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内蒙古地域辽阔,草地类型多,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特点各异。为此,内蒙古从实际出发,先后出台了《关于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的决定》和《关于促进牧民增加收入的实施意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的决定后,各地对农区、半农半牧区的畜牧业给予更大重视。从发展潜力来讲,牧区超载过牧严重,发展畜牧业的潜力主要在于种草养畜,提高草地资源的转换率和牲畜质量。而农区粮食秸秆资源丰富,无论是增加饲养规模,还是提高质量和效益,都有很大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半农半牧区农牧结合,兼有二者所长,具有较为丰富的草地与耕地资源,资源潜力非常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然草地目前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如畜牧业结构不合理,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草畜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退化、沙化严重。提出了通过退牧还草生态治理项目的实施,对天然草地进行围栏、禁牧、休牧、轮牧,严格控制天然草地的载畜量,加强管理措施,建立管、建、护、用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积极引导广大牧民改变传统的畜牧业粗放型经营方式,将目前的数量型畜牧业逐步转向质量型畜牧业生产;引导农牧民转变单纯依靠牧业收入的格局,从事非牧产业,发挥天然草地的景观功能,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拓宽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渠道;进一步深化农牧互补战略的实施,调整农业结构,建立新型的草产业商品经济体系,结合退耕种草项目的实施,半农半牧区因地制宜,科学种草养畜,以草兴牧,以草代粮,农区种草,牧区补饲,牧区繁殖,农区育肥,建立全州优质、稳产、高产的饲草基地,促进甘南州现代化畜牧业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然草地目前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如畜牧业结构不合理,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草畜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退化、沙化严重。提出了通过退牧还草生态治理项目的实施,对天然草地进行围栏、禁牧、休牧、轮牧,严格控制天然草地的载畜量,加强管理措施,建立管、建、护、用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积极引导广大牧民改变传统的畜牧业粗放型经营方式,将目前的数量型畜牧业逐步转向质量型畜牧业生产;引导农牧民转变单纯依靠牧业收入的格局,从事非牧产业,发挥天然草地的景观功能,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拓宽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渠道;进一步深化农牧互补战略的实施,调整农业结构,建立新型的草产业商品经济体系,结合退耕种草项目的实施,半农半牧区因地制宜,科学种草养畜,以草兴牧,以草代粮,农区种草,牧区补饲,牧区繁殖,农区育肥,建立全州优质、稳产、高产的饲草基地,促进甘南州现代化畜牧业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然草地目前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如畜牧业结构不合理,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草畜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退化、沙化严重.提出了通过退牧还草生态治理项目的实施,对天然草地进行围栏、禁牧、休牧、轮牧,严格控制天然草地的载畜量,加强管理措施,建立管、建、护、用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积极引导广大牧民改变传统的畜牧业粗放型经营方式,将目前的数量型畜牧业逐步转向质量型畜牧业生产;引导农牧民转变单纯依靠牧业收入的格局,从事非牧产业,发挥天然草地的景观功能,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拓宽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渠道;进一步深化农牧互补战略的实施,调整农业结构,建立新型的草产业商品经济体系,结合退耕种草项目的实施,半农半牧区因地制宜,科学种草养畜,以草兴牧,以草代粮,农区种草,牧区补饲,牧区繁殖,农区育肥,建立全州优质、稳产、高产的饲草基地,促进甘南州现代化畜牧业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畜牧业机械化的发展已有40多年的历史,并且已从最初的牧区草原畜牧业机械化转变为向农区、半牧半农区及城市近郊区发展;机械化作业方式也由原来的只完成单项作业机械化技术向多项和联合作业方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牧)区长期存在优质牧草不足的矛盾,加上封山育林、禁牧等生态保护制度的实施,虽然对农作物秸秆进行了调制加工利用,青绿饲草仍供不应求,养羊业何去何从愈来愈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种草养羊是种植业结构调整与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有机结合,是发展养羊生产、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实行种草养羊、引草入田、草田轮作和退耕还草,建设优质高产人工草场,大力发展现代养羊业,是提高养羊业产品产量和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提高广大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四子王旗从畜牧业大区转变为畜牧业强区,并且真正实现农区舍饲圈养,牧区以草定畜,冷季舍饲半舍饲,暖季轮牧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战略目标。四子王旗应该针对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和实际需要,建立不同类型的人工草地:1.生态经济型人工草地,以发挥草地生态功能为主,防风固沙与建设草牧林业并举,建立农田、草牧场生态屏障,达到防风固沙,防止风沙入侵的目的;2.农区高产高效人工草地,在农区利用平原、丘陵区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相对发达的农业栽培技术,建设高效、优质的饲草饲料生产,达到为集约化的养殖业提供物质基础的目的;3.牧区人工草地建设,主要用于解决牧民以草定畜后牲畜冷季舍饲或补饲的饲草料供应,以减轻天然草地压力,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9.
半农半牧区和农区草原作为内蒙古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适用于畜牧业生产功能,要在认真总结牧区基本草原划定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基本草原划定工作。  相似文献   

