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适当延长馬匹的断臍时间,可以增加从胎盘流回給新生幼駒的血液1公升左右并减少臍带的疾病和提高幼駒的生命力。在苏联的养馬资料上虽有簡单的介紹,但未见具体的方法說明,而介紹中說到断臍要延长30分鐘,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母馬常易起立,很难做到。今将我們的試驗介紹如下,供作参考。 馬匹的臍带构造在未述方法之前,先敍述一下臍带的构造,俾便有助于对本方法的体会。臍带是連络胎儿和胎盘的索状组织,内有二支臍动脉,一支臍靜脉,一个卵黄囊的踐跡(亦称臍胞)及一部分羊膜囊构成。馬的臍带长約80厘米左右(范圍60—100厘米),在靠近胎盘处1/2~2/3长的一段  相似文献   

2.
分娩下的犢牛因臍帶處理不當,很易患臍帶炎,不但對犢牛健康受害很大,並可誘致其他併發症,如不予以及時治療,常引起死亡,造成損失。 1954年以來,我場試用奴佛卡因閉封療法治療犢牛臍帶炎,在近40頭之病例中,無一頭發生死亡及導致併發症發生,僅有二頭犢牛因臍部重新發生腫脹化膿,但經開刀排膿重新封閉一星期後即痊癒。 採用的藥液是2%的奴佛卡因(但後來奴佛卡因買不到,用普魯卡因,作用一樣)。一次注射量是40—70毫升,視炎症的輕重和腫脹的大小决定,或者在藥液中加入20—40萬單位青霉素粉劑。注射方法,先把犢牛輕輕臥倒,四肢用軟绳捆住,防止傷人,再由1—2人固定犢牛不使掙扎,臍部周圍剪毛消毒(最好不塗碘酒,因碘酒可使皮膚變硬),然後用18號1寸半長針頭,在臍部腫脹處周圍行皮下注射。腫脹小者可按上述注射量分4處注射,大者分6~  相似文献   

3.
幼畜脐帶炎的發生是由於出生時对臍帶处理不好,以後染毒所致。这种情形在牧場中是比較常見的。重症繼發敗血症膿毒症引起幼畜死亡,或引起幼畜生长不良。根據北京的國營双橋農場馮万信同志等的經驗,自1952年後半年至1955年3月8日止,助產了犊牛約245头,都是用火烙斷臍帶,這樣並沒有一头患臍帶部炎症的。但是他在1952年上半年,曾用拉斷或剪斷臍帶的方法的18头中即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血吸虫病疫区大規模的开展家畜血吸虫病調查的时候,診断方法的好坏,乃是保証調查工作效果的关键。人医在日本血吸虫病的診断問題上,近年来国内学者不仅对以往的方法有了許多改进,而且也提出了不少新的方法。然而在家畜血吸虫病方面,注意的人很少,診断的方法則仍沿用沈淀塗片、洗淨孵化或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紹了馬固定鉄臍式蹄鉄的测定方法和結果,并提出了在生产上的主要問題及今后的改进意見。  相似文献   

6.
1956年8月,四川彭县宝兴乡农林牧社(現属于大宝山人民公社的一个管区),有一例初生山羊仔羊发生小肠由臍孔脫出体外。露出部分大如拳头,顏色已呈暗红色,腸与腸系膜已为泥砂污染。檢查臍孔,无破裂现象,亦无炎症变化,惟臍孔較大,随用溫开水将小腸上污染之泥砂洗净,再用酒精  相似文献   

7.
頸靜脉血液中含鉄細胞检查法,系日本学者石井氏[1]于1940年創造的,其目的是为了診断馬传染性貧血(以下簡称馬传貧);尔后小仓氏[2]予以追試,发現其以甲醇固定塗抹标本,含鉄細胞的检出率較低,謂改用福尔馬林蒸气固定,可以提高检出率,即一般所說的小仓氏变法。我国現行检疫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皮带输送机的皮带打滑、断带、滚筒轴承损坏、皮带划伤、跑偏、对轮故障等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并进行总结,提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针对邯钢新区冷轧厂酸轧机组出现的断带事故,找出断带原因并进行分析,通过采取改善焊接质量、优化轧制参数、优化切边剪调整量等一系列措施,明显降低酸轧机组的断带率。  相似文献   

10.
犊牛出生后,应立即清除口腔内、鼻腔内及其周围的黏液,以免妨碍呼吸。如果犊牛已吸入黏液影响呼吸时,可握住犊牛的两后肢提起并拍打其胸部使之吐出黏液。其次擦净犊牛体躯上的黏液,以免犊牛受凉,特别是冬季更应注意。犊牛出生后,处理好脐带,最好是人工断脐,在距腹部6~8cm处用消毒剪刀剪断脐带,然后在断端灌注5%碘酊充分消毒。  相似文献   

11.
试验对两个商品蛋鸡品系进行10d,10及63d.10及84d断喙。结果表明,品系和断喙处理间无互作。小母鸡的采食量在63d或84d断喙后的14天内显著下降。两次断喙的小母鸡在1~126d内的总采食量显著低于10d单次断喙的小母鸡,10及84d或10及63d断喙小母鸡的126d体重显著低于仅10d断喙的小母鸡。断时处理对小母鸡死亡率、产蛋鸡死亡率、产蛋量、蛋重、蛋总重、饲料转化率,蛋品质的影响不明显,10d单次断喙的蛋鸡耗料显著高于10及84d断喙组。与断喙有关的绝大多数效应都可归结到断喙对饲料消耗的影响上面。  相似文献   

