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苤蓝 1.1最佳贮藏指标 (1)温度:0℃。(2)气体:未定。(3)湿度;98%-100%。(4)贮藏期:2-3个月。  相似文献   

2.
《云南农业》2012,(10):60
1苹果1.1品种属性苹果品种多,栽培面积、范围广。通常晚熟品种国光、印度、红富士、秦冠等较耐贮藏,元帅系、金冠(黄元帅)、嘎啦苹果的中熟品种次之。甜黄魁、祝、早生旭等早熟品种贮藏期12个月。1.2最佳贮藏指标①温度:0℃±0.5℃。②气体:O2浓度2%~3%,CO2浓度2%~3%,富士苹果伤害值CO2浓度应<2%。③湿度:85%  相似文献   

3.
《云南农业》2012,(12):60
1香菇1.1最佳贮藏指标①温度:4~6℃。②气体:O22%~3%,CO210%~13%。③湿度:80%~85%。④贮藏期:10~15d。1.2注意事项①收水:香菇采后含水量高,质脆,贮运中易破损,菇盖呈水渍状。采后修剪后放于30~35℃下,使其失水20%~30%,手捏菇盖不黏即可。②抽气小包装:销售到日本、美国和香港地区的香菇,收水后,一般定量(5~10kg/袋)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抽空袋内空气,扎紧袋口,于泡沫箱中贮运。③自发气调:香菇采后装入塑料袋中,于5℃下贮藏5d,袋内O2达到2.7%,CO213.1%,贮藏期可达到15d  相似文献   

4.
茂谷橘橙果实低温贮藏过程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晚熟、优质茂谷橘橙在4~6℃下贮藏130 d期间9个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贮藏120 d时,各项指标变化如下:①好果率至第40 d仍保持100.0%,此后缓慢下降至95.2%;②失重率由0缓慢上升至2.1%;③可溶性固形物(TSS)由15.5%上升至第90 d的17.0%,此后逐步下降至15.4%;④总糖由...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采收期及贮藏方式对瓦里短枝苹果生理变化的影响,以瓦里短枝苹果为材料,在室温(温度16~27℃,RH 28%~40%)、地窖(温度13~18℃,RH 54%~62%)和冷藏[温度(4±1)℃,RH 85%~95%]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①盛花后157 d,单果质量无明显增加;②室温贮藏10 d,采摘Ⅴ、Ⅵ期果实乙烯释放高峰出现,达到可食用状态;贮藏20 d,采摘Ⅱ、Ⅲ期果实硬度较高;③地窖贮藏下,Ⅱ~Ⅳ期果实乙烯释放高峰分别出现于25 d、20 d2、0 d,贮藏30 d时果实硬度依然保持在6.00 kg.cm-2以上,风味良好;采摘Ⅴ、Ⅵ期苹果贮藏20 d后,硬度均降到5.00 kg.cm-2左右,肉质绵;④冷藏条件下,不同采摘期果实贮藏120 d后,硬度均在6.00 kg.cm-2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贮藏特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蔬菜贮藏如何趋利避害,关键是创造有利于蔬菜保鲜保质贮藏的温、湿环境。一、温度。贮藏温度过高是造成蔬菜养分流失和亚硝酸盐增加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蔬菜(菠菜、油菜、韭菜、青菜等深颜色的嫩叶菜),贮藏温度不宜超过3℃,其中菠菜、油菜以0~2℃为最佳,在此温度下可保存5天,每高出3℃,保存时间就减少2~3天。  相似文献   

7.
张忠良  黄建 《农友》2001,(6):15-15
1.贮藏条件(1)温度:鲜芋贮藏期间应保持5~10℃的适宜温度。低于此温度魔芋就会受到冻害,当温度持续在O℃以下时,冻害就会严重发生,进而腐烂:温度过高时,魔芋的呼吸作用加强,加大了水分的散失,高温高湿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早酥梨为试材,研究了早酥梨的耐藏性及早酥梨的贮藏要点,早酥梨的最适贮藏温度为-1~0℃。在气调贮藏时可贮藏7~8个月。CO2浓度维持在3%以下,O2浓度在5%~8%之间。  相似文献   

