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小兴安岭林区低质林类型的界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利用对小兴安岭林区典型低质林进行实地调查获得的样地森林资源的详细资料,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理论对林分树种、林分密度、林分径级、林分多样性和丰富度以及土壤状况等进行了分析,筛选造成低质林分的主要影响因子.在分析主要因子变化过程的基础上,确定了低质林划分的技术参数,据此划分了低质林的不同类型:非经济型低质林、低密度型低质林、草原型低质林、生长潜力型低质林和高肥低效低质林.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1年和2006年2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对云南省腾冲县明光镇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明光镇有林地面积迅速增加,活立木蓄积量减少,林分结构趋于不合理,林分质量迅速下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林种区划、大力实施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通过调整采伐限额指标调整林分结构等优化森林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从林分起源角度对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严坪林场的林组进行分析,然后对林分中17个主要的优势树种进行分析,其林组分布依次为幼龄林64.82%、中龄林14.92%、近熟林16.81%、成过熟林3.45%。通过总结严坪林场现有森林资源的结构特点与分布规律,可以为制订近期的森林经营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RS技术闽江流域生态公益林林分蓄积量的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闽江流域生态公益林中杉木林、马尾松林和阔叶林的林分蓄积量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RS)技术,构建林分蓄积量估测模型,对1986、2000和2003年闽江流域生态公益林林分蓄积量进行估测,并对近18 a的森林资源变化状况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986-2003年闽江流域生态公益林林分总蓄积量呈上升趋势;1986、2000和2003年阔叶林的林分蓄积量与针叶林的林分蓄积量的比值分别为1∶1.46、1∶3.06和1∶4.65.  相似文献   

5.
基于二类调查数据,将塞罕坝森林类型划分为落叶针叶林、常绿针叶林、阔叶林和灌木林4类,并对森林资源情况进行了分析;将自然保护区林分划为严格保育的公益林;将森林公园景观林区划为生态服务为主功能的兼用林;将防护林区和商品用材林区划为林产品生产为主导功能的兼用林。并提出了相应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6.
利用洮河林区云冷杉林择伐周期研究和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样地资料,对该林区云冷杉林分类型多样性和林分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林区的林分类型多样性随郁闭度的降低而增加,林分的稳定性随多样性的增加而降低,林分处于逆向演替过程中,林分的稳定性处于最低限。云冷杉林与环境因子-海拔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在高海拔区云冷杉林十分脆弱,一旦原有种群的郁闭度低于0.3,森林的稳定性将被破坏,既使在完全封禁的条件下,25年生的疏林要恢复到有林地状态将需要40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洮河林区云、冷杉林分类型的多样性及稳定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洮河林区云、冷杉林择伐周期研究和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样地资料,对该林区云、冷杉林分类型多样性和林分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林区的林分类型多样性随郁闭度的降低而增加,林分的稳定性随多样性的增加而降低,林分处于逆向演替过程中,林分的稳定性处于最低限;云、冷杉林与环境因子——海拔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在高海拔区云、冷彬林十分脆弱,一旦原有种群结构的郁闭度低于0.3,森林的稳定性将被破坏,即使在完全封木材禁的条件下,25年生的疏林要恢复到有林地状态,需要40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强化公益林管理,保证森林资源安全,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永吉县公益林经过十余年管理实现了森林资源总量增加,林分质量提高的成效。笔者认为,如解决管护队伍建设和公益林资源利用等问题,将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广西六万林场不同柳杉人工林经营密度及柳杉与杉木混交对柳杉林分生长的影响,为广西科学种植柳杉、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450株/ha柳杉林作为对照林,2075、1800、2700株/ha柳杉林和柳杉与杉木混交林(1450株/ha)作为试验林,在各试验林分中分别设置3块标准样地,进行每木检尺,调查和分析各林分的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及林分蓄积量.[结果]林分平均胸径、冠幅、单株材积随密度增大而逐渐减小;密度对径级的分布影响明显,密度越大,径级株数高峰期来得越早;林木蓄积量大小依次为1450株ha>2075株/ha>1800株/ha>2700株/ha;在柳杉与杉木混交林中,柳杉的各林分因子生长状况均优于纯林,与相近密度纯林(1450株/ha)相比,单株材积提高了47.3%,总蓄积量提高了32.0%.[结论]提倡以大、中径材为主要培育目的种植柳杉人工林,应选择柳杉与杉木混交的模式,可提高林分收获量,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人工林经营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广西六万林场不同柳杉人工林经营密度及柳杉与杉木混交对柳杉林分生长的影响,为广西科学种植柳杉、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450株/ha柳杉林作为对照林,2075、1800、2700株/ha柳杉林和柳杉与杉木混交林(1450株/ha)作为试验林,在各试验林分中分别设置3块标准样地,进行每木检尺,调查和分析各林分的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及林分蓄积量.[结果]林分平均胸径、冠幅、单株材积随密度增大而逐渐减小;密度对径级的分布影响明显,密度越大,径级株数高峰期来得越早;林木蓄积量大小依次为1450株ha>2075株/ha>1800株/ha>2700株/ha;在柳杉与杉木混交林中,柳杉的各林分因子生长状况均优于纯林,与相近密度纯林(1450株/ha)相比,单株材积提高了47.3%,总蓄积量提高了32.0%.[结论]提倡以大、中径材为主要培育目的种植柳杉人工林,应选择柳杉与杉木混交的模式,可提高林分收获量,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人工林经营效果.  相似文献   

11.
