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淹水胁迫对中华蚊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淹水胁迫对中华蚊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淹水胁迫对中华蚊母生理生化特性产生的影响趋势相同,均表现为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时间延长先下降后上升,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淹水时间延长而上升,根系活力随淹水时间延长而下降;但不同淹水胁迫对中华蚊母生理生化特性产生的影响大小各异,植株全淹(Y3)除了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产生的影响较小外,对其余各指标的影响增多为最大,植株半淹(Y2)对各指标的影响居中,植株根淹(Y1)除了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产生的影响最大外,对其余各指标产生的影响均为最小。  相似文献   

2.
淹水胁迫对中华蚊母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中华蚊母在淹水胁迫下的生理反应,进行了淹水胁迫对中华蚊母根系活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淹水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淹水胁迫下中华蚊母根系活力均下降,但不同淹水胁迫对根系活力产生的影响各异,植株全淹(Y3)在淹水胁迫6d与对照(CK)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植株半淹(Y2)、植株根淹(Y1)在淹水胁迫18d与对照(CK)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中华蚊母在淹水胁迫下的生理反应,进行了淹水胁迫对中华蚊母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淹水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淹水胁迫下中华蚊母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先下降后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在淹水胁迫30d,各淹水胁迫下两生理指标与对照(CK)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大小是Y3〉Y2〉Y1,可溶性糖含量则是Y3〈Y2〈Y1。  相似文献   

4.
淹水胁迫下水松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水松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淹水胁迫下水松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淹水胁迫对各测定指标的影响各异。随淹水时间延长,叶绿素含量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叶片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水松脯氨酸(PRO)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均为先升后降、再趋于平稳: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则表现为先降后升、再趋于平稳。植株半淹(B)对叶绿素及MDA含量产生的影响较大,全淹(C)对叶片相对电导率、PRO和SOD的影响较大,渍水(A)对各指标的影响都为最小。  相似文献   

5.
淹水胁迫对香根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淹水胁迫对香根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淹(Y3)、半淹(Y2)条件下POD活性随时间延长均升高,根淹(Y1)条件下先升高后降低;全淹、半淹条件下MDA含量随时间延长均减少,根淹条件下增加;全淹条件下相对电导率随时间延长变化不明显,半淹、根淹条件下降低;全淹条件下叶绿素含量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半淹下升高,根淹下先下降后升高。淹水50d,各处理POD活性、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CK);全淹、半淹的MDA含量低于对照,根淹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6.
为给消落带的生态修复和优良池杉(Taxodium distichum var. imbricatum)种质资源发掘提供参考,以广西凭祥(GXPX)、江西分宜(JXFY)和浙江安吉(ZJAJ)3个种源池杉幼苗为对象,通过不同深度浸没模拟淹水胁迫,测定各种源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物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法评价各种源的耐淹性,探究不同种源池杉幼苗在淹水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及耐淹性差异。结果表明,随淹水深度增加,3个种源池杉幼苗叶片中的各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JXFY和GXPX种源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上升趋势,ZJAJ种源则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综合分析表明,3个种源池杉幼苗的耐淹性表现为GXPX(0.886)> JXFY(0.376)> ZJAJ(0.042)。3个种源池杉幼苗在轻度淹水胁迫下均表现出较好适应性,在重度淹水胁迫下受到抑制与损害,广西凭祥种源的耐淹性最强。  相似文献   

7.
以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Mak.)幼苗为材料,研究了锌胁迫与缺锌对叶片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锌胁迫及缺锌都严重影响西府海棠幼苗的生长,显著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并使叶片SOD、POD、CAT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极显著升高,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提高,表明已引起了细胞膜伤害。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河竹鞭根对淹水环境的生理响应机制,以在淹水环境中能长期生存的河竹为材料,测定了人工喷灌供水(对照)、淹水6个月的河竹1年生竹鞭上的一级根、二级根的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河竹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上一级根明显高于二级根。长期淹水环境下,河竹一级根、二级根的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较对照均有显著降低,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显著升高,水中生长根的根系活力、CAT活性显著高于土中生长根,SOD、POD活性则相反,并能通过维持总体上较高水平的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来适应长期淹水环境的胁迫,尤其是一级根和水中生长根。河竹鞭根通过抗氧化系统的平衡调节作用来适应长期淹水环境,维持生存,其中一级根对淹水环境的响应明显强于二级根,水中生长根在适应淹水环境上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1年生金钱松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程度淹水胁迫对金钱松生长和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淹水胁迫后外部形态特征变化明显,根冠比增大.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与淹水处理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总含量、SOD和POD酶活性与处理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幼苗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均与淹水处理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幼苗淹水处理的受胁迫程度W3>W1>W2,表现出较强的抗淹水能力.  相似文献   