9.
芋头贮藏法     
李静 《农村新技术》2009,(10):72-72
芋头也称芋艿,喜干不喜湿。贮藏的最佳温度为10~15℃,在0℃以下或25℃以上时会受到伤害。宜在下霜时收获并立即贮藏。  相似文献   

10.
1)药剂浸果法.作为草莓保鲜的化学药剂主要有:柠檬酸、维生素C、赤霉素(GA)、蔗糖脂肪酸酯、抑霉唑、山梨酸钾、乙烯吸收剂(KMnO4和CaCl2、硅藻土)、植酸、乳酸、醋酸、乙醇、SO2释放剂等.这些药剂中,除SO2释放剂是以缓慢释放SO2气体至贮藏果实的环境中达到防腐保鲜效果外,其余均以一定浓度的单一药剂或几种药剂配成复合溶液→贮前浸果→晾干果实→聚乙烯袋包果→一定温度下贮藏的方式进行.其中保鲜效果较好的组合有:①2.0%CaCl2+100mg/kg赤霉素+0.2%柠檬酸复合浸果剂浸果后于2℃左右贮放,可以较好维持果实硬度和保持果色,但贮至15 d后固形物含量明显下降、Vc损失近50%;②0.2%植酸+3 0 %乙醇或0.3%乳酸+0.04%醋酸复合液浸果于6~8℃贮藏,可在10 d内控制腐烂;③SO2缓释剂贮藏20 d可达到67.7%的好果率,但使用时必须慎重,以防对果实起漂白作用;④0.10% ~0 .15%植酸+0.05%~0.10%山梨酸+0.1%过氧乙酸复合液浸果后,于低温下贮藏15 d,可有 90%~95%的好果率.  相似文献   

11.
1 贮前准备(1)适宜的贮藏条件 在温度为 - 1~ 0℃ ,相对湿度 90 %~ 95 % ,氧气 2 %~ 4 % ,二氧化碳 3%~ 5 %的条件下 ,一般可贮存 5个月左右。(2 )药物处理 果实经二氧化硫处理后可防止在贮藏过程中真菌侵染所引起的腐烂。具体方法有下列 3种 :①重亚硫酸盐释放法。按葡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测定,得出了库尔勒香梨果实的最佳贮藏参数是:贮藏温度-1 ̄0℃;O2浓度2% ̄4%;CO2浓度0.06% ̄2%;湿度90% ̄95%。  相似文献   

13.
香蕉保鲜环境参数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香蕉保鲜参数对香蕉贮藏品质的影响,对国内外香蕉保鲜参数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温度、气体成分、相对湿度以及各参数在贮藏环境中的优先级关系.对多数香蕉品种而言,适宜的保鲜参数为:温度12~20℃,最佳温度13℃,O2浓度2%~5%,CO2浓度2.5%~7%,相对湿度85%~95%.气体成分优先级中O2浓度大于CO2浓度.  相似文献   

14.
气调贮藏对冬枣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韩冰  王文生  石志平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1):2379-2379
【目的】从气调组分入手研究不同的气体指标对冬枣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以期得出比较理想的组分指标。【方法】采用2%~3% O2,0~0.5% CO2;5%~6% O2,0~0.5% CO2;8%~9% O2,0~0.5% CO2的气体指标,在温度为(-1.5±0.5)℃、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进行了冬枣气调贮藏研究,以(-1.5±0.5)℃、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无气调控制的冬枣作对照(21% O2,0~0.5% CO2)。【结果】在90 d的贮藏期内,5%~6% O2、0~0.5% CO2的气体成分,能更好地延缓冬枣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果肉硬度的降低,降低乙烯释放量,减少乙醇和乙醛在果肉内的积累量。【结论】试验肯定了气调储藏的优越性和可行性,补充了气体组分的数据参数。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 Snow Spring 大白菜(Brassica pekinesis)(日本品种)在0℃和4℃下,不同 O_2%和 CO_2%配比对减少大白菜贮藏损失的影响和气调贮藏中所发生的生理失调。结果表明:气调贮藏的效果受气体成分、温度和贮藏时间长短的综合影响。在0℃和4℃下,本实验的各种气体成分中贮藏70d 的大白菜的总损失未出现显著差异,但贮藏112d 后,0℃下2%O_2-1%CO_2和4%O_2-1%CO_2的气体成分可以明显降低大白菜的贮藏损耗,前者较后者的效果更好。大白菜的叶脉褐变仅在0℃发生而且不受气体成分的影响。在0℃下贮藏112d 水浸斑出现,其严重程度主要与 CO_2浓度有关,5%CO_2水浸斑最严重。大白菜贮藏前在20℃的呼吸强度平均值为:12.80mL/kg/h,贮藏后各处理的呼吸强度稍有增加,2%O_2-5%CO_2中白菜因腐烂严重,呼吸强度高达24.75mL/kg/h。贮藏前后的乙烯释放量几乎没有差异,贮藏中未见脱帮现象。  相似文献   

