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乡棉花叶螨及优势种消长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煜 《植物保护》1988,14(5):10-11
1986—1987年,用制作玻片标本和记录叶片上螨量的方法观察新乡棉区棉花叶螨优势种的消长。结果表明:一、新乡地区棉花叶螨为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和截形叶螨T.truncatus构成的复合种群。二、不同年份及同一年份不同时期优势种有变化。1986年朱砂叶螨是优势种,1987年棉花生长初期,朱砂叶螨为优势种,6月中旬后,该螨所占比例开始下降,7月上旬后,截形叶螨成为优势种,并维持优势到危害后期。  相似文献   

2.
以玻片浸渍法检测河南和宁夏两地区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和截形叶螨T.truncatus对3种药剂的抗性。结果表明,河南的朱砂叶螨和截形叶螨对三氯杀螨醇、久效磷表现抗性;对氧化乐果仍处在敏感水平。宁夏的两种叶螨对3种药剂都表现敏感。同时,截形叶螨对3种药剂的LC50均高于朱砂叶螨。大田防治时应减少三氯杀螨醇的使用次数。截形叶螨为优势种时,禁止使用久效磷防治。提倡氧化乐果在防治棉花叶螨和兼治棉蚜时应用。  相似文献   

3.
明确天敌和防治对象的种类,是开展生物防治的基础工作之一。我国有关棉叶螨种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有的将棉花红色叶螨统归于二斑叶螨的名下;有的认为棉花红色叶螨是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和截形叶螨(T.truncatus)的混合群体。多年从事棉虫工作者,也未发现过棉花上有绿色的叶螨。  相似文献   

4.
棉花叶螨是冀南棉花上的重要害虫,其主要种群为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和截型叶螨(T.truncates Ehara).棉花叶螨常群集在叶片背面,用口针刺吸叶片汁液,破坏细胞中的叶绿体,成虫、若虫均可危害棉叶.  相似文献   

5.
叶螨是蔬菜作物上的一类重要农业害螨,但其在蔬菜上发生为害的优势种类尚不明确。本研究中,2009-2013年连续5年于北京和河北部分地区定点和非定点采集田间蔬菜作物上的叶螨,采用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所采集地的茄果类蔬菜和豆类蔬菜上叶螨种类包括截形叶螨和二斑叶螨,未发现有朱砂叶螨或者其它叶螨种类,表明截形叶螨和二斑叶螨是目前北京和河北部分地区蔬菜作物上的主要叶螨种类,改变了以往文献中朱砂叶螨是常见蔬菜作物主要叶螨种类的传统认识。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田间蔬菜叶螨的针对性高效防治。  相似文献   

6.
巴氏钝绥螨对截形叶螨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Ehara)是玉米害螨的优势种群,在我国北方玉米产区大面积发生危害[1]。由于玉米植株高、种植密度大,危害盛期药剂防治几乎无法实施,筛选和利用捕食螨控制叶螨的危害是拓展害螨防治的有效途径。为明确巴氏钝绥螨对截形叶螨的控制潜能,本试验测定了巴氏钝绥螨Amblyseius barkeri(Hughes)对截形叶螨各螨态的捕食作用。  相似文献   

7.
朱砂叶螨是为害棉花的重要害螨,棉叶受害后出现黄白色斑点后变红,严重时导致脱落,受害叶片的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受到极大干扰。为进一步探讨朱砂叶螨的为害机制,作者对其危害后的棉叶进行了切片观察。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截形叶螨与二斑叶螨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自动控制温度和光照长度的实验室内 ,采用直线回归法对截形叶螨与二斑叶螨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结果表明:在18~30℃范围内 ,截形叶螨与二斑叶螨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是14.86℃和10.78℃ ;有效积温分别是48.84、76.45日度。当温度在发育起点温度至22℃范围内二斑叶螨卵的发育速率大于截形叶螨 ,而当温度高于22℃时截形叶螨卵的发育速率大于二斑叶螨  相似文献   

