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通过用EM菌处理玉米芯培养料进行发酵料栽培平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EM菌能加快玉米芯培养料的发酵,促进培养料中的有机物质分解和转化,改善了培养料中的营养条件,更有利于菌丝体的吸收利用,促进菌丝体的生长,提高了平菇生物学转化率,以0.5%EM菌液的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王桂芹 《食用菌》1998,(4):19-20
豆秸、玉米芯在我区资源极为丰富,为更好地利用开发这些自然资源,笔者从1993年起进行了豆秸栽平菇配方筛选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995年对豆秸栽平菇配方又做了调整试验,结果表明用玉米芯取代配方中的木屑,增产效果显著,可使产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15%~20%,总转化率达110%~120%。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平菇的产量与培养料中的含水量成正相关,在不影响发菌成功率的前提下,培养料的含水量越高,平菇产量越高。但培养料中的含水量过高,培养料则粘重,透气性能差,不利培养料的发酵,也不利于发菌。培养料中加入适当比例的玉米芯颗粒,则能顺利调节这一矛盾。玉米芯内部结构呈海绵状,具有极强的吸水、贮水性能,每一个玉米芯颗粒似一座微形水库,在平菇栽培过程中缓慢释放其贮存的水分,调节菌袋内的水分供给。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秦秀丽 《食用菌》2009,31(3):55-55
用玉米芯为发酵料栽培平菇,可以充分利用农业生产的下脚料,变废为宝,增加经济收入,已经成为平菇栽培的主要原料。EM菌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等研制的一种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是由80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多功能微生物菌群,它能促进有机物质的充分分解及转化。因此,笔者进行了用EM菌发酵玉米芯培养料栽培平菇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平菇栽培的成功与失败关键在于发菌,菌丝体形成,即表明栽培成功.而菌丝体发育质量的优劣,在很大成度上影响着产量的高低,如何加快播种后菌丝发育,使平菇菌丝尽快占领培养料,使杂菌得以控制,是值得同行探讨的一个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探索出了一套平菇发酵料快速优质发菌法.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一)拌料选用干燥无霉、透气性好的原料,如棉子壳、玉米芯、废棉等,加入1.5%的石灰、石膏、0.5%的食盐,1.5%的过磷酸钙,料水比1∶1,在清洁的水泥地上充分搅拌均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玉米芯培养料进行发酵处理,监测玉米芯发酵料的堆温和pH值变化,对不同发酵阶段进行微生物区系分析并测定了发酵过程中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玉米芯培养料的发酵过程中,堆温先升高后降低,而pH值先降低后升高。微生物主要以细菌和放线菌为主,真菌数量很少。随着发酵的进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脱氢酶以及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呈逐渐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棉籽壳、木屑、玉米芯为主要原料,选择6种不同的培养料配方,研究其对平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培养料配方A,平菇菌丝体生长最快、出菇最早、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到138%。  相似文献   

7.
平菇培养料发酵度快速测定指标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平菇培养料发酵度的判定指标,选用以粉碎玉米芯小粒、中粒和大粒为主要原料配制的平菇培养料,分析了发酵过程中含水量、pH值和总碳、总氮、水溶性有机碳(DOC)、氨含量以及杂菌抑制物质含量的变化,以及栽培平菇的生产特性.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3种培养料的pH值先降后升,含水量、总碳含量、C/N和DOC含量降低,氨含量先...  相似文献   

8.
根据平菇"新科108"品种生长特点,从菌种培育、培养料发酵、菌袋制作、菌丝生长管理、出菇管理和病害预防6个方面总结玉米芯发酵料袋栽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取得较好的栽培效益和快速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选用中原地区常用的4种不同规格的菌袋(塑料袋),在早秋季节,进行玉米芯发酵料栽培平菇试验,结果表明:菌袋规格不同,菌丝满袋时间也有差别;菌袋折径由小至大,由前期产量及总产量计算出的生物学效率均呈由高到低趋势,折径22 cm的菌袋,菌丝满袋时间最短,生物学效率最高;菌袋越大,发酵培养料或平菇菌丝越易感染杂菌;不同规格的菌袋,生产出的平菇子实体形态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史刚荣 《食用菌》1994,16(4):27-27
平菇栽培的成败关键在于发菌期,菌丝长满了培养料,则表明栽培成功有了一定的把握。而菌丝体发育质量的优劣、栽培料的配方是否科学等,又直接影响着产量的高低.如何加速菌丝生长、提高菌丝发育质量,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平菇产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是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综合各地经验总结出的一套平菇快速发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选用优质菌种 根据气候条件选用适温菌种。苗龄以苗丝长满瓶10~15天左右为宜,要求菌丝粗壮,生长均匀,色泽洁白,无污染,无菌索,无异味,但有菇香味。为确保菌种质量,应从设备好,技术高,讲信誉的科研和专业供菌种单位购买菌种。 (二)改善培养料配方 变传统培养料配方为复合培养料,并加一定量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生长素、增氧剂,以促进菌丝萌发,加速菌丝生长,缩短发菌期。例如:以玉米芯为主的培养料配方:玉米芯50%,棉子壳30%,糠(秸秆粉碎物)15%,草木灰2%,石膏1%,尿素0.13%,过磷酸钙0.2%,并在每100kg料中加硫酸  相似文献   

