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给公猪去势时,如果不注意消毒,容易得破伤风病。曾有人在给公猪去势的同时肌注破伤风血清,这种方法虽然可以防止发生破伤风,但比较麻烦,并且要花钱。我在多年的实践中,公猪去势不注射破伤风血清,而无一例得破伤风。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去势器材、切口和切口周围的阴囊部用0.5%高锰酸钾溶液(溶液须临用现配)消毒。因高锰酸钾溶液对组织无刺激性,便于伤口愈合,优于碘酊等其他消毒药品。2.切口部位要靠近  相似文献   

2.
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这种病菌常在尘土或灰尘中存在,有时随风飘动。春夏(特别是春末夏初)天气温暖,气候适宜,填圈育肥仔猪在去势后,如果消毒和护理工作不好,很容易发生破伤风病,治疗不及时不合理时,死亡率极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防止仔猪去势后引起破伤风,本人用生理盐水稀释破伤风抗毒素,使每毫升含破伤风抗毒素1000单位,每头仔猪皮下注射1毫升。注射后再按常规方法消毒去势,并在1个月后追访,检查发病情况。利用这种方法共去势仔猪268窝,小公猪1195头,未出现破伤风病例。同期未用破抗去势514窝,小公猪2238  相似文献   

4.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经伤口感染的传染病,广泛存在于施肥的土壤和尘土中,以家畜肌肉发生强直性痉挛为特征,此病每年均有发生,由于去势后伤口创面过小,消毒不彻底或外伤均能导致破伤风的发生。病畜在患病过程中,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刺激,引起全身肌肉的强直性痉挛,反射兴奋性增强。病畜表现惊恐不安,不能采食与饮水,大、小便排出困难,致使畜体发生脱水和自体中毒现象,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沉缓慢等,以及心脏机能障碍,如不及时治疗,最终导致病畜呼吸高度困难而窒息死亡,或因误咽导致继发异物性肺炎而死亡。笔者共收治各类牲畜破伤风牲畜43例,以中西药结合及破伤风抗毒血清治疗等,治愈40例,死亡3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创伤感染后,产生外毒素,使人畜发生的中毒性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对外界刺激的兴奋性增高和全身或部分骨骼肌发生持续性痉挛为特征.本病在枣庄市台儿庄区时有发生,多发生仔猪去势后的农村养殖户中.规模养殖场极少发生.近几年共治疗破伤风4例.除1例病后3 d死亡外,其余3例治愈.……  相似文献   

6.
破伤风是家畜一种常见而且较为难治的传染病.本病呈散发性,常因去势之后消毒不严或跌伤、役具损伤、创口污秽不洁,感染破伤风杆菌引起.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中西结合共收治大家畜破伤风9例,其中马3例、骡5例、驴1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团是破伤风病多发区,每年的家畜去势中都有术后破伤风病发生。据1987年以来畜禽疫病统计,公牛去势发病率10.45%(4.3%—16.6%),羔羊去势、断尾发病率23%,公驴去势发病率33.3%.表现为全身或部分肌群持续性痉挛,牙关紧团,颈、背、腰僵直,头、尾高举,四肢僵硬如木马,手术创内多流出污秽不洁的脓液。多以死亡告终。虽然大家畜去势在术前一周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可得以控制,但猪、羊的去势和羔羊断尾后破伤风病发生的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我们看了《甘肃畜牧兽医》1988年1期周自动同志撰写的“三合粉在家畜去势和羔羊断尾中的防  相似文献   

8.
新生羊羔破伤风又名脐风、四六风,是因用未消毒的剪刀剪脐带或用不洁的线结扎脐带,使破伤风杆菌通过脐部感染所致。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存在于泥土、粪便中。养殖户如果不搞好羊圈舍的环境卫生及消毒灭菌工作,且在给羊羔接生时对羊羔脐部不进行认真消毒和结扎,会导致破伤风杆菌感染而发生此病。  相似文献   

9.
猪局部洗净后用碘配消毒,器械早期用来苏儿消毒,以后用新洁尔灭消毒。去势后创口内填以碘仿,实践证明局部洗净去势后创内填以碘仿没有发生破伤风病例,不妨一试。预防去势猪患破伤风绝招@林甜$山东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詹子云$山东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林松$山东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牲畜破伤风(又名强直症)其病原是破伤风杆菌,广布于自然界中。细菌的侵入常因蹄部、皮肤或耳、口、鼻等部位粘膜伤口或其它异物刺入深部,或因治疗外伤时消毒不严以及初生畜脐带创伤、阉割去势创伤引起。病状表现,潜伏期5~20天。病初肌肉僵硬,以后蔓延于各部,因而全身动作困难,行走时四肢不能弯曲,转弯不灵,后腿更甚。一旦倒地即不能起立,口紧闭、口角流血沫、肌肉紧张,四肢强直,发生痉挛,颈挺直,站立时似木马,倒地则发抖,呼吸困难而死。死亡率50%~90%。防治方法:挖出感染创伤部切除污染异物并消毒。用破伤风血清皮下或静脉注射,每日一次有…  相似文献   

