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CNDO/2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12个氯苯类化合物(包括苯分子 )的电子结构,并结合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氯苯类化合物电子结构与其对花Jiang鱼(Guppy)和发光细菌(Microtox)半致死量负对数(DLC50、EC50)之间的定量关系,分别获得氯苯化合物最低空轨道(LUMO)与最高占据轨道(HOMO)的能量差)DELH)与DLCT50和EC50之间的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分虽为0.969和0.937)。结果表明:DELH值越小,即化合物接受电子的能力越强,则氯苯化合物对Guppy和Microtox手毒性就越大,据此可预测氯苯化合物的毒性。  相似文献   

2.
邹丽敏  王超  林志评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736-4737
研究了对硫磷和敌百虫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及以毒性单位1∶1、1∶44、∶1配比的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并且对联合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毒性单位法(TU)、相加指数法(AI)、相似性参数(λ)得出二元混合物的联合作用均为拮抗作用,混合毒性指数法(MTI)与前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3.
利用T_3发光菌实测荆马河底泥生物毒性,结果表明,T_3菌发光度能较好地反映出底泥中各种污染物的综合毒性。其结果与理化方法分析结果相吻合,由此可见,T_3发光菌可用来测定底泥的总体生物毒性。用T_3发光菌测定底泥生物毒性,具有速度快、操作方便、费用省等优点,适宜于污染较重的底泥的日常监测。  相似文献   

4.
防腐剂对水生鸢尾组培苗内生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生鸢尾组培苗继代培养中,通常接种后10 d左右开始在增殖苗周围不断出现明显或不明显的细菌菌落.推断在水生鸢尾继代培养中不断表现出的污染为内生菌污染.当组培苗基数达到一定量时,如需快速繁殖,通过在培养基中增加抗生素抑制污染已不能实现.通过试验,发现在培养基中加入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两种食品防腐剂,不仅起到抑制菌生长的作用,而且在培养基灭菌中能耐高温高压.进一步试验表明,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苯甲酸钠对内生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山梨酸钾,但苯甲酸钠的浓度不应超过0.5%,否则会影响水生鸢尾苗的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及评定Cd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方法]选取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为指示微生物,采用急性毒性微孔板法,发光抑制率为测试指标,利用发光菌方法评价施用不同调理剂的Cd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结果]Cd污染土壤提取液对发光菌的发光有抑制作用,并随着Cd浓度的增加,发光菌的发光强度逐渐减小,其发光抑制率与Cd浓度呈正相关,Cd的EC50为10.97 mg/kg。与CK对比,施用白云石的处理显著降低了Cd的有效性及Cd的生物毒性。Cd有效性和青海弧菌的发光抑制率降低幅度分别为29.95%、15.35%;用发光菌方法测得Cd的生物毒性与化学方法测得Cd的有效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结论]结合化学分析与生物毒性检测可为污染土壤评价与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京杭运河秦洪桥断面河水混合菌为受体,采用细菌生长抑制试验,测定了8种取代苯酚化合物的急性毒性,得到24h—lgIC50值;并通过对11种理化参数进行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毒性指标-IgIC50对(TSA)2和△H1的QSAR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取代苯酚类化合物毒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子的化学活性和分子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选取腈化合物和醛化合物为研究对象,以明亮发光杆菌为模式生物,以15 min发光抑制为测定终点,测定了10种腈醛化合物的单一急性毒性和55组二元非等毒性比腈醛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分别建立了腈、醛化合物单一急性毒性的QSAR模型,并提出了非等毒性比腈醛混合化合物对发光菌联合毒性的QSAR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的腈醛混合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不同,主要呈现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采用QSAR模型定量描述了腈醛类化合物对明亮发光杆菌的联合毒性作用,为环境介质中腈醛的联合生态风险评价和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毒性试验,得出氟乐灵对15种代表性水生生物的毒性数据,分别采用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三种基准推导方法,推导氟乐灵的水生生物基准值。结果显示:评价因子法、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和毒性百分数排序法得出的基准值分别为0.007 5、0.075、0.071 mg·L-1。评价因子法得出的基准值较低,原因在于该方法主要依赖敏感物种的毒性值推导基准值,有时会造成过保护。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和毒性百分数排序法得到的基准值比较接近,大于评价因子法得到的基准值,而且这两种方法基准值的推导都需要较多的水生生物毒性数据,得出的基准值可以保护绝大多数水生生物。研究得到的氟乐灵水生生物基准值将为农药水质标准的制订及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筛选、检测,得到氯苯类化合物的降解菌,对其降解率进行研究,并通过16S rRNA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共筛选出4株具有降解活性的菌株,在18℃、pH 7.2时降解率较高。初步鉴定4株菌株分别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炭疽杆菌(B.anthraci)、同温层芽孢杆菌(B.stratosphericus)。  相似文献   

