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酸化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化剂是一种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的促生长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绿色环保饲料添加剂,符合取代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的要求,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不仅会造成畜产品药物残留,危害人体健康,而且会影响畜区生态平衡和环境卫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成员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允许在饲料中添加的抗生素种类越来越少,但是停用抗生素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畜禽的健康,寻找抗生素替代品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一下抗生素替代品-酸化剂在畜禽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酸化剂在养猪业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化剂是一种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的绿色环保饲料添加剂,具有促生长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符合取代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的要求,已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酸化剂是一种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的促生长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绿色环保饲料添加剂,符合取代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的要求,已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1酸化剂的作用机理1.1降低胃肠道pH值,提高消化酶活性Sciopins等穴1978雪在42日龄猪饲料中添加0.7%的延胡索酸和1%的柠檬酸,使胃内容物pH值分别从4.5降到4.2和3.5。可见酸化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胃内容物的pH值。每一种酶各有其pH环境,分解蛋白质的酶在消化道中必须在极酸条件下才被激活。动物饲料添加酸可使胃内pH值下降,激活胃蛋白酶原为胃蛋白酶,刺激十二脂肠分泌较多的胰蛋白酶…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崛起,人工养殖水产品的品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其中色泽是影响其商品价格和观赏价值的重要因素。水产动物呈现出的斑斓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受类胡萝卜素的影响,而水产动物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水产动物日粮的主要原料含类胡萝卜素很少,而现代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条件下,人工养殖的水产品体色往往缺乏天然水产品所具有的健康色泽,从而使其商品价值大打折扣。因此,在饲料中添加着色剂,对养殖鱼类的体色进行调控,已成为现代水产养殖业的重要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崛起,人工养殖水产品的品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色泽是影响其商品价格和观赏价值的重要因素。水产动物呈现出的斑斓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受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的影响,而水产动物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必需从食物中摄取。  相似文献   

7.
动物肠道中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保持共生或颉颃关系,维持着机体微生态平衡,当这种平衡被破坏时,就会出现菌群失调,即肠道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发生异常变化,偏离正常的生理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状态。菌群失调将会引起许多相关疾病,临床上以腹泻为最明显症状。抗生素是预防动物肠道传染病,防止动物感染病菌的有效药物,但由于其抗菌谱广,在杀死病菌的同时也杀死有益菌群,长时间应用破坏了肠道微生态平衡,是引起菌群失调的主要诱发因素,而且抗生素耐药性及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等问题,降低了畜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微生态调节剂是指在微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可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或增进益生菌及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的制剂,有抗生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8.
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水产养殖业不断壮大、发展,养殖密度及养殖产量不断的提高,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首先,在我国养殖业大多为静水塘养环境下,高密度养殖造成大量的水产动物排泄物、残余饵料、消毒药剂等有机物沉积水底,有机物被分解释放出大量有害物质,使养殖水质环境恶化。其次,养殖密度增加,水体环境恶化,养殖病害也日益加剧,许多病害已经严重威胁养殖效益。再次,面对加剧的养殖病害,消毒剂、杀菌剂和化学药物的大量使用又带来了病菌的抗药性及药物残留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免疫技术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2年Duff用杀鲑气单孢菌免疫鳟鱼获得成功后,便揭开了免疫学在水产动物养殖中应用的历史篇章。由于施用化学药物后会存在鱼体残留、出现抗药性菌株及破坏生态环境等诸多不利影响,就极大地推进了鱼类免疫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但由于水产动物是较低等的动物,其免疫系统和免疫反应也较高等动物原始,研究进展也比较缓慢。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兔疫技术在水产动物的疾病诊断、疾病防治及营养等多方面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L-肉碱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05年俄国科学家Krimberg和Gulewitsch首次从肌肉中提取并分离出L-肉碱(L—Carnitine)以来,对其研究、开发和应用得到巨大发展(陈合,许牡丹;2003)。研究表明,L-肉碱为多功能营养物,在哺乳动物脂肪酸代谢中的主导作用(Fritz I B,1959)。近年来,随着对其功能的不断研究发现,L-肉碱在水产动物方面也具有改善生长性能、提高繁殖性能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1.
12.
酸化剂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已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日粮中添加酸化剂可以通过降低胃肠道pH值,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抑制肠道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促进动物的生长.当前,酸化剂已成为继抗生素之后,与益生素、酶制剂、香味剂等并列的重要饲料添加剂.近年来,随着酸化剂应用研究的的不断深入,酸化剂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就酸化剂的分类、最新作用机制和应用情况,以及影响酸化剂使用效果的因素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水产动物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基因技术为水产养殖遗传育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转基因技术已迅速应用到培育高产、优质和抗逆的水产养殖新品种的研究中,并在解决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理学等方面的难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水产动物转基因的方法主要是显微注射和精子介导-电脉冲法。涉及对象包括各种鱼类和贝类等。但转基因的定位整合、稳定表达和稳定遗传以及转基因动物的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仍是转基因研究有待攻克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饲料酸化剂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谢欣梅  曹颖霞 《中国家禽》2004,26(10):46-48
饲料酸化剂是指能够酸化饲料的一类物质。最初人们应用饲料酸化剂往往仅作为改善饲料适口性的一种风味添加剂,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酸化剂在动物生产上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饲料酸化剂可改善消化道pH环境,保障动物有良好的消化环境,使饲料组分在体内被充分消  相似文献   

16.
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产动物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各种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在水产养殖病原微生物检测和诊断中的广泛应用,对水产养殖病害的有效防控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论文回顾了主要免疫学技术(单克隆抗体、酶免疫、凝集反应、荧光抗体、胶体金)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核酸杂交、基于PCR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限制性内切酶分析、16 S rRNA、基因芯片)的特点以及其在水产动物疾病诊断中的研究及应用情况,并分析了今后水产动物疾病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冠状病毒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给畜牧业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自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从切割进口三文鱼案板上检测到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以来,三文鱼以及水生动物冠状病毒与SARS-CoV-2的关系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详细描述了白鲸、宽吻海豚、三文鱼等水生动物感染冠状病毒后的临床症状,以及病毒基因组结构特征,并对水生动物冠状病毒与SARS-CoV-2进行了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已知的水生动物冠状病毒属于γ冠状病毒属和Alphaletovirus属,而SARS-CoV-2属于β冠状病毒属,二者基因组和主要基因(1ab、S、E、M、N)核苷酸同源性仅为43.7%~54.1%,可初步排除SARS-CoV-2来源于已知水生动物冠状病毒的可能性。本文通过系统阐述水生动物冠状病毒感染状况,旨在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水生动物冠状病毒的认知,为科学防控冠状病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缬氨酸为支链氨基酸,是水产动物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对水产动物的营养生理作用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水产动物缬氨酸的需要量、缬氨酸与其他支链氨基酸的相互作用以及缬氨酸对蛋白质代谢、免疫性能、抗氧化功能、肠道健康的影响,并进行了水产动物对缬氨酸需要量的剂量响应分析,以期为缬氨酸在水产动物营养需求、功能机理与健康养殖方面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肌醇是大多数水生动物保持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素,它在细胞膜磷脂合成、神经递质传递和肝脏脂质转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饲料中肌醇缺乏导致水生动物生长不良、体表充血、鳍条糜烂、体色发黑、脂肪肝等症状。本文综述了肌醇的理化性质,肌醇在水生动物营养中营养生理作用、需要量及影响因素等,同时还介绍了肌醇的来源和测定方法,并展望了肌醇在水生动物营养中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20.
微型饵料是目前水产营养和饲料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生产实际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水产动物微型饵料生产方法、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