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祝藏族自治县是一个以牧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甘肃省七大牧业县之一,具有饲养绵羊的悠久历史。全县总面积715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040~4879米,年降水量260~630毫米之间,天然草场面积758.4万亩,人工草场面积达到48万亩,年产草量约4亿千克。现绵羊存栏64万只,其中:细毛羊39.8万只.山羊14万只.肉羊10.2万只。  相似文献   

2.
积石山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黄河上游,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处,海拔1735~4309m,耕地1.81万hm^2,人均耕地0.24hm^2。全县境内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侯,年日照时数2323.4h,年均气温5.2℃,无霜期133~168d,年降水量467~734mm。随着积石山县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快速发展,茄子面积不断增加,但由于连年重茬,土传病害严重发生,茄子品质和产量下降,经济效益显著降低。积石山县良种场、种子管理站及农技推广部门针对生产中这一问题开展了试验研究,初步探索出日光温室茄子嫁接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济南地区古代农业考古概述济南市博物馆房道国济南市位于黄河下游,地处鲁中南低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交接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北部为黄河、小清河冲积平原,海拔17—100米,中部丘陵海拔100—500米;南部低山丘陵海拔500—900米;最高山峰梯子山海拔9...  相似文献   

4.
积石山县节能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石山县地处黄河上游,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西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处,地势西南部高,东北部低,属中温带寒冷地区。全县年平均气温6.3℃,年均降水量667.2 mm,年日照时数2 323.4 h,无霜期133~168 d,  相似文献   

5.
岷县位于甘肃南部、洮河中游,地处陇中黄上高原、甘南草原和陇南山地接壤区,全县面积3578甲方公甲,辖9乡9镇、310个村(社区)委会,总人口45万人:总耕地面积4.18万公顷,人均0.1公顷。境内海拔2040米-3765米,年平均气温5.7℃,降水量600毫米左右。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积石山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境内海拔1 735~4 309 m,地形西南部高、东北部低;西南部为高寒阴湿区,中部为二阴区,东北部为高寒干旱区,冬春季干燥,夏秋季湿润,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年均气温5.2℃,年日照时数2 323.4 h,年降水量467 ~ 734 mm,无霜期133~168 d.油菜是积石山县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2012年全县油菜种植面积达7 300.0 hm2,其中油菜膜侧栽培面积达到2 013.3 hm2,产量达3 372 kg/hm2,较露地油菜增产21.3%,增产效果显著.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积石山县油菜膜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转变观念积极发展草畜产业--对发展通渭草畜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渭县位于甘肃中部,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海拔1400~2500米,年平均气温7.5℃,无霜期140~160天,年降水量400mm左右。现有耕地面积183.03万亩,其中山旱地占90%以上。全县总人口为46.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61万人,农户8.70万户.农业劳动力约15万人。土地面积大.山旱地比重大.干旱少雨,基础条件差.农业生产水平低,群众生活困难。但在土地、气候、劳力、饲草等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草畜产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110团属中纬度西风带大陆性荒漠、半荒漠气候带,年日照2964.0小时,年≥10℃积温3112.9℃,年平均气温4.7℃,无霜期150天,年平均降水量176毫米,针对当地一季不足、两季有余的气候特点,团场自2004年开始复播豌豆,2006年复播豌豆73公顷,平均667米。产豌豆干草量400千克,667米^2。产值320元。  相似文献   

9.
尼勒克县地处北疆西部中天山西段.伊犁地区东北部,东西长243公里,南北宽70公里,呈柳叶状,总面积10053平方公里。地形东高西低,海拔800米至46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5.8℃,平均降水量为350毫米,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县总人口为17.16万人,由哈、汉、维、蒙、回等24个民族组成,全县辖11个乡(镇)、1个国营农牧场。  相似文献   

10.
李浩武 《甘肃农业》2007,(10):29-29
一、基本情况甘肃省景电一期、二期高扬程灌区位于景泰县城距省城兰州180千米处,北倚腾格进而沙漠,东临黄河,南靠昌岭山。灌区地形由西向东倾斜,其土地上丘陵相隔,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灌溉和机耕条件较好,灌区工地分布在海拔1540米~1710米之间。灌区属于干旱型大陆气候,降雨稀少,多年平均降水量  相似文献   

