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制粒机是饲料行业重要设备之一,其结构参数影响饲料成型。为了进一步优化制粒性能,采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物料的挤压过程进行分析模拟,设计L9(34)正交试验研究制粒机环模内径、模孔长度、压辊直径和模辊间隙对成型性能的影响,通过权矩阵分析确定较优的参数组合并加以验证。结果表明:①制粒机内部模型的仿真模拟能够有效地反映物料在实际工作时的运动状态;②对性能影响由大到小的结构因素排序为模辊间隙、模孔长度、压辊直径、环模内径;③制粒最优组合为环模内径425 mm、模孔长度54 mm、压辊直径178 mm、模辊间隙1.5 mm,制粒机的成型速率较优化前得到提升。上述结果表明,采取的仿真试验及优化办法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可为制粒机内部成型模拟分析以及后续的结构设计与参数优化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2.
影响制粒机产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粒机技术复杂,不少厂家都难以使其生产的制粒机高效运行。通过指导毕业设计及对饲料厂制粒机生产的调查研究,就影响制粒机产量和产品质量的因素作一简介,为正确使用制粒机,提高制粒机的产量和颗粒饲料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我国环模燃料制粒机设计和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制粒机的关键部件进行优化。在拟定环模和压辊相关设计参数后,根据疲劳破坏理论确定合理的压辊数目。应用Pro/E软件对制粒机进行三维实体建模,通过专用接口软件Mech/Pro将模型导入ADAMS中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压辊数目为4个时,环模上作用的应力幅最小,制粒机的能耗比最低。说明通过合理设置压辊数目,可以有效提高环模使用寿命和设备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玉米秸秆作为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有机质养分的再生生物质,主要在中国的东北区和华北区富集.基于固定环模制粒机的能源化与饲料化利用的处理工序复杂,人力成本高,利润率低,研发玉米秸秆田间全程化制粒机意义重大.捡拾制粒机田间依次完成玉米秸秆的捡拾-粉碎-输送-除尘-制粒5道工序,成型装置的轻简化设计是减少工作故障、延...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的饲料机械技术在科学创新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在制粒机制粒质量、生产率,环模和压辊使用寿命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环模制粒机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硬颗粒饲料制粒设备,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家禽养殖业渔业等基础行业。环模制粒机的主要由喂料器,制粒室,传动系统和润滑系统等组成。本文通过比较各种制粒机的不同之处,从而总结出环模制粒机具有成型好、制粒效率高的特点。详细分析环模制粒机的重要工作组成零部件的设计和结构优化,并对后续的优化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环模制粒机理与结构优化技术,对提升我国制粒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提升饲料机械整体设计、制造水平,促进饲料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饲料制粒机是禽畜养殖的理想设备,对于饲料熟化、增加营养、提高吸收、方便贮存运输、适应动物的咀嚼功能、畜牧养殖高产高效等具有重要意义。饲料制粒机主要有平模和环模两大系列。平模制粒机180°平面出料,适用于中小型养殖场(户)或饲料加工零售商,具有易于搬动、使用方便、维护简单、投资少、费用低、机电两用等特点;环模制粒机360°环形出料,是大中型养殖场(户)或饲料制造商的首选,具有产量高、寿命长、可配套使用、自动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传统的复混肥生产流程主要是盘式制粒系统,流程特点是:间歇加料,返料不随即循环,主要靠人工经验控制各个生产环节,产品质量波动大,操作性和控制性都较差,无法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我们在盘式制粒机的基础上研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制粒机,提高了生产效率,造粒均匀,成粒率高,运转平稳,设备坚固耐用,并且综合技术经济性较好。1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有机无机复混肥制粒机主要由电动机、制粒圆盘、变速箱、机架、主轴轴承、调节装置和传动机构等组成  相似文献   

8.
