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对虾细菌性黑鳃病的组织病理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凯 《水产学报》1997,21(3):303-308
报道中国对虾细菌性黑鳃病的症状、鳃组织的显微、超显微结构的病理变化。病虾鳃区呈,黑色条斑状、活动力差、厌食、死亡率较高。不镜下观察,鳃组织严重坏死、断裂,鳃丝充血,为多量血淋巴细胞浸润,黑色素在多沉积在鳃丝末端。电锐观察到鳃组织的甲壳层和表皮层中的许多没切面的杆状细菌,呈多形态,大小约为(0.2-0.4)×(1.2-1.8微米,单个,偶而连成双,无芽孢,菌体周围细胞结构完全瓦解,组织被腐蚀或许多圆  相似文献   

2.
1986年,舟山地区主要有两种疾病对养成期对虾危害极大,即对虾的黑鳃病和痉挛病。这是当年舟山地区一些生产单位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探讨这两种疾病的发生原因,对进一步开展对虾精养高产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对虾养成期的底质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为修建虾池具有其特殊的生态系统,为了达到使对虾能迅速生长,就得投入足够的铒料,为了获得更多的产量就要在单位面积内投放较自然量大得多的虾苗。由此产生虾池内一系列理化、生物因素的变化。为此,池内的生态平衡实际上处于时刻变动之中,而这些变动有的直接影响虾的生长和生存。本文讲述在同等的养殖条件下对虾养成期的底质处理,对提高对虾生长和生存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再论对虾养成期虾池的生态效益徐启家,赵荣平(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青岛266002)1虾病蔓延是生态环境变化的结果虾病是当今国际养虾业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我国养虾业巩固与发展的最大障碍。1993年蔓延的暴发性对虾流行病,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近年...  相似文献   

5.
对虾鳃部疾病的病原具有多样性,因此防治的关键是筛选出广谱,抗菌,便于使用的药物。通过药物实验证明;防治对虾养殖中经常出现的细菌性鳃病用红霉素的效果最好,而呋喃唑酮,氯霉素,青霉素,磺胺嘧啶虽对部分菌株的抑菌力很强,但具有局限性。士霉素,四环素更因大量滥用已产生耐药怀。实验还表明:多数药物在120℃以上高温下易失效,制造药物饵料应在85℃以下进行。不能使用受潮的漂白粉。  相似文献   

