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浙双6号是由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双低油菜新品种,200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9月引入建德市试种,表现为株型紧凑,薹茎粗壮,有效分枝节位低,单株角果数多,千粒重高,属长荚果、大籽粒类型的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己被列为建德市2004年重点示范的双低油菜新品种。为了进一步摸索浙双6号的高产配套技术,做到良种配良法,2003年9月在建德市农科所安排了不同播栽期、种植密度、氮肥用量的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  相似文献   

2.
浙双3号是由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所选育的高油、双低油菜新品种,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1003,现由北京中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开发.该品种在国家区试及多年各地的试验示范中,表现出产量高、熟期早、抗性强、完熟后不裂荚、含油量高等突出优点,是一个深受农民朋友欢迎的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3.
浙双6号是浙江省农科院核作所采用复合杂交方法育成的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03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11月通过国审,国审编号:国审油2003026,并已获国家新品种保护公告,公告号:CNA000915E。目前已在江苏、安徽等地推广种植,均表现籽粒大、出油率高、产量高,深受企业的青睐。现由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经营(除浙江省外)。  相似文献   

4.
刘伟明 《作物杂志》2004,20(6):29-29
浙秋豆3 号原名浙A9502, 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秋大豆新品种, 熟期较早, 丰产性好, 品质优, 抗逆性强。该品种于2003 年3 月通过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种业导刊》2012,(2):42-47
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11年11月18日审定通过川麦60、福油508等52个小麦、油菜品种。本刊自2012年第一期起陆续刊登。  相似文献   

6.
秦优10号是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6003,适宜在长江下游的浙江、上海两省市及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的油菜主产区种植。该品种表现为:稳产高产、含油量高、品质优良,抗逆性强。2004~2005年南通市油菜品比试验中平均产量3570kv/hm^2,第1位,增产16.4%;  相似文献   

7.
《种业导刊》2012,(1):38-47
导语: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11年11月18日审定通过川麦60、福油508等52个小麦、油菜品种。本刊自2012年第一期起陆续刊登。  相似文献   

8.
圣光402是甘肃圣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它是以206A作母本,以p61-2作父本配制而成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杂交种。圣光402具有高含油量、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年甘肃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677kg/hm2,比对照陇油5号增产18.07%;圣光402种子芥酸含量0.042%,硫苷含量11.78μmol/g,达到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含油量48.59%,属高含油量品种。201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甘审油2010005),是一个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优良品种。甘肃省油菜年种植面积近20万hm2,总产量达2.8万t左右,为甘肃省第一大油料作物。近年来,春油菜因  相似文献   

9.
常杂油2号(G212A×S15)为湖南省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两系法选育的杂交油菜新品种.2008—2010年进入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2011年3月通过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常杂油2号(审定编号:湘审油20110061。该品种具备高产、优质、多抗、高含油量等特性,2009年开始生产试验和高产示范.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玉红油3号是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种子管理站,以中双9号作父本、A35作母本,杂交选育的油菜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熟、优质、高含油量的特点。201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滇审油菜2014003号。适宜在云南省海拔800~2200m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1.
熊飞 《科学种养》2009,(12):49-50
中双11号 该品种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属常规双低优质油菜,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8030)。它是我国育成的第一个超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其突出优势有5方面:一是含油量高。平均含油量高达49.04%,是我国目前已审定品种中含油量最高的油菜品种,比长江流域一般品种含油量高8个百分点以上,出油率增加2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青杂5号(青油305)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利用波利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育成的高产高含油量双低春性甘蓝型油菜杂交种。2006年9月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等低海拔地区春油菜主产区种植。湟中县于  相似文献   

13.
浙双3号是由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所选育的高油、双低油菜新品种,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1003, 现由北京中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开发。该品种在国家区试及多年各地的试验示范中,表现出产量高、熟期早、抗性强、完熟后不裂荚、含油量高等突出优点,深受农民朋友欢迎。  相似文献   

14.
浙油杂1403是用高含油量优质品种浙油50作母本与高产品种浙油17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中熟高产高油杂交油菜新品种。2019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在安徽、江苏两省淮河以南以及浙江、上海的冬油菜产区种植。对该品种特征特性及高产化杀制种技术进行总结,通过规范该品种杂交种子生产技术,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常杂油5号是用核不育两型系G 212 A与双低恢复系P 103配组育成的甘蓝型双低黄籽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具备高产、优质、多抗、高含油量等特性,2010-2012连续2年湖南省区试中产量、含油量均排第1位,201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湘审油2013001).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是我国油菜主产省份之一,种植面积达到30万hm~2,旱地油菜面积占55%,针对山地油菜生产中对早熟稳产型油菜品种的迫切需求,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种子管理站于2006年引进国内优异品种,与本地优质、高产、抗逆性强主栽品种杂交,经一年多代筛选鉴定、品质同步检测育成早熟、高含油量、高稳产油菜新品种玉红油4号,该品种2016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油菜2016004号)。现已成为云南省大面积示范推广、区域适应性广的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冉代辉 《种子科技》2017,(9):158-160
德虹油一号是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最新审定通过的油菜新品种,为了解德虹油一号的栽培特性,特设置1组栽培试验,以期找到德虹油一号种植的最佳播期、移栽叶龄、种植密度以及施肥水平和施肥方式,从而更好地按照该品种的生长特性进行栽培,实现良种与良法配套,挖掘该品种的生产潜力,充分发挥其优良特性,为该品种的全面推广做好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8.
双油8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选育的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种,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541.0 kg/hm2,比对照豫油2号增产20.67%。在河南省油菜生产试验中双油8号平均产量2704.8 kg/hm2,比对照杂交种豫油2号增产7.06%。双油8号种子芥酸含量0.05%,商品籽硫甙含量20.96μmol/g饼,达到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含油量46.35%,属高含油量品种。适期播种、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及时进行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是双油8号夺取高产的关键栽培措施。双油8号具有高含油量、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是一个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9.
优质油菜"沪油15"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沪油 15”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低芥酸、低硫甙的“双低”油菜新品种 ,1998~ 1999年引入本市试种示范 ,表现为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适应性广等显著特点 ,2 0 0 0年冬种面积扩大至 10 0 0 0hm2 ,已成为当地油菜主栽品种之一。该品种 2 0 0 1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更好地指导大面积生产 ,笔者对“沪油 15”的播种时期、栽插密度、施肥水平等栽培要素进行了试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油菜新品种“沪油 15”。1.2 试验设计1.2 .1 播期试验设 9月 2 0日、30日和 10月 …  相似文献   

20.
甘蓝型油菜双低杂交种青油331青油331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双低春性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1996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薹茎绿色,株高163~178cm,分枝部位高40cm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