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小麦加工中的系统粉为原料,研究面粉降落数值及淀粉损伤与糊化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损伤淀粉的含量与糊化特性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降落数值与糊化温度、峰值黏度、最低黏度和最终黏度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179、-0.228、-0.274和-0.195;糊化温度与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降落值和回升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00、-0.557、-0.600、-0.564和-0.549。糊化峰值黏度与最低黏度、最终黏度、降落值和回升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6种变性淀粉对面粉糊化特性及速冻饺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性淀粉的添加对速冻饺子面皮的糊化特性有明显的影响;添加5%玉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马铃薯羟丙基淀粉时,速冻饺子冻裂率和饺子皮烹煮损失率低,感官品质最佳;速冻饺子皮烹煮损失率与配粉的峰值黏度、95℃时的黏度(热糊黏度)、在95℃保持30min后的黏度和降落值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超微粉碎技术对玉米秸秆结构组成、物化性质和醇解液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秸秆粒径的减小,4种粉体的堆积密度由0.11 g/m L逐渐增大到0.41 g/m L,比表面积增大了1.05 m2/g,休止角和滑角也都不同程度增大。采用激光法和扫描电镜分析可知,与普通粉碎相比超微粉碎能显著减小颗粒粒径,使得超微粉的平均粒径达到15.54μm,由于团聚现象,离散度增大,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超微粉碎破坏了玉米秸秆的晶体结构,结晶度显著减小,由44.72%减小到13.68%,表明超微粉碎能有效改善玉米秸秆的粉体性质。用微波和油浴两种加热方式对玉米秸秆进行液化,微波条件下,仅5 min超微粉液化率已经达到90.37%,而油浴需要近1 h才能达到90%以上,说明微波是一种有效的加热方式;常规油浴条件下,120 min超微粉液化率达到95.30%,而小于0.25 mm的普通粉液化率仅为84.83%,表明超微粉碎可通过增大比表面积和降低结晶度来提高醇解液化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品种特种玉米的品质差异性,以糯玉米、爆裂玉米和普通玉米为原料,对其玉米籽粒物理特性和糊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玉米相比,糯玉米具有较低的硬度、糊化温度及回生值,较高的籽粒密度和容重,冷糊稳定性较好,不宜老化;而爆裂玉米的籽粒密度、硬度以及容重高于糯玉米和普通玉米,糊化温度较高,峰值黏度、最低黏度、破损值较低,热糊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5.
小麦A、B型淀粉比例与面粉糊化特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玮  薛文通  刘楚怡 《农业机械》2011,(14):115-117
以小麦面粉分离出的A、B型淀粉为材料,研究了A、B型淀粉的理化指标及重组面粉的RVA糊化特性。表明A型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显著高于B型淀粉,且二者之间的RVA糊化特性存在显著差别;B型淀粉与A型淀粉质量比与重组面粉的峰谷黏度、最终黏度和回生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3*、-0.612*、-0.605*。  相似文献   

6.
为选择合适的灭酶处理方法,通过电子鼻、感官评价和快速黏度分析等方法,对5种灭酶处理(焙炒、常压蒸煮、高压蒸煮、远红外处理和微波加热)对燕麦粉的气味、色泽和糊化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燕麦粉的电子鼻主成分分析(PCA)二维和三维指纹图谱均可将不同灭酶处理的样品明显区分开来;样品的感官评价气味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焙炒组,红外组,高压蒸煮组,常压蒸煮组,微波组;样品白度检测结果由高到低依次为:红外组,微波组,焙炒组,蒸煮组,与色泽的感官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微波组和红外组的色泽明显优于其他3组的色泽。样品的糊化特性指标中,除糊化温度外,其他6项快速黏度分析(RVA)特征值均差异显著。由此说明,不同灭酶处理对燕麦粉的气味、色泽和糊化特性均有不同影响,应结合燕麦粉的不同用途选用不同的灭酶处理。  相似文献   

7.
论述在线近红外光谱仪检测粉碎粒度的意义,通过试验初步探索在线近红外光谱检测超微粉碎机粉碎粒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挤压对荞麦淀粉及其混配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布拉本德双螺杆挤压机对荞麦淀粉及其与玉米、红薯淀粉的混合淀粉进行挤压处理,并对挤压后淀粉的形态、组成、糊化及糊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挤压可较大程度地改变淀粉颗粒的形貌和质地结构,荞麦淀粉比例增大使混配淀粉挤压后的质地有逐渐疏松的趋势。挤压后荞麦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抗性淀粉含量、膨胀势和糊透明度降低,溶解性和冻融稳定性增强,起始糊化温度、峰值黏度、起始恒温糊化阻力、起始降温糊化阻力、降温结束糊化阻力和恒温结束糊化阻力均明显下降,淀粉糊的热稳定性和凝胶形成能力明显变差。混配淀粉挤压后的直链淀粉含量、抗性淀粉含量、溶解度、冻融稳定性和糊透光率均明显高于纯挤压荞麦淀粉;随荞麦淀粉比例的减少,混配淀粉挤压后的起始糊化温度、糊透光率呈上升趋势,峰值黏度、起始恒温糊化阻力、起始降温糊化阻力、降温结束糊化阻力和恒温结束糊化阻力则明显降低,并分别趋向纯玉米淀粉或红薯淀粉挤压后的黏度参数值。  相似文献   