10.
淹水胁迫下5种竹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长叶苦竹、凤尾竹、黄条金刚竹、鹅毛竹、菲白竹为试验材料,研究淹水胁迫下5种竹子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各试验竹种在淹水胁迫处理期间,其叶片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在处理结束后,长叶苦竹、菲白竹的相对电导率超出50%,已接近死亡,而凤尾竹、黄条金刚竹相对电导率上升幅度不大,说明凤尾竹、黄条金刚竹抗水淹胁迫能力较强.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竹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长叶苦竹、菲白竹在处理结束后,叶片叶绿素含量接近0,其中长叶苦竹处理结束时叶片叶绿素含量仅为淹水初期的4.6%.随着淹水胁迫时间的延长,各竹种叶片内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保护酶(SOD、POD、CAT)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SOD活性对淹水胁迫的反应最敏感,在淹水处理6天后,就达到最大值,而各竹种POD、CAT活性峰值出现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盆栽金镶玉竹(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 'Spectabilis’)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铅、镉处理在金镶玉竹不同器官中的吸收、累积和迁移分配规律,以及铅、镉对金镶玉竹细胞膜透性、脂过氧化与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铅、镉胁迫下,根部是吸收积累重金属的最主要部位,重金属在不同器官之间的迁移分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随着重金属处理浓度的增加,细胞质膜透性和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大,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胁迫初期抗氧化酶活性不断增加,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酶活性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2.
以2个耐涝性不同的乌桕种源为材料,研究淹水胁迫对乌桕叶片保护酶活性和膜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耐涝的浙江种源叶片相对电导率在渍涝胁迫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耐涝的福建种源则逐渐下降;浙江种源超氧物岐化酶(SOD)活性总体上保持在较高水平,福建种源则逐渐下降;2个种源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均随淹水时间的持续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13.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淹水胁迫对紫丁香、暴马丁香和小叶丁香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使3种丁香的SOD、POD活性均有一定的增加,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大幅增长,叶绿素含量降低。通过各项指标的对比,发现紫丁香的抗淹水能力最弱,相对抗淹水能力较强的为小叶丁香。  相似文献   

14.
硅对蒿柳铅胁迫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铅(Pb)胁迫下硅(Si)对蒿柳生长及体内Pb分布和转运的影响,分析Si在蒿柳膜脂过氧化和渗透调节响应Pb胁迫中的作用,揭示Si缓解蒿柳Pb胁迫的生理机制,为Si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砂培法,对蒿柳先Pb胁迫后用Si处理,其中,Pb浓度设置为0和1.8 mmol·L-12个水平,Si浓度设置为0、1.5和5.0 mmol·L-13个水平,每个区组设6个处理,共4个区组,研究Pb胁迫下Si对蒿柳生长及体内Pb分配和转运、膜脂过氧化及渗透调节指标的调控作用。【结果】Pb显著降低蒿柳株高和地径相对生长率,增大叶、根相对电导率、O·-2产生速率、MDA含量、Pro和SP含量;与Pb处理相比,Pb胁迫后施用1.5 mmol·L-1Si可降低蒿柳相对电导率、叶O·-2产生速率、根MDA含量和Pro含量,增大蒿柳株高和地径相对生长率;同时,Si使蒿柳地上部Pb含量显著降低90.92%,根Pb含量增加63.93%,蒿柳体内总Pb含量增大43.36%。而Pb胁迫后施用5.0 mmol·L-1Si延缓蒿柳受Pb胁迫的程度不显著,一方面可能由于Si浓度较高引起,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砂培对矿质元素的吸附和缓冲能力弱于土壤所致。【结论】Pb胁迫可抑制蒿柳生长,造成蒿柳膜脂过氧化;Si缓解Pb毒害的主要原因为Si可降低蒿柳体内的膜脂过氧化,减少Pb从根向地上部转移;同时,Si可提高蒿柳体内的总Pb量,抑制Pb向蒿柳体外排放。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低温冻害对杉木的影响、探索杉木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以杉木优良无性系的组培苗为材料,在4℃条件下进行低温处理,研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等与低温响应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导致 POD 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MDA)随着胁迫的进行其含量一直升高。说明了高活性的 POD 和高浓度的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有助于杉木体胚再生植株抵抗低温环境,但低温会破坏细胞膜结构,因此产生大量膜脂过氧化产物-MDA。  相似文献   

