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1956~2010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单站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该市霜冻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双鸭山市近55年来的平均初霜冻日为9月28日、终霜冻日为5月8日,平均无霜冻期为143天;初、终霜冻日年代变化表现为20世纪50~60年代初霜冻日偏早、终霜冻日偏晚,70、80年代初、终霜冻日接近55年平均,90年代以后初霜冻日偏晚、终霜冻日偏早;初、终霜冻日和无霜冻期的线性变化趋势分别为2.0d/10a、-3.5d/10a和5.6d/10a。  相似文献   

2.
以甘肃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数十年气象定点观测资料为基础,统计、分析了民勤荒漠区无霜期、春季低温、冻土层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该地区平均终霜期为5月10日,初霜期为9月28日,50 a来终霜期有逐渐提前、初霜期有逐渐推后的趋势,但不同年份变异幅度增大;3-5月份地表平均最低温度、气温逐渐上升,≤0℃出现比率下降,但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大强度的降温天气时有发生;3月份冻土层的变化与气温变化趋势相近。30 a以来地表平均日最低温度和气温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该文利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初步分析了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50a来主要气象因子变化趋势,文章根据气象统计学原理,以10a为统计单元进行气候因子变化分析,初步对建场初10a与近10a平均湿度、年均温度、年均降水量、无霜期、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6个气候因子序列的变化进行趋势特征分析,从1962年、1983年、1991年、2000年、2010年5次经调查或复查结果分析表明: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的"双增"对当地气侯条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巨大生态效益逐渐显现;同时当地气候环境的改善对森林采种、育苗、造林、经营、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护林防火、旅游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良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掌握雄安新区气候特征,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基础数据保障,基于雄安新区区域内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多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雄安新区近50 a气温的时间序列变化、突变现象、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雄安新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波动升高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65℃/10 a,略高于全国平均气温变化速率;不同季节平均气温升温对年平均气温的贡献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2)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呈波动升高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38℃/10 a、0.422℃/10 a,平均最低气温升温趋势显著;平均最高气温不同季节的升温幅度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幅度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3)年、冬季、春季和夏季平均气温增暖趋势均存在突变现象,年平均最高气温自90年代开始呈现持续增暖趋势,突变点为1990年。年平均最低气温及各季节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趋势不存在突变现象。(4)年平均气温存在8 a、13 a、19 a周期变化,年平均最高气温存在8 a、11 a、19 a周期震荡,年平均最低气温存在13 a、19~20 a周期震荡。雄安新区气温研究结果对全面认识该区域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黄山区域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黄山50年气象观测数据分析气候变化趋势和主要特征,总结、分析、评估与预测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潜在威胁。结果表明:①50年来黄山区域年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气候正趋变暖,但局部期间也有震荡现象。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温升高比较显著;②黄山年降水总趋势呈波动性减少,减少率为-2.28mm/年。上世纪90年代以后,降水偏多,21世纪初降水显著偏少;近20年来极端天气发生频繁,未来有些极端事件的发生频数还可能会更高。③气候变暖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及黄山森林的脆弱性,改变森林结构与分布,致使多数森林群落生产力趋于下降,使动、植物物候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响应。气温升高和降水模式的变化可能导致松材线虫等外来物种产生快速扩散与大规模入侵,致使黄山松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不同森林类型共1 266个样地的生物量、生产力和蓄积量资料,建立中国主要森林类型生物量与蓄积量、生物量与群落生长量和年凋落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利用1973-2003年间中国6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研究中国森林植被净生产量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3年间中国森林植被净生产量为1 360.64×106t/a,平均生产力为9.53 t/(hm2.a),植被净生产量构成以幼龄林和中龄林为主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东北和西南地区植被净生产量较高;其它地区植被净生产量相对较小。近30年中国森林植被净生产量由第一次森林资源清查时的790.13×106t/a增加到1999-2003年间的1 360.64×106t/a,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森林植被净生产量较低,之后开始逐步增加;中国森林植被平均生产力的变化与净生长量的变化不同,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森林植被平均生产力较高,而后开始下降,直到90年代末之后才开始恢复增长。  相似文献   

7.
陈少彬 《防护林科技》2020,(1):63-64,69
根据森林资源调查的数据,分别从林业用地的面积、树种面积和公益林3方面对雷州半岛森林1998—2018近30年以来的森林资源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州半岛近30年的森林面积不断增大,以桉树为主要树种的开始减少,乡土树种不断增多;公益林占有率增长缓慢;森林树龄结构以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为主等。因此,雷州半岛森林资源正在往好的趋势发展,政府的重视是雷州半岛森林资源转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封育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上世纪80年代初呼伦贝尔市被纳入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范围后,把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封育作为一个重点建设项目,樟子松资源得到迅速发展,面积已从50年代初的0.8万hm^2发展到目前的12万多hm^2,是一项投资省、见效快,成本低、效果好的治理沙化土地、加强森林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利用呼和浩特市近61年平均气温序列资料,通过描述统计、趋势分析、Mann-Kemdall突变检验方法对呼和浩特市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54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变化速度约为0.5℃/10 a,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增温趋势明显加快;冬季升温对全年升温贡献最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气温发生了由冷向暖的突变。  相似文献   