9.
粉碎玉米秸秆的压缩特性对玉米秸秆饲料化工艺的优化和设备的研制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结合自制压缩装置,对不同筛网粉碎后的玉米秸秆(品种:SC704)进行压缩试验,深入研究含水率、粉碎粒度、压缩速度对粉碎玉米秸秆压缩特性的综合影响。根据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原理设计试验方案,通过试验分析建立了最大压缩力与含水率、粉碎粒度、压缩速度之间的回归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当粉碎玉米秸秆压缩至300kg/m^3时,含水率对粉碎玉米秸秆可压缩性影响极显著,粉碎粒度及压缩速度对粉碎玉米秸秆可压缩性影响显著;最大压缩力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粉碎粒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压缩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超微粉碎对苦瓜渣理化性质与体外降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超微粉碎处理对苦瓜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与体外降糖活性的影响。分析了超微细苦瓜膳食纤维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持水率和溶胀性随粉碎时间的变化,并测定膳食纤维组分对葡萄糖扩散、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超微粉碎膳食纤维d50达到20μm时,苦瓜纤维的持水率为17.04%、溶胀性为16.29 mL/g,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达到17.20%。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超微粉碎后苦瓜纤维非结晶区比例增加。相对未处理样品,超微粉碎具有提高苦瓜膳食纤维抑制葡萄糖扩散、降低α-淀粉酶和α-糖苷酶酶解效果的作用。苦瓜膳食纤维中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血糖活性,其中以果胶的效果较好。超微粉碎处理可有效提高苦瓜纤维理化性质及体外降糖活性。  相似文献   

11.
1饲料粉碎机的型式 粉碎机类型的不同及粉碎机结构的变化,对粉碎物料的影响相当大。根据粉碎物料的粒度可分为普通粉碎机、微粉碎机、超微粉碎机;根据粉碎机的结构可分为销连锤片式、劲锤式、对辊式和齿爪式。一般的畜禽料通常采用普通的锤片粉碎机或对辊粉碎机,幼小动物、普通的水产饲料可采用微粉碎机、水滴式锤片粉碎机、爪式粉碎机,而特种水产饲料和水产的开口饲料需要采用超微粉碎机,有的甚至需要用胶体磨才能达到开口饲料所需要的粒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对小型锤片式无筛粉碎机进行粉碎试验,分析比较了影响加工粒度的因素.结果表明:粉碎玉米时,小型与大中型锤片式无筛粉碎机锤片末端最佳线速度分别为35~45 m/s和40~50 m/s(平均粒度为1.0~1.3mm最佳);最佳排粉方式为采用从动定盘间隙和定盘环面长条孔同时排粉;当长条孔宽度为4~6 mm、线速度为43~47 m/s时,成品的平均粒度在1 mm左右.  相似文献   

13.
尹冬敏  吴敏  李栋 《农业机械学报》2016,47(S1):297-304
为改善淀粉膜的性能,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价值,研究了超微粉碎时间对玉米秸秆微观结构的影响,并选取超微粉碎1h的玉米秸秆与玉米淀粉共混制备秸秆-淀粉共混膜,研究了超微粉碎秸秆的添加量对淀粉基膜蠕变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模型拟合。超微粉碎试验结果表明,超微粉碎1h的玉米秸秆维管束结构破坏较为完全,与对照样相比,平均粒径从85.33μm变为9.46μm,结晶度从39.46%变为19.29%。延长超微粉碎时间,秸秆粉体间团聚现象逐渐加剧,最终形成大颗粒团聚体。秸秆-淀粉共混膜蠕变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超微粉碎玉米秸秆的添加能显著改善共混膜的粘弹特性和蠕变特性。当添加量不大于15%时,超微粉碎秸秆-淀粉膜的蠕变形变、蠕变柔量和不可恢复形变都会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当秸秆添加量达到淀粉用量的20%时,淀粉膜的蠕变特性有减弱的趋势。模型拟合结果表明,Burgers模型能很好地拟合秸秆-淀粉膜的蠕变-恢复测试结果,决定系数均达到0.98以上。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粉碎设备一小型立式超微粉碎机,以长纤维性软质物料为对象,通过剪切、冲击与研磨等作用力对其进行超微粉碎。该机主要由转子、粉碎盘、锤片、筛框、机体、供料装置及排料装置等组成;以电动机为动力,通过联轴器传递给转子,带动粉碎盘和其上的锤片同时转动,完成对物料的超微粉碎加工。  相似文献   