9.
朱砂叶螨等棉花叶螨(棉红蜘蛛)复合种是长江流域主要棉虫之一。1982年在湖北省江汉棉区天门沙洋四农场和鄂北岗地棉区襄阳襄北农场进行的棉叶螨种群动态及为害损失研究的初步结果:①两地棉叶螨发生量属轻发生年,全年均出现三个高峰,降雨量及其强度对棉叶螨种群影响较大;②定义 Logistic 微分方程参数 r 值为棉叶螨田间水平扩散速度,分析了其扩散过程并指出其扩散除受物理环境和中心虫源株影响外还存在“密度制约”;③棉叶螨在棉株上前期中、下部卵螨量居多,后期上、中、下部位趋于平衡;④天敌对棉叶螨种群影响不大;⑤若、成螨量与为害指数关系显著(P<0.05或P<0.01);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棉花苗期、蕾花期和花铃期接螨均对棉花产量品质有影响,其中尤以苗期接螨对棉花产量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10.
间作大蒜对茄子截形叶螨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间作大蒜对茄子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种群的防控效果,于室内测定了大蒜提取液对截形叶螨卵的毒杀活性及对雌成螨的驱避和产卵选择性影响,并研究了田间不同比例间作大蒜对茄子截形叶螨自然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05 g/mL和0.10 g/mL大蒜提取液处理后,截形叶螨卵死亡率分别为44.53%和63.53%,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大蒜提取液处理蔬菜叶片72h后,截形叶螨雌成螨和卵的数量分别为16头和141粒,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的23头和236粒;田间茄子和大蒜按1∶1、2∶1或4∶1间作均可降低截形叶螨自然发生数量,其中1∶1和2∶1间作对截形叶螨种群控制显著升高。研究表明,大蒜提取液对截形叶螨雌成螨取食及产卵具有显著的驱避活性;且间作大蒜可以对截形叶螨种群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二斑叶螨与朱砂叶螨种间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97年4~6月对二斑叶螨与朱砂叶螨的种间竞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单种种群还是混合种群,二斑叶螨的活动虫态和雌成虫的rm均高于朱砂叶螨。二斑叶螨具有更强的种间竞争能力,在该螨发生地极有可能取代朱砂叶螨而成为农田中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黄瓜新小绥螨对截形叶螨的潜在控制能力,在25℃±1℃,RH80%±5%,光照L//D=16 h//8 h条件下,研究了黄瓜新小绥螨对截形叶螨的捕食喜好及其自身干扰反应,并以截形叶螨为食组建了黄瓜新小绥螨生命表。结果表明,黄瓜新小绥螨最喜食截形叶螨的卵(Ci=0.25),其次为若螨(Ci=0.15),最不喜食雌成螨(Ci=-0.42);在截形叶螨密度保持不变时,黄瓜新小绥螨对截形叶螨的日捕食量随着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干扰反应方程为E=0.162 9P~(-0.480 8);以截形叶螨为食的黄瓜新小绥螨生命表参数分别为:净增殖率(R_0)为22.289 3,世代平均周期(T)为19.313 0 d,内禀增长率(r_m)为0.143 3,周限增长率(λ)为1.151 4,种群倍增时间(t)为4.836 2 d。  相似文献   

13.
几种杀螨剂对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作者选用三氯杀螨醇、克螨特和螨克2种杀螨剂对朱砂叶螨(儋州、岳阳和射阳种群)和二斑叶螨作了毒力测定,明确3种杀螨剂对二斑叶螨的LC50明显高于对朱砂叶螨,差异显著,已不能用于二斑叶螨的防治。螨克也已不适用于岳阳地区朱砂叶螨的防治。三氯杀螨醇和克螨特对朱砂叶螨儋州、岳阳和射阳种群的LC50分别为237.79和804.64ppm、129.07和830.98ppm、112.03和732.32ppm,尚可在一定范围内用于对上述种群的防治,但应加强监测,注意与其他杀螨剂轮用,以延缓其使用期限。  相似文献   