10.
<正> 大力开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是缓和木材供需矛盾,尽快增加森林覆盖面积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我国对丰产林建设经验的探索,已近三十年的历史。五十年代末就提出了丰产林建设问题,六十年代初提出造林实行“基地化、林场化、丰产化”方针,並着手进行了大片用材林基地的规划,七十年代以来在南方十二省(区)范围内开展了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建设。这些年来已取得不小的成绩,但由于大跃进,十年动乱及极“左”路线的干扰加之缺乏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重庆市龙溪河流域近50年年均气温呈现递增趋势,气温倾向率为0.12℃/10年,明显低于全国平均增暖速率0.22℃/10年,且在1997年气温发生突变,由冷变暖。对龙溪河流域气温和降水量的季节、年和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来,龙溪河流域年均温分布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的趋势,年均温最高气温出现在西南部的长寿,最低温出现在东北部的梁平,气温倾向率空间分布呈现出由中部向东西两侧逐渐递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吴纪华     
吴纪华(1921~2007),男,广东省佛山市人,为知名岭南园林名家。吴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毕业于日本鸟取(园艺)专科学校;1953年7月任广东省湛江市建设局园林处技术员、工程师。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应湖北宜昌市邀请,作为广东园林绿化设计工作组成员,参与对湖北葛洲坝建设项目的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和现场施工;1982年调入广东省建委城建处工作,系高级工程师。  相似文献   

13.
于宁乡县龙田镇月塘村选择生长健壮、结实正常的10年生香榧实生植株作为观测对象,对香榧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香榧果实发育过程历时16个月,跨越2个年度,果实的生长变化曲线呈"S"形;当年6月初到12月末果实生长很缓慢,12月中旬到翌年2月末生长极其缓慢,至翌年3月果实开始膨大,从4月末到7月中旬进入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出了个乒乓外交,震惊了世界。但你可知道,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的国营林场总局也搞了个林产品展销"外交","征服"了国家计委干部、各部委领导甚至国家领导人,让人们看到了国营林场的潜力及其肩负的培育森林后续资源的重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早在1963年12月10日至  相似文献   

15.
迪拜是阿联酋第二大酋长国,上世纪50年代以前是个小渔村,面对的是一片贫瘠的沙漠与海洋.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末期,迪拜沙漠下发现石油以后,国家与人民的命运从此改变.进入本世纪初的10年间,迪拜在沙漠中建起了绿都,政府对园林绿化工作相当重视.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刺槐遗传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开展刺槐遗传育种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育种历程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是刺槐速生良种选育阶段,时间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期;第2阶段是刺槐用材林无性系定向选育阶段,时间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期;第3阶段是刺槐观赏、饲用等专用品种引进和选育阶段,时间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作者概括了每个阶段开展刺槐育种研究的单位及取得的成就,列出了每个阶段选育的刺槐良种名录,全国10余个省市区的林业科研、教学单位共选育了100余个优良无性系、14个优良家系和3个优良次生种源。总结了我国剌槐良种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刺槐育种发展策略和创新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利用陕西省1960-2013年气象资料,分析了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时间尺度上,陕西省的年平均气温的上升速率约为0.23℃/10 a,1990年代后期以来,气温显著升高。四季气温也呈上升趋势,其中春、冬季上升速率较大。年降水量以8.78 mm/10 a的速率下降,1980年代后期以来,降水量明显减少。春、秋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夏、冬季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在1996年发生突变,1996年以来为高温期,年降水量在1970年和1975年发生突变,1970年以来为相对少雨期。在10年尺度上,陕西省气候依次经历了冷湿—冷干—冷湿—暖干—暖干的变化过程,暖干化趋势明显。(2)在空间尺度上,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呈现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特征。年降水量整体由南向北递减,部分山地形成地形雨。(3)北半球中高纬度的环流系统的变化和ENSO事件是影响陕西省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宋鸽  刘翔  罗嘉  车召贵 《绿色科技》2022,(20):55-58+63
利用黄石站1981~2020年的ERA-5再分析辐射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5年滑动平均、M-K突变检验和累积距平法对近40年来黄石市太阳总辐射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黄石市年际、春季、夏季和秋季太阳总辐射随年际的变化均呈上升趋势,而冬季呈下降趋势;夏季太阳总辐射历年均值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小;月平均太阳总辐射随月份变化呈单峰型分布,在7月份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认识近十年内蒙古造林概况,文章以内蒙古作为研究区域,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11996~2015期间,内蒙古造林面积呈现出明显波动趋势,2002年达到最高峰值后。2近十年以来,内蒙古造林面积中公有经济造林面积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而个非公有经济造林面积比例呈现波动下降趋势。3从林种结构看,内蒙古造林面积中各林种造林面积均存在不同程度变化。用材林面积比重迅速减少,防护林、特殊用途林等面积则大幅增长。4近二十年,内蒙古的森林覆盖率呈现缓慢增长趋势。各个盟市森林覆盖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根据黑龙江省的地理特点及气候变化特征,利用该省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低温冷害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表明:近50年来黑龙江省低温冷害天气对农作物产量影响最重的是上世纪的60年代和70年代,典型严重低温冷害年是1964、1969、1972、1976年,主要以障碍型和延迟型为主的低温冷害;80年代到90年代,气温逐渐增高,低温冷害天气发生频率有所减少,粮食产量逐渐提高,全省农业经济有所增长;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低温冷害天气频率大大降低,黑龙江省大范围的严重低温冷害天气逐渐减少,但阶段性和区域性的低温冷害天气出现比较频繁,如2002、2004、2006、200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