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副嗜血杆菌感染症,国外称格雷萨氏(G;asse)病,本病只侵害猪,以浆膜纤维素性炎症变化为主,危及部位主要是腹膜、胸膜、心包膜、四肢皮关节滑膜、脑膜和脊髓,本病在欧洲日渐严重,但国内报道不多,1994年8月份宁安市城东乡中河猪场从吉林省引进的仔猪发病,从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病原学检查,初步诊断为猪副嗜血杆菌感染症,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1994年8月25日~9月6日,宁安市城东乡中河村办猪场,从吉林省榆树县和四平市连续购入断奶仔猪8车346头,由于长途运输造成应激反应和猪进场后就与原有猪混群饲养,密度过  相似文献   

2.
1989年10月19日,我省合肥市郊区城东乡某养殖专业户猪场发生了猪群发性疑似赤毒菌 F—2毒素中毒症.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该户共养猪74头,其中怀孕老母猪5头,空怀老母猪1头,体重100千克以上育肥猪  相似文献   

3.
以胃蝇属6个种(黑腹胃蝇、黑角胃蝇、鼻胃蝇、肠胃蝇、红尾胃蝇、裸节胃蝇)三龄幼虫为研究对象,借助于2010年9月-2016年9月期间获取的数据,研究其种间和种内形态学特征及行为方式的遗传差异,为研究其适应宿主体内寄生生活机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胃蝇三龄幼虫种间在体长、体宽、体重、体长/体宽和蠕动频率、爬行速度、入土深度及入土时间上均表达显著水平,且三龄幼虫形态种间和种内都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胃蝇属三龄幼虫种间变异率入土深度(25. 25%)爬行速度(25. 09%)蠕动频率(24. 60%)体重(22. 75%)入土时间(20. 75%)体长/体宽(19. 16%)三龄幼虫体宽(13. 95%)三龄幼虫体长(13. 03%)。在形态及特征与行为方式相关性上,三龄幼虫体长与爬行速度和入土深度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体宽与蠕动频率呈显著正相关;体长/体宽与入土时间呈显著正相关,与蠕动频率和爬行速度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显著负相关关系;体重与爬行速度及入土深度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显著负相关关系。根据形态特征和行为方式指标将胃蝇属6个种划分为3类,肠胃蝇、红尾胃蝇和裸节胃蝇三支聚集成为一簇,黑腹胃蝇分支单独形成一簇,鼻胃蝇和黑角胃蝇分支形成第三簇。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有效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猪场低碳环保养殖的应用效果,将断奶仔猪、生长猪、育肥猪三个不同生长阶段猪以及母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不同生长阶段猪的生长性能和母猪生产性能,并对仔猪黄白痢的预防效果以及除蝇除臭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断奶仔猪、生长猪、育肥猪三个阶段的试验组猪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饲料利用率提高5%以上;母猪仔猪产活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达90%以上;试验组仔猪黄白痢发病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除蝇除臭效果试验组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使用对于猪低碳环保养殖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巴西对照试验结果证明,给绵羊口服依威米克亭剂量为200微克/公斤体重,杀灭三个不同期的羊鼻蝇蚴虫有效率为100%。羊鼻蝇是一种世界性的寄生虫,其蚴虫期寄生于绵羊和山羊的鼻道和额窦内。此种寄生虫已同样在大角羊(加拿大绵羊)和欧洲原羊(北山羊)发现过。羊鼻蝇可侵袭非专性宿主,如人、犬等。在每一个养羊的国家都遭受了这种寄生虫的危害,尤其是盛产羊  相似文献   

6.
1964年以来,作者用藜芦驱除马胃蝇蚴、马蛲虫、马副蛔虫、羊鼻蝇蚴和钻入家畜鼻腔内的蚂蟥(水蛭),治疗马骡慢性胃肠炎,收到良好效果。 (一)驱除马胃蝇蚴、马蛲虫、马副蛔虫,治疗马骡慢性胃肠炎马骡患马胃蝇蚴、马蛲虫、马副蛔虫等寄生虫病或慢性胃肠炎时,常表现采食减少,毛焦肷吊,日渐消瘦,口色苍白,乏力易  相似文献   

7.
<正>猪蝇蛆症是蝇类幼虫感染、寄生于猪活体组织而引起的猪寄生虫病。2011年6~8月,岩前镇澄邦村2个猪场相继发生由蛆症金蝇引起的猪蝇疽症病例。现将该病例发生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1发病情况2011年6月13日,岩前镇澄邦村某猪场母猪发生蝇蛆症,主诉:该场有3头母猪发病,已死亡1头,母猪的阴唇尿道口下有一破口,流出腥臭血样液体,母猪体温、食欲正常。死亡的母猪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8.
民猪(原称东北民猪)是东北地区饲养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个当家猪种(河北、内蒙早期有少量分布),属我国华北型猪种,具有繁殖性能高、抗逆性强(抗寒、耐粗放饲养)、肉质好的特点.民猪依体形的大小分成三种类型,即大型民猪(俗称大民猪),小型民猪(俗称荷包猪),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中型民猪(俗称二民猪).  相似文献   

9.
<正> 家畜蝇蛆寄生,是较常见的昆虫病。但其中吸食人、畜血液的蝇蛆,据文献记载,多分布于非洲。我国近年仅见江苏省某些地区发现三色依蝇蛆吸食猪血。1982年10月,在我县公溪镇也发现2头猪,受到吸血蝇蛆侵袭,现报告如下:1.发生地址:乐安县公溪镇银行营业所干部赵某家的猪栏中。栏舍为水泥地面上面  相似文献   

