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菇单核原生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迎捷  伯海英 《食用菌》1992,14(3):14-15
从食用菌菌丝体中制备出的单核或同核原生质体,是一种不同于孢子单核体的新的育种材料,是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重要应用.它为充分利用丰富的野生种质资源,扩大现有栽培种的基因型,缩短育种周期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本文以香菇为材料,研究了其单核原生质体的形成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2.
小集锦     
《食用菌》1992,(1)
野外收集孢子印的简易方法我国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因此,采集野生食用菌是食用菌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下面根据本人经验介绍一种收集孢子印的简易方法.首先准备好15×15cm的光面纸或玻璃纸,放进信封里,每封一张纸,20封为一包,用纸包好消毒备用.再准备4cm宽的软塑料(可利用支撑衬衫衣领的塑料条),长分为25cm(用于菌盖4~10cm)和15cm  相似文献   

3.
许祖国 《食用菌》1996,18(6):11-11
单孢育种是食用菌育种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首先分离出单个孢子,单独培养成初生菌,通过初生菌丝的同宗或异宗结台,得到次生菌丝,再经过栽培选育得到高产优良品种。这种方法在食用菌生产中直接应用不多,故不为广大基层食用菌工作者熟悉,在一般食用菌书籍中介绍得也不详尽。笔者“有性繁殖对菌种复壮作用的研究”一文在《食用菌》杂志上发表后,河南、江西先后有三位读者来信询问一些问题,故现将单孢育种法及一些具体问题介绍如下,请阅读时结合上文。已作介绍的尽量简略,试验器具和方法也尽量把适合基层条件的因陋就简的办法作为重点介绍。 (一)孢子收集 种菇在收集孢子前要进行消毒。草菇、蘑菇等有菌膜包被菌褶的菇类,可用0.1%升汞溶液浸泡1~2分钟,再用无菌水漂洗几次,用无菌纱  相似文献   

4.
在食用菌的育种工作中,经常涉及孢子萌发的问题。1979年以来,我们对一些常见食用菌的孢子萌发过程作了观察研究,现将几种平菇孢子萌发的形态结构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种:系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食用菌室保藏的菌种,其中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有8313、农平、农大11号、伊平和云侧耳;美味侧耳(Pleurotus sapidus)有539;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有82238423和农科1号;佛罗里达侧耳(Pleurotus  相似文献   

5.
单孢分离是研究食用菌生物学特性及遗传育种的重要技术之一,我们在进行黑木耳、毛木耳及侧耳的杂交育种中,试用了多种单孢分离方法,均难以达到准确,快速的目的。在实践中,我们摸索了一种简易的单孢分离方法,每小时可有效地分离40~50个单孢子,熟练后可达70个/小时。现将此法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6.
白菜类蔬菜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及再生株基因型分离比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字花科芸薹属作物较容易获得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现已有芸薹属6个种的不同作物小孢子培养获得成功的报道.利用小孢子培养新技术结合常规育种手段可以大幅度地加快育种选育进程,特别是在育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容易快速纯合育种材料,加快育种进程.在白菜育种中,采用小孢子技术培育一个新品种的时间可以由常规育种的6~8年缩短到3~4年.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遗传育种及种质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伴随着科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应用于食用菌的育种以及种质鉴定.主要对食用菌育种的遗传学基础、育种技术、种质评价及鉴定的手段进行综述,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对食用菌育种研究的趋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生物工程育种,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育种新技术。此项技术已应用于食用菌远缘杂交育种及品种改良上,国内外进展很快。迄今,采用生物工程手段,中外许多学者已从50多种食用菌中成功地制备出原生质体,有些能再生出菌落并能形成子实体。其中Yumi.M.和肖在勤分别从糙皮侧耳和凤尾菇中获得比原亲株高产的菌株。  相似文献   

9.
蔬菜类作物游离小孢子培养中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单倍体植株快速培育纯系在作物育种中可以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降低误选.因此利用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已成为现代育种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手段.现着重探讨影响蔬菜类作物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及其再生植株诱导的因素,并且提出了蔬菜类作物游离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存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几种食用菌孢子分离及其交配行为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孢子分离是食用菌常规杂交育种的第一步工作,分离获得的孢子其交配行为取决于交配系统,如草菇属初级同宗结合,双孢蘑菇为次级同宗结合,大肥菇、香菇、平菇等为异宗结合菇类,对不同交配系统担孢子的遗传重组及其孢子交配行为进行分析,在理论上便能推算出有性后代的变异程度,从而为育种和菌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假定某食用菌双核体(异核体)基因型是AaBb,它经减数分裂后可产生AB、Ab、aB、ab四种孢子,在斜面上涂布这四种孢子,则其后代就可能出现AaBb(亲本型PD)及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非亲本型NPD)9种基因型,尽管子代在遗传上包含了亲代所有的遗传组成,但是基因型及基因型频率发生了变化,PD/NPD=4/12,如果AaBb基因型具杂种优势性状的话,那么非亲本子代就可能影响其原基因型生物学性状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大多数都属于担子菌,这个庞大的家族种类繁多,千差万别。但是就其生活史来说,除了少数同宗配合的种类外,却大多有一个共同的模式,就是由一个自体不育的单核体,通过有性过程转变成双核体,在适宜的条件下便可形成子实体。在异宗配合的担子菌的育种中,主要手段是根据担子菌有性过程的特性,施行杂交育种。基本方法就是把基因型不同的两个双核菌株的单孢子分离出来,两两配对。如果这两个单孢子是属于不同的性别,即含有不  相似文献   