抚育改造是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关键性措施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该文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概念及其目标,抚育改造在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地位与作用,并提出抚育采伐与主伐的融合、抚育与改造的结合是森林生态系统经营体系的发展趋势.中国正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与解决人工林地力衰退问题,急需搞好森林的抚育改造.通过对国内外的实践进行分析,作者认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森林资源的持续,森林资源的持续依赖于森林的科学经营.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将是21世纪森林经营模式的最佳选择,而抚育改造则是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林分改造及其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3-2005年调查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林分现状认为,森林公园内林分主要存在林分老化、结构失调、病虫害日趋严重、防火性能差和景观单调等问题。依据森林公园林分现状、总体规划、建设目标和游客涉足程度,选择了7个小班采用32个树种进行林分改造,并于2012年2月调查新栽植树种的保存、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香樟、米老排、海南蒲桃等6个树种可作为林分改造的备选树种,加以推广应用;7个小班中,选择季相变化明显、有花、彩叶、冠形美丽的特色树种,如美丽异木棉、木棉、红千层和幌伞枫等树种,可获得理想的景观效果。本文还提出有关天竺山森林公园林分改造建议,为今后的林分改造和提升景观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在实施林业分类经营 ,其主要内容之一是森林资源林种结构调整 .该文根据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森林资源结构调整原则和森林分类经营技术指标 ,结合承德县五道河林场的实际情况 ,调整了五道河林场的森林资源结构 ,商品林的比重由原来的 99% ,下降到 6 1%和 2 5 % ,森林资源结构调整后能明显提高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的树种的单位面积蓄积量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变动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1980年开始,浙江省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权变动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形式日趋多元化,变动类型以森林环境产权变动和林地所有权、林地使用权、森林环境产权同时变动2种类型为主,定价方式以协议定价为主。产权变化中存在着产权制度安排缺陷,变动操作不规范,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为完善森林资源产权变动管理,指出要创新森林资源产权主体,合理界定各类产权主体的权能;完善森林资源资产管理体系,规范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加强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参7  相似文献   

15.
