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绪林蜂友《老蜂桶新养法》一文发表于2006年《蜜蜂杂志》第8期第31页。对于张绪林蜂友的这些评论,我深有同感。张绪林蜂友为适应中蜂特性的需要,在大容量  相似文献   

2.
为使更多蜂友容易接受、自己动手制作组合蜂箱,我以更务实的态度对组合蜂箱作了些更改,并对其制作方法作了一次梳理,借助图片把组合蜂箱(框)作一次细致介绍:  相似文献   

3.
刘邦友 《中国蜂业》2006,57(6):23-23
中蜂的取蜜与脱蜂一般都采用和西蜂一样的抖蜂法;脱蜂时,先在巢箱中留出能容纳2~3张巢框的空间,提脾到留出的空间,用腕力突然猛震几下.使蜜蜂落入巢箱中。  相似文献   

4.
<正>中蜂爱储蜜于巢脾上层,更爱往巢脾下端造新脾,在新脾里产子育儿,这是它的生物学特性。活框组合箱从上层卸浅框摇蜜或淘汰陈脾,能给蜂巢下端增装空浅框保证蜂巢下端有足够的空间造新脾,这是适应中蜂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十多年来我以组合箱(框)养中蜂总能养出大巢脾、大子圈、大蜂巢、大群势,其群势完全可以与土法养中蜂或野生蜂巢相媲美。这是我后半生苦心追求的,希望能有一个适应中蜂的饲养蜂箱,但因用原木制作组合蜂框规格要求严格,手工制作没有多少人愿意,其养蜂方式一时又  相似文献   

5.
1 .在意蜂标准箱里 ,养出了不亚于上等桶蜂的大蜂群。2 .巢脾增高到 34cm ,使封盖蜜、粉蜜、子圈的混杂布局 ,拉开了距离。照片 1、 2所示 :在平箱上加个 1 4cm高的浅箱 ,再把标准框的底条去掉 ,用来饲养中蜂。中蜂巢下有了不受任何物体阻隔的空间 ,便利用零星蜜源向巢下造  相似文献   

6.
周明贤 《蜜蜂杂志》2011,31(9):28-28
笔者通过十多年业余饲养中蜂的实践摸索,现将总结的加础造脾经验介绍如下,供饲养中蜂的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中蜂群脾蜜生产的条件、原理、方法及利弊,为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中蜂脾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区域,由于高湿气候和中蜂特殊的酿蜜环境,造成中蜂蜜浓度低、易发酵、不易保存等情况。目前,中蜂高浓度成熟蜜也有人在生产,通常采用二次摇蜜、传统的桶养模式、格子箱、浅继箱[1,2]等。但实践得知,二次摇蜜,在增加蜂农劳动的同时,对子脾造成极大伤害;桶养和格子箱虽然能提高蜂蜜浓度,但是这种“杀鸡取卵”的方式造成很大浪费,不能很好地管理蜂群和规模化生产;浅继箱取蜜也存在问题,像造脾困难,造脾的同时产生大量赘脾,还有浅继箱采蜜在大流蜜期间贮蜜空间不足。  相似文献   

9.
据笔者了解 ,如今使用的中蜂箱在全国已有数十种规格。但不论是何种式样的蜂箱 ,都是由“意蜂标准蜂箱”引发而来 ,只是尺寸不同而已。至今 ,仍然使用“意蜂标准箱”饲养中蜂者大有人在 ,我想其原因 :一是因为已经制作了不少这类蜂箱 ,重新改做既费资金 ,又费精力和时间 ;二是有些养蜂者希望将来饲养意蜂时免得再改造蜂箱 ;三是购进的蜂具 ,如摇蜜机等可以通用。一段时间后人们开始发现 ,中蜂不如意蜂那样容易养成强群 ,因为它产卵力低 ,好分蜂 ,特别是勤取蜜的中蜂群就更甚。于是就有人开始改造中蜂箱 :将“意蜂标准箱”尺寸缩小 ,如从化式…  相似文献   

10.
李紫剑 《蜜蜂杂志》2012,32(8):21-21
省心、省事、省力,是为三省。而这"三省",是养蜂者特别是养中蜂的人长期以来一贯的追求,然而时至今日,真正能达到如此要求的养蜂法并不多。相比之下,我认为留余箱、方圆脾和护脾栅配套养蜂技术,省心、省事、省力的程度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中蜂半改良式饲养,就是利用较为规范、方整的传统养蜂木箱、土坯或砖基、土窑蜂箱,或者是某种已知定型的活框饲养蜂箱,仿照活框饲养的方式,用空巢框或木条(即活梁)饲养。但在蜂群的管理上,仍基本按照传统简约化的方式管理,一年只取1~2次蜂蜜,以确保蜂蜜的浓度和质量。这种养蜂方式虽按传统的方式去管理,少花工,但又因为巢框或木条可以移动,因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观察蜂群内部情况,方便割除王台或人工控制  相似文献   

12.
晋华贵 《蜜蜂杂志》2006,26(6):24-24
中蜂为“近祖型”和“应激易感型”蜂种,对外界干扰极为敏感,哪怕是较轻微的干扰,都会引起蜂群的不安,从而影响蜂巢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因此中蜂的饲养管理,与意蜂相比较更需要有较多的特殊性和灵活性。取蜜是饲养管理过程中,对蜂群正常生活秩序最为严重的人为干扰行为之一,引起蜂群的应激反应亦特别强烈。怎样在取蜜过程中将这种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内,是饲养中蜂过程中一个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活框平箱饲养中蜂的取蜜,我是这样做的。1中蜂取蜜忌激怒蜂群脱蜂是取蜜的首道工序。脱蜂过程中,降低蜂群应激反应的关键在于动作要轻、要稳…  相似文献   