11.
EM菌堆肥对大棚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猛  姚静  王瑞良 《中国蔬菜》2011,1(8):60-64
在鸡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堆制过程中添加EM菌进行发酵,研究堆肥品质的变化,同时,以新泰密刺黄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EM菌堆肥对大棚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EM菌的发酵有机肥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有机肥发酵达到无害化指标所需时间大大缩短。施用EM菌发酵有机肥显著促进大棚黄瓜生长发育,降低枯萎病病情指数,显著提高大棚黄瓜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提高大棚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玉米芯对不同平菇菌丝体生长和胞外纤维素酶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于玉米芯栽培的高产纤维素酶的平菇菌株。以18种平菇菌株为供试材料,以纯玉米芯为唯一碳源,采用平板法、刚果红杯碟快速筛选法,以不同平菇菌株在培养基上的菌落长势、菌丝生长速率、菌落直径、菌丝生长指数、变色圈直径、酶指数为指标,研究玉米芯对不同平菇菌株生长和胞外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纯玉米芯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平菇菌株菌丝均可生长,但菌丝生长曲线差异显著,3302长势最好,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11.28mm·d-1和56.39,变色圈最大,直径为41.67 mm。18个平菇菌株中,最适于玉米芯栽培的平菇菌株为3302。  相似文献   

13.
不同基质配方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个杏鲍菇栽培料配方进行工厂化栽培试验,以筛选出适宜工厂化袋栽栽培的优质配方。结果表明:配方2(棉籽壳16%+木屑5%+玉米芯46%+米糠16%+麸皮12%+玉米粉5%)和配方5(木屑35%+玉米芯32%+米糠16%+麸皮12%+玉米粉5%)菌丝生长状况良好,生物学效率较高,可在杏鲍菇工厂化袋栽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美人蕉(Canna glauca)和萍蓬草(Nuphar pumilum)为试材,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EM菌肥(1 000、2 000、4 000、8 000倍液)对铜尾矿渗出液中植物生长及Cu离子富集的影响,以期为EM菌肥实际应用于修复和治理矿区废弃尾矿渗出液水质及植物筛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铜尾矿渗出液胁迫下,EM菌肥处理下美人蕉幼苗叶数、根数均大于对照;高浓度EM菌肥对美人蕉和萍蓬草株高均有抑制作用,而低浓度对2种植物的根长有促进作用。在不同浓度EM菌肥处理下美人蕉幼苗耐性指数均高于对照,萍蓬草则表现出低浓度EM菌肥处理耐性指数大于对照。在4 000倍液浓度下美人蕉地上部Cu离子含量最高,是对照的1.16倍,而地下部Cu离子含量在4 000倍液时最低。EM菌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人蕉地下部Cu离子向地上部转移。添加不同浓度EM菌肥一定程上均促进了2种植物对Cu离子的富集,对萍蓬草的促进程度高于美人蕉。  相似文献   

15.
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一种蜜环菌母种培养基新配方(葡萄糖2.5%、酵母粉0.2%、乙醇0.5%、K2PO40.03%、MgSO40.015%、VB10.001%、琼脂粉1.5%),在菌丝体产量和性状方面优于目前常用的固体PDA加富培养基。利用板栗细小枝条和玉米芯的提取液添加至普通PDA培养基中,获得改良的蜜环菌液体原种培养配方(马铃薯8%、蔗糖0.8%、板栗细小枝段3%、玉米芯碎块3%)。与液体PDA加富培养基相比,菌球数目更多、个体更大、健壮度更高,且菌丝体产量最高可达2.5倍。板栗液玉米芯液组合使用后效果优于单独添加,以比例1:1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晋北高寒区柠条与玉米芯栽培白灵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柠条木屑与玉米芯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及栽培白灵菇试验。结果表明,用柠条、玉米芯组成的配方栽培白灵菇,其产量、形态、品质与棉籽壳栽培区别不大,而且口味更好。因此,用柠条、玉米芯组成的复合培养基代替棉籽壳栽培白灵菇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北方地区双孢蘑菇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双孢蘑菇栽培周期长、原料日趋紧张、劳动成本高、产量低等问题,开展新型菇房、配方、覆土技术、发酵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新型菇房可用于周年生产;新型玉米芯配方,一次发酵时间分别比对照缩短4 d和6 d,产量达到到10.29 kg·m-2,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每平方米的成本由3元下降为0.4元;新型覆土配方,产量比黄土高37.33 kg,比草炭土产量高41.17 kg,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初始物料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对番茄秧堆肥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好氧堆肥技术是有机废物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堆肥生产中多采用原料全碳与全氮含量的比值(C/N)指导堆肥原料的配比,但由于物料有机质组分存在差异,促进堆肥发酵进程应选用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有效碳源。本试验以番茄秧为主要堆肥原料,以麦秸、淀粉和尿素为调理剂,将初始混合物料的C/N调整至25、含水量控制在60%,调节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为4%、8%和12%,研究初始混合物料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差异对堆肥发酵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增加,初始CO_2的释放速率越高,CO_2累积释放量越高,堆肥物料损失越高,堆肥腐熟周期越短,腐熟度越好,堆肥反应越易启动。初始混合物料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大于8%时,有利于有机废物的快速堆肥化处理,且初始物料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差异不会影响堆肥的腐熟和产品的性质。因此,可将增加初始物料中的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作为加速堆肥进程的方法,同时也可用作指导堆肥物料配比的关键性指标。  相似文献   

19.
采用隧道发酵技术,以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菌渣为原材料,进行双孢蘑菇培养料的制备.通过一次及二次隧道发酵的工艺控制,检测堆制过程中温度、含水量、pH及电导率等理化成分的变化,并结合出菇结果评价金针菇菌渣培养料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金针菇菌渣在隧道一次发酵过程中最高温可达74℃以上,整个发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