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显川 《植物保护》1966,4(3):111-111
核桃举肢蛾为害核桃果实,常常引起大量落果或使果色变黑。据1963—1965年野外观察及室内饲养,核桃举肢蛾在北京地区一年发生1—2代,完成两代的占80%以上。越冬幼虫于4月底5月初开始化蛹。越冬代成虫最早出现于5月初。5月中发现幼虫蛀果为害,5月下至6月上为蛀果盛期。这  相似文献   

2.
新疆额敏县野果林苹果巢蛾主要寄生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野果林遭受苹果巢蛾Yponomeuta padella Linnaeus的严重危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寻找其有效天敌,保护这些珍贵的果树资源,2008-2009年,对额敏县野果林苹果巢蛾的寄生性天敌资源展开了调查.通过野外采集及室内饲养,发现了寄生于该害虫卵、幼虫及蛹的3种寄生蜂,即:卵-幼虫跨期寄生蜂--巢蛾多胚跳小蜂Ageniaspis fuscicollis(Dalman),蛹期寄生蜂-黄柄齿腿长尾小蜂Monodontomerusdentipes(Dalman)和幼虫-蛹跨期寄生蜂--全北群瘤姬蜂指名亚种Iseropus stercorator stercorator(Fabricius);其中巢蛾多胚跳小蜂为优势种,寄生率可达95.98%.本研究为苹果巢蛾的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梨大食心虫在延边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初龄幼虫在芽内作白色薄茧越冬。4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破茧而出,为害刚萌动的花芽。据1960年4月18日,1961年4月16日观察前五天日平均气温达12.2—13.5℃,越冬幼虫开始活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苹果梨”花序分离、花丝伸出时,是梨大食心虫为害花芽的盛期。6月上旬,幼果直径达1.6厘米左右时,幼虫即钻入幼果为害。7月上旬开始化蛹(前五天平均气溫为21.8℃),蛹期11—20天,平均15天。7月中旬开始羽化、交尾、产卵,卵期9天。7月下旬到8月上旬,初孵幼虫开始为害梨芽,8月上、中旬为害最盛。9月  相似文献   

4.
大叶黄杨巢蛾(Hyponomeuta sp.)属鳞翅目、巢蛾科,近年来为害大叶黄杨日趋严重。幼虫蚕食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光,嫩茎亦被啃食。被害后的植株,轻则生长受阻,参差不齐,重者成片枯死。笔者于1985—1987年对该虫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  相似文献   

5.
苹果巢蛾(Hyponomeuta malinella Zeller)幼虫巢网孔隙約为0.28—2.25微米,平均0.53微米,一般噴雾液滴約100—400微米,无法喷入网內。利用烟剂毒杀幼虫药效测定結果証明:45%六六六烟剂不及45%滴滴涕烟剂和六六六-滴滴涕混合烟剂(45%等量六六六和滴滴涕)。每公頃用六六六-滴滴涕混合烟剂15—20斤,风速1—1.5米/秒,于越冬幼虫出鞘活动初期,日落后采用定点或定点与移动相結合的方法施烟一次,田間防治效果达77.9%—94.3%;平均示范防治效果为74.3%、73.3%。烟剂防治效果高于敌百虫,稍遜于对硫磷噴雾,且施药安全、防治費低,比噴液提高工效30倍,适于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6.
苹果天社蛾是晉中果区后期害虫。以5龄幼虫为害最重,取食量約占整个幼虫期总食量的90%左右。幼虫期平均为31.2天。以蛹在寄主树下距主干1米以內,土深2—12厘米处,做土室越冬。越冬蛹分布的密度因寄主而不同。成虫羽化出土与7、8月份降雨量及越冬蛹深度有密切关系。成虫产卵及幼虫取食对寄主有一定的选择,榆叶梅最爱好,杏树、苹果次之。此虫年只一代。6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7月下旬达盛期。卵7月初出現,8月上旬为盛期。幼虫7月中旬开始为害,8月中、下旬达盛期。9月下旬幼虫逐渐老熟入土化蛹越冬。防治药剂以25%DDT乳剂、50%可湿性DDT、6%可湿性666 150—300倍液效果为佳。要求把幼虫消灭在4龄以前;也可結合秋耕挖蛹,注意果园植物的配置等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梅木蛾(OditesissikiiTakahashi)又称五点木蛾、樱桃堆砂蛀蛾,幼虫俗称卷边虫。寄主植物有苹果、梨、桃、李、樱桃、梅、葡萄、栀子及榆、柳等多种果树和林木。初孵幼虫在寄主叶片的正面或背面为害造成一字形隧道,幼虫藏于其中,取食两端的叶组织;二、三龄幼虫在叶缘卷边,虫体藏于其中,食害卷边两端,造成叶片残缺不全,甚至脱落。长期以来,梅木蛾是果树的次要害虫,发生为害一直较轻。2000年以来,梅木蛾在陕西省局部地区连年大发生,延安市部分苹果等果园发生十分严重。受害严重的果园,造成夏、秋季叶片大量被食,甚至枝条枯死,严重影响果品的产…  相似文献   