13.
方耀斗 《蜜蜂杂志》2008,28(9):12-12
<蜜蜂杂志>2007年第2期17页刊登了尤洪坤蜂友的文章<谈中蜂的活框分区饲养与木箱老式饲养>.读后,我是这样的激动和不安.现就文章的后半部分--木箱老式饲养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洪坤蜂友在郎式蜂箱口上,架上几根木条,木条上粘一条窄巢础让蜂群自然造脾.这种蜂巢下备有空间的老式饲养法表现出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2月的一天,笔者接到一个从上海打来的电话,主人说他在一个朋友家中看到我写的《养蜂论文集》,想找机会到贵阳与我探讨一些有关中蜂饲养的问题。3月15日,电话的主人果然如约来到贵阳。经介绍,得知他叫吴小根,今年58岁,是上海宝钢的一名退休职工。家住上海市宝山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养蜂,至今已有24个年头。当天,笔者陪他到贵阳市郊一个同学家看了当地饲养的中蜂。交谈中,感到他养蜂知识的功底很扎  相似文献   

15.
钟财明 《蜜蜂杂志》2013,33(6):23-24
1中蜂蜂箱的分类目前活框饲养中蜂的蜂箱很多,大致可以分为2类:一种是用于平箱饲养,主要有朗氏蜂箱、高仄式中蜂箱、从化式中蜂箱等;另一种是用于继箱饲养,代表蜂箱有中标式、FWF以及GN式中蜂箱。其中朗氏蜂箱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是目前中蜂饲养中使用最多的箱式,而且朗氏蜂箱作为饲养意蜂用蜂箱是可以进行继箱饲养的,  相似文献   

16.
一、浅继箱生产的主要做法近几年来,随着中蜂养殖热的兴起,蜂业管理部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技术培训,一部分年轻人加入养中蜂的行列,在养殖技术、模式方面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下面将中蜂活框箱加浅继箱生产的做法总结如下。1月上中旬当外界气温达到10℃以上时,蜂王开始产子,这时要收紧蜂路,保持蜂多于脾,有利保温。将多余的脾紧出放在隔板外,不加内外保温物,也不饲喂白糖和花粉(这就需要做到越冬前取蜜时留足),发现饲料缺乏时将保存的蜜粉脾割盖后加入。  相似文献   

17.
1 巢虫、蟑螂危害的治理养中蜂巢虫、蟑螂的危害是难题 ,要解决这个难题须从改革蜂箱入手 ,蜂箱底板要做成活动的 ,这样在清扫箱内卫生时 ,把底板拉出来清扫完毕又推进去 ,不用打开蜂箱。中蜂喜欢新脾 ,旧脾爱生巢虫 ,旧脾满七八个月后 ,在取蜜时老脾可不用摇蜜机 ,直接用刀把蜜脾割下留子脾部分 ,待子全部出房后蜂王又没在上面产卵时 ,即可提出淘汰 ;如果蜂王在脾上产卵 ,已割部分又造出新脾 ,则可以保留待适当时候再处理。当野外蜜粉源和蜂王产卵都减少 ,脾多于蜂时 ,可以把蜜少无子或子少的脾提出 ,以减少蜡螟在脾上产卵产生巢虫的机会 …  相似文献   

18.
中蜂生产的蜂蜜浓度偏低,鹅掌柴蜂蜜采用真空浓缩加工,温度虽然控制在40℃,但仍然影响质量,特别是蜂蜜的颜色变深变黑,断了国际市场销路,就是在国内也难卖出。有一次,土产公司需要1桶新采收的高浓度、高质量的鹅掌柴蜂蜜,1kg以3kg的价钱付给。我们县养蜂学会指导蜂农采取2次摇脾的方法取蜜,即第一次不割开蜜盖将未封盖的蜜和巢脾上的水分摇出,第二次割开蜜盖用另一台木制摇蜜机(不锈钢摇蜜机亦可)将蜜摇出。第二次摇出的蜂蜜,不仅浓度在40波美度以上,而且酶值、还原糖以及其他指标均是蜂蜜一级品的标准。为了让中蜂能生产出高浓度的优质鹅掌…  相似文献   

19.
巢脾是蜜蜂栖息、繁殖和酿造、贮存饲料的场所,巢脾质量如何,关系着蜂群的繁殖力和采集力。在养蜂生产中,应根据蜂群不同时期对巢脾的要求,适时造脾,更新老巢脾,繁殖强群,增加蜂蜡产量。长白山中蜂具有优良的生物学特性,在许多方面不同于西方蜜蜂,而造脾更有其独特的习性,因此,在饲养管理中要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于西蜂的造脾措施。1长白山中蜂造脾的特点a.“喜新厌旧”长白山中蜂比较喜欢新脾,讨厌旧脾,无论产卵、贮蜜、贮粉均如此。在饲养管理实践中,经常发现工蜂将老旧巢脾中间咬穿或咬掉,在箱底堆积成蜡渣;即使在增殖期,中蜂也喜欢在新造…  相似文献   

20.
我于1997年7月6日在我山区最高处———中岭区张忠明住地取得中蜂自然脾。脾面尺寸为:脾面割脾的截面长32cm,脾面高23cm,如图所示,此脾我定义为热带脾,它是蜂巢中间最大的脾。经过计算研究,得出合乎中蜂生物学特性的、中蜂浆型巢箱巢框圆球状结构的生物学设计原理。它的设计计算过程简述如下:1本地中蜂自然脾的脾面计算脾面长32cm(AB=32),高23cm(OC=23)。我把这块自然脾做在一个内径是32×23cm2的巢框上,那么这32×23cm2=736cm2是巢框一面脾的面积。经我长期观察和实验,找到中蜂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