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叶岚 《陕西农业科学》2013,59(1):262-263
食用菌的虫害类型多、基数大、发展迅速,一旦发生虫害,会造成很大的损失。食用菌虫害防治应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因此,虫害预防是食用菌生产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危害食用菌生产主要害虫有蝇、蚊、螨类等。以春、秋两季发生最重,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严重的造成绝收。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研究,总结出一套食用菌害虫防治技术,初步解决了防治难题,控制了为害,供广大食用菌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栽培常见害虫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见害虫的种类、危害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喜爱无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食用菌作为一种低脂肪、高蛋白、无污染、营养又保健的天然食品自然受到了欢迎,可在食用菌人工栽培过程中,害虫危害日益严重,影响着食用菌的发展,文章就人工栽培食用菌主要害虫的防治工作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4.
竹荪是我市食用菌创收的主要菌类之一,每年5月下旬暴雨洪涝天气常给我市竹荪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大量的病原菌及害虫滋生,菇农纷纷电询有关防治技术,现将水灾后竹荪地常易发生的病原菌:黏菌、烟灰菌,害虫:蛞蝓、白蚁、螨类等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害食用菌的害虫有菌蚊、菇蝇、跳虫、螨类及线虫等.在食用菌栽培中,常因害虫的为害而影响产量和质量,甚至造成栽培失败,必须加以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6.
李霞 《油气储运》2007,(12):26-26
进入秋冬季节,食用菌生产中的虫害仍是一大威胁,诸如菇蚊、菇蝇、跳虫等,看似很微不足道的害虫,却在很短的时间内给生产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生产中,不少菇农不注意预防措施,而一旦发生虫害后,使甩大量化学药物进行喷洒,结果自然难尽人意。要对害虫进行有效防治,必须坚持。防则下功夫,杀则须彻底”的防治原则,主要措施为预防和杀灭.具体方法为:  相似文献   

7.
初步调查研究了杨凌及其周边地区食用菌害虫的发生情况,共采集鉴定出杨凌及其周边地区食用菌害虫17种,分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蛛形纲、甲壳纲,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线形动物门线虫纲的7目15科.在明确杨凌及其周边地区食用菌害虫优势种类的基础上,对优势种类的危害特点、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概述,对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无公害食用菌害虫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食用菌的栽培周期短,因此对食用菌使用农药,尤其是在出菇期使用农药,农药极易残留在子实体内.在国际市场上对食用菌的卫生要求和检测越来越严格,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可以预见所谓"绿色贸易壁垒"也越来越成为我国农副产品特别是食用菌出口的严重问题.如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明令禁止在食用菌生产上使用多菌灵等药品,所以要生产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的"绿色"食用菌,就要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害虫.  相似文献   

9.
公告     
丰硕 《农技服务》1994,(6):18-18
危害食用苗的害虫有菌蚊、菇蝇、跳虫、螭类及线虫等.在食用菌栽培中,常困害虫的危害而影响产量和质量.甚至造成栽培失败.必须加以综合防治.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害食用菌的害虫有菌蚊、菇蝇、跳虫、螨类及线虫等。在食用菌栽培中,常因害虫的为害而影响产量和质量,甚至造成栽培失败,必须加以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害虫黑粪蚊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粪蚊(Scatopse sp.)是近年鄂东大别山地区危害香菇、平菇等食用菌的又一主要害虫,对该虫发生生境及生物学习性和食用菌危害情况进行观察,并分别用不同的化学药剂对黑粪蚊进行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用食用菌专用杀菌剂(Ⅰ型)防治其效果较理想,取得了既能杀死害虫、又不影响食用菌产量及商品质量的最佳效果。用浓度为25%的喹硫磷对成虫和用1:300倍保菇粉对成虫、幼虫防治效果均达100%。  相似文献   

12.
丽文 《北京农业》2011,(1):30-31
随着京郊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病虫害问题日趋突出。特别是危害性大、发生普遍的菇蝇、菇蚊类害虫,由于其个体小,隐蔽性强,繁殖快,易产生防治措施不当的现象,一旦暴发很难控制,轻者影响菇体外观,降低菇的商品价值,重者导致绝收,所以树立科学的食用菌病虫害防治理念,建立以物理方法防治为主,化学药物防治为辅,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正> 由于食用菌与绿色植物的区别极大,为害食用菌害虫的种类与发生情况也与农业害虫极不相同。所以,我们在控制食用菌发生危害时,必须弄清其特殊性,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鲜菇生产已成为农业产业的一大支柱.在栽培管理过程中食用菌易受到病虫为害,受害后菌丝细弱,出小菇或不出菇,严重影响蘑菇的产量和质量,其中瘿蚊是为害食用菌的主要害虫之一.本人经过多年实践,对瘿蚊的形态特征、发生及防治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进入秋冬季节,食用菌生产中的虫害仍是一大威胁。诸如菇蚊、菇蝇、跳虫等等,看似微不足道的害虫,却在很短的时间内给生产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实际生产中,不少菇农不注意预防,旦发生虫害,使用大量化学药物进行喷洒,结果自然难尽如人意:要对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必须坚持“防则下功夫,杀则需彻底”的防治原则,主要措施为预防和杀灭,具体方法为:  相似文献   

16.
李淑梅  李青芝 《农业与技术》2001,21(2):50-51,54
食用菌病虫害始终困扰着食用菌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预防,管理,药物使用等几方面探讨了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京郊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病虫害问题日趋突出。特别是危害性大、发生普遍的菇蝇、菇蚊类害虫,由于其个体小,隐蔽性强,繁殖快,易产生防治措施不当的现象,一旦暴发很难控制,轻者影响菇体外观,降低菇的商品价值,重者导致绝收,所以树立科学的食用菌病虫害防治理念,建立以物理方法防治为主,化学药物防治为辅,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防治措施,可使菇农达到省力省钱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的优质高产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种:选择优良菌种、杀灭菌床害虫、抑制蘑菇早开伞、防治畸形菌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三峡库区常见的食用菌为研究对象,抽样调查了各地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害虫种类,摸清了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及程度,为综合探讨食用菌生产无公害防治技术,为三峡库区食用茵生产中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锦龙  贾秀芬 《甘肃农业》2005,(10):188-188
经调查,危害本地食用菌的双翅目主要害虫为瘿蚊、蚤蝇、黑粪蚊。其幼虫在幼嫩子实体或菌丝中蛀食穿行,造成减产。防治应以预防为主,以杀灭成虫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