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粪检和剖检猪寄生虫中的相符率和假阴性率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年对猪寄生虫调查研究和多次驱虫试验中,经常遇到有些寄生虫生前粪检虫卵检出率较低,宰后剖检虫体检出率较高,其相符率较低的事实。而猪后圆线虫粪、剖检检出率高低悬殊表现尤为突出。如我县1979年猪寄生虫调查结果表明:粪检1036头,查出有后圆线虫虫卵的阳性猪57头,检出率5.5%;随后随机从中剖检21.头,查出有后圆线虫雌雄成虫的工6头,检出率76.1%。二者相符率很低。其原因经观察研究认为有以下3方面:猪后圆线虫虫卵有隐藏于粪渣中的隐蔽性,虫卵在粪中分布不均匀性及在肺和呼吸道中的滞留性。这就说明在粪检中大量虫卵阳…  相似文献   

2.
一、一个种兔场球虫病调查笕桥横圹大队种兔场在1980年从绍兴王化公社和新昌县引进本地长毛种兔200余只。又在九月间从上海引入西德兔(国内繁殖一代)20只。在十月间两只四月令和五月令西德公兔自然死亡。经尸体剖检,均在肠粘膜发现多处发炎充血班块,在肝表面见到典型的兔艾美尔球虫病病灶。对其余18只西德兔逐只作粪检,均检得球虫卵囊。再对卵囊作形态分类单项鉴别。找到寄生于肝脏的兔艾美尔球虫和寄生于肠道的穿孔艾美尔、中型艾美尔等六种球虫卵囊。因而确诊两只西德兔死于肝肠混合型球虫病。对该场引自新昌、绍兴王化及西湖上圹的长毛兔作抽样粪检。球虫感染率为100%。其虫种分类调查详见表Ⅰ: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四川某奶牛场奶牛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而制订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本调查对该场奶牛粪样做了寄生虫检查。采集了犊牛、育成牛、泌乳牛的新鲜粪样共90份,分别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离心沉淀法和斯陶尔氏计数法对粪样中虫卵进行定性检查和定量检查。结果显示,在粪样中检出了球虫卵囊、线虫卵、吸虫卵和绦虫卵,其中球虫卵囊的阳性率为14.44%(13/90),线虫卵的阳性率为57.78%(52/90),绦虫卵和吸虫卵只在泌乳牛的粪样中检出,泌乳牛阳性率分别为2%(1/50)、12%(6/50)。该奶牛场混合感染率为33.33%(18/54)。结果表明,该奶牛场寄生虫感染普遍,总感染率为60%(54/90),主要为线虫,其次是球虫和吸虫,混合感染情况普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日本血吸虫(Shistosomia japonicum)卵通过家鸭消化系统后的孵化能力,将人工感染血吸虫尾蚴45 d的小鼠剖杀,取肝脏和小肠制成匀浆,并进行虫卵计数,将带有虫卵的肝脏及小肠匀浆液分别灌喂家鸭,观测不同时间收集鸭粪的毛蚴孵出情况。结果显示,经过家鸭体内2 h后,粪便中孵化率达到峰值,相对孵化率分别为0.61%和4.066%;7 h后,没有虫卵能孵化出毛蚴。同一批次的虫卵所孵化的毛蚴中,大约经过4 h后其孵化率达到峰值。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虫卵通过家鸭消化系统后仍有部分依然保持孵化能力,家鸭具有可能作为血吸虫的转运宿主,拥有传播血吸虫有效虫卵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2011年4月-2012年3月,通过对北京市房山区、大兴区、怀柔区、通州区和密云县的奶牛养殖进行现场调研,采集新鲜粪样3000份,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水洗沉淀法对粪样进行了定性检查,用麦克马斯特计数法对线虫卵和球虫卵囊进行了定量检查。在粪样中没有检出吸虫卵;线虫卵感染率为6.37%,感染强度(EPG)在100~750之间,平均感染强度为206,并在秋季出现一个高峰;球虫卵囊感染率为46.03%,感染强度(OPG)在100~7250之间,平均感染强度为748,并在夏季出现一个高峰。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奶牛消化道寄生虫中,球虫卵囊阳性率较高,线虫卵阳性率相对较低,没有吸虫卵。有一定的季节性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6.
198 7年夏末 ,在我县该虫流行严重的汪集镇农村散养猪农户中 ,采用漂浮、沉淀相结合的方法 ,粪检小糙子猪虫卵。第 1次粪检1 84头 ,检出有该虫虫卵阳性猪 37头。第 2次粪检第 1次查出的全部阳性猪 ,结果 2 3头阳性 ,1 4头阴性。第 3次粪检第 2次查出的全部阳性猪 ,结果 1 4头阳  相似文献   