15.
胡萝卜微粉物理特性和营养成分的影响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萝卜微粉制备中,影响微粉物理特性及营养成分的试验分析表明:热风和微波干燥获得的胡萝卜微粉容积密度大,冷冻干燥的胡萝卜微粉容积密度小.微波干燥获得的胡萝卜微粉溶水性好,其次是冷冻干燥;胡萝卜生粉比熟粉溶水性好.胡萝卜生粉的氨基酸质量比高于熟粉和冻融粉;真空冷冻干燥生胡萝卜,粉碎粒径小于240目时,氨基酸质量比高.经过冻融处理的胡萝卜微粉V_c质量比高于其生粉和熟粉;冷冻干燥的胡萝卜微粉V_c质量比高.类胡萝卜素质量比随着粒径减小而减小;冷冻干燥冻融处理的胡萝卜,在粉碎粒径为80~120目时,类胡萝卜素和V_c质量比高.  相似文献   

16.
糙米的营养价值要高于精米,但口感较差。将糙米粉碎,加水混合,使用双螺杆挤压机,在控制一定转速和温度的条件下,糙米粉混合物在挤压机内达到一定的糊化度(预糊化),挤出时成为米粒状的产品。该产品具有食用方便、风味好、营养功效独特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3种淀粉黏度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淀粉样品配制成浓度为8%的淀粉乳,然后测定各淀粉糊的黏度曲线,并计算出冷稳定性、热稳定性、老化性等指标。结果表明:玉米淀粉糊化温度高于红薯及马铃薯淀粉,但玉米淀粉糊随着温度的降低极易老化。这3种淀粉相比较,马铃薯淀粉糊化温度低,容易糊化,黏度上升快,在较短的时间内即达到峰值,且峰值黏度最大,具有明显的黏度优势,但马铃薯淀粉糊的热稳定性较差。红薯淀粉在很多性质上与马铃薯淀粉相似。  相似文献   

18.
《福建农机》2001,(3):28-28
我国粉体工程领域技术创新的先导企业——浙江丰利粉碎设备有限公司承担完成的浙江省重点科研项目,集强力干燥、超微粉碎、高精度分级三重功能干一体的新一代干燥超微粉碎设备,最近通过专家验收。专家认为该机的研制成功解决了含水量高的物料超微粉碎难题,是粉体工程的重大突破,其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所采用的三角形齿圈定子和带高速活动锤的转子结构以及带变速分散机构的双螺旋加料装置属国内首创,广泛适用各个行业不同物料及粘性物的干燥、超微粉碎。  相似文献   

19.
高崇风  韩鲁佳 《农业机械学报》2024,55(2):346-352,371
为了探究超微粉碎/NaOH同步处理对小麦秸秆纤维素分离及其微观形貌结构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将小麦秸秆与质量分数6%的NaOH溶液按照料液比0.1g/mL混合,进行了不同时长的超微粉碎/NaOH同步处理,并使用1.4%酸性亚氯酸钠溶液漂白和水浴式超声处理,分离得到纤维素纤维。系统表征了不同处理时长对小麦秸秆木质纤维素分离以及小麦秸秆纤维素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和热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步处理0~60min范围内,机械力显著降低了麦秸样品的粒度,有效促进了秸秆木质纤维组分分离;经不同时长超微粉碎/NaOH同步处理后分离获得的小麦秸秆纤维素中,大量微米和纳米纤维素呈相互缠绕的网状分布;随处理时间延长,纤维素结晶度先降低后趋于稳定,处理30~60min是纤维素结晶度降低的转折点;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秸秆纤维素热稳定性与其结晶度以及处理时长呈现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20.
采用60Co-γ-射线对玉米淀粉进行辐照处理,辐照剂量分别为5、10、15、20和25kGy,然后对不同辐照剂量的玉米淀粉样品测定其淀粉含量、色度和黏度等特性指标。结果表明:通过辐照有效改变了淀粉的性能,淀粉部分结构受到破坏,颜色和黏度发生改变;随着辐照强度的提高,淀粉亮度降低,黄度升高,糊化温度降低,黏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