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大碾子小流域(流域内仅大碾子一个村,故又称大碾子村)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银窝沟乡境内,是滦河上游的三级支流.大碾子全村总面积18.51km~2,有465户,1779口人,人均耕地 0.18hm~2综合治理前,全村平均每公顷耕地仅产粮1500kg左右,人均收入不足80元.1984年,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大碾子村开始走上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道路.1986年该村被定为河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1990年又列入水利部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1994年全村总产值达548.5万元,人均纯收入2767元,提前一年跨入该县首批小康村行列.大碾子村人经过十年艰苦创业,走出了一条发展小流域经济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
水土保持对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土保持在小流域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融合土地生产潜力模型,改进广泛用于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生态足迹法,并将其应用于北京市房山区蒲洼小流域的水土保持贡献评估。结果表明,模型的改进有效地减小了传统比较分析中的偏差,在案例分析中取得了较为可靠的结论:蒲洼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使其生态承载力提高了30.9%,生态赤字减少了66.7%,从而显著改善了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4.
关于小流域可持续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迅速兴起和广泛传播,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过去的单一防护型转变为现在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型,并呈现出向可持续发展轨道靠拢的趋势。在剖析了可持续发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重点对实现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刻阐释,旨在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共同推进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三渡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适用的、可操作的、简化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目标层、类目指标层、项目指标层和指标变量层构成。依照从低到高次序逐层计算各项指标值,最终得出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度指标值。并对不同年度三渡河小流域可持续发展进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6.
贫困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广大的贫困山区,近年来,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恶劣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广种薄收、低而不稳、成本增加、效益较低,群众的温饱问题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的发展历史及贫困山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分析,阐明了贫困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针对档山区的特点提出了一些适于贫困山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综合性措施。同时也指出了贫困山区发展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7.
关于山区小流域灾害危机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浙江省山区小流域的主要致灾因子是暴雨强度大、地质隐患多、水土流失严重、防洪标准低、预警手段落后和群众防灾意识薄弱。山区小流域灾害的控制和管理属于危机管理的范畴 ,其主要内容包括 :制作山洪灾害风险图、建设监测及预警系统、编制防灾预案、科学开展灾情调查及灾后补偿工作、加强政策研究。科学开展小流域灾害危机管理更加有利于全局与长远利益的工程措施布设 ,全方位提高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平 ,促进山区经济、资源、人口、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东圪流域位于三川河干支北川河东部,总面积21.62km~2。流域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地形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据统计,流域内共有大小支毛沟83条,  相似文献   

9.
贫困山区大力发展水土保持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山区脱贫致富,发展水土保持事业的客观需要。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合理利用山区土地资源,坚定不移地走发展水土保持经济的道路,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新格局,是振兴贫困山区经济的有效途径。沁县在多年的水保实践中,从自身实际出发,按照这条思路不断发展壮大水保产业,走出了一条治理水土流失与发展流域经济相结合的路子。  相似文献   

10.
对小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当地生态环境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还能够发展经济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以云南东川陶家小河为例,通过调查走访及运用“3S”技术对该流域进行了全面综合的调查,获取了植被资源、土地资源等生态资源详细资料及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结果表明:由于陶家小河流域内森林植被的破坏以及陡坡垦殖和水渠渗漏的原因,导致了流域内多处良田和林地被泥沙石块淤埋,从中上游分布大片森林植被到目前森林覆盖率仅为15.5%,形成了“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农田减少—贫困—陡坡垦殖—生态破坏”的恶性循环。在流域基本生态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种植水土保持林、果树林以及封禁治理等6条生态恢复建议,以期为恢复流域生态环境和实现流域内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对高泉流域不同治理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目标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据此认为: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的小流域治理,经生态建设、农业建设和经济建设3个阶段,可初步完成生态系统由恢复重建到巩固稳定再到可持续发展的历程;今后应重视政策的长期性、人口素质的提高、高新技术的应用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永春县针对山区山地资源多、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低,农村经济发展慢的实际问题,多年来探索实践出一条治理水土流失与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成功路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由1985年440km2减少为247km2,治理区土壤侵蚀模数由3 103.78t/km2.a减少为545.86t/km2.a,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由治理前的52.3%提高到67.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65元提高到4 543元,农村呈现出山绿水清农民富的优美景象。全县已治理小流域35条,其中有狮峰、吾江、岵山、湖洋4条小流域被水利部、财政部联合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小流域”。  相似文献   

13.
双堡子沟小流域通过2002—2006年的连续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强度明显减弱,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在治理技术和思路上不断创新和发展,由单纯水土流失防治发展为治理、开发、经营、持续发展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开发性治理,进而为县域流域治理提供系统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建管联动就是在建设初期就将治理主体和管护主体有机结合,即在进行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初期,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对外公开招标、制定优惠政策等,将坡耕地改造后栽植的经果林及配套的坡面水系工程确定给农户、大户、公司等业主进行管理,并让他们参与建设的全过程,可使建设主体和管护主体得到有机统一,能有效解决小流域治理过程中重建轻管的弊端,从而实现小流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从小流域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过程出发,兼顾小流域综合治理的3大效益,以可持续发展发展度指数和协调度指数为基础构成了小流域可持续发展评判指标体系,并将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划分为6级。  相似文献   

16.
以地处西南岩溶山区腹地石漠化和贫困落后互为因果的贵州省毕节地区为典型,通过对生态环境、人口负荷、基础设施、社会经济、生态产业、城市化水平等特征,以及石漠化防治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实践进行分析,认为要实现岩溶山区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石漠化防治必须与经济达到协调可持续发展。用工业化的理念、城市化的策略、产业化的手段,从绿色龙头企业带动、农村生态经济产业开发、城市化建设、和谐工程建设等方面,探索建立技术、文化、智力和资源相结合,具有后工业社会特征,绿色产业与生态建设相互促进的新型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17.
水土保持与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存旭 《水土保持通报》2006,26(5):111-113,118
河南省地处南北气候和山区向平原双重过渡带,受特殊气候、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严重,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脆弱。通过对水土流失危害以及水土保持在改善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条件中的作用分析,指出了水土保持是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提出搞好水土保持,促进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重点抓好以坡改梯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切实加强拦沙蓄水工程和坡面水系配套工程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工作,遏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8.
四平半拉山门小流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平半拉山门小流域资源丰富,但利用率较低。传统经济活动对山区资源利用粗放,经济效益差,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本着兼顾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原则,应用SWOT态势分析法,对半拉山门小流域资源状况和机遇挑战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资源优势、区域经济特点及市场、投资等诸多因素,确定了本流域的经济发展方向:以种植业为基础,发展养殖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建立山泉水厂,发展餐饮业和观光旅游业。  相似文献   

19.
以开县石碗溪流域为例,论述了山区小流域自然资源的垂直分异特性,并在垂直分异的基础上,对该流域进行了综合分区,同时,结合成都山地灾害研究所在该地实施的生态项目,提出了垂直分异综合分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