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在简要回顾棉花辐射诱变遗传育种的研究历史后,从辐射诱变在棉花遗传育种中的作用、棉花辐射诱变中常用的诱变源、棉花的辐射敏感性和诱变效率、棉花的辐射诱变效应及其突变性状的遗传和提高棉花辐射诱变育种效率的方法等方面对棉花辐射诱变育种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最后还提出了促进棉花辐射诱变育种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植物核雄性不育系利用途径的研究和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天真 《种子》1991,(5):38-42
植物的核雄性不育性,以在杂优制种时可以免除人工去雄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目前,水稻、玉米、高梁等作物国内、外用核质互作类型的雄性不育系进行杂优制种;棉花、水稻、大麦等作物也用核雄性不育系进行杂优制种。三系法的育种程序和生产环节比  相似文献   

3.
《分子植物育种》2007,5(3):411-411
Roberto Tuberosa教授,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农业环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毕业于博洛尼亚大学生物学方向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明尼苏达州大学修学植物育种专业,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方向:(1)以分子标记(RFLP,AFLP,SSR,STS,SNP)为基础的技术,大麦、玉米和小麦连锁图谱的构建大麦、玉米、  相似文献   

4.
玉米纹枯病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除为害玉米外,还可以侵害水稻、小麦、大麦、高梁等多种禾本科作物以及棉花、大豆等双子叶植物。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玉米育种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玉米育种工作,在诸如高赖氨酸玉米育种、高油育种、甜玉米育种、饲用玉米育种、糯玉米育种、高淀粉玉米育种、爆裂玉米育种、玉米雄性不育化育种、玉米辐射育种、玉米常规育种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87年笔者在《种子世界》第8期上已做过介绍,现补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不同作物品种对60Co γ射线的辐照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不同作物品种间对60Co γ射线的辐照敏感性,作者用0~1500Gy 60Co γ 辐射剂量对棉花、水稻、大麦、油菜、大豆和玉米等作物7个品种的种子进行了辐照。结果显示发芽率呈现:(1)不敏感的油菜;(2)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发芽率逐渐下降的水稻和大豆;(3)发芽率呈“下降-上升-再下降”的棉花和大麦,但最高发芽率未超过对照;和(4)发芽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辐照剂量为300Gy 时发芽率达到最大值的糯玉米和甜玉米等4种类型的变化。辐照敏感性依次为水稻>大豆>棉花>糯玉米、甜玉米>大麦>油菜。因此,作者认为不同作物辐照敏感性的差异除了油菜种子因内含对辐射有屏障作用的丙烯芥子油外,主要受作物基因组大小和种子饱满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棉花冷害与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逆性是棉花育种目标之一,也是棉花优质高产的保证,在棉花抗性育种中,应当着重抓好;更新观念,改封闭育种为开放式育种;努力提升棉花育种手段和水平;切实做好棉花品种的审定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不同作物品种间对60Co γ射线的辐照敏感性,作者用0~1500Gy 60Co γ 辐射剂量对棉花、水稻、大麦、油菜、大豆和玉米等作物7个品种的种子进行了辐照。结果显示发芽率呈现:(1)不敏感的油菜;(2)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发芽率逐渐下降的水稻和大豆;(3)发芽率呈“下降-上升-再下降”的棉花和大麦,但最高发芽率未超过对照;和(4)发芽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辐照剂量为300Gy 时发芽率达到最大值的糯玉米和甜玉米等4种类型的变化。辐照敏感性依次为水稻>大豆>棉花>糯玉米、甜玉米>大麦>油菜。因此,作者认为不同作物辐照敏感性的差异除了油菜种子因内含对辐射有屏障作用的丙烯芥子油外,主要受作物基因组大小和种子饱满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作物产量性状QTL定位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物的许多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是数量性状。研究作物数量性状遗传对农作物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定位的原理和常用方法及分子标记在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番茄、大麦和油菜等重要作物产量性状基因定位中的研究现状,并对目前产量性状QTL定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近缘野生大麦遗传资源目录》中的2441份西藏材料进行分析,认为西藏近缘野生大麦资源以春性为主,占总数的99.84%。具有幼苗直立、早熟、植株偏高、多粒性、千粒重略低于栽培大麦品种、穗和籽粒的深色型比率大等显著特点,是适应性育种、抗逆性育种和丰产性育种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1.
玉米区域试验是将玉米育种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是鉴定玉米新品种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是客观评价鉴定新品种特征特性和使用价值的关键措施,也是品种审定和繁育推广优良品种的重要依据。运城市每年都要承担国家级、省级玉米、小麦、棉花、大豆、向日葵等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玉米生产和市场需求逐年加大,导致育种目标有所变化,结果采用的育种方法也不尽相同。我国玉米品种改良主要运用的育种方法有传统育种法、群体改良法、诱变育种法、单倍体育种法、转基因育种法。  相似文献   

