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长汀县坡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坡地资源的地形地貌,成土母岩和气候等环境特征决定了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坡地资源按其地貌构成和坡度,质量等级构成可分成不同的类别和等级,由于人们需求的扩大,使得坡地资源的开发也日益增加,如开发不当,极易引发水土流失,导致自然灾害,为使坡地开发科学,合理,本提出了开发坡地资源的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4.
粤北山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与综合整治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北山区是广东省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 ,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造成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长期的人为干扰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措施主要有 :恢复和重建森林生态系统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建立结构功能合理的立体生态农业体系、加大农业环境问题的综合整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办好不同类型区生态环境治理试验示范、依靠科技进步 ,实现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红壤丘岗坡地农业开发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综合分析了红壤丘陵区农业水资源和坡土壤资源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红壤丘岗坡地农业开发利用中应采取的五项对策措施,即:1.坡地开发,水利先行;2.改进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3.合理耕作,扩大土壤有效水库溶;4.推广避旱抗旱生态栽培技术;5.改土培肥,提高地力。 相似文献
6.
贵州山区的旱耕地以旱坡地为主,全省有旱耕地3 487 000 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80%.其中≤2°的旱坡耕地仅占旱耕地的3.94%,2°~6°占旱耕地的8.12%,6°~15°占旱耕地的28.04%,15°~25°占旱耕地的35.11%,>25°的陡坡地占旱耕地的24.79%,>35°的极陡坡耕地占旱耕地的7.29%.全省的旱坡地多集中在西部地区.研究表明贵州山区的土地旱化率,不仅反映该地区的垦殖状况,还可以作为该地区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状况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平凉市坡耕地综合整治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坡耕地综合整治改善了干旱山区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增强了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有效地调控了降水资源,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坡耕地综合整治已成为山区群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增收致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措施,进一步加大坡耕地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力度成为广大山区群众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8.
中国土地整治战略重塑与创新 总被引:14,自引:12,他引:14
中国土地整治自1997年发展至今,内容不断丰富、功能不断拓展,对于实行中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该文回顾了近20 a来土地整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认为中国土地整治经过3个阶段的发展,正在经历1次新的调整,迈向以生态理念为导向的第4阶段。当前,中国土地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土综合整治实践程度较低,资源环境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建设用地整治的实施效果区域差别大,土地生态整治实践水平不高,土地整治资金稳定性不足。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一要创新理念,引导土地整治向绿色化为主导特征的方向转变;二要顺应发展要求,重构土地整治新战略,稳定布局、消除障碍、阻止退化、修复污染,分类型、分区域、分程度规划组织土地整治工程项目;三要重点建设生态良田,使中国高标准生态良田达到6.67×107 hm~2以上;四要依托土地整治工程实施全面节地战略;五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六要加强示范建设、完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沟坡地土地生产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渭北黄土高原地区沟坡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和当地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沟坡地土地自然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分析过程中,把当地主要造林树种根系垂直分布特征及其根系抗旱性特性纳入了分析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嘴头村和西坡村不同树种沟坡地上刺槐(Pobinia pseudoacacia)的自然生产力属于中等稍微偏上水平,而山杏(Prunus armeniacia var.ansu)、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的自然生产力水平则较低。两地沟坡地上的现实生产力计算结果则证明刺槐和山杏两个树种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具有较好的发展前途;而油松和侧柏的现实生产力水平则较低,其发展推广受到了限制。群众对沟坡开发治理的态度和对开发方案的认可对沟坡开发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土地综合整治战略顶层设计 总被引:16,自引:17,他引:16
目前,中国土地整治事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土地整治的推进与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机遇,也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亟需土地综合整治战略顶层设计的指引。该研究基于土地综合整治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分析,揭示了中国土地综合整治的战略背景,根据土地综合整治战略设计思想和原则提出了国家层面的土地综合整治战略定位,明确了土地综合整治战略目标与任务,形成了区域统筹的土地综合整治战略模式与未来土地综合整治战略的总体设计构想,并进行了土地综合整治战略保障机制设计,从宏观层面上确保土地综合整治战略的合理制定和妥善实施,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为提高土地综合整治的针对性、前瞻性、稳定性、协调性和有效性奠定战略导向支撑。 相似文献
11.
12.
河流健康问题引起广泛重视,依据健康河流的要求实施综合整治,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分析了河流健康理念对河流综合整治的启示,从水质、水文与水生态三个方面,探讨了鳌江生态退化的驱动机制,并从流域及河流廊道两个尺度提出了鳌江综合整治对策与方案。 相似文献
13.
14.
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的策略后,农村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与目标,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必由之路.只有对农村土地进行创新思维的科学管理与整治,才能分发挥农村全域土地的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分析农村全域土地进行综合整治的必要性,并提出综合整治的可行性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新形势下临沂市农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结合当地实际,从农村饮用水、农村生活污水、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畜禽养殖及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农村工矿污染及农村生态破坏6个方面说明了临沂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从环保意识、政府监管、环保基础设施落后及科技宣传不足等4个方面分析了临沂市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临沂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京津沙源区草场沙退化综合整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尽快落实中央政府关于做好京津周边地区防沙治沙工作,遏制土地继续沙化和沙漠蔓延扩展,加大草原沙化、退化治理力度,减轻风沙对京津周边地区危害的战略布署,开展浑善达克沙地草场沙化、退化综合整治技术试验示范研究,旨在全面了解浑善达克沙地草场沙化、退化形成演化规律,探索解决畜草矛盾的途径和草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及水-草-畜持续发展的模式,研究开发和引进一批草场沙化、退化综合整治和水草资源合理利用的技术,并通过治理工程将各种技术组装集成示范推广,使新模式实体化,从而为我国草场防沙、治沙生态保护及区域群众脱贫致富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拉萨河下游河谷区风沙源综合整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入分析本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风沙源分布特征基础上,提出把拉萨河下游河道疏浚与风沙源治理相结合,以河道疏浚、农田防护林、乔灌草防风护沙林和流沙固定等物理工程、生物和机械措施为主体,进行风沙源综合整治,一方面可有效控制风沙灾害的威胁,改善河谷区生态环境,同时为拉萨市城市空间发展和当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奠定了基础,体现了在高寒河谷区进行风沙源综合整治的可持续性思路。 相似文献
18.
19.
成县西狭项目区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项目以梯田建设为重点,目的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山丘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总结了项目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包括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坚持预防为主、转变防治意识,加强技术保障、提高治理效益,采取"三近"原则、因地制宜、集中规模治理,并且提出了项目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国有林地是国有林场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林业发展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核心内容.广西国有林场是广西地区的森林资源储备基地,也是建设生态化系统的主要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国有林场的投入度减少,令国有林场的地位逐渐步入边缘化,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必须加强广西的自然生态建设.基于此,分析广西国有林地发展策略,并提出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