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红瘰疣螈物种数量稀少,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近危(NT)等级,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了解红螺疣螈的形态结构对环境的适应性,对红螺疣螈进行了活体标本外形观察和测量,对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进行了解剖观察。结果显示,消化系统由口咽腔、食道、胃、十二指肠、回肠、直肠、泄殖腔构成,呼吸系统由鼻孔、口咽腔、气管、肺构成。  相似文献   

2.
李蓓  邹立扣  罗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078-11080
首次从大凉疣螈(Tylototriton taliangensis)肠道分离获得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16SrD—NA进行了扩增测序,并与GenBank中已有的有关序列进行比较,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测序结果表明,16SrDNA与GenBank中序列同源率在98%~99%,分离的菌株与GUl26681(C.freundii MRB0903)处于同一分支中;序列同源性及系统发育树表明,此菌为弗氏柠檬酸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弗氏柠檬酸杆菌对氨苄西林及头孢噻吩中介,对其余药物均敏感。  相似文献   

3.
利用石蜡包埋、HE染色、常规切片对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verrucoosus Anderson)消化系统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红瘰疣螈的食管由上皮细胞、皱襞、黏膜下层、肌肉层、食管腺、杯状细胞、外膜、固有膜组成;胃由上皮细胞、黏膜下层、胃小凹、固有膜、肌肉层、胃腺组成;十二指肠、回肠、直肠由上皮细胞、皱襞、杯状细胞、肌肉层组成;消化道上皮细胞为单层柱状细胞,食管中有团泡状食道腺,黏膜层较厚,向内形成皱襞,有发达的单管状胃腺,肠中有丰富的杯状细胞,其中,十二指肠中的杯状细胞最少,回肠、直肠中的杯状细胞数目依次增多。  相似文献   

4.
pH值对贵州疣螈消化系统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30℃和不同的pH值条件下对贵州疣螈主要消化器官的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最适pH值和30℃温度条件下,贵州疣螈胃、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脏的蛋白酶活性分别为3470.373、1958.42、202.72、208.75和434.4μg/(g.min);其胃、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脏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为2.2、8.2、7.4、7.8、2.2。  相似文献   

5.
成冬梅  王延斌 《农技服务》2013,(10):1104-1107
为进一步完善贵州疣螈冬眠的生态生物学资料,采用野外定期定点与室内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贵州疣螈(Tylototriton kwzichowensis)的越冬生态。结果表明:贵州疣螈在毕节七星关地区的冬眠时间约在2011年11月13日至2012年3月17日,历时4个月左右。以群居及独居方式冬眠。冬眠场所的选择包括乱石堆石缝、石灰岩山脚石洞、沟塘边泥洞、林下枯枝烂叶和水塘角腐殖土。仅有浅冬眠和中冬眠,无深冬眠,随气温波动,二者可交替出现。低温及其出现的早晚是启动其冬眠的主要生态因子,冬眠期间温度的变化引起冬眠行为的改变,冬眠期还伴随有冬眠生理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肖小柳  李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931-12932,12934
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为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疣螈属的代表动物之一.对红瘰疣螈的分布、栖息地、分类地位、繁殖生态学、解剖学与组织学、生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期红瘰疣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相关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白建梅  胡思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45-13146,13186
[目的]对人工饲养的贵州疣螈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为丰富贵州疣螈的研究内容及对其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尾身体健壮、平均体重为(16.50±4.35)g的贵州疣螈作试材,对其鲜品和干品中营养成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贵州疣螈鲜品中水的含量为75.74%,干样品中粗蛋白为42.60%,粗脂肪为9.40%,总糖为3.48%。氨基酸含量为348.37g/kg,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50.39%,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4.01%。脂肪酸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丰富,含有2.74%的神经酸,对推迟人体衰老至关重要。贵州疣螈还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铜、镁、锰等无机元素。[结论]贵州疣螈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比例合理,无机元素含量丰富,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贵州疣螈冬眠期消化系统蛋白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值条件下对冬眠期贵州疣螈主要消化器官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冬眠期贵州疣螈胃、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脏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为2.2、8.2、7.4、7.8、2.2,最适温度分别为45℃、50℃、30℃、30℃、45℃。在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条件下,蛋白酶活性分别为1 600.04、2 102.62、124.89、90.50、95.33个酶活性单位,蛋白酶活性最高的是前肠,最低的是后肠。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保护茂兰自然保护区内的细痣疣螈,于2017年2—6月在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方法对细痣疣螈(Tylototriton asperrimus)的种群数量、分布及栖息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茂兰自然保护区内细痣疣螈分布海拔为500~834 m,4月为繁殖期;栖息地分别为季节性水潭、溪流,主要分布点有48个,种群数量较少。因此,提出了通过加大宣传、资源调查力度、加强监测等保护细痣疣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条件下对繁殖期贵州疣螈主要消化器官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繁殖期贵州疣螈胃、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脏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为2.2、8.2、7.4、7.8、2.2,最适温度分别为45℃、45℃、30℃、30℃、45℃。在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条件下,蛋白酶活性分别为4 818.46、3 941.33、202.72、208.82、878.45个活性单位,蛋白酶活性最高的是胃,最低的是中肠。  相似文献   

