州林业局现栽培树种进行筛选和定位,并经系统诊断、分析和综合后,建立了林种树种结构优化模型,为该局的营林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林业生产必将逐步实行集约经营和科学管理。合理的林种结构和树种结构是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线性规划方法就金洞林场的林种及树种结构的最佳模式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绩溪县扬溪林场主要以杉木林为主,经营方针是以培养杉木中径级用材林为主,现有杉木林面积909.1hm2。本场积极造林,加强幼林抚育,适时适度进行抚育间伐,合理采伐利用,及时更新造林,促进林木的速生丰产和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近十年累计完成造林1.2万亩,抚育中龄林8000亩。但近年来在森林经营上也遇到些问题,由于林种树种单一化,相当一部份杉木林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983年以来历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就林地面积、蓄积、森林覆盖率、用材林主要优势树种分龄组平均蓄积等方面进行动态变化及原因分析,并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调整林种和树种结构、大力发展经济特产林和原料林,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对林业的贡献率,封管造并举、继续提高林分质量,切实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经营和管理水平等内容提出了磐安县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广西苍梧县从1994年实施科技兴林示范县工作以来,通过挖掘优良乡土树种,引进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良速生树种,调整树种和林种结构,提高了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科技含量,促进了林业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