7.
上海动物园一头加洲海狮感染棘口吸虫引起腹痛、腹泻症状、经消炎、止泻对症治疗无效。后经粪检发现大量棘口吸虫卵,才确诊为棘口吸虫病,此是我国内各大动物园的首例报道。  相似文献   

8.
一、概况我县牛新蛔虫过去未作调查。这次我们与当地兽医人员一起,先后在六个乡随机抽查6月龄内犊牛84头。用粪便浮集法进行虫卵检查,发现有新蛔虫卵36头,占检查数的44%。对一头犊牛进行了虫卵自然消失观察,该牛在4月龄粪检时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云南保山市隆阳区荷斯坦牛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提供防制措施,对该区1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和2个自然村,随机采集新鲜奶牛粪样46份,通过漂浮法和沉淀法检查寄生虫,结果表明,规模化奶牛养殖场20份粪样中有6份检出线虫卵,检出率为30.0%,14份检出吸虫卵,检出率为70.0%;10家散养户26份粪样中有11份检出线虫卵,检出率为42.3%,22份检出吸虫卵,检出率为84.6%。这说明该地区吸虫卵和线虫卵检出率高,分别为78.3%和37.0%,吸虫感染相对更为严重。建议重视寄生虫病的监测和诊断并采取各种综合防制措施以控制该地的消化道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观察了吸绦净注射液对自然感染微小膜壳绦虫小鼠的治疗效果,同时与吡喹酮注射液进行了比较。将吸绦净和吡喹酮分别以0.75g/kg,0.5g/kg和0.25g/kg体重剂量皮下注射,后间隔1小时粪检并于给药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和3小时剖检,结果发现吸绦净用药组小鼠5小时 ̄8小时虫卵即转阴,而吡喹酮用药组24小时转阴。剖检发现吸绦净对消化道中虫体有较明显损伤和破坏作用,而吡喹酮在相同剂量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利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水洗沉淀法,从82份牦牛粪样中共检出线虫卵样品40份,球虫卵样品14份,吸虫卵样品4份。线虫卵阳性率为48.8%,EPG值范围在100~700;球虫卵阳性率为17.07%,EPG值范围在100~300;吸虫卵阳性率为4.88%,EPG值范围在100~200。在此基础上,结合天山牧场草原畜牧业的生产实际,提出了主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绵羊日本血吸虫粪孵毛蚴的孵期和孵峰林邦发,孟秀珍,傅志强(中国农科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200232)现今,在家畜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中,病原学的诊断方法仍然作为确诊的依据,目前使用粪孵毛蚴诊断日本血吸虫病中用三送(粪)三检或一送(粪)三检方法,检出...  相似文献   

13.
盱眙县绿头野鸭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盱眙县专业户养殖的140只绿头野鸭寄生虫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采取粪检查虫卵和剖检鸭体找虫.结果检出蠕虫7种,球虫3种,昆虫1种.  相似文献   