11.
正羊破伤风又称锁口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产生破伤风毒素梭引起。羔羊断尾、去势时消毒不严或护理不当,使伤口感染而发生本病,病畜全身肌肉发生强直性痉挛,对外界刺激的反射兴奋性增强,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给养羊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对本病进行了综和阐述,同时提出了中西药治疗方法,以供参考。1病原本病的病原为破伤风梭菌(Clostridium Ttetani),菌体细  相似文献   

12.
目前,除牛用无血去势器去势之外,其它大家畜多采用手术切开阴囊去势,这种去势方法常因消毒不严而造成术部感染化脓或形成恶性水肿,甚至发生破伤风,严重者引起死亡,有的牲畜出现减食、停食。笔者于1986年试用牛无血去势器去势驴2头,3—5月后睾丸消失,收到较好效果。1987年用这种器械去势驴23头,骡5头,术后不用牵遛,不出现停食。此种器械的使用不受气候、环境、场地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正家畜破伤风常见于马属动物和牛羊,人少见。该病病原为破伤风杆菌,常年存在于土壤和粪便中,一些家畜因分娩、外伤、去势、去角、断肢或套鼻环、剪毛时剪破皮肤等而感染家畜。一般零星发生,发生家畜大多数有创伤史,此病潜伏期为1~3周,发病家畜体温一般正常或微高,死前体温升高。现将自己通过多年治疗家畜破伤风病后的经验和家畜发生破伤风的最明显症状作如下介绍:1临床症状1.1马破伤风头颈伸直,嘴嚼不灵、吞嚼困难、闪骨外露、呼吸急促、鼻  相似文献   

14.
破伤风病又叫“强直症”,俗称“锁口风”“、脐带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外伤性、中毒性传染病。本病临床上以牙关紧闭、局部或全身肌肉持续性强直和阵发性痉挛、对外界刺激反射性增高为特征。2003 ̄2005年我市部分乡镇的养羊户中陆续发生了绵羊破伤风病,现将诊断治疗报告如下:1流行调查2003年至2005年,三年中我市学田镇、龙河镇、兴旺乡、同心乡、同义镇的14户养羊户在夏季剪毛时剪伤皮肤后不用科学方法,图省事,自行用土往伤口上撒止血,和养羊户自行给公羊去势后未消毒,发生了羊破伤风。这14户养绵羊547只,其中大羊309…  相似文献   

15.
猪局部洗净用碘酊消毒,器械先用来苏儿消毒,后用新洁尔灭消毒。去势后创口内填以碘仿,可预防破伤风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16.
破伤风病为破伤风杆菌所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人和家畜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各种大小创伤如去势、阉割、断尾、深刺伤、裂伤、烧伤、咬伤、难产、褥疮及接生时脐带消毒不严等等均可引起感染。因而此病虽为散发,但发病率高,病势急剧,治疗成本高,此菌  相似文献   

17.
公猪捶骟法     
我县给公猪去势一直沿用传统阉割术,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效果确切,但阉割后的刀口很难避免污染,破伤风病常有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羊常年在长有较多树棵子的草地饲养,常把羊体划伤,或断脐、断尾、去势等手术不及时消毒或消毒不严,容易被破伤风感染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破伤风传染病。病羊对外界刺激敏感,两耳直立举尾,全身肌肉紧张,背腰僵直,四肢强直,头颈伸直、瞬膜突出,口流黏涎,牙关紧闭,采食吞咽困难,最后痉挛而死,羊发病日龄愈小,死亡率愈高。但只要发现的早,治疗得法,则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9.
破伤风病是动物常见的创伤性传染病,猪在去势阉割引发病较为常见.治疗多采用太剂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成本高,疗程长.笔者采用中药车前草煎水过滤消毒,肌肉注射,结合常规疗法治疗猪的破伤风50余例,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养羊生产中,为了增加效益、防止品种退化,通常要对新生雄性劣质羔羊进行去势育肥,以缩短饲养周期,降低费用,获得生产效益。羔羊去势的传统做法是在其2~3月龄内采用阴囊切开术,进行捻转或结扎精索后除掉睾丸,达到去势目的。但是这种方法弊病很多,如:因切口暴露外界感染机会多,时常在愈合期内引起肿胀化脓,感染破伤风等疾病,甚至造成手术失败。近几年,我们在临床上采用羔羊无血结扎木,收到十分理想的效果,具有方法简单、不手术、经济、无后遗症等优点。一是选材方便,准备好细皮筋(各商店有售)即可;二是掌握羔羊适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