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禾谷类黑穗病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小麦腥黑穗、散黑穗,大麦坚黑穗、散黑穗,谷子粒黑穗,高粱散黑穗、坚粒黑穗、丝黑穗,玉米丝黑穗等等。对于这一类病害的产量损失的估算,以往许多人都认为是比较简单的,即认为产量损失大体上等于发病率。这固然反映了一定的客观实际,但有时却也并不全然正确。由于作物群体间的补偿作用,实际产量的损失率往往低于发病率,这就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加以区别对待。现举几种有代表性的黑穗病类做如下说明。  相似文献   

2.
小麦播期病虫防治技术问答1小麦播期病虫防治对象有哪些?答:主要是腥黑穗病、散黑穗病、秆黑粉病3种黑穗(秆)病和蝼蛄、蛴螬、金针虫3种地下害虫。对其压低前期病虫源,推迟或减轻其在小麦中后期发生为害有一定作用。2小麦播期病虫防治有什么重要性?答:主要在于...  相似文献   

3.
郭超  董孝立 《植物医生》1995,8(5):28-29
小麦播期病虫化防技术问答?郭超,董孝立,何亚平,陈信周,温丙林,李敬(河南省汝州市农技中心467500)1、小麦播期病虫化防对象有哪些?答:主要是腥黑穗病、散黑穗病、秆黑粉病等三种黑穗(秆)病,和蝼蛄、蛴螬、金针虫等三种地下害虫。对其它许多病虫有一些...  相似文献   

4.
小麦秋播期间病虫防治不仅是控制地下害虫的最佳时期 ,也是防治土传病害和系统侵染病害如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秆黑粉病等防治的关键时期 ,还是除治灰飞虱预防小麦丛矮病以及控制蝗虫、麦蜘蛛等苗期虫害的重要时期。1 农业措施(1)播种前彻底灭茬 ,铲除田间地头杂草 ,以减少土蝗、灰飞虱及多种病害菌源栖息场所和滋生地。(2 )深耕、细耙 ,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 ,增施磷钾肥 ,合理安排茬口 ,实行轮作换茬 ,以减轻黑穗病 ,秆黑粉病、纹枯病、全蚀病的发生。另外 ,对全蚀病重病区还要稳定小麦玉米 1年 2熟制 ,促使全蚀病自然衰…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西藏主要作物病虫草害发生动态,探讨了自然及人为的因子同其发生发展的关系。对其5—10年内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一)青棵条纹,条锈,坚、散黑穗仍为青棵主要病害,但不会发生大的流行;小麦腥黑穗,小麦条锈将可能大流行;根病有增加趋势。历史上曾猖獗的小麦白秆病,麦类黄条花叶病不会急剧回升。蛴螬、地老虎、蚜虫稳定在较重发生;麦穗夜蛾、秀夜蛾、蓟马、蜘蛛、瘿螨在局部地区有大发生的可能;根蚧类为害增加。野燕麦、灰灰菜仍为麦作主要杂草,部分农区雀麦、蓼、蒿等杂草也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6.
我国小麦产区间病害发生与损失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也  蒋沁宏  车琳  李春广  闫硕 《植物保护》2022,48(4):278-285
为系统全面地掌握我国各产区小麦病害的发生情况,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小麦五大产区(华东麦区、华中麦区、华北麦区、西北麦区和西南麦区)小麦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黑穗病、根腐病和全蚀病的发生及防控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小麦病害发生危害具有区域性特点,华东和华中麦区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发病面积较大,且造成产量损失占比远超其余三大产区;华北麦区以白粉病发生最重;西北和西南麦区锈病和白粉病发生最重。我国小麦病害防治效果显著,华东和华中麦区赤霉病、纹枯病的年均挽回损失率均在80%以上;华北麦区年均挽回损失率最高的病害是白粉病(84.43%);西北和西南麦区对锈病年均挽回损失率分别为78.20%和85.26%;黑穗病、根腐病和全蚀病挽回损失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今年,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赤霉病、穗期蚜虫等小麦重大病虫害暴发流行风险加大,赤霉病菌源基数较大,虫口密度累积增加,气候条件适宜。江淮地区赤霉病、白粉病等病害流行风险显著上升,黄淮北部、华北、西北麦区利于穗期蚜虫、吸浆虫等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8.
李家荣 《植物医生》1995,8(1):25-25
麦类黑穗病是麦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部分麦区忽视植物检疫和群众不重视选用无病良种及种子消毒,有的麦区病害逐年回升、加重,尤以山区、半山区更为突出。一般感病后损失产量一至二成,重者九成以上。带菌麦人、畜误食后,还会中毒。  相似文献   