12.
今年五月我乡刘某带一只2岁龄公犬前去狩猎,在与野猪搏斗中,猎犬右侧腹壁受伤,肠管从创口脱出,前来求诊。经查皮肤伤口达12cm长,肠管断裂,且充血水肿,伤口污染严重,体能和精神状况良好。经笔者采用肠管断端吻合手术治愈。治疗经过介绍如下:1手术方法采用左侧卧保定。先用0.1%高锰酸钾溶液把创口和肠管反复冲洗干净,肠管断端用肠钳固定。除断端外其余肠管用浸有生理盐水的纱布包起来,并时常浇上生理盐水以保护肠管。需要剪除的肠系膜血管进行结扎,再用手术剪对断端和肠系膜进行修整,然后用青链霉素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将两端并拢由助手固定。选…  相似文献   

13.
东营凹陷是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渤海湾裂谷盆地中济阳坳陷的一个次级构造盆地,它具有北断南超、盆地基底北陡南缓的特点。东营凹陷北带包括利津与民丰两个洼陷,坨-胜-永断裂带,及其以北的陡坡带部位,它是东营凹陷主要油气聚集区之一。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是  相似文献   

14.
1做好接产护理犊牛出生后,应首先清除口及鼻部的黏液,其次是擦拭体躯上的黏液,并将它放在母牛前面,让母牛舔干犊牛身上的羊水,这样有利于子宫收缩复原,便于排出胎衣。分娩时细菌感染的门户首先是脐带,犊牛生后一定要处理好脐带,如脐带已断裂,可在断处用5%碘酊充分消毒,未断时可  相似文献   

15.
赫尼亚为常見的外科病,我們在1956—1962年共观察46例,鞘膜內赫尼亚有35例臍赫尼亚8例,鞘管赫尼亚3例。都进行了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笔者曾在两个肉用种鸡场直接参与红宝罗、安钠克、艾维茵、AA等父母代肉用种鸡的生产实践。现就其饲养管理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概述,以供参考。1断喙最好在7~10日龄时进行,选择适当热量和大小适中的咀洞(4.36~4.4cm)的断喙片。母雏与公雏断喙方法不同,就母雏而言,将母雏喙按入断喙片咀洞后,先将上喙烙一下,然后上下喙同时烙断。要求断去上喙的部分比下喙稍长。而对公雏则应考虑其将来配种行为的需要,断喙时应掌握上下喙长度相等,且不要把喙断得太短,断去鼻孔前缘部的1/3即可。为了防止机械磨擦引起断喙面出血,断喙后头几天料槽饲料应加厚…  相似文献   

17.
目前预防喙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断喙。断喙可用断喙器或电烙铁进行。断喙时上喙切除1/2,下喙切除1/3,并在刀片上烙烫2/3秒,以防流血。断喙后可在每只鸡每天饮水中加入青霉素2万国际单位以消炎,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K3,料槽或料桶中的饲料要稍多些,便于采食,以防吃料时碰破创面。在搞好断喙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做好正确选料、科学管理、疾病防治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我們在調查恙蟲病動物宿主時,曾經發現家兔受立克次氏體和弓形體的混合成染情形。当取兔肝脾等材料以動物試驗法進行立克次氏體分離時,發現第一代小白鼠發病,死後檢查有明顯的病理變化,腹水塗片在細胞內檢見大量的立克次氏體,如繼續傳代,則見鼠的死亡日期縮短很快,至第三代后接種鼠於4—5天內全部死亡,這時在腹水塗片內已不能檢見立克次氏體,但在細胞內外,則發現有大量的弓形體,這  相似文献   

19.
母猫摘除卵巢后,体重显著增加,渐渐变懒而不再捕捉老鼠。因此,对母猫截除子宫是比较合适的。截除子宫后的母猫不再繁殖,但仍保持特有的性行为。母猫子宫截除术可在任何年龄进行。在脐后1厘米处沿白线剖开腹腔。切口长度为5厘米。拉出子宫角,并在卵巢和子宫角之间扎上两道肠线,然后切断两道结扎之间的子宫角,断端用碘酊消毒。子宫体也扎上两道肠线,在两道肠线问切断子宫,断端用碘酊消毒。向腹腔内注入1500单位的溶解在0.5%奴夫卡因溶液内的青霉素和链霉素混合物。  相似文献   

20.
王殿军 《中国蜂业》2003,54(3):15-15
由于秋末断子期彻底治螨 ,夏季挂螨扑 ,目前相对来说大蜂螨的危害要轻于小蜂螨。蜂群一旦被小蜂螨感染 ,因其繁殖迅速 ,危害相当严重。注意观测小蜂螨 ,可以做到及时发现 ,及时防治 ,避免滥用药。小蜂螨个体小 ,主要寄生在封盖蛹房内产卵繁殖 ,很少寄生在蜂体上。只有在转房繁殖 ,寻找新的即将封盖的幼虫巢房过程中 ,才暴露出来 ,在巢脾上迅速爬行 ,带蜂时很难发现 ,常被疏忽。根据小蜂螨生活史 ,可通过平时观测和集中观测两种方法进行。后者更可靠 ,对一个蜂场具有代表性。虽然麻烦一些 ,却能在感染初期发现小蜂螨 ,比造成严重危害再处理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