14.
用朱砂叶螨和苹果或桃花粉同时喂饲伪钝绥螨,其若螨和雌成螨对朱砂叶螨有较强的选择性。叶螨的丝和粪的引诱作用增强了这种选择性。幼螨活动性差,取食量极小,对2类食物的选择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棉叶螨又称棉花红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害虫,各棉区均有发生,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玉米、高粱、小麦、大豆等,寄主广泛。棉叶螨主要在棉花叶面背部刺吸汁  相似文献   

16.
朱砂叶螨阿维菌素抗性品系选育及适合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研究朱砂叶螨抗性适合度,在抗性选育基础上实验室组建了朱砂叶螨相对敏感品系、抗阿维菌素品系在豇豆和棉花上的生命表(26℃),比较了相对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在两种寄主上发育历期、繁殖力及种群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连续汰选42代,朱砂叶螨对阿维菌素(乳油制剂)产生约8.7倍抗性;与相对敏感品系相比,抗性品系在棉花上若螨期缩短0.55天、世代历期延长0.88天,平均产卵量无显著差异;在豇豆上卵期缩短1.71天,若螨期延长0.41天,世代历期缩短2.06天,平均产卵量减少84.29粒/雌.抗性品系在棉花和豇豆上的相对适合度分别为0.89和0.58,表明该螨产生抗药性后,存在适合度缺陷.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阿克苏地区枣树叶片SPAD值(叶色值)与截形叶螨种群变动之间关系,为枣树截形叶螨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于2012年7月5日到8月25日对枣树截形叶螨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同时对枣树叶片SPAD值进行测定。研究发现,枣树截形叶螨种群变动与叶片SPAD值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当截形叶螨虫口密度为10~20头/叶时,枣树叶片SPAD值为30~40;当截形叶螨虫口密度达到20头/叶以上时,对枣树叶片叶绿素的危害最为严重,枣树叶片SPAD值为20~30。初步摸清了枣树截形叶螨种群变动与叶片SPAD值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害螨中,叶螨居首位。如:二斑叶螨(俗称棉红蜘蛛)是我国农业上大害虫之一,其寄主植物有棉花等146种之多。麦岩螨(俗称麦长腿蜘蛛)是北方小麦产区的重要害螨,影响小麦产量。山楂叶螨(俗称  相似文献   

19.
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McGregor)国内种群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的控制潜力,应用功能反应、数值反应及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评价了该捕食螨对朱砂叶螨的控制能力。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的功能反应能很好地拟合Holling Ⅱ方程。在25℃,加州新小绥螨雌成螨对朱砂叶螨卵、幼螨、若螨和成螨的功能反应参数a/Th值分别为42.4195、81.6275、54.3044和17.9399,对朱砂叶螨幼螨、若螨和卵的控制力高于成螨。在19~31℃,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雌成螨日均捕食量和对猎物的控制能力a/Th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31℃时达最大值,分别为10.80头和29.5364。在28℃时,加州新小绥螨的净增殖率和内禀增长率分别为26.1522和0.2213。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国内种群表现出重要的生物防治潜能。  相似文献   

20.
截形叶螨抗药性主导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室内汰选培育的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抗性种群表明,截形叶螨抗久效磷的主导机制可能是乙酰胆碱酯酶(AchE)敏感性降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升高。抗三氟氯氰菊酯截形叶螨的主导机制是MFO和羧酸酯酶活性增强,以及羧酸酯酶发生变构,对底物(α—NA)的亲和力(R/S=5)和比活力(R/S=2)上升。生物测定结果TPP、SV_1和PBo对三氟氯氰菊酯都有增效作用,增效比值分别为2、3和6倍。截形叶螨抗三氯杀螨醇的主导机制是GST代谢毒物的能力增强,GST比活力上升(R/S=2),CH_3I对三氯杀螨醇有一定增效作用(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