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广东农林学院和广东阳山县种苗场进行板栗根接育苗试验,获得很好成绩。六年生的根接苗树高4.3米,地径16.6厘米,冠幅4.6×5.1米,坚果单粒重12.5克,比同龄实生苗或实生苗造林嫁接生长快、结实早、果  相似文献   

2.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于1966年深入生产第一线,和阳山县种苗场的职工,一道利用板栗出圃后苗下的苗根作砧木,用切接法进行嫁接(简称根接)的科学试验,当年获得成功,根接苗第二年即开花结果。几年来,我们先后只根接4万多株,经调查6年生的根接苗,树高4.3米,径围31厘米,冠幅4.6×5.1米,坚果平均重12.5克,比当地同龄实生苗长得健壮。根据我们几年来的试验,板栗根接宜用切接法。根接技术除与一般果树嫁接技术要求相似外,还应抓住以下几个关键:  相似文献   

3.
信息传真     
“银杏实生苗双向无性繁殖配套技术研究”通过鉴定由浙江省桐乡市农林局林业站完成的“银杏实生苗双向无性系繁殖配套技术研究”通过技术鉴定。该项研究采取种子包变温催芽、增加播种量、高床早播、切根、截干、密植等配套技术,使单位面积产苗量增加一倍,苗木质量明显提高,为银杏实生苗双向无性繁殖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成果属省内领先水平。(林协)板栗采用芽苗育苗移栽技术经济效益高钟祥市林木良种场板栗育苗采用芽苗育苗移栽技术,3年来共育苗2公顷。培养嫁接苗20多万株,收人16万多元。板栗…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新昌县板栗苗的不足,于1990年12月中旬从安徽省舒城县调进一年生板栗实生苗104396株,通过起苗移栽嫁接,到1991年底可出圃嫁接苗81936株,出圃率为  相似文献   

5.
板栗芽苗砧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前的板栗嫁接多采用一年生实生苗作砧木嫁接,作者尝试了一种用板栗芽苗嫁接的新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用板栗芽苗砧嫁接可缩短板栗嫁接苗培育周期,节约育苗地和时间,成活率高达95%,成本低,效益高,技术实用。  相似文献   

6.
以1a板栗实生苗为研究对象,利用5种自制的农林废弃物堆肥作为基肥,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测定苗木生长指标,研究了1 a板栗实生苗对农林废弃物堆肥的生长响应。结果表明:对1 a板栗实生苗生长作用效果最优的是堆肥D4,显著高于其它堆肥和对照CK的作用效果。施用堆肥D4的苗木其苗高、地径及生物量均达到最大,茎根比最小,分别为57.9 cm、1.017 cm、93.37 g,0.94。与对照CK相比,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分别提高15.0 cm、0.185 mm、65.23 g。堆肥既能充分利用生产上的剩余废弃物,又能促进苗木生长,建议板栗育苗时施用堆肥D4,其配方为玉米秸秆∶羊粪∶栗木屑∶菌渣(体积比2∶4∶2∶2)。  相似文献   

7.
<正>为克服板栗由于实生繁殖造成的低产、劣质现象,实现板栗生产良种化,应该重视嫁接技术的应用。目前生产上采用的带木质芽接、多头腹接,主干光秃带插皮腹接等,均需在一年以上实生苗上进行。本试验是在板栗发芽种子的上胚轴部位嫁接,旨在加速  相似文献   

8.
板栗是我省重要的经济树种,在我省分布很广,产品市场上需求量大,为了高起点开发这一优势树种,现将板栗枝接方法和利用途径介绍如下: 一、板栗砧木的选择:砧木是嫁接板栗的基础。通常用板栗实生苗或野生板栗苗作砧木。近几年,用板栗子苗嫩茎作砧的新技术亦被推广应用。二、板栗接穗的选取:选取好的接穗是培育优质、高产树的  相似文献   

9.
板栗嫁接一般采用春季切断砧木,进行挖骨皮接等方法。本文介绍在秋季把当年春季育出的板栗实生苗,进行不切断砧木的单芽贴接,取得成活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0.
油橄榄实生苗与扦插苗生长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不同育苗方式下1年生油橄榄苗木间的生长差异,对以油橄榄品种佛奥同一株成龄树的种子及枝条育成的1年生实生苗和扦插苗的生长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佛奥实生苗根(地下部)、茎、叶生物量的分配较为平均;佛奥扦插苗叶片生物量的积累最多,占其总生物量的36.45%,其根(地下部)的生物量次之,占其总生物量的34.73%,其茎的生物量最少,占其总生物量的28.82%,且其叶的生物量比其茎的生物量高出7.63%。2)实生苗的苗高同地径、根生物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其地径同根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扦插苗的苗高和茎生物量、根生物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其地径同茎生物量、根生物量亦均呈显著正相关。3)实生苗和扦插苗的地上部干质量、茎干质量、叶干质量,根干质量、根直径均呈极显著差异,其根总长、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尖数均呈极显著差异,表明实生苗地上部长势旺盛,根系发达。4)实生苗和扦插苗的地上部生物量、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同其根(地下部)生物量间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分别用剪取的伊藤芍药(Paeonia Lactiflora)枝条最下部第1、2、3个芽嫁接在牡丹实生苗、芍药实生苗、芍药根上,以研究伊藤芍药嫁接成活率。结果表明,用牡丹苗作砧木嫁接成活率最高,芍药苗嫁接次之,芍药根嫁接最低。  相似文献   