10.
环境激素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对水生生物造成不利影响,并通过食物链蓄积对陆生动物及人类构成威胁。本文总结了主要环境激素对水生生物毒性效应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4种洗衣粉(奇强无磷新皂粉、奇强亮白加酶洗衣粉、汰渍360度全能洗衣粉和汰渍"净白去渍"无磷洗衣粉)对水生动物多刺裸腹蚤的毒性作用.通过统计水蚤24和48 h的死亡个数,计算其半致死浓度LC50值,确定1个浓度组,计数心率的变化.结果显示:一定浓度的洗衣粉能够抑制裸腹蚤的运动,使心率加快,并且造成大量死亡.随着时间的延长,洗衣粉对水蚤的毒性作用随之增强.24 h测得的LC50值分别为33.03、36.63、31.39和21.79 mg/L;48 h测得的LC50值分别为15.28、16.31、13.82和7.44 mg/Lo  相似文献   

12.
以明亮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为受试生物,研究3种水体常见的喹诺酮类抗生素(QNs)对其的单一毒性和联合毒性作用,并基于毒性单位法、相加指数法和混合毒性指数法等联合作用评价方法,对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作用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评价方法对3种QNs的联合效应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联合毒性作用类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根据发光菌发光原理和QNs分子结构不同,可对联合毒性作用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多种QNs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作用呈现出以拮抗效应为主,揭示了此类医药品在环境中联合使用时可导致药效的降低或引发微生物耐药性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Hg2+对3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静水生物法、充气和恒温法研究Hg2+对克氏原螯虾(Porcambams darkia Girard)、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中华绣皱鱼(Rhodem sinemis)3种水生动物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Hg2+对中华鲚鲮鱼毒性相对较强,对克氏原螯虾毒性相对较弱;24h对中华螃皱鱼、麦穗鱼、克氏原螫虾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222mg/L、0.300mg/L、18.390mg/L,96h对中华螃皱鱼、麦穗鱼、克氏原螯虾的半致死浓度较低,分别为0.193mg/L、0.244mg/L、1.430mg/L。安全质量浓度依次分别为O.00193mg/L、0.00244mg/L、0.01430mg/L;克氏原螯虾对水中H矿离子的耐受性超过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28倍多。  相似文献   