12.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戴秉丽(农学农机系农业微生物室长春130062)开发食用菌新品种是大力发展食用菌栽培的重要基础。目前以自然选育、理化诱变和杂交育种等常规手段为主体的食用菌育种研究中,正在逐步引入现代生物技术,旨在促进现有食用菌品种...  相似文献   

13.
金针菇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其紫外线诱变的条件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食用菌育种手段包括自然选育、杂交、诱变等.近十年来,原生质体作为一种新的育种手段,已开始应用于金针菇中.1983年Magae等实验认为,在洋葱浸出液培养基上,金针菇的原生质体易于产生并具有较好的再生频率.在国内这方面报道不多.本文拟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金针菇双核菌丝的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其紫外线诱变作进一步的实验.  相似文献   

14.
目前,食用菌辐射育种研究报导甚为罕见,1974年国外介绍了~(60)Co-γ射线对双孢蘑菇孢子发芽的影响情况,1978年报道了用γ—射线辐照V.esculenta和V.diplasia的厚垣孢子液,未获有益结果。我们以辐射处理侧耳孢子诱发遗传变异,杂交选育无孢子侧耳及早熟高产或高温型品系。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因其营养价值丰富、药理活性多样,具有很大开发潜力。我国食用菌种质资源丰富,分布范围极广,为食用菌育种工作带来了便利。目前食用菌育种工作的主要方向是通过使用不同的育种技术,驯化尚未实现人工栽培的珍稀食用菌,或在现有栽培品种的基础上选育具有产量更高、生长周期更快、抗逆性更强等优势的新品种。通过总结食用菌主要育种方法,并展望食用菌育种研究方向,旨在为后续食用菌育种研究提供参考,助力食用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的育种及其遗传、变异研究都需要进行单孢子分离。单孢子的分离方法很多,如琼脂平板稀释分离法、玻璃毛细管分离法、显微操作器分离法等,但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且各人的实验条件不同其效果也不一样。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实用、快速、准确的单孢分离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绝大多数为具有极性性的高等真菌,共分三种极性类型:二极性同宗配合,二极性异宗配合及四极性异宗配合。其杂交模式分别为(A,a等代表不同极性)下表所示: 单孢杂交育种是常用的食用菌育种方法之一,其基本含义为:对从不同品种分离筛选的担孢子产生的单核菌丝杂交,从而筛选新品种的育种方法。从该定义中可知,单孢  相似文献   

18.
关于食用菌的品种和品种登记制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前言我国食用菌的育种工作,历史虽短,但随着全国栽培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育种技术的进步,已取得十分可喜的新成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采用传统的自然育种法(野生食用菌的驯化、筛选)和采用现代的育种手段(如杂交、细胞融合、基因重组等生物技术)已育出越来越多的优良品种。这些新品种作为大农业的生产资料投入生产生后,取得  相似文献   

19.
同工酶在食用菌领域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已成为食用菌分类、鉴定及生理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菇类的双核菌丝及子实体已成为较普遍的同工酶研究材料。但对作为食用菌菌丝杂交、原生质体融合、辐射诱变等育种材料的单核菌株的同工酶研究报道尚少。因此,对单核菌株在同工酶等生化指标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将对食用菌的基础研究及菌种选育等工作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由于平菇具栽培简单,抗逆性强、产量高等特点,其在食用菌中的重要地位已不可忽视。作为一种四极性异宗结合的担子菌,平菇杂交、融合所用的单核菌株仅能以交配型来区别。本实验试图运用同工酶技术寻找更精确的差异标志,为更方便、更准确地进行以单核菌丝为材料的平菇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国金针菇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针菇在国际市场上是仅次于蘑菇,香菇,居第三位的主要食用菌,本文着重介绍我国开发金针菇新品种的概况;金针菇优良菌株的野生驯化育种,担孢子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技术;笔者通过野生驯化育出的我国第一个自选的定型的金针菇优良菌株“三明1号”及采用担孢子杂交法育出的生物学效率达100%以上,优质,抗病性强,栽培性能稳定的金针菇优良菌株“杂交19号”的品种特性,栽培特点和管理技术,以及金针菇品种的选育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