13.
《作物育种信息》2005,(10):13-14
我国棉花抗病育种工作起步较早,先后育成了86-1、中棉所12号、盐棉48等多个抗枯(黄)萎病棉花新品种。随着生态条件的变化,与棉花有关的病虫害也有了改变,特别是90年代部分年份大发生的棉铃虫,对棉花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针对棉铃虫的育种工作得到了重视,引进和育成了33B、99B、中棉所29、鲁研棉15号等品种,对棉铃虫的危害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目前,抗虫棉育种已成为棉花育种的主体,但由于抗病棉的特殊性,它在抗虫棉花育种中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魏亦农  孙尔祥 《种子》2003,(4):82-83
本文通过对不同水分条件下二棱与多棱大麦的影响,分析表明多棱大麦抗旱性普遍较强;但二棱大麦也具有抗旱性较强品种,育种与栽培时要注意抗旱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快育种进程,利用海南岛亚热带冬季气温高的条件进行冬繁加代工作,是现今的育种工作中所必不可少的。棉花南繁在棉花科研、育种、生产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棉花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新品种推出速度加快,南繁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南繁工作的技术问题也越显突出。为此,将南繁各项工作中总结的技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棉花育种计算机咨询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现代棉花育种技术进展,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棉花育种计算机咨询系统。该系统以品种资源库、经验库、统计分析方法库三库为依托,通过系统提供的用户接口,在棉花育种的不同阶段为育种者提供一整套的、定量化的、全面可靠的决策方案,从而使棉花育种减少盲目性、纯经验性,大大提高了育种工作的进度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作物育种信息》2005,(11):F0003-F0004
埃及棉花研究所是棉花科研的权威机构,下设以育种为中心的5个研究室和以纤维品质检测及纺纱性能测试为主的4个研究室以及品种资源室(有152个品种)。该所的育种室是棉花育种的主要单位,埃及绝大多数棉花品种由此育成。此外,种性保纯研究室(提纯复壮室)、区试研究室(区试站)、地区研究站以及植保所、植病所等单位在进行研究、试验工作的同时,也协助进行一些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8.
小麦×玉米远缘杂交技术以及在单倍体育种上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小麦作物育种选择的精确性和效率,应用小麦亲本杂交后代F1(或F2)代与玉米进行远缘杂交,经激素诱导和组织培养形成单倍体胚及植株,加倍单倍体(DH)育种结合分子标记和性状表达,达到了单代纯化培育小麦新品系的生产能力;本文阐述了小麦×玉米远缘杂交发展进程,分析了小麦×玉米远缘杂交较孤雄生殖、球茎大麦技术等具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大麦-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是限制大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充分灌溉方式和限量灌溉方式处理大麦产量明显高于不灌溉处理。充分灌溉方式处理下,土壤调理剂处理大麦产量达到8 268.0 kg/hm2,但大麦产量不是随着灌溉水量的增加而一直呈增加趋势。限量灌溉方式处理下,保水剂处理大麦产量最高,达8 605.5 kg/hm2。玉米产量对灌溉水量比较敏感,限量灌溉方式处理下玉米产量均较高,其中土壤调理剂处理下玉米产量最高,达到9 034.5 kg/hm2。  相似文献   

20.
1963年尼尔逊发现了玉米高赖氨酸突变体“奥帕克-2”及“佛洛里-2”之后,许多国家开展了育种及生物化学研究,以创造玉米高赖氨酸同型种及杂交种。目前,正研究提高多种谷物(小麦、大麦、高梁等)种子中赖氨酸含量的遗传及育种途径。我们研制了不预先水解蛋白质,直接测定蛋白质(面粉)中赖氨酸的快速方法,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