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苹果不同品种果实VC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果实的维生素 C 含量,在各种水果中是比较低的。据报导苹果果实每100g 果肉中维生素 C 含量在5—46mg 之间;贵州农学院生化营养研究室,在1964—1965年分析了39个苹果品种,其维生素 C 含量每100g 果肉在1.37—8.13mg 之间。日本曾报导苹果果实维生素 C 含量最高40mg/100g 果肉,一般品种在10mg 上下。  相似文献   

2.
苹果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在各种水果当中是比较低的。有报道说苹果果实每100g果肉、维生素C含量在5—46mg之间;贵州农学院生化营养研究室、在1964—1965年分析了39个苹果品种,其维生素C含量每100g果肉在  相似文献   

3.
枣品种果实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枣果实的含糖量(鲜枣18.68—35.28%)不但在各种水果中是最高者之一,而且其维生素 C(V—C)含量也是最高者之一,所以枣果实被称为“活维生素丸”。1987—1989年,我们对121份鲜枣果实、94份干枣果实维生素 C 含量进行了测定。根据三年测定结果,对维生素 C 含量进行了分级,并对其果实发育期维生素 C 含量动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苹果短枝型突变与果实品质的关系,对苹果短枝型和普通型果实,进行了品质分析研究。现将结果简结如下。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品种本试验共采用了4对(普通型—短枝型)品种,即红星—新红星、金帅—金矮生、青香蕉—烟青,以及印度—绿光等。各对品种的果实,采自  相似文献   

5.
以青农绿栗1号(简称绿栗)和桔栗3号(简称桔栗)两个印度南瓜为材料,研究了常温和低温贮藏条件下印度南瓜品种呼吸速率和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贮藏条件下供试印度南瓜果实的呼吸速率变化较小|而常温下贮藏的呼吸速率呈上升趋势,并于贮藏后25 d达到高峰。印度南瓜果实中的多糖、淀粉含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则呈增加的趋势,且以常温贮藏条件下增加较快。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除类胡萝卜素外,绿栗果实中多糖、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桔栗。低温贮藏条件下印度南瓜果实多糖、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常温贮藏。  相似文献   

6.
我国利用的南瓜栽培种主要有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印度南瓜(C. maxima L.)和美洲南瓜(C.pepo L.)。试验利用中国南瓜中皮色、果形及黄酮含量等性状互补的2份亲本材料构建了基于F2代分离群体的分子遗传图谱,包含87个分子标记、2个形态标记、18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1 038.9 cM,平均遗传距离为11.67 cM;并对南瓜果实长棒形(longstick,ls)、全黄性状(yellowfull,yf)及果实黄酮含量(flavonoids,fl)进行了遗传定位。  相似文献   

7.
自1986年开始,在草莓引种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人工杂交育种工作.从10余个杂交组合中选出了87—8、87—4、87- 1三个优系,1989年通过验收鉴定,其中87—8号定名为红丰(封面彩照)。 该品种果实整齐,圆锥形,多数有果颈;果面鲜红而富光泽,美观;果肉桔红、艳丽,为其突出特点;品质优良。质地细而甜酸适口,每100g果肉含糖7.73g,含酸1.04g,维生素C 59.66mm,花青素454.5毫微克分子/cm2,果实硬度大,平均为1.49kg/cm2,分别比印度卡、丽红、达娜品种硬度大26%、64%和273%。在不疏果条件下,平均单株着果15个左右,平均单果重13.4g,其中l~4级果平均单果重…  相似文献   

8.
中华猕猴桃最佳采收期指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以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作为成熟度指标,以湖南省优良猕猴桃品种湘酃80—2和湘石东79—09为试材,进行分期采收。经过1983—1984年度的常温贮藏和1984—1987三个年度的低温贮藏试验,对其耐藏性及贮藏后果实可溶性同形物、糖及维生素C含量进行分析得出:中华猕猴桃的采收最低成熟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0%,最高指标为12%,以8.5%以上采收果实贮藏后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9.
罗马尼亚的李树育种已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50—1959)的主要目标是培育该国古老的李树品种。因此,对下述李树品种进行了研究:Tuleu gras(果实品质好,但不很脆)、Grase romanesti(果实含糖量和维生素C含量都很高,但高度粘核)和Vinete romanesti(果实质量好,但  相似文献   