10.
1989年10月19日,我省合肥市郊区城东乡某养殖专业户猪场发生疑似赤霉菌(F—2)毒素中毒。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蒙古马鼻狂蝇三龄幼虫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利用扫描电镜对马鼻狂蝇三龄幼虫的头部、尾部和第三体节棘刺进行形态观察;并选取蒙古马鼻狂蝇三龄幼虫,提取其线粒体CoxI基因和16S rRNA基因,进行碱基组成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发现:(1)马鼻狂蝇气门板上的结构不同于其它狂蝇,其气门板上由硬化的骨质形成期的孔缘围绕,气门肌肉使得气门板上的开口呈垂直形态,在后气门板上有几排小刺;头部有1对乳突状感受器,其上分布着1对疣状乳突;(2)蒙古马鼻狂蝇三龄幼虫的CoxI、16S rRNA基因均与GenBank数据库中提交的马胃蝇、纹皮蝇、鹿狂蝇、羊狂蝇等在系统发育树中分开。虽然蒙古马鼻狂蝇三龄幼虫形态上跟紫鼻狂蝇很像,但是其分子生物学特点说明它可能是一个新变种。  相似文献   

12.
<正> 城东乡是赣榆县水貂的重点产地,年饲养量占全县的三分之一强。进入1989年该乡水貂养殖业和全县一样,出现了严重滑坡。这一产业的滑坡对全县沿海经济和全县出口创汇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杨茂生 《贵州畜牧兽医》1992,16(4):24-27,17
概述双翅目中,有瓣翅超科(Calypteratae)与兽医有关。它包括4个科:<1>狂蝇科(Oertridae)。幼虫寄生于动物体内,引起特殊的蝇蛆病,如牛皮蝇、马胃蝇、羊狂蝇;<2>花蝇科(Anthomyidae)。触角成梳状或羽状的分枝,如家蝇、螫蝇;<3>寄生蝇科(Tachinidae)。幼虫可寄生于腐败组织内,引起伤口蛆病,如丽蝇、  相似文献   

14.
正导致生猪高热症的原因有以下方面: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原(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繁殖;高温下猪群抗病力下降,易发生混合感染;老鼠及蚊、蝇等吸血昆虫传播疾病;免疫不及时造成猪抵抗力下降而发病。夏秋季生猪容易感染并可引起体温升高的疾病主要有猪蓝耳病、猪瘟、猪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猪丹毒、猪肺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附红细胞体病和猪弓形虫病等。  相似文献   

15.
盐酸氯苯胍原在我省广泛用于治疗兔的球虫病,以后逐步用于治疗雏鸡球虫病。 1983年4月,淮安县城东乡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467只来杭鸡和希什斯鸡(每只体重三两左右)爆发了球虫病。经我们确诊后提供一批盐酸氯苯胍。该户主将三日量(30  相似文献   

16.
1982年10—11月,刚察县使用倍硫磷注射在全县范围进行了一次牛皮蝇病防治工作。为了解这次工作防治效果,总结经验,给全省开展药物防治牛皮蝇病提供参考依  相似文献   

17.
部分地方品种猪体尺、胴体及肉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分析我国地方猪种的生长及胴体肉质性能,本试验对8月龄左右的沙乌头猪、沙乌头与杜洛克杂交一代猪、米猪和巴马香猪的体尺(不含巴马香猪)、胴体及肉质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米猪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和腹围等指标均最大,分别为86.65 kg、63.25 cm、118.75 cm、107.25 cm、131.00 cm,其中体重、体高和腹围均极显著高于沙乌头猪(P0.01),体长和胸围显著高于沙乌头猪(P0.05),具有较好的体尺性能;巴马香猪肉色L、a、b值较大,分别为45.45、12.37、12.39,L、a值极显著高于米猪(P0.01),b值显著高于米猪(P0.05),具有较为优质的肉色;沙乌头猪肉色、pH1、嫩度、熟肉率等肉质综合指标在三个猪种中最佳。此外,三个品种其他指标如胴体瘦肉率、背膘厚、肌内脂肪、系水力等,均符合我国地方猪种普遍的胴体及肉质特性。  相似文献   

18.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附着在红细胞上或游离于血浆中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性疾病。 (一)流行特点 该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但以仔猪和长势好的架子猪死亡率较高,患病猪及隐性感染猪是重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已知吸血昆虫(如刺蝇、蚊子、蜱等)、螨虫、虱子  相似文献   

19.
根据A.A采里錫夫氏的報告,在卡查赫斯坦皮蝇屬(Hypoderma)中具有牛皮蝇(Hypoder ma bovis)及絞皮蝇(Hypoderma lineata)兩种。這兩种皮蝇彼此很相像,僅在大小及顔色上有所區別。它們的生活方式几乎是一样的,並且僅寄生于牛。根据我們已有的材料,在卡查赫斯坦以絞皮蝇分布最廣。牛皮蝇較常見于卡查赫斯坦的北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及时掌握牦牛牛皮蝇幼虫感染情况,为今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在2006年对久治县达尕和扎依两个牧委会部分牧民放牧的牦牛牛皮蝇第三期幼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