11.
古田县海拔500米以下单季稻面积约12.8万亩,占30.5%,这一地区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根据这一类田的生态条件,探讨吨粮田配套栽培技术,有利于大幅度增加粮食总产量,提高经济效益,1996年在吉巷乡永安村,1997年和1998年在平湖镇玉库、钱坂村,建立再生稻示范片;以汕优63、汕优669等再生力强杂优组合,采用相应配套栽培技术,两季平均亩产达到吨粮。  相似文献   

12.
乡宁县位于黄河中游东岸、晋西吕梁山南端,境内群山环绕,地形复杂,全县97%的旱地。而位于县境西部的枣岭乡塬面海拔870米左右,全年日照时数2400-2700小时,年平均气温10-11℃,无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20毫米,土壤相对肥沃,是较为理相的苹果生产区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仅枣岭乡谭坪、驮涧、临河3个村苹果种植面积已达3000余亩,人均1.8亩,  相似文献   

13.
乡宁县位于黄河中游东岸、晋西吕梁山南端,境内群山环绕,地形复杂,全县97%的旱地。而位于县境西部的枣岭乡塬面海拔870米左右,全年日照时数2400-2700小时,年平均气温10-11℃,无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20毫米,土壤相对肥沃,是较为理相的苹果生产区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仅枣岭乡谭坪、驮涧、临河3个村苹果种植面积已达3000余亩,人均1.8亩,  相似文献   

14.
闽北许多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区,是目前开发种植反季节蔬菜的优良场所。以夏阳白种植为例,在建瓯迪口海拔900多米的高山,一年种植夏阳白两季,于4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移栽,6月中旬收获第一批;7月上旬移栽第二批,至10至中旬收获。而小菜蛾从夏阳  相似文献   

15.
徽县银杏资源及优良品种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银杏的起源与分布。银杏起源于距今3亿多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中生代株罗纪是银杏植物发展的全盛时期,银杏在徽县的栽培历史可溯至2000多年前(当地现有银杏古树可证明)。银杏在我国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均能良好生长,银杏以垂直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多生长在平原及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方,而徽县全县平均海拔930.8米,平均温12℃,年降水量699mm,相对湿度74%。日照时数1700.6小时。无霜期217天,气候温凉潮润,极利于银杏的生长。截止目前,全县共有银杏面积达12.00万亩。根据银杏成年古树的分布范围及生长表现,全县银杏分布主要集中3个区域。  相似文献   

16.
两当县位于甘肃东南部,属南秦岭褶皱的西延部分。县域境内地形错综复杂,地势南北高、中部低,海拔1000~2000m的山地、浅山约占总面积的40%以上。全县年平均气温11.1℃,最高气温39.9℃,最低气温-11.0℃,无霜期185-193d,年降水量600-8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3371h,适宜核桃树的生长。截止2004年全县栽植核桃树面积9.71万hm^2,约7.7万株,绝大多数己进入结果期,  相似文献   

17.
<正>积石山县地处黄河上游,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处,境内海拔1735~2500m,年平均气温5.2℃,无霜期107~160 d,年日照时数2 323.4 h,年平均降水量600mm,属典型的高寒阴湿区。适宜蚕豆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蚕豆市场价格的上扬,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和效益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8.
积石山县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农作物种植区海拔1 787~2 503 m,年降水量350~550mm,年蒸发量1 236.8 mm。玉米是积石山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长期受降水限制,玉米产量低而不稳。为此,积石山种子管理站引进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玉米平均产量达到11 250  相似文献   

19.
天祝县位于河西走廊东大门,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建国后全国第一个成立的藏族自治县,创建于1950年。全县2185万人口中绝大部分从事农牧业生产,居住在海拔2400~3500米的高原山丘区,自然条件严酷,冰雹、干旱、风沙、寒冻等自然...  相似文献   

20.
积石山县是少数民族自治县,近几年来,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对畜牧业高度重视,县上提出了“立足市场,扩大饲养,合理引进,农牧结合”的思想,把畜牧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和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充分利用积石山麓集中连片的45万亩天然草场资源和少数民族群众爱养牲畜的习惯,形成了北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