环模制粒机是直接生产成品颗粒饲料的装备,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饲料加工的产量和质量。该文以提高制粒机的生产率、降低制粒能耗为目标,采用响应面法对饲料环模制粒的关键参数环模宽度、成型速度和喂料频率进行了试验研究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能耗影响作用的大小依次为:环模宽度(29)成型速度(29)喂料频率;各因素对生产率影响作用的大小依次为:喂料频率(29)成型速度(29)环模宽度。优化结果显示当环模宽度为169.75 mm、成型速度为6.94 m/s、喂料频率为22.93 Hz时,成型能耗较低,生产率较高。试验验证表明能耗回归模型的预测误差为3.28%,生产率回归模型的预测误差为3.94%,预测模型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饲料环模制粒机在挤压加工苜蓿草颗粒成型过程中会对环模产生严重的磨损,为探究环模失效的磨损机理,新设计了一种三体磨料磨损试验机,模拟制粒工况.该试验机具有加热及相应的控制系统,温度偏差小于2%,可用于100℃左右温度条件下草粉等磨料与不同金属试样的磨损试验.  相似文献   

10.
研究自走式秸秆制粒机扬尘的动态扩散过程对抑制扬尘的形成和扩散具有重要作用.将欧拉混合多相流模型与动态网格模型相结合,运用瞬态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不同行驶速度和环境风速下的扬尘动态扩散过程,分析自走式秸秆制粒机在行驶过程中灰尘颗粒的动态分布、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空间位置与浓度的影响关系以及行驶速度对空气的扰动情况.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1.
以陕西英考鸵鸟股份有限公司官池鸵鸟繁育中心101只鸵鸟连续3 a繁殖记录为材料,分析部分繁殖性能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鸵鸟的年产蛋数与入孵蛋数、出雏数、受精率、孵化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1501、0.1342、0.0111、0.1268(p<0.05);入孵蛋数与出雏数、受精率、孵化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278、0.0194、0.1187(p<0.05);出雏数与受精率、孵化率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755、0.2 422(p<0.01),与蛋重相关,但差异不显著(p>0.05);受精率与孵化率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978(p<0.01)。孵化率与蛋重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978(p<0.01)。  相似文献   

12.
青毛杨是中国特有的稀有物种,现已列为国家级保护植物,仅自然分布于山西兴县境内的黑茶山自然保护区。目前青毛杨有4个种群,种群个体数227株。青毛杨的主要濒危原因是:①有效结实率低,种子不易自然传播;②种子小,寿命短,容易丧失萌发力;③实生幼苗喜阴,成活率低;④人为砍伐和放牧干扰严重。针对青毛杨的濒危现状和原因,提出了科学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入世后台湾农业竞争优势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后 ,大力发展农业差别化竞争优势 ,成为提升台湾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其基本思路在于 :依托农业高新技术 ,发展精深加工产品 ,发挥品质优势 ;以发展休闲农业为重点 ,发挥文化、生态优势 ;实施产业内部资源重组 ,完善岛内农产品供应链 ,发挥一体化营销优势 ;继续加强两岸分工协作 ,发挥要素互补优势 ;加强对农业的竞争援助 ,改善竞争环境 ,发挥政策优势  相似文献   

14.
我国棉蚜抗药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棉蚜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发展比较缓慢,有些地区抗性水平仍处于敏感或敏感度降低阶段,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主要品种抗性倍数大多在40倍以下,处于低至中抗水平,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发展极快,已产生极高水平抗性,菊酯类杀虫剂已失去了对棉蚜的实际防治作用。棉蚜对杀虫剂的抗性机理涉及到靶标敏感度下降,体内解毒酶系活力升高等多种机理。对棉蚜的抗药性治理主要采用合理用药,结合农业和生物防治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5.