8.
2012—2014年对新疆阿克苏地区枣树与核桃树黄刺蛾幼虫的发生为害消长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黄刺蛾幼虫在本地区核桃树上的发生为害重于枣树;在5 m高的核桃树上,黄刺蛾幼虫更趋于在距离地面1~3 m的区域范围内为害;每年幼虫发生期均有两个高峰,分别在7月中旬和8月中、下旬,2014年受5—8月平均气温较低(与2012—2013年同期相比,低1~2℃)天气影响,幼虫发生期推迟了约两星期。  相似文献   

9.
黑斑红毛斑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斑红毛斑蛾(Phauda triadum Waluer)是薜荔(Ficus pumila L.)上的主要食叶害虫。在江西一年发生一代,以三龄幼虫在寄主叶片或枝条上越冬,翌年2月开始活动、取食。结茧期为4月下旬初—5月上旬;成虫发生期为5月下旬初—6月初;卵发生期为5月下旬初—6月上旬;幼虫孵化期为6月上、中旬。幼虫孵化后经少量取食即以一龄幼虫越夏。9月初秋凉后,幼虫进入二龄,10月中旬进入三龄,并以此虫龄越冬。卵期10—11天;幼虫期304—328天;茧期27—30天;成虫寿命9—15天。幼虫孵化末期是药防治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0.
苹果雕蛾Anthophila pariana cle-rck。别名拟苹果卷蛾。属鳞翅目,雕蛾科。 苹果雕蛾近几年在吉林省各地果园普遍发生,且局部地区为害较重。我们于1985—  相似文献   

11.
梨星毛虫属鳞翅目,斑蛾科,又名梨叶斑蛾,俗称饺子虫、仓叶虫,除为害梨外,还可以为害苹果、桃、李、梅等果树。幼虫为害芽、花蕾、叶片。为害严重时,树冠的叶片可被幼虫全部吃光,花芽被害后,中空,变黑枯死。  相似文献   

12.
<正>刺蛾是茶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茶树刺蛾主要有扁刺蛾、绿刺蛾和黄刺蛾等,对茶叶造成一定的为害,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1发生与为害1.1扁刺蛾扁刺蛾以幼虫取食叶片,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油茶、桑、苹果、柑桔、蓖麻、豆类等多种植物。1.1.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18mm,翅展26~35mm,  相似文献   

13.
金纹细蛾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ringoniellaMatsumura)属鳞翅目,细蛾科。分布于日本、朝鲜及我国的辽、冀、豫、鲁、晋、陕、甘、川、黑、皖、苏等苹果栽植省。主要寄主要是苹果,其次是海棠、沙果、梨、桃、樱桃、李、槟子等(杨兴兰等,1987)。以幼虫潜食为害寄主叶片,在叶片上形成虫斑,减少叶片光合作用面积。发生严重时,一张叶片上有十几个虫斑,导致果树提前落叶,果实生长受阻或脱落,还可能出现二次开花,影响当年产量和次年结果。我国自1870年前后引入西洋苹果,开始有金纹细蛾出现,但为害轻(章宗江,1991)。20世纪80年代末,该虫在国…  相似文献   

14.
苹果巢蛾(Yponomeuta padella Linnaeus)鳞翅目,巢蛾科,是苹果树上的主要害虫,成虫体银白色闪光,中胸背板中央有5个黑点,前翅上有30多个小黑点,排成3行,不规则,幼虫腹部各节背面各具1对大型黑斑,吐丝结网巢,将叶,花器网在一起,严重时树冠仅残留枯黄碎叶桂在网巢中,枯焦状似火燎,以初孵幼虫在梢下越冬,严重时树叶全部吃光,为了筛选出防效好的药剂,特作以下试验。  相似文献   

15.
褐边绿刺蛾(Parasa consocia Walker)属鳞翅目刺蛾科。国内分布较广,能为害苹果、海棠、杏、枣、柿、核桃、柑桔以及杨、榆、柳、桑、刺槐等20多种植物,是林果上重要害虫之一。在山东主要为害枣和杨树。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仅剩叶柄和叶脉。刺蛾体表遍布毒毛,人体皮肤触及,立即引起红肿,痛痒异常。1981年8月作者在山东惠民县沙窝林场杨树林发现罹病死亡的幼虫,经分离镜检其病原体是一种核型多角体病  相似文献   