10.
在江西信丰的一个晚棱脐橙基地,比较了2015—2016年和2016—2017年两个生产季冬季落果率和果实出汁率的差异,并利用12月初至3月上旬果园全自动温湿度记录仪的温度数据,分析了两个生产季0℃以下低温天气发生特点。结果表明,冬季落果率和果实出汁率,2015—2016年生产季分别为54.6%和34.3%,2016—2017年生产季分别为18.4%和57.4%,前一个生产季冬季落果率高而果实出汁率低。两个生产季12月、1月和2月均会发生低温天气过程,但两个生产季的极端低温强度、持续时间存在较大差异。2015—2016年生产季各次低温天气过程的极端低温分别为-2.2、-4.9和-3.9℃,2016—2017年生产季则分别为-0.6、-1.1和-3.0℃。从单次低温天气过程的低温持续时间来看,前后两个生产季分别为4~13和2~8h。从日均温来看,越冬期低于5℃的天数前后两个生产季分别为8和4d。认为,-3℃以下极端低温加剧晚棱脐橙冬季落果和果实枯水,此外,0℃以下低温和日均温低于5℃天气的持续时间也可能与晚棱冬季落果和果实枯水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不同采收期对余甘子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采收期对余甘子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蓝田粉甘"和"六月白"两个余甘子品种果实为试材,测定不同采收期果实单果质量,果形指数,糖,酸,维生素C以及单宁等品质指标的变化,旨在为余甘子果实在采后贮藏加工和保健品开发中的应用提供基础理论数据。结果表明,整个成熟期,果实品质指标发生明显变化,其中11月8日采收用于鲜食或果品加工为宜;10月8日采收,所含维生素C含量最高,此后维生素C含量下降明显,该时期采收的果实最适宜做功能性保健食品开发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12.
南瓜果实发育过程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南瓜品种果实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的含量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逐步增加,肌醇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45 d 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35 d 时达到峰值,此后含量均逐步下降;多糖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55 d 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40 d 时达到峰值,此后含量也均呈下降趋势;还原糖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25 d 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35 d 时达到峰值,随后含量均逐步下降;各品种果实均在采收贮藏10 d 时还原糖含量又开始增加,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不同南瓜品种果实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南瓜果实发育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南瓜品种果实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的含量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逐步增加,肌醇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45 d 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35 d 时达到峰值,此后含量均逐步下降;多糖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55 d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40 d时达到峰值,此后含量也均呈下降趋势;还原糖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25 d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35 d时达到峰值,随后含量均逐步下降;各品种果实均在采收贮藏10 d时还原糖含量又开始增加,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不同南瓜品种果实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产地和砧木对华冠苹果芳香物质及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外界条件对华冠苹果主要芳香物质成分及风味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不同产地、不同砧木和栽培方式下的华冠果实主要芳香物质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地和不同砧木对果实芳香物质总量有很大的影响,同一产地高海拔果园有利于果实酯类和醛类的积累,而低海拔果园则有利于果实醇类、烷类和酮类物质的积累;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er)实生砧上的果实芳香物质总含量低于其他砧木的果实;套袋提高了果实中醇类、烷类物质的相对含量,降低了果实中酯类和醛类物质的含量;进一步证实了较高的C4、C5类饱和醇是华冠异香味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对棚架栽培和普通栽培的丰水梨、黄金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棚架栽培可以有效地改善梨果实的外观品质。棚架栽培果实硬度与普通栽培的果实硬度没有明显差别。棚架栽培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及维生素C的含量都略高于普通栽培的果实,但两个品种氨基酸(氨基态氮)含量都表现为棚架栽培低于普通栽培。  相似文献   

16.
短枝陆奥是日本青森县苹果试验场1930年用金冠×印度杂交育成的三倍体品种。1966年引入我国,1987年龙口市繁育栽培。 该品种果实个大,平均单果重350~400g,最大果个750g。在烟台地区10月上旬成熟。果实底色黄绿,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湘中地区春提早栽培南瓜品质及抗性,采用不同整枝方式,研究对印度南瓜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春提早栽培条件下不同整枝方式对南瓜果实中干物质、果胶、淀粉、还原性糖、维生素C的含量影响显著,三蔓整枝处理南瓜果实中SOD、POD、CAT的活性均高于单蔓整枝,表明适度整枝有利于植物抗逆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甜樱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以红玛瑙甜樱桃为试材,测定分析了甜樱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单果重、果实纵横侧径、果核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的动态变化,并进行了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红玛瑙甜樱桃果实的生长发育呈快—慢—快的趋势;果实发育过程中单果重、果实纵横侧径、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均呈持续增加趋势,果实成熟时达到最大;可滴定酸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转色期达到最大值;维生素C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转色期降至最小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重与可食率、单果重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固酸比均呈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以盆栽B10甜杨桃为试材,比较了高温条件下发育的“正造果”和低温条件下发育的“雪敛果”生长曲线以及其可溶性糖、维生素C(抗坏血酸)、可滴定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两类果实的纵径始终大于横径,果实发育前期和中期的纵、横径增长速率比后期快,果实鲜重增加的速率比干物质增加的速率快.“雪敛果”比“正造果”发育时间长约1个月,两类果实成熟时的纵径、横经和重量无差异.果实成熟时,两类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相当,但各种糖组成比例不同;可滴定酸含量则是“雪敛果”低于“正造果”,而维生素C含量则是“正造果”较高.  相似文献   

20.
鲜制纯橙酱每100毫升含维生素 C55—75毫克,长期低温贮藏其相当稳定,相反,如在常温下长期贮藏则维生素 C 大大下降。美国农业研究局的科学家把三个甜橙品种(Marrs、凤梨甜橙、伏令夏橙)果实制成的果酱在4℃和20℃温度下放置1—6年,并在此间测定维生素 C 的稳定性。结果在4℃下贮藏6年之后,每100毫升果酱含有50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