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阳山蚕种场始建于1985年,在省丝绸集团公司的领导下,在各级有关部门和兄弟单位的支持下,走过了15个春秋,为广东和粤北的蚕桑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周建阳 《蚕桑通报》2002,33(1):33-34
蚕种生产是茧丝绸行业的基础工程。蚕种质量不仅关系到蚕种场的利益 ,而且影响到整个茧丝绸行业的发展 ,因此 ,提高蚕种质量尤为重要。我场是苏北桑蚕良种繁育的重要基地之一。九十年代以来 ,蚕种质量时好时坏 ,生产徘徊不前。我们分析了影响蚕种质量的主要原因 ,到1998年 ,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几年的实践表明改革卓有成效(表1)。1影响蚕种质量要素的剖析1.1职工思想认识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 ,综合素质不高 ,竞争意识不强 ,质量观念淡薄 ,加之蚕种生产的特点是季节性强、技术要求高、工序繁多 ,生产中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蚕种质…  相似文献   

3.
浙江蚕种业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建国以来浙江省蚕种行业在生产规模、生产方式、蚕种产销管理办法、蚕种品牌、蚕种价格、蚕种场经营机制与体制以及蚕种标准、法规、行业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改革成果。提出浙江蚕种业的发展方向是通过深化改革,确立蚕种场的企业地位、开展有序竞争、加强行业宏观管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蚕种产销体系。  相似文献   

4.
论蚕种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浙江省人民政府周洪昌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蚕种产销管理如何顺应这场伟大的变革,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蚕...  相似文献   

5.
1 浙江蚕种业概况 蚕种是蚕桑生产和茧丝绸产业的基础.浙江的蚕种生产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品质优良,不仅为浙江茧丝绸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推动我国蚕种业改革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伴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浙江蚕种制造业逐步形成了与蚕桑相配套的一项独特产业.早在清代,浙江制种技术已渐趋完善,余杭、嵊县、新昌、诸暨等地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蚕种产区.1897年杭州蚕学馆的创立更标志着近代蚕种业的开始.此后,微粒子母蛾镜检法在浙江开始得到推广,专业蚕种场也开始得到发展.1912年在杭州成立农事试验场并设蚕种场.1915年创建浙江省立原蚕种制造场.1927年两场合并扩充为浙江省蚕种试验场.1924年开始生产一代杂交种,此后逐年推广.1929年全省制种量约8.15万张,1931年全省已有蚕种场75所.  相似文献   

6.
吉林市动物检疫站成立于1986年,现有职工130名,负责城区46个各类定点屠宰场的屠宰检疫等工作。为落实省、市关于事业单位推行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我们认真按照省、市的安排部署及改革的有关要求,大胆地进行了以推行全员聘用制度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增强了职工的危机意识,激发了爱岗敬业、  相似文献   

7.
我国蚕种场的现状与改革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蚕种生产的特点 养蚕五要素:种、桑、屋、箔、蔟,种排在首位.蚕种,可以说是蚕业生产、蚕业科技进步的核心因子.蚕业行政管理,蚕种的监督管理是重点;蚕业技术推广,蚕种的订购、催青、发放是重点;蚕业科学研究,新蚕品种的选育是重点.  相似文献   

8.
曹锡忠 《广东蚕业》2001,35(1):13-15
我公司现有干部、职工61人(其中停薪留职20人),下属茧站10人,分别设在10个乡镇。1992年全市的桑地面积1333公顷,收茧2000多t,是历史最好水平。1993年以来由于市场疲软,价格下跌,我市的桑地面积逐年减少(现在只有200hm~2),收茧量大幅度下降(现在年收茧  相似文献   

9.
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是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为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专业能力目标,以实践过程学习为主要过程,通过对教学内容和生产岗位的应职对接,制定适合学生就业的《养牛生产技术》课程内容体系。目前,在全国高职示范院校中推动的基于  相似文献   

10.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设计养牛与牛病防治的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将相关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需的职业能力。高职精品课程建设是以工学结合为课程设计理念,坚持以岗位分析和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的教学内容与过程,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