在日光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黄瓜产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花期,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80%~90%的处理土壤细菌数量最多,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70%~80%的处理和90%~100%的处理土壤细菌数量少,且二者差异不大,黄瓜初瓜期和盛瓜期当从土壤水分低变高时细菌数量增加,相反细菌数量减少,黄瓜生育后期当土壤水分从高变低时细菌数量增加,水分稳定不变或从高变为中等水平或从低变为中等水平时细菌数量减少。土壤真菌数量在土壤水分含量低时和土壤水分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增加,相反减少。土壤放线菌在黄瓜初花期和初瓜期各处理数量差异不大,盛瓜期各处理土壤放线菌的数量增加,生育后期多数处理土壤放线菌的数量有所下降。(2)初花期和初瓜期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80%~90%、盛瓜期90%~100%、生育后期90%~100%的处理产量最高,为389.65g/株,比整个生育期低水、中水和高水的处理分别增产27.74%、18.21%、12.51%。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氧化乐果、马拉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灭多威、吡虫啉、烟碱等 9种杀虫剂对北疆棉蚜的毒力 ,并与 1988年的测定结果比较表明 ,北疆棉蚜对各类药剂的抗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对有机磷类杀虫剂抗性发展较为缓慢 ,抗性倍数为 0 .3~ 6 .8,处于敏感和低抗水平 ;对溴氰菊酯处于高抗水平 ,抗性倍数达 118.2 ;对氯氰菊酯处于低抗水平 ;对灭多威的抗性发展较快 ,抗性倍数上升至 15 .9。在供试药剂中吡虫啉的毒力最高 (L D5 0 =0 .2 7ng·头 - 1 )。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保护和发展甘肃省现有森林,改善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的局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甘肃林区1971~2003年气象要素、1988~2003年森林火灾及1990~2001年植被指数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甘肃11个主要林区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林区气象条件与火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甘肃林区气温自东南向西北、由盆地向高山逐渐递减,各林区气温在1971~2003年总体呈上升趋势;林区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且逐年呈下降的趋势。各林区相对湿度的年变化有春低秋高和冬低秋高2种类型,蒸发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在3~10月植物生长期,干旱现象明显,近十几年来干旱状况较严重。气象要素及干旱指数与森林火险密切相关。【结论】在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量多、干旱指数高的季节,火灾发生率较低,而在天气寒冷、空气干燥、降水量稀少、干旱指数低的季节,火灾发生率较高。相对湿度、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及干旱指数,可用于甘肃森林火险的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三年10项试验结果表明:串叶松香草的高产栽培技术应包括薄膜育苗;播种时田间持水量保持在80%左右,以当年的褐色种子浸种,播深1~2cm;育苗时间在10月上旬。大田移栽前亩施有机肥5000kg,并掺入一定的氮磷化肥;种植密度以5500~6600株为宜;在7,8月快速生长期,尤其需要及时灌水,并要求灌透。头年刈割2~3次,二年生刈割6次为好,留茬高度15cm;每次割前要施化肥,最迟一次可在11月中旬,对松香草的下年生长并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类型大麦和小麦进行周年及春秋播种,以研究大麦早熟发育特点。结果表明,大麦早熟优势是最小营养生长期短、类型间差异小。二棱期至三联期是大麦对低温春化敏感期。三联期是大麦通过春化阶段和幼穗分化开始的形态指标,而小麦是二棱期。三联期至药隔期是光照反应敏感期。但大麦对日长反应比小麦弱,类型间差异较小。温度效应是左右大麦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在满足春化、光照要求基础上,温度升高可促进穗分化和器官生长。温度对大麦生育的促进效应强,品种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在播种期严重干旱的1989、1991、1993和1994年,对三种播种方式的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0—20cm土壤含水量在11%—15.4%的范围内,抢墒播种,小麦出苗早,出苗率可达90%以上,苗情发育较好,产量最高,亩产可达127.3—310kg;0—20cm土壤含水量在8%以下时,干旱寄种,比雨后播种出苗早,出苗率可达70%以上,苗情稍优,亩产可达36.2—295.2kg,位居第二位;雨后播种.出苗最晚,产量最低,亩产只有34.5—264.2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