16.
麦秆蝇的研究(一)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麦秆蝇在内蒙一年发生两代。以幼虫在禾本科宿根杂草中越冬,在中滩地区现己肯定的越冬寄主共有五种,而以披硷草(Clinelymus dahuricus(Turcz.)Nevski)中越冬虫口密度最大。翌年春越冬幼虫化蛹,越冬代成虫于5月下旬至6月初开始盛发,此时是开始药剂防治适期。盛发期的早晚与4月及5月份月平均气温具有强负相关,试以4月1日起至成虫开始盛发前一日止,日平均温度总和至760日度,预测越冬代成虫开始盛发,有相当的准确性。越冬代蛹期平均为15.33天。成虫羽化以上午6至8时最多。羽化后至开始产卵的历时平均为5.35天。每雌虫产卵量平均为11.8粒,最多41粒。产卵期间平均为11.1天,最长22天。越冬代雌成虫寿命平均为16.24天,雄虫为12.28天。越冬代成虫在麦苗上产卵,卵散产,大多产于麦叶正面近基部4毫米范围内。成虫对产卵地位具有明显的选择性,以第三及第四叶片上着卵最多,成虫喜产卵于具有4至6个叶片(拔节到孕穗期)尤其是拔节期的麦茎上。由于小麦生育期的不同,不仅着卵密度不同,幼虫入茎为害率也有差别,麦茎生育期愈近老熟,着卵愈少,幼虫入茎为害率愈低。第一代卵盛期在6月上、中旬,孵化盛期在6月中、下旬,至6月末己全部孵化。卵期平均为5天。幼虫孵化后从小麦叶基叶鞘与茎间蛀入为害。第一代幼虫于6月下旬后半期开始化蛹,化蛹盛期在7月上旬至7月中旬初期,7月中旬末基本上己全部化蛹,蛹期平均为9.9天。7月下旬为羽化盛期,麦收愈早,麦秆中遗留麦秆蝇蛹愈多,但内蒙西部地区大部分在7月下旬进行麦收,此时第一代成虫已大部羽化飞出,部分转向田间落粒自生麦苗上产卵,大部分第一代成虫转移到附近杂草、糜子、马铃薯、蔬菜或其他茂密的作物田中,除杂草外,未发现卵粒,仅系暂时潜藏处所。第一代成虫在越冬寄主上产卵,卵期平均为6.38天。幼虫孵化后入茎寄生生长发育直至越冬。  相似文献   

17.
苹果金纹细蛾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主要以幼虫潜食叶肉,1994年以来在豫西苹果园上升为主要害虫。1996~1998年3a两头大发生,1998年全市发生面积2.67万hm2,为害盛期一般果园虫斑叶率约30%,严重者达70%~80%,一片叶上有数十头幼虫为害,造成果树大量早期落叶,严重影响苹果树势和产量。1 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1.1 发生规律 金纹细蛾在灵宝市1a发生6代。其各代为害盛期分别为越冬代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一代5月中旬至5月底,二代6月中旬至6月下旬,三代7月中下旬至7月底,四代8月中下旬至9月上…  相似文献   

18.
黄地老虎在南通棉区发生危害逐年加重,春季一代幼虫危害棉苗,被害株率3—37%,平均10.2%,断茎率平均2.4%。秋季四代幼虫危害蚕豆,被害株率2.7—36.2%,平均22.1%;断枝率平均18.2%。 (一)发生规律 1.生活史:通过饲养观察,黄地老虎在沿海棉区一年发生四代,世代重迭。越冬代幼虫于3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上旬见蛾,  相似文献   

19.
近年在广东省发现一种幼虫危害荔枝树树皮的害虫,经鉴定为巢蛾科(Yponomeutidae),ComoritisalbicapillaMoriuti。该虫被日人森内茂所发现,用英文发表。原始描述标本采自台湾省。因尚无中名,笔者称之为“荔枝巢蛾”。该虫在广东每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越冬。幼虫自7月至翌年4月吐丝粘连粪粒结网于树皮下、木质部上。食光树皮,影响输导,使树体衰弱,产量下降。蛹期、成虫期短。成虫羽化后,产卵树皮伤口上,散产。描述荔枝巢蛾形态特征。(图3)危害荔枝的新害虫——荔枝巢蛾@刘友樵$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徐洁莲$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  相似文献   

20.
苹果金纹细蛾是新疆北疆地区苹果园新发生的害虫。2013-2014年,在新疆伊犁地区苹果园对苹果金纹细蛾发生为害情况进行调查,并结合室内饲养,对其形态特征及生活史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苹果金纹细蛾在新疆伊犁地区1年发生4代。以蛹在被害叶片中越冬。翌年5月下旬出现越冬代成虫,7月中旬为第1代幼虫始发期;8月中旬和9月下旬第2、3代幼虫盛发期时,对苹果园为害率较高,可达25%~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