16.
<正> 板栗采收后,栗果本身的生理活动仍很活跃,在物质转化过程中,栗果本身产生强烈的吸收作用,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并产生热能。栗果堆集时,如不及时通气散热和保湿降温处理,会使堆内温度增高,种胚霉烂坏死,表层栗果脱水失重,失去经济价值。 1 贮藏条件 1.1 温度:贮藏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12℃以下。冷库贮藏温度0℃~2℃,最低不超过-3℃。温度上  相似文献   

17.
黑毛豆适宜贮藏温度为8~10℃,温度过低易遭冻害,表现为豆荚上有凹陷的锈病,有的呈水渍状病斑块,随即腐烂。气调贮藏的气体成分为氧气2%~3%,二氧化碳低于10%。常用贮藏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贮藏条件在防空洞、恒温库等地点,用淄博市农科所生产的硅窗保鲜袋进行试验。袋子规格为长580毫米,宽360毫米,厚度0.08毫米,每袋可装菇7~8公斤。袋内气体指标为:氧气1.9~3.7%,二氧化碳4.2~6.8%。每公斤金针菇所需硅窗面积:在防空洞内13~15℃条件下为62厘米~2,在恒温库内0~2℃条件下为28厘米~2。贮藏时间:在防空洞内贮藏16天,商品率达95.1%,在恒温库内贮藏28天,商品率达98.7%。冬季,可将硅窗袋放入地窖内,人为控制温度在0~2°左右进行贮藏,此法与恒温库内效果相近,而成本大大降低。二、贮藏方法1.贮前预处理:贮藏前,首先应将贮藏地点打扫  相似文献   

19.
据试验,西兰花贮藏期病害主要有生理性黄化、真菌性霉烂、菌核病、霜霉病及细菌性腐烂等,其中生理性黄化发生最为严重,真菌性病害主要菌核病和霜霉病,其源于产前的侵染。贮藏温度是影响贮藏病害发生和黄化的重要因素,在2℃条件下贮藏9d不黄化,也不霉烂,7℃以上温度下贮藏黄化率和发霉率随温度升高、时间增加而逐步提高。50℃热水处理3min能有效减轻贮藏病害和贮藏中黄化的发生,减少西兰花贮藏后花枝表面真菌和细菌数量,细菌数量能减少60%~80%,真菌数量能减少50%~70%,因此,热处理可以作为减少贮藏中黄化和贮藏病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长兴、杭州、上虞等地茄子收获期田间病害调查结果显示,茄子采收期主要病害有灰霉病、菌核病、绵疫病和炭疽病等,其中以灰霉病和菌核病最为严重.据对商品茄子进行不同温度下塑料框、普通包装袋、PE保鲜袋3种包装方式贮藏试验结果表明,茄果贮运过程中主要有灰霉病、菌核病、绵疫病、细菌性腐烂等病害发生,影响病害发生的关键因素是温度, 0~2 ℃时茄果易发生冻害, 5~7 ℃正常茄果贮藏9d 3种包装方式都不发病;14~35 ℃病害发病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步加重,在7~20 ℃条件下适宜用PE保鲜袋包装贮运;20 ℃以上3d以上贮运则不适合用塑料框,否则易失水黄化.综合试验结果茄子最佳贮运温度以5~10 ℃为宜,包装方式采用PE保鲜袋为最佳.病果及有伤口茄子的存在将大大增加贮运期病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