6.
王克行 《齐鲁渔业》2000,17(2):41-44
1992年暴发于福建漳州地区的对虾瘟疫,次年便像洪水猛兽似的传染到全国沿海,给我国新兴的对虾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致使许多虾场濒临破产,至今尚难恢复。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经过数年的研究,基本搞清了病原、病因、病理、传播途径及防治原则。广大虾农在生产实践中也探索出了许多防病的好方法,使我国的对虾养殖业逐年有所回升,估计1999年总产量可达14万t。但是北方的中国对虾的养殖产量回升较慢,这除了与中国对虾抗病力低有关外,近年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疾病,也是造成对虾大量死亡的原因。由于许多病症外部特征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越冬凡纳滨对虾亲虾黑鳃病症病因,对患病亲虾病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越冬后患病亲虾鳃部观察到大量线虫。虫体特征显微结构显示,雌、雄性线虫的平均体长分别为(983.6±16.69)μm和(956.9±12.14)μm,虫体表皮不均质,具有2纵列侧分化、4根头刚毛、3个口腔实齿、5个杯形肛前附器,化感器横向扁椭圆形,食道不形成食道球;经鉴定,确定该线虫隶属于色矛科(Chromadoridae)、色矛属(Chromadorella)。组织病理观察结果表明,线虫感染后亲虾鳃组织坏死、溶解,黑色素沉积,游泳足基部出现黑化层。本文报道了一种由色矛线虫引起的越冬亲虾黑鳃病症。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虾黑鳃病的病因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宁波市各地发生的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 Kishinouye)黑鳃病,经过水质铜的测定及病原菌分离和感染试验,排除了水质铜及副溶血性弧菌和溶藻性弧菌的致病因素,证实了镰刀霉菌是本次黑鳃病(Fungal blackgill disease)流行的病原菌。继而又研究了杀灭霉菌的药物.获得了在实验水体中制霉菌素1.6万单位/升为最低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虾“黄鳃病”病原菌的回接及其药物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欢  刘军 《水产科学》1995,14(2):3-7
从患黄鳃病的中国对虾的血淋巴液中分离到细菌AE1。经浸染及肌肉注射方法感染的健康对虾,并对发病过程及症状进行观察,证明被感染对虾出现的症状与原发病的虾相同;幼虾死亡率与水体中含菌量密切相关;注射AE1菌的对虾死亡率达100%,经专家鉴定病原菌AE1是鳗弧菌Ⅱ型(Vibrio anguillarum Bergman Ⅱ)。抗菌药物氯霉素等可有效地抑制病菌的繁殖及病菌对健康虾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
对虾是我国水产经济动物的一大品种,随着人工养殖时间的延长,对虾自身抗病力减弱,环境污染,病原体较多,对虾病害已成为威胁对虾养殖业的一个严重问题。多年来,我们对养殖对虾主要疾病的病原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养殖过程中建立了严格的消毒措施,控制病毒的传播途径,建立了实用、灵敏、准确的病原监测程序,推广使用快速、灵敏的对虾病毒检测技术(PCR检测方法及核酸探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明对虾鳃细胞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明对虾抗白斑综合症病毒分子标记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经过连续4代选育的抗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174)及未经选育的与174来源相同的中国明对虾野生群体(HB)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与抗病性状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为进一步的基因定位以及中国对虾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共进行220个RAPI)单引物和114对双引物的检测,产生标记数目共计2439个。依据标记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和变化规律,共筛选出5个可能与抗病相关的特异性标记,对这些特异性标记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分析,发现测得片段的序列与数据库中序列的相似性较低,未能找到与所测序列同源性较高的功能基因。这与利用AFIP技术分析的结果一致。由于选育过程施加人工选择,推论这些特异性标记虽不是抗WSSV分子标记,但可能与抗病性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14.
导致对虾幼体大量死亡病原及其传播途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病育苗单位采集亲虾、卵子、各期幼体及水样进行分离培养,取可疑致病菌进行浸浴感染试验,对确定的致病菌进行生化鉴定。结果表明导致对虾幼体大量死亡的病原菌为一种荧光弧菌,其感染流行是由亲虾垂直传播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129尾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分别捕自未暴发白斑综合症(WSSV病毒所致)虾池、WSSV暴发虾池以及曾暴发WSSV虾池。用斑点杂交和组织病理学方法确定各尾对虾的染毒(WSSV)程度。用96孔酶标板法测量相应个体血淋巴上清液的抗菌活力(Ua)、溶菌活力(U↓(L))、酚氧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鲵细菌性感染综合症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尤以四川、湖北、湖南、河南、贵州、陕西等省居多。大鲵具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并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白1978年人工繁殖取得成功以来,我国大鲵人工养殖业发展较为迅速,已成为水产养殖中的优良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长毛对虾“红腿病”分离菌的病原性及生物学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用感染白斑综合症毒病的中国对虾头胸甲,对健康的仔虾进行了人工投喂感染实验,同时从病虾中分离出病毒悬液作为毒种,无节幼体,蚤体 幼体和糠虾体进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人工浸浴实验,结果表明,卵和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对病毒悬液不敏感,闰理切片观察未见病毒粒子,光镜病理切片可观空到鳃上皮,前肠上皮有包涵体样病变,同时在肝胰组织中发现了肝胰腺细小病毒(HPV)包涵体。  相似文献   

19.
由患不同程度褐斑病对虾的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发现,各时期的褐斑病都包括甲壳及壳下内部组织两部分的病变;都有增生性和非增生性两种组织应答。故推论是由多种病原菌混合污染所致。在早期褐斑病虾之甲壳表面发现有粘液状分泌物,说明此时在对虾甲壳表面已有了局部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对虾交尾率,1993,1994年进行了塑料大棚延长对虾交尾期试验,通过大棚控制交尾水温,采取合理安排雌雄比,调节水质,投喂沙蚕,防治疾病等综合技术措施,2年共出棚交尾虾12352尾,未交尾虾5922尾,雄虾5252尾,平均交尾率67.59%,雌雄虾成活率分别为87.54%,63.00%,共获产值626100元,纯利442600元,平均每尾入棚雌虾净协效益21.23元,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达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