16.
水淹胁迫及排涝对榉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榉树Zelkova serrata实生容器苗为实验材料,研究模拟根淹(RF)、半淹(SF)和近全淹(AF)处理及正常水分管理下(CK)榉树幼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变化,以及水淹胁迫后的排涝恢复实验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综合评价榉树幼苗的耐水淹能力。结果表明,水淹35 d后,不同处理下的榉树幼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落叶情况,但全部存活;水淹处理下榉树的苗高和地径相对增长量均小于CK;不同程度的水淹处理均使榉树叶绿素含量降低,但对抗氧化能力、膜脂过氧化作用以及渗透调节能力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各水淹处理下SOD和POD活性总体上呈先降后升的趋势,MDA含量总体上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上呈波动性下降趋势。排涝14 d后,AF中榉树幼苗各项生理指标受到的负面影响最大,但植株仍具有生命力和萌芽力,表现出较强的耐淹性与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7.
模拟水淹对中华蚊母树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置对照(CK)、持续性水淹(CF)、间歇性水淹(PF)和全淹(FF)4个水淹处理,模拟三峡库区秋冬季消落带土壤水淹变化,研究2年生中华蚊母树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水淹形式并没有显著影响中华蚊母树的株高和基径,而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在不同水淹形式下却有所差异,CF 和 PF 植株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qP)以及电子传递速率( ETR)均出现了显著下降,但 PF植株下降的幅度要小于 CF植株,除光合色素含量、Gs和 Tr外,其他指标均差异显著,而 FF植株光合色素含量、Pn、Gs、Tr、Fv/Fm、qP 以及 ETR均未受到水淹的影响,与 CK植株差异不显著; CF和 PF植株叶片非光化学淬灭( qN )未受到水淹的影响,但 FF植株叶片 qN 与 CK相比却显著下降。虽然 CF植株较其他处理植株叶绿素含量、Pn、Gs、Tr、Fv/Fm、qP 以及 ETR 均下降明显,但水淹处理植株能够通过形成不定根、特化的皮孔以及减少叶片数量来增加耐淹能力。因此,中华蚊母树具有较强的耐淹能力,在不同水淹形式下均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和可塑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8个1(2)-O型无性系苗木叶片中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大,毛白杨无性系叶片的MDA含量、CAT活性呈递增...  相似文献   

19.
以盆栽芒为材料,进行了持续25 d的干旱胁迫处理,同时以正常浇水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芒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处理下,芒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MDA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在处理过程中增长相对比较平缓,相对电导率、MDA在处理结束时分别增长了0.78和1.12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SOD、POD增长高峰出现在胁迫处理第15天,CAT增长高峰则出现在第10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遮荫环境对中华蚊母树苗期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分析苗期中华蚊母树对不同遮荫环境的适应性,为城市园林建设中合理进行乔、灌木布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遮荫网,设置全光CK、中度遮荫L1(25%全光)和重度遮荫L2(7%全光)3种光环境,测定不同光环境下苗期中华蚊母树生长、光合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经过60天的遮荫处理,L1和L2植株基径增量和比叶质量显著低于CK植株,而L1和L2植株叶长和最大叶宽显著高于CK植株;受遮荫影响,L1植株株高增量显著高于CK植株,而L2植株株高增量与CK植株差异不显著;遮荫导致了苗期中华蚊母树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以及光饱和点等光合指标降低,且随着遮荫程度增加,这些光合指标的降低程度也逐渐增加,L1植株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以及光饱和点分别比CK植株降低了11.8%,46.3%,48.6和15.5%,L2植株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以及光饱和点分别比CK植株降低了35.2%,65.7%,64.2%和20.4%;遮荫对苗期中华蚊母树叶片表观量子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经过60天遮荫处理,L1和L2植株叶片表观量子效率均与CK植株差异不显著;遮荫使苗期中华蚊母树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有所增加,其中L1植株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显著高于CK植株,而L2植株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与CK植株差异不显著;遮荫降低了苗期中华蚊母树叶片光化学猝灭和电子传递速率,L1植株叶片光化学猝灭和电子传递速率均显著低于CK植株,L2植株叶片光化学猝灭显著低于CK植株,但叶片电子传递速率与CK植株差异不显著;遮荫虽然降低了苗期中华蚊母树叶片的非光化学猝灭,但L1和L2植株叶片非光化学猝灭均与CK植株差异不显著。【结论】苗期中华蚊母树具有很强的耐荫能力,遮荫可使其对自身形态结构进行调整,如增加株高、叶长和叶宽和降低比叶质量等,以及叶片光合生理的调整,如降低叶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维持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和最大光化学效率等,来尽可能多地捕获光能及提高对弱光的利用率,同时也能使其减少对基径生长的能量分配以及降低叶片暗呼吸速率来减少对光合产物的消耗。因此,在进行城市园林建设时,可以尝试将中华蚊母树作为一种耐荫景观树种与乔木进行复合搭配栽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