张广才岭南段不同林分天牛科昆虫物种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2013年,在张广才岭南段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采用拦截式诱捕器系统地调查了5个林分中天牛科昆虫的物种多样性,比较了各林分中天牛物种组成的差异,探讨了天牛科昆虫对森林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其在森林监测中的应用潜力。共记录到天牛科昆虫 64种,隶属于7个亚科41属。其中,棍腿纹虎天牛和凹缘金花天牛为优势种,花天牛亚科、沟胫天牛亚科和天牛亚科为优势类群。3个优势类群的物种数量和个体数量在不同林分中具有较大的差异。在未经采伐的阔叶红松林(Ⅲ和Ⅳ)中,花天牛亚科的物种数、个体数量高于其他优势类群,同时也高于其他林分;在新采伐过的阔叶红松林Ⅴ中,沟胫天牛亚科物种数、个体数量高于其他优势类群;沟胫天牛亚科和天牛亚科物种数和个体数量高于其他林分。个体数量较多的13种天牛对林分的选择倾向不同,在新采伐的阔叶红松林Ⅴ中天牛科昆虫物种多样性最高,杨桦林和水胡林中最低。各林分中物种数量与个体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32,P0.001)。未经采伐过的阔叶红松林间相似性处于中等相似水平,相似性系数为0.62。   相似文献   

16.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推进。森林资源保护 和森林防火管理对我国生态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东、南、西洞庭湖区域君山岛、龙山、赤山岛龙虎山林场、明朗山、常德林场、和洑林场和桃源县天然次生林为对象,借鉴生态学有关生态系统内部均衡和均质原理,在森林生态系统(斑块)尺度,从空间结构的混交、竞争、空间分布格局3个方面分析提出空间优化的均质性目标、均质性指数及均质性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结果表明:15个洞庭湖湿地调查林分平均均质性评价指数为0.2517.均质性评价的5个等级中处于l级和2级的林分为12个,占80%,处于3级的林分只有3个,仅占20%.说明洞庭湖各林分整体上在空间结构、生长环境和树种优势度等方面不具有明显优势,离理想空间结构差距太大;按照高程不同,洞庭湖湿地从湖沼到丘陵岗地,林分空间结构均质性特征逐渐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空间优化均质性目标及均质性指数的提出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空间途径的拓展,为森林经营的理想空间结构及其表达探索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北京松山森林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改进的林隙模型ZELIG,对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动态进行模拟和验证.结果如下:①模型能够合理地模拟华北暖温带阔叶林区森林的演替过程;群落先锋树种以山杨、白桦为主,100年后可达到相对稳定;建群种包括蒙古栎和油松,这两个种互为消长,栎类优势更显著.②模型较准确地量化模拟出树种组成和生物量,其中,建群种的模拟结果与观测值基本一致;先锋种模拟结果总体优于单个树种的模拟.③对松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演替趋势进行预测:不同的初始状态对森林组成和生物量有较大影响,但系统都有回复到同一状态的趋势,且起始于蒙古栎林比起始于油松林回复速度快;有林地中的伴生种受压状态明显;起始于蒙古栎林时生物量均值最大,而起始于油松林时最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速生桉纯林、红椎纯林及两林交界处林地的昆虫群落结构,探讨速生桉人工林对红椎林昆虫群落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地规划速生桉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GPS定位样地,用目测、套袋震落、采集鉴定等方法,调查速生桉人工纯林、红椎纯林、两林交界处桉树林和红椎林等4种林分的昆虫种类及种群数量,并分析其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等指数.[结果]4种类型林地共查得昆虫15目74科148种12874头.4种类型林地昆虫群落目数排序为:交界处的红椎林=红椎纯林>交界处的速生桉林>速生桉纯林;科数排序为:交界处的红椎林>红椎纯林>交界处的速生桉林>速生桉纯林,种数排序与科数相同;个体总数排序为:速生桉纯林>红椎纯林>交界处的速生桉林>交界处的红椎林.4种类型林地昆虫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排序相同,为交界处的红椎林>红椎纯林>交界处的速生桉林>速生桉纯林;昆虫群落物种均匀度指数排序为:交界处的红椎林>红椎纯林>速生桉纯林>交界处的速生桉林.[结论]速生桉林昆虫物种多样性低于红椎林,交界处昆虫物种多样性高于纯林.速生桉林与红椎林相邻种植对双方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林权抵押贷款能够有效缓解农户信贷约束,对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以南方集体林区为例,利用福建、湖南和江西3省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集体林区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收入效应,探讨不同结构视角下的收入效应差异性。结果表明,样本农户中,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占比较低,仅为11.81%;且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与未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在收入水平、农户基本特征和林地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未考虑农户差异的情况下,林权抵押贷款可以显著增加农户收入水平,且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总收入均值明显增加1.74万元。林权抵押贷款具有正向收入效应,但不同收入结构和农户结构下林权抵押贷款的增收效应存在差异。从收入结构来看,林权抵押贷款仅增加农户总收入和林业收入,而对非林收入不显著;从农户结构来看,林权抵押贷款仅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占比25%~50%、中高收入水平和大规模经营农户显著。因此,建议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探索林权抵押贷款多元运行机制,建立基于农户结构差异化的信贷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