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水灌溉工作。中国的国情和水情决定了缓解中国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在于节水。要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持续增加对水和粮食的需求 ,建设节水型农业 ,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厉行节约用水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发展节水灌溉 ,实现农业用水的高效利用 ,必须要有科学的灌溉试验成果作依据。因此 ,加强灌溉试验基础性研究 ,做好用水定额编制 ,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必须抓好的重要工作。1 灌溉试验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从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 ,为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全国开…  相似文献   

2.
加强灌溉试验要与时俱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灌溉水资源日益紧缺,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灌溉试验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作相应调整。强调灌溉试验成果必须有利于节水,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除开展一般作物的灌溉试验外,要适应作物和农业用水的多样化,开展设施农业、雨水利用和处理后的污水灌溉水稻试验。同时要研究水稻田的蓄水、除涝和生态功能,以适应气候变化和环境需求。新建或改建试验站要避免城市化影响,采用站址和试验区分开布设模式。对专门的试验设施不宜作统一规定,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相似文献   

3.
发展灌溉试验挖掘新疆节水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疆滴灌技术的大力推广,2011年新疆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491,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10.针对这种现象,通过对近几年高效节水灌溉制度的研究进展的分析,发现新疆地区的节水潜力有待于进一步挖掘.以往的灌溉制度试验比较零散,若能结合气象部门与水利部门的自身优势,通过彭曼公式对灌溉制度进行优化,容易寻求到适应当地的优化灌溉制度,进而能大大提高新疆的节水效率.  相似文献   

4.
5.
在总结水稻传统淹水灌溉方式及现行节水灌溉方式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水稻“淹灌-露田”灌溉模式,该模式具有减少灌水次数,减轻灌溉管理的劳动强度,减少斗农渠的输水时间从而提高输水效率,并可提高降雨利用率等优点,介绍了该灌溉模式的基本依据、技术要点及在湖北省宜昌市东风渠管理处灌溉试验站的试验情况,并根据2000-2001年的试验资料,对该灌溉模式的灌溉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从金乡县水资源状况和节水灌溉现状出发,介绍了发展节水灌溉取得的成就,对各种节水灌溉模式作了分析。提出了目前发展节水灌溉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及建议,可为同类地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结合福建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实际,指出“浅、蓄、晒、湿”是符合目前福建省水稻节水灌溉实际情况的一种较理想的灌溉模式,给出了相应的具体做法,并以福建省仙游县官杜陂灌区的水稻节水灌溉定额计算为例,对此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8.
湘潭县水稻节水灌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潭县地处湖南省中南 ,属丘陵地区 ,是一个有着 115万人口、7万hm2 耕地、6 .3 3万hm2 水田的农业大县。多年平均降雨量在 14 0 0mm左右 ,人平占有水资源只有 182 0m3 ,低于全省和全国人均水平 ,县区域内降雨不均 ,基础水量少。随着该县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水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我们认为从水稻节水方面着手是解决用水供需矛盾最有效果的办法。为了探讨湘潭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寻找适合丘陵地区节水灌溉模式 ,从 1997年开始 ,我们在古潭镇九龙、兆托、通湖 3个村建立了一个 2 10hm2 节水灌溉试验区 ,并进行了试验和…  相似文献   