9.
绥阳县水稻稻瘟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也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稻瘟病又名稻瘟热,俗称火烧瘟、麻叶子、刻颈瘟和黑节病。根据发病时期和发病部位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等,以叶瘟、穗颈瘟最为常见,为害较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新疆北部麦区发展起来一种病害,当地叫“细菌性条斑病”。我们对该病原菌,做了致病性、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血清反应等项鉴定,确定病原菌为小麦黑颖病黄色单胞杆茵氢(Xanthomonas translucens Dowsom),属于小麦专化型。  相似文献   

11.
 小麦黄矮病是我国麦区发生的重要病毒病害之一。从1960年以来,先后多次在我国主要麦区大流行,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张家口坝上地区早在1964年在“五四”麦中发现有较普通腥黑穗病矮化的病麦植株,1974年坝上农科所又在张北大芒麦上采到这种可疑病麦,都曾经怀疑是小麦矮腥黑穗病。1978年有关部门组织了有天津、秦皇岛动植物检疫所会同张家口地区农业局、张家口地区坝上农科所参加的坝上小麦腥黑穗  相似文献   

13.
小麦赤霉病物联网实时监测预警技术试验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2019年,在长江流域及黄淮沿淮麦区6个县(市)开展小麦赤霉病物联网实时监测预警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小麦赤霉病物联网实时监测预警技术对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和发生程度的平均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9.9%和67.1%。其中,对赤霉病发生程度的预测准确率在黄淮沿淮麦区平均为84.3%,高于长江流域的50%;对病穗率的预测准确率在黄淮麦区平均为86.8%,高于长江流域的73.0%。模型对黄淮及沿淮麦区小麦赤霉病的短期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小麦条锈病是湖北麦区的主要病害,湖北麦区即是小麦条锈病菌的重要冬繁区,又是春季菌源向豫南、华北麦区传播的咽喉和桥梁带,搞好湖北省小麦条锈病的防控工作对湖北省乃至全国小麦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阐述了2015年湖北省小麦条锈病重发特点,详细分析了重发原因,并对采取的行之有效防控措施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禾谷类黑穗病是陕北地区的历史性病害,5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推广赛力散等汞制剂拌种,效果较好;1970年后停用汞制剂病害加重,1975年前后延安、榆林地区谷子黑穗率一般10—15%,高的达40%以上。 1976年开始引用“内疗素”和“公主岭霉素”到1980年发病率控制到1%以下,其后又放松防治,1985年黑穗率达10%;1986年组织用农抗769闷种,病株率控制在1—2%。1987年以后,由于拌种剂供应不及时,定边县  相似文献   

16.
王亚洲 《植物保护》1989,15(1):60-60
小麦丛矮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病原是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CMV)。全国主要产麦区均有发生,1976年和1977年河北省发病严重,损失小麦达三亿多斤;东北春麦区以内蒙呼盟岭北地区病情最重,  相似文献   

17.
 小麦类菌原体兰矮病(Wheat Mycoplasna like-oaganism Blue Dwarf-WMBD)是北方麦麦区的一种主要病害,特别是在间套麦田和麦草覆盖保墒的旱农栽培麦区发生严重,其是我国在小麦上新近发现的第一个类菌原体病害。  相似文献   

18.
1982年盐城市用粉锈宁防治水稻穗期多种病害,连续3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此药对水稻多种病害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每亩用纯药7克,保产率达8—9%,比未防治的对照区,每亩可增产稻谷80斤以上,投入和产出之比为1:18。1985年全省防病示范面积达115万亩。 粉锈宁对水稻纹枯病、云形病、叶尖枯病、叶黑肿病、鞘腐病、紫秆病、稻曲病、粒黑  相似文献   

19.
<正>3月1日,农业部在湖北襄阳召开春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现场会,重点部署了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据监测分析,今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流行风险高;穗期蚜虫在华北和黄淮北部麦区可达大发生程度;白粉病和纹枯病在高产麦区偏重发生。随着气温回升、降水增多,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蚜虫、麦蜘蛛等小麦主要病虫陆续发生危害。其中,条锈病在豫南、鄂北及江汉平原、西南、西北麦区呈发病  相似文献   

20.
取高粱幼苗切去根部,削去外部叶鞘,露出生长锥,放在乳酚油锥蓝染剂(或棉蓝里)煮染20分钟左右,至材料软化为止,取出夹在两片载玻片里压开,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病株生长锥和心叶细胞组织染成浅蓝色,丝黑穗菌菌丝染成深蓝色,呈一段段瘤节状分枝,易于识别。据两年田间对比试验结果,本法预测田间发病率比较准确、简易、快速,适用于室内药剂筛选和田间预测药剂效果。田间高粱出苗后,分期取病株以徒手切片染色观察,侵染菌丝先集中于生长锥基部,后移向生长点里,花芽分化后移进花穗里。成株的高粱病株的每节组织里,均有丝黑穗菌丝存在。丝黑穗菌从高粱幼芽芽鞘侵入,侵入时期从种子发茅到芽长1.5厘米。在高粱幼苗生长锥里的散黑穗菌和坚黑穗菌的菌丝与丝黑穗菌菌丝,在形态上不易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