11.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显微成像系统,对新和鸽消化系统形态学结构特点作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新和鸽嗉囊发达,外形特殊,呈山字形,粘膜层分布有大量的腺体和导管,盲肠不发达,无胆囊.该结果提示嗉囊乳的成分中包含有腺体的分泌物.嗉囊发达、形态特殊,盲肠极度退化可能于其食性和生长繁殖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2.
长吻鮠消化系统的形态学与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给鱼类的分类以及营养学养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光镜技术对长吻鮠的消化道和消化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长吻鮠消化道分化为明显的食道、胃和肠.食道黏膜为复层上皮,其中含有杯状细胞和味蕾;胃U形,黏膜表层为单层柱状上皮,贲门部和盲囊部上皮下有一厚层胃腺组织,肠黏膜也为单层柱状上皮,其中散布较多的杯状细胞,消化腺包括肝脏和胰腺、肝小叶分界不明显,肝细胞索明显,胰腺外分泌部由许多腺泡组成,内分泌部即胰岛分散存在于外分泌部之间。  相似文献   

13.
月鳢消化系统形态及组织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月鳢(Channaasiatica)消化系统的形态及组织学进行了研究。结果为:①肠道呈3次盘旋,肠长与体长之比为0 42±0 02;②随着发育和生长,消化道的粘膜层厚度及粘膜皱褶高度增大、粘膜皱褶及杯状细胞增多;③食道、胃、前肠、中肠和后肠的组织结构区别明显,且食道与胃在组织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过渡性;④胰腺在肝脏中呈弥散性分布;⑤月鳢消化道的形态和结构与其食性高度相关。探讨了月鳢消化道形态结构与食性的关系,认为月鳢消化道具有典型的肉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采用解剖和光镜技术研究了全长9.70~17.48 cm唇鱼(Hemibarbus labeo)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特点。结果表明:唇鱼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咽腔、食道、肠和肛门,肠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消化腺包括肝胰脏和胆囊。唇鱼消化系统特点:口下位呈马蹄形,吻长而略尖,唇厚,肉质,下唇尤为发达。食道粗短,肌层发达,内壁上有较深的纵向褶,黏膜层有大量的杯状细胞。肠呈S型,分前肠、中肠、后肠,前肠部较阔,内褶皱层很深,隐窝很窄,褶与褶相连成网状,褶的分支不发达,中肠及后肠褶的深度渐弱,肠后部末端褶层最浅。肝不分叶,呈长条形,一长形的裸露胆囊被肝包围,肝小叶是唇鱼肝脏的基本组织结构。肝胰脏不分开,胰脏弥散,位于肝、脾及肠管之间。  相似文献   

15.
匙吻鲟的生物学特性、成鱼养殖技术及消化系统的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匙吻鲟原产北美,吻长,呈扁平状;体表光滑无鳞,背部黑蓝灰色,常有斑点分布;体侧有赭色点状斑,腹部白色;口大眼小,前额高于口部;鳃耙密而细长,鳃盖骨大而向后延至腹鳍,尾鳍分叉,尾柄披有梗节状的甲鳞。匙吻鲟幼鱼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成鱼可制作出鱼子酱,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本文通过对匙吻鲟的生物学、成鱼的养殖及消化系统的研究,使能够更好的了解匙吻鲟的生长、生活及摄食条件,以便使更多的人了解匙吻鲟的市场价值与潜力,便于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中国少鳞鳜的人工养殖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其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肉眼和体视解剖镜下解剖观察中国少鳞鳜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探讨其消化系统结构与食性的适应关系。[结果]中国少鳞鳜的消化道分段明显,具有典型的肉食性鱼类特点;口裂大,口裂宽/口裂长为(1.996±0.811),口咽腔宽阔,口腔长/头长为(0.943±0.171),肠较短,肠长/体长为(0.513±0.061);食道、胃和肠壁内突形成明显的黏膜皱褶。具有独立的肝脏和散布致密型胰脏。[结论]中国少鳞鳜的消化系统结构与食肉习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