12.
板栗在育苗生产中,往往采用茅栗、野板栗1年生实生苗做砧木嫁接培育苗木,在我国大部分地方培育板栗苗都是采用这种常规方法。该法不仅培育时间长,而且嫁接成活率低,生产成本高。采用芽苗砧嫁接技术培育板栗苗木,生产周期短(1年出圃造林),成活率高(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常规育苗,是从种子入土开始,苗木出圃为止,定植后再嫁接定干,总共需要五六年时间.采用大棚板栗根接、圃内定干育苗,仅6个月就培育出初成树形的壮苗.2005年3月28日岳西县城关叶畈板栗根接入圃,9月21日对1 600多株苗木实测,平均地径1.74厘米,最大地径2.89厘米,平均苗高1.23米,最大苗高1.63米;成苗率91.43%,当年就可上山定植.  相似文献   

14.
自 1990年开始大力发展板栗生产以来 ,在苗圃地板栗嫁接育苗过程中 ,我们课题组对板栗幼苗嫔接采用了传统的劈接、切接、插皮接、改良切接即去骨切接等方法进行试验 ,其中以去骨切接效果最好 ,平均成活率达90 %,现将此方法作一简要报道。1 试验方法( 1)试验地点 :试验地选择在重庆市巫溪县尖山乡 2个苗木专业户的苗圃地里 ,面积共计 0 .134 hm2 ,海拔均在 95 0 m左右 ,土壤为黄壤 ,用 1~ 2年生板栗实生苗 32 0 0余株作试验材料 (砧木 ) ,嫁接时间 4月中上旬。( 2 )参试品种 :引进九家种 (江苏吴县 )、浅刺板栗 (湖北秭归 )、处暑红 (安徽…  相似文献   

15.
粗壮女贞的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粗壮女贞个体植株根、茎、叶生物量的测定,掌握了一年生粗壮女贞的实生苗和扦插苗的根、茎、叶的生物量。对8年生的实生苗造林植株也进行了生物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据《云南树木志》上记载:云南松,树高可达30米。可是在永仁县的白马河林场,四五十米高的云南松比比皆是,有一棵云南松竟高达53米。这棵云南松胸径78厘米,树身呈塔锥形,还大有向上长的趋势,抬起头几乎看不到树尖。阵阵山风,吹得树冠摇来晃去,据观察,树冠随风摆动的幅度有10余米。躺在树下松软的松毛上,看着这摇曳的树冠,不禁使人心惊胆战:一方面被云南松的威严震慑,一方面又被它的气势所吸引,心中顿生一种崇敬感。早生早育的板栗据《经济林果木》书上记载,板栗实生苗一般是6—7年才能挂果,可是永仁县栽种的板栗实生苗3年就开始挂果了,打破了云南板栗早挂果的  相似文献   

17.
板栗子苗嫁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我国板栗良种的繁殖,一般是采用先育出实生苗,第二年或第三年移植,并在移植当年或第二年嫁接的方法。从播种至嫁接成苗一般需2-3年,育苗周期较长,故研究板栗良种快速繁殖技术,在生产上具有现实意义。板栗子苗嫁接的方法,国内外已有报道。1965年美国康纳奇特农业实验站板栗子苗嫁接取得效果,但成活率仅38.4%,嫁接方法和设备亦复杂。后来,日本籐井利重把这种方法叫做保育种子砧嫁接法。国内1979年开始试验,1982年《山东果树》报道过山东果树研究所尤  相似文献   

18.
<正> 猕猴桃的繁殖方法很多,目前最常用的还是培植实生苗作砧木,然后采条嫁接,从培育砧木到品种苗出圃一般需两年以上,培育的过程较长。 1986年12月,我们利用一年生品种猕猴桃出圃时根量过多而疏剪下的根,并结合冬季对品种园猕猴桃的修剪以及一年出圃苗上需要修剪部分枝条所获得的穗条,进行根接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截根菌根化育苗和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根菌根化育苗技术是中国林科院菌根中心研究开发的林业生产先进技术 ,是林业部 1997年林业科技推广项目之一。安徽省太湖县从 1998年春季起 ,连续 3年在湿地松容器苗培育和板栗实生苗培育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提高了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增强了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节约了育苗成本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 造林步骤国外松容器苗造林是太湖县近几年大力推广的造林新技术。在芽苗移栽过程中进行截根 ,接种菌根 ,实行菌根化育苗。其过程如下 :种子处理—催芽—营养土 (培育基质 )准备—装容器—芽苗接菌移栽—菌根化育苗管理—出圃造林。1 1 …  相似文献   

20.
杜仲无性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4年连续试验研究,利用杜仲实生苗、根萌苗嫩枝扦插及留根、埋根露头育苗,可提高5倍以上繁殖系数,节约大量种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