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无人机技术快速发展,在农林行业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福建三明林业学校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开展了无人机方向在农林类专业上的实践探索,以培养大批无人机相关人才,满足社会对无人机专业人才的需要。福建三明林业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引企入校、实施"校中厂,厂中校"模式,开设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无人机方向)专业和现代林业技术(无人机方向)专业,不断地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实训室建设,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培养专业人才,加强无人机研发以服务现代林业需求,提高无人机扩展应用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目前,无人机教学科研成果显著,技术服务不断扩散,引领了"校企行"协同创新发展。探讨无人机与农林业专业建设的有机融合,可以为无人机在农林业生产服务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三明森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可用地面积少、森林布局不合理、缺乏系统性,森林结构简单、树种选择及配置不合理、缺乏植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苗圃发展与森林发展相脱节、苗木自给率低,森林城市建设缺乏有效的监管与养护机制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发挥现有生态公益林的综合性生态功能,城市规划建设与宜居城市建设相结合,拓宽和续建现有生物防火林带,沙溪河城区两岸建设竹林生物林带,实施主干道两旁增绿添荫工程和调整树种、林种结构,保护和管理好区域内的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对策,以建设森林城市体系,构建宜居生态三明。 相似文献
3.
运用创新思维,以城市自然特点、资源环境状况、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为基础,通过聚焦多元化的生态空间、生态公共服务供给、森林城市的文化标识等,阐述森林城市的特色化建设。文章以江西省萍乡市森林城市建设为例,探讨以文化为引领,服务城市居民,带动乡村发展的萍乡森林城市特色。将萍乡星罗棋布的自然遗产地作为"火种",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文化要素,铺展市域森林旅游与休闲林业等绿色产业;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进行森林生态布局,从外围山体到城乡结合部,再到城区,一波一波排浪式向城区推进建设,形成"森林包围城市之势";阐述了萍乡森林文化遗产传承与培育。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农林院校作为生态特色与优势鲜明的行业类院校,肩负着国家“树谷、树木、树人”的三大使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生态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林学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相融合,构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价值引领为导向的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突出课程专业特色的同时,实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这种融合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森林生态学”教学使学生通过课程理论学习,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得到了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城市森林是最具生命活力的城市基础设施,具有不可替代的最大生态效益,建设城市森林,改善生态状况,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文明、生态安全、生态建设在城市中的最高体现,也是科学发展观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森林城市建设和洛阳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的简要分析,阐述了森林城市建设在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7.
指出了森林昆虫学是林学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以铜仁学院为例,目前的教学方式仍是基于普通教材以传统的讲授方式为主,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资源稀缺、教学过程照本宣科、教学理念落后等问题。结合该校办学思想及专业定位,提出了在林学专业森林昆虫学实践教学改革中,以项目带动课程实践教学发展的这种新型教学途径完全契合我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达到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双赢的效果;通过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机会,达到服务地方与人才培养的互惠互利;结合该校绿色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置实践教学内容,达到校园绿色发展与人才培养共赢的效果。试图探索出林学专业森林昆虫学实践教学的新途径,以期进一步完善该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使林学专业学生真正从"知识型"转向"能力型",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太原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为例,介绍了城市森林在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阻尘杀菌、涵养水源等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为研究和评价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福建闽北森林校园建设基干树种选择为研究对象,确定树种生物生态特性、观赏特性、生态功能为树种选择主要依据,确定气候适应性、土壤适应性、固碳释氧能力、降温增湿能力等15个准则层评价指标,运用Yaahp层次分析法建立森林校园基干树种综合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测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和树种评价得分。结果表明:进行评价的50种森林校园树种分为4个等级,Ⅰ级(>4),其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共有10个树种;Ⅱ级(>3.7,≤4),共有14个树种;Ⅲ级(>3.2,≤3.7),共有20个树种;Ⅳ级(≤3.2),共有6个树种。本研究为福建闽北森林校园基干树种科学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翠湖文化生态广场建设为例,阐述了校园文化生态广场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定位准确、因地制宜,寓教于乐、趣味无穷,园林生态、绿色大学;营造一个具有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与和谐向上的氛围相结合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1.
森林小镇建设是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创建的重要内容,为更好指导森林小镇建设,文章以
佛山市南海区西樵森林小镇建设规划为例,从规划定位、目标、布局、功能分区、森林生态、森林人居
环境、森林旅游、绿色水网、森林文化、生态标识等多方面明确了森林小镇的建设内容,打造“文翰樵
山,渔耕粤韵”的岭南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建设规划的编制与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镇街的实际情况密切
相关,未来应建立更为科学灵活的森林小镇评价指标体系,各镇街可根据自身特色优势,自主选择考核
指标,才能避免千篇一律的“森林小镇”。 相似文献
12.
13.
介绍了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概况,阐述了闽侯县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背景、意义和核心建设内容,对其如何在规划中突出城市特色,保证工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探讨,以闽侯县森林城市建设规划为例,提出了四条途径:一是透彻分析闽侯森林城市建设基础、保证数据详实,二是严格响应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要求、完善规划体系,三是深入挖掘闽侯...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随着业内和社会各界对生态文化的日益关注,对该领域的研究和探讨也不断深入。森林生态文化属于生态文化范畴,是生态文化的主体。福建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建设任务还比较艰巨。 相似文献
16.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海洋强国和美丽中国起到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抓住蓝色机遇,向海图强,是湾区城市提升活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深圳大鹏新区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观,积极探索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推动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增强了信心和动力。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大鹏新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实践经验,为湾区城市加快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和示范。 相似文献
17.
福建森林资源丰富,物种类型多样,森林生态保护的任务也十分繁重。森林公安作为环保执法的主导力量,面临新的任务和考验。 相似文献
18.
《林业资源管理》2015,(5)
构建科学的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估生态文明发展状态和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治理等4个维度构建省级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安全维度,全省得分最高的是河源市(39.95),最低的是佛山市(13.94);生态经济维度,得分最高的是肇庆市(24.72),最低的是汕头市(9.24);生态文化维度,得分最高的是惠州市(18.96),最低的是揭阳市(13.56);生态治理维度,珠海、深圳、湛江、汕头和汕尾等市在森林防火、林业人才队伍和苗木生产等方面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较强的支撑保障。从综合评价结果看,全省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指数得分90分以上的地级市分别是肇庆、惠州、清远和韶关等4市。 相似文献
19.
森林生态精神文化是森林生态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和核心,分析其生态精神文化的层次和内涵,有利于指导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和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分别从认知、情感及行为响应三个层次解读森林精神文化的层次和内涵,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规划,提出个人、政府、企业的森林生态认知、森林生态情感和应有的森林生态响应,倡导个人、政府、企业对森林要有科学的认识、真挚的情感和积极的生态响应,从而形成健康的森林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0.
山地森林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以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脆弱性评价是当前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就山地森林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山地森林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脆弱性评价标准,构建了山地森林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根据不同生态脆弱度将山地森林划分成不同的脆弱性级别。对北京地区百花山山地森林的生态脆弱性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不同山地森林群落生态脆弱度不同,且森林环境、结构和功能以及干扰因子等是影响百花山山地森林脆弱性的重要因素,对百花山山地森林生态建设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