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蔬菜加工的变色主要有两大类,即褐变和叶绿素的变化。这两种情况的产生均会对加工成的蔬菜外观质量和产品风味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褐变的防止 蔬菜加工过程中的褐变,根据发生和机理可以分为酶褐变和非酶褐变。……  相似文献   

2.
兰天 《现代种业》2004,(5):35-35
蔬菜加工中的变色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褐变和叶绿素的变化。无论哪种变色均会严重影响蔬菜成品外观质量和风味,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蔬菜加工中的变色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褐变和叶绿素的变化。无论哪种变色均会严重影响蔬菜成品外观质量和风味,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蔬菜加工中的变色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褐变和叶绿素的变化,无论哪种变色均会严重影响蔬菜成品外观质量和风味.因此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蔬菜加工中的变色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褐变和叶绿素的变化.无论哪种变色均会严重影响蔬菜成品外观质量和风味,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蔬菜加工中的变色主要有两大类,即褐变和叶绿素的变化,这两种情况的产生均会对加工成的蔬菜外观质量和产品风味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正>1切割果蔬的防褐就水果、蔬菜而言,主要的质量问题是褐变,褐变造成外观极差。褐变不仅是果蔬,也是整个食品中普遍存在的变色现象。褐变反应有二类:一类是在氧化酶催化下的多酚类氧化和抗坏血酸氧化;另一类是不需要酶的褐变。酶褐变,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多酚类物质、多  相似文献   

8.
果蔬加工过程中褐变及其控制措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果蔬加工过程中的褐变因素,即酶促褐变和非酶褐变。前者是指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引起的变色;后者主要指美拉德(Maillard)反应引起的褐变、非焦糖化反应(Caramelization)引起的褐变、抗坏血酸(AsA)氧化变色和酚类化合物自动氧化变色等因素。详细论述了果蔬加工过程中控制褐变的措施,即物理措施:加热处理、低温处理、包装处理、高压处理等方法;生物技术措施:品种选择与基因工程改良、涂抹蜂蜜处理、植物提取液处理和酶制剂处理等方法;化学措施:添加有机酸(降低pH值)、螯合剂、SO2或亚硫酸盐、食盐、抗坏血酸及其他试剂联合应用等方法。阐述了果蔬褐变控制措施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对几种控制褐变措施进行了比较,指出物理措施较其它措施更为安全,但是应该将多种物理措施综合应用,才能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有效抑制白蘑菇加工过程中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提高护色效果,改善白蘑菇的加工品质。[方法]研究了不同漂烫和护色液处理对白蘑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护色液对白蘑菇热加工处理后非酶褐变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白蘑菇多酚氧化酶的耐热性较差,100℃加热2 min可以基本钝化白蘑菇中PPO的活性;L-半胱氨酸和柠檬酸对白蘑菇中的PPO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柠檬酸及其组合对非酶褐变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37℃放置3 d后褐变抑制率为64%~81%,7 d后褐变抑制率为55%~66%,可作为白蘑菇加工产品的较好护色剂。[结论]研究可为高品质白蘑菇加工和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0.
董翠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5):118-120
板栗在加工过程中易发生褐变,板栗褐变可分为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该文系统地总结了2种褐变的产生原因和应对方法,对板栗产品的加工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果蔬多酚氧化酶的抑制及褐变的防治因素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多酚氧化酶(Polyphen oloxidase,PPO)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果实和蔬菜收获后,PPO所引起的反应常常会使果肉发生褐变、产生异味和损失营养.前文论述了PPO的作用[1],本文就PPO的抑活和影响该酶作用的因素进行阐述,为果蔬贮藏和加工中酶促褐变的防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天然源酪氨酸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变是果蔬及其加工产品主要的劣变形式之一。按照机制,褐变可分为非酶和酶促褐变两类,而又以后者更为常见。据统计,加工过程中超过50%的损失是酶促褐变引起的。褐变反应过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3.
果品加工中褐变的预防果品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由于生理生化及其物理、化学作用使果制品的颜色变褐,若不及时防止,将影响产品的商品价值。一、褐变发生的原因果品在加工过程中所发生的褐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于酶的作用所引起的。即果品组织中的单宁在酶的作用下氧化...  相似文献   

14.
正为果蔬属于鲜活有机体,在发生褐变的时候,必然会与材料的生理状态产生紧密联系。所以对于果蔬深层次褐变调控机理的具体分析,必定会对果蔬褐变理论产生积极影响,使其体系不断完善与丰富,同时褐变有效控制技术的探索,在技术层面具有良好指导性。1.浅析果蔬加工时的褐变因素1.1酶促褐变水果蔬菜等果蔬产品会因为多种原因产生褐变现象,从而产生对外观、销售及食用方面的影响,通常果蔬果蔬褐变的原因多为是失水、组织衰老、机  相似文献   

15.
生产中时常可见,当挖出来的百合,采下的蕨、藜蒿、竹笋等蔬菜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其断面和伤口乃至整个植体变成褐色,继而腐烂,这种现象被称为褐变。蔬菜褐变不仅影响其外观品质,而且降低其营养价值和风味(变涩),严重者不能食用。因此,蔬菜采收后、加工前要严防褐变。  相似文献   

16.
王忠民 《新农村》2006,(9):21-21
果品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由于生理生化与物理、化学作用,颜色会变褐,若不及时处理遏制,将影响产品的商品价值。 1.褐变发生的原因 果品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褐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酶的作用引起的,即果品组织中的单宁在酶的作用下氧化成褐色物质,称为酶褐变;另一种是在没有酶的参与下,由于物理、化学等作用所引起的,称为非酶褐变,通常是由某种化学反应所引起的,如糖与含氮物质、有机酸物质的反应等。  相似文献   

17.
盐渍山野蔬菜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变褐发黑现象,这样就会给进一步加工及市场销售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下面介绍的方法不仅可使盐渍变褐发黑的山野蔬菜叶绿素还原,加工分装后还能长期处于鲜绿状态.本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经济效益极佳.  相似文献   

18.
黄藤笋是指黄藤嫩梢中的可食部分,是一种有待开发的森林保健蔬菜,褐变是导致鲜切黄藤笋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对可能导致黄藤笋褐变的3个酶活性进行动态测定并作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鲜切黄藤笋在10℃下贮藏28 d过程中,亮度L*值逐步下降,即褐变加重;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后期POD活性有所回升,PPO活性持续下降,PAL活性则维持低水平。POD、PPO和PAL活性与褐变度的灰度关联系数分别是0.8968、0.8074和0.5977,表明POD和PPO在鲜切黄藤笋酶促褐变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盐渍山野蔬菜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变褐发黑现象,这样就会给进一步加工及市场销售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下面介绍的方法不仅可使盐渍变褐发黑的山野蔬菜叶绿素还原,加工分装后还能长期处于鲜绿状态.本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经济效益极佳.……  相似文献   

20.
果蔬采后酶促褐变的机制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蔬因其富含维生素、有机酸,无机盐以及植物纤维等营养物质,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然而果蔬在采后运输,贮藏和加工过程中极易发生褐变,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风味、营养,而且还大大降低贮藏加工性能,因此褐变一直是果蔬采后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果蔬褐变的原因、酶促褐变的机制、果蔬褐变控制技术3个方面综述了果蔬采后酶促褐变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