10.
而草业和畜牧业是相辅相成的产业,草料丰盛则畜增、畜壮,草料缺乏则畜瘦、畜死。无论是半农半牧区、农区、还是城镇,都可以根据当地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草业生产和草业开发建设。这样,草业不仅可以促进草地畜牧业的发展,而且是半农半牧区和农区结合的纽带,也为草业与畜牧业协调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草地资源退化、利用方式粗放,超载过牧已成为限制草原牧区发展问题。本文总结了锡林郭勒盟紧紧抓住"人、草、畜"三个要素,加快转变牧区的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稳步减少牧区直接依赖畜牧业生产的人口,认真实施生态建设重点工程,规范天然草原利用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生态改善、生产发展、牧民增收"的显著成效,基本实现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的良性互动的一些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2.
新疆草原畜牧业特点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新疆草地资源丰富多样,生产潜力巨大,但季节不平衡严重牧业经营方式落后,限制草原畜牧业生产能力的发挥的特点,提出了改善目前状况的主要对策;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商品生产,走牧区产业化的道路;发展农区畜牧业,形成牧区繁殖农区生产体系,扩大定居游牧生产范围,实行半牧半养的高效草原畜牧业。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牧民靠天养畜。生产方式落后,经营手段粗放,天然草场超载过牧.致使草原生态日趋恶化、灾害频繁。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近年来,察右后旗在深刻反思和总结草原畜牧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尊重自然和经济两大规律,从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调整优化畜群畜种结构入手,大力发展舍饲养畜,积极探索走建设养畜的路子。使全旗牧区畜牧业逐步迈入了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调查和分析阿坝州半农半牧区畜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今后畜牧业的发展思路、指导思想、发展途径、任务目标和对策措施,对全州乃至全省半农半牧区畜牧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牦牛、藏羊历来是甘南州当地农牧民群众的当家畜种,传统畜牧业及现代畜牧业依旧是甘南州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按照实施“农牧互补”战略的要求,以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区域临潭县、舟曲县(农区),卓尼县(半农半牧区)为例,通过对甘南农区及半农半牧区牛羊短期育肥技术研究并把研究的成果尽快付诸生产实践,以提高当地农牧民牛羊短期育肥效益。  相似文献   

16.
西藏草地畜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大学 《草地学报》2005,13(Z1):44-47
本文分析并提出西藏草地畜牧业发展战略调整应:从传统的纯牧区逐步向半农半牧区和农区过渡,形成牧区繁育,农区、半农半牧区育肥,城镇加工的分布格局;开发东部林芝地区草地载畜潜力,稳定、提高中部拉萨市、山南地区草地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水平,保护西部那曲与阿里地区草地,划定禁牧区,建设西部自然保护区;建植人工草地,实施退耕还草、农田种草,实现以草定畜;在青藏铁路沿线,选择低海拔城镇,建设牦牛肉、肥羔肉小包装、分割肉加工基地,以此带动东部、中部绿色牦牛肉、肥羔肉生产和季节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建设西部绒山羊基地和"一江两河"流域奶牛业;努力扩大边境畜产品贸易,提高畜产品商品率.  相似文献   

17.
海北州草食畜牧业是海北广大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根据区域气候特点、饲养方式以及饲草料来源,海北畜牧业可分为天然草原牧区畜牧业区和实施舍饲半舍饲畜牧业的农区畜牧业区。草原畜牧业与农区畜牧业共同构成具有海北特色的畜牧业有机体。二者既有差别又有较强的互补性和依赖性。草原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业经济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是循化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循化县农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县农区畜牧业经济,实施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增加群众经济收入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1 基本情况1.1 循化县位于青海省东部,东与西北地区重大商贸基地一临夏市毗邻,西与本省尖扎县接壤,南靠甘南、同仁牧区,北与化隆、民和两县交接。地处农牧结合地带,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下辖九个农业、半农半牧乡镇和1个纯牧业乡。平均海拔高度3207.5m,海拔高度相对差2855m,年均气温8.6℃,年降水量269mm。全县总面积约21万hm2,其中耕地面积8893.3hm2,  相似文献   

19.
草原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是我国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关键时期,草原畜牧业发展事关国家生态屏障的稳固,事关牛羊肉和绒毛等特色畜产品供给,事关牧民增收和边疆稳定,必须同步建设,全力推进。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17号),8月份又召  相似文献   

20.
前言 我国的畜牧业大致可分为农区畜牧业、牧区畜牧业及半农半牧区畜牧业三大类。第一类以养殖业为主,主要分布在东南、东北、华北及中南部;第二类主要以放牧为主,主要分布在西部;第三类为半农半牧区,主要位于前两者的交错地带。从畜产品的产值与产量分析,牧区畜牧业仅占全国的3~4%左右。近年来,由于牧区畜牧业超载过牧,草原退化严重,许多牧区的地方政府已采取休养生息或禁牧舍饲的政策,并通过草、林、灌相结合,在恢复植被方面初见成效,但全面恢复还需要做极大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