14.
王雷  李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42-12544
[目的]建立具有良好相关性和稳定性的取代芳烃对大型蚤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方法]采用Gaussian03程序包中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计算取代芳烃的部分结构参数和毒性参数。[结果]-lgEC50的回归方程为-lgEC50=4.496+1.5×10-2MM+9.958×EHOMO+0.677×ΔQR;方程中各自变量的变异膨胀因子(VIF)分别为:1.508、1.364和1.157。取代芳烃对大型蚤急性毒性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分子量MM、分子最高占有轨道能EHOMO和苯环上净电荷增量ΔQR,且这3个结构参数与-lgEC50正相关,其标准系数分别为0.986、0.289和0.175。分子量越大,分子总能量(能量为负值)越低,化合物越稳定,毒性越大;分子量越大,lgP越大,化合物的脂溶性越大,毒性越大。[结论]该试验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很强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3种水产药物对新疆裸重唇鱼的急性毒性,为新疆裸重唇鱼苗种培育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在水温(12.2±0.2)℃,pH(8.6±0.1),溶氧(8.4±0.3)mg/L的静水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甲醛、食盐和高聚碘对体质量(75.23±5.08)g新疆裸重唇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结果】新疆裸重唇鱼幼鱼在甲醛、食盐和高聚碘中24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89.27、13 580.67和、44.89 mg/L;48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9.21、13 010.59、38.46 mg/L;72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6.23、12 824.48和、34.74 mg/L;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8.07、12 621.56和、32.42 m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12.48、3 582.37和、8.47 mg/L;新疆裸重唇鱼幼鱼对3种药物的敏感性为:高聚碘>甲醛>食盐,均为防治新疆裸重唇鱼幼鱼疾病较好的药物。【结论】高聚碘、甲醛对新疆裸重唇鱼幼鱼属中毒性药物,而食盐属低毒性药物,在幼鱼疾病防治中,严格控制药物剂量浓度及浸泡时间。  相似文献   

16.
李兴春  信晶  杜显元  李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986-21989
通过测定掺杂Pb2+、Zn2+、Cd2+、Cu2+和Cr3+的土壤浸提液中明亮发光杆菌T3的抑制率,研究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明亮发光杆菌T3的生物毒性效应。按照重金属离子等效应浓度配比的原理,设计均匀试验,用逐步多元回归法构建土壤水浸提液中重金属(Pb2+、Zn2+、Cd2+、Cu2+和Cr3+)浓度(Xi)与发光菌抑制率(Y)的响应关系:Y=(-39.596±15.811)-(6.633±0.802)×(-lgXCu)(-lgXZn)+(59.466±8.731)×(-lgXCd)(-lgXCr)。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F检验和t检验的P〈0.05),模型校正后的决定系数(R2adj)为0.933。内部样本验证表明,发光菌抑制率的预测值与试验值相对偏差最大为8.6%,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机理分析显示,Cu2+和Zn2+交互体现为拮抗作用,Cd2+和Cr3+交互体现为协同作用,故在重金属复合污染控制方面,有必要进一步研究Cu2+和Zn2+拮抗作用对降低复合毒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舒巧玉  刘洋  肖莉  韩志萍  叶金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991-19994
微生物厌氧降解芳香族化合物对于环境生化循环和生物圈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综述了沼泽红甲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对芳香族化合物的厌氧降解机制、厌氧降解途径中的关键酶及其编码基因以及降解应用,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生物能源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了45种硝基芳烃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其急性毒性之间的关系,以硝基芳烃类化合物的量子化学参数作为输入,用3×4×1网络预测其急性毒性.采用内外双重验证的办法分析和检验所得模型的稳定性,所构建网络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99 5,交叉检验相关系数为0.996 8,标准差为0.023 5,残差绝对值≤0.15,应用于外部预测集,外部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998 4;而多元线性回归法(MLR)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43 5,交叉检验相关系数为0.928 7,标准差为0.240 9,残差绝对值≤0.69,外部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956 6.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获得了比MLR模型更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陈琳  张争民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73-75,110
本研究通过测定混合菌的24 h--logIC50来确定不同结构苯酚类化合物的毒性。首先通过预试验确定浓度范围,在浓度范围内配置一定浓度梯度的毒物溶液,然后分别加入已接种汴河细菌的培养液中,同时设空白对照,在恒温箱中培养24 h后测定吸光度,并计算其吸光率。结果表明:取代苯酚类化合物对汴河水混合菌的毒性与取代基的种类和位置有关。甲基苯酚在不同取代位置的毒性顺序为间位〉对位〉邻位;硝基苯酚在不同取代位置的毒性顺序为对位〉间位。当取代位置相同时,硝基苯酚的毒性明显大于甲基苯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