9.
蓄流灌溉技术试验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介绍了蓄流灌溉技术原理和灌溉方法,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分析了蓄流灌溉与果树常规沟灌的用水量、土壤水分、土壤湿度、果树生长量,以及与滴灌比较的节水节能分析。分析表明,果树蓄流灌溉方式下土壤湿度适宜,用水经济,节水增产,节能低耗,提高水温,防止病虫害等;灌溉系统田间供水畅通,无深层渗漏水量损失,田间水利用效率和灌水质量提高;灌溉管理操作简单,灌水时间和轮灌周期缩短,灌水作业劳动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灌溉试验站规划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国的气候、农业、水利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区划,合理地选择各省的中心站及重点试验站,并对其进行科学地规划设计,对于总体把握我国灌溉试验基础数据尤为重要。针对目前正在全国进行的灌溉试验站网规划,对省级中心站及重点站的课题规划、试验站的总体布置及设施设备规划和做好本次规划的其他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转型时期福建省灌溉试验问题的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福建省灌溉试验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转型时期全省通过加强灌溉试验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等措施,因地制宜筛选全省灌溉试验重点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节水灌溉的作物需水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对节水灌溉条件下的冬小麦、夏玉米、棉花和水稻需水量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节水灌溉模式对作物需水量变化产生较大影响。与浅水灌溉模式相比 ,控制灌溉模式的水稻需水量减少 3 4.6% ,覆膜旱作节水模式的水稻需水量减少 3 9.94%。采用节水灌溉模式后 ,冬小麦需水量减少 1 0 %左右 ,夏玉米需水量减少1 3 % ,棉花需水量减少 3 0 %。因此 ,对大田农作物进行高效节水灌溉 ,能在获得高产 (增产 )的前提下 ,较大幅度地减少作物的蒸发蒸腾量 ,其中无效蒸腾量的减少成为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1水资源危机已成现实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东翼,全省总人口3077.28万人,共有土地面积15.63万km2,其中耕地面积364.509万hm2。在耕地面积中有灌溉面积122.212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3.5%,其中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02万hm2,园林牧草地及其他管灌面积2.012万hm2。在灌溉面积中万亩(约667hm2)以上自流灌区45.0O9万hm2、纯井灌区35.475万hm2、机电灌站30.933万hm2、小型水利8.782万hm2。灌溉面积大多数分布在腹部地区的六大盆地中,而占全省耕地面积80%以上的山区丘陵区内灌溉面积极少。全省大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介于400~6…  相似文献   

14.
15.
棉花平膜灌溉的节水增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膜上灌较传统沟畦灌有较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覆膜改善了水流条件,灌水流速增大,当灌水流量大时,对灌水量难以控制,易产生余水,灌溉均匀度不易掌握;灌水流量小时,灌水时间太长,会与传统配水方法不协调等。平膜灌水法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它是把沿田面坡度方向设置的灌水沟改为沿等高线走向布置,使水流在水平沟内流动,沟与地面全部采用地膜覆盖,灌水时,沟内的水量通过沟底渗水孔渗入土壤,达到湿润土壤的目的。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采用这种方法,在哈密、昌吉等地对小麦、棉花、玉米等作物进行了田间试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膜上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西藏节水灌溉发展现状与规划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节水灌溉的发展,西藏节水灌溉在今后10~15年将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2010年全区节水灌溉面积将达到18.84万hm2,2020年节水灌溉面积将达到26.68万hm2左右.到2020年,全区绝大部分地区灌溉缺水问题将得到解决,农牧民生活水平将大大提高,生态环境将得到很好改善,最终将西藏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节水型社会.  相似文献   

17.
现代灌溉设备与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现代灌溉设备的特点,塑料节水灌溉器材是现代灌溉设备的重要部分,是现代农业高效节水灌溉不可替代的物质条件;从我国自然经济特点出发认为,我国塑料节水灌溉器材整体技术水平不高,适应性不足,提出“十五”期间在塑料节水灌溉器材的发展,要解决的几个重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大范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节水灌溉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对体系所包含的主要方面,包括有限水资源时空合理配置,涵养水源,在输,配,灌,耗各个环节减少无益水量损失,提高水的利用率和供水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系统的措施和实施技术,并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1我国喷灌设备发展的现状1.1研制设备的种类1.1.1喷灌机(组)我国的喷灌机从研制的情况来看,大、中、小、轻型喷灌机都研制过。大型喷灌机我国先后研制的型式有观意壁式、拖拉机单喷头悬挂式、中心支轴式、平移式、滚移式和技盘卷管式等。据农垦系统1990年统计,已有大型喷灌机1100台,喷灌面积11万hm2。目前定型批量生产和使用较多的是电动中心支轴式和滚移式喷灌机。中型喷灌机我国曾研制过单喷头悬挂式、双悬臂式、绞盘卷管式和移动管道机组式等型式.除移动管道式机组外,其它推广应用不多,未形成批量规模。最近经盘卷管式生产和…  相似文献   

20.
应用绿色根源节水灌溉方式对西红柿进行灌溉处理,相对于其他灌溉方式,得到了节水和提高产量的实验结果,并确定了埋管最佳深度为距离地表约30cm和浇灌量0.75L/次。根据西红柿的实验,应用绿色根源节水灌溉方式到道边树和干旱丘陵果园的节水灌溉,并研制了绿色根源灌溉系统的机械装置以1年龄杏树为试验对象,试验表明果树的成活率和生长性与一般灌溉方式相比有明显的提高,而且相对于地下滴灌方式,绿色根源灌溉系统具有成本低,易控制,可移动,易操作和故障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