14.
1978年1月—1979年12月,我们对西班牙 Leon 省4个区域的羊群进行了由阿沙塔艾美尔球虫(Eimeria ahsata)引起的球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现:感染强度为25.5±1.7%,并且冬、夏季感染率都差不多。E.ahsata 是最常见的球虫,检出率占被检1620份粪样的83.1%,占被检羊的86.2%。含一种球虫卵襄的阳性粪样仅占0.3%,含4种球虫的粪样最常见(占19%),23%的粪样含5种球虫,31.3%的粪样含6种球虫。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对8个家畜血吸虫病观测点血吸虫感染、野粪污染情况以及螺情进行了调查.全年共检测了21091头牛、1425只羊以及1760头(匹)其他家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为0.42%、0.63%和0%.在97头(只)感染家畜中,90.72%(88头)为牛,9.28%(9只)为羊.江西省吴城镇和湖南省南大膳镇的牛血吸虫感染率超过4%.在湖南省和江西省的观测点中发现家畜粪便有血吸虫虫卵污染,其中96.15%阳性野粪为牛粪.所有观测点都有钉螺分布,但阳性钉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和江西省的观测点.观测结果显示湖南省洞庭湖和江西省鄱阳湖地区是目前防控家畜血吸虫病的重点地区,且病牛依然是血吸虫病疫区(尤其是湖沼型地区)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6.
1982年5月兽医大学学生巴特尔、刘贵喜在长春市内8个医疗卫生单位的63头实验用家犬作消化道蠕虫粪学检查中发现犬体内有鸟毕血吸虫(Orithobilharziasp)及有角吸虫(Aleriasp)的典型虫卵各一例。前者无色,长椭圆形,两端有不同形状的突起,卵内含毛蚴,虫卵平均大  相似文献   

17.
检测家畜血吸虫抗体的二步金标免疫渗滤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待检家畜血纸浸出液点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以金标记的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为探针(以下简称血吸虫抗原胶体金),建立了检测家畜血吸虫抗体的二步金标免疫渗滤法(Two-step Dot Immunogold Filtration Assay,T—DIGFA)。家畜血吸虫病阳性血样在50-90S形成肉眼可观察的红色斑点,可进行快速诊断。该法可以检测出人工感染血吸虫尾蚴7d和7d以上的阳性牛和兔血纸抗体,与肝片吸虫、锥虫、蛔虫病之间无交叉反应。T—DIGFA检测粪孵血吸虫毛蚴阳性牛血纸139份、阴性牛血纸130份,与粪孵法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符合率为99.2%;T—DIGFA与斑点酶联SPA法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完全相同。血吸虫抗原胶体金在4~8℃保存期可达6个月、室温保存期为3个月。试验证实,T-DIGFA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适合于基层单位和现场进行家畜血吸虫病抗体的快速诊断、普查和检疫。  相似文献   

18.
血吸虫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虫卵在组织中形成的虫卵肉芽肿。深入研究虫卵肉芽肿的形成、发展和转归,有助于了解血吸虫病发病机理及病程发展规律,进而为防治实践探讨新的途径及方法。此外血吸虫虫卵肉芽肿还可作为模型,研究其它慢性感染性疾病及其肿瘤免疫病理问题,基于此,对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研究将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仅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研究方法、形成、调节及影响因素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牛粪经沼气发酵后,对吸虫卵影响的初步试验结果,说明出料口底部粪液中虫卵数比进料口底部减少,50%。同时,虫卵的空壳率(空壳、破壳)显著增加,进料口为7%;出料口为29%。出料口沉积的虫卵,经30℃温箱培养后都能发育为正常毛蚴而逸出,说明灭卵效果不显著。为提高灭卵的效果,建议对出料口流出的粪液渣用堆肥法处理一次。沼气发酵对奶牛粪中结肠小袋虫包囊、谷类粉螨卵的发育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华枝睾吸虫病是我国主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因寄生虫数和排卵数较少,而且虫卵小,粪检极易漏诊。不断改进的免疫诊断方法贝Ⅱ显著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在临床辅助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华支睾吸虫病免疫学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