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鸭绿沙塘鳢消化系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温18.0~21.0℃下,自孵化第5 d至幼鱼阶段,每天取鱼5~8尾,进行连续切片、H E染色,观察了鸭绿沙塘鳢消化道发育的组织学变化。观察发现,鸭绿沙塘鳢的消化道发育过程分为卵膜内和卵膜外2个阶段(A阶段和B阶段)。A-1期消化管呈直管状,消化管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消化管内无褶皱,消化腺分化不明显;A-2期(孵化第6 d)消化管延长,稍弯曲,消化道上皮细胞拉长为柱状上皮,出现微褶皱,细胞多层排列,消化腺分化为肝脏、胆囊,胆管通入消化道中,胰脏不明显;A-3期(孵化第8 d)消化道盘曲,管径增粗,褶皱进一步加深,内纵外环的肌肉更发达,卵黄逐渐向上收入腹部中,鳔出现;A-4期(孵化第9 d)消化道完全盘曲,出现皱壁,卵黄逐渐被吸收,肝脏、胰脏、胆囊基本成型。B-1期(孵化第15 d,破膜)无胃腺,食道起始处的黏膜下出现齿,之后,出现单个圆形的胃腺;B-2期(孵出第2 d)卵黄完全吸收,幼鱼开始摄食水丝蚓等活饵,胃部有一缢痕;B-3期(孵出第3~5 d)消化系统与成鱼相同,行外源营养。 相似文献
2.
沙塘鳢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a)胚胎和仔鱼的发育进行了观察,描述了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在22℃恒定条件下,沙塘鳢的胚胎发育历时528h,可分为28个发育分期。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如眼、耳囊、心脏、肾脏、肝脏、消化道、鳔、胸鳍和尾鳍等得到优先发育。 相似文献
3.
2005年7—9月用网箱饲养法,在鱼粉、大豆粕、菜籽粕和次粉等组成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肉碱、黄霉素、金霉素、恩拉霉素,配成六种饲料,以不添加促长剂的饲料为对照,研究了混合促长剂对鸭绿沙塘鳢(平均体长6.24cm、体重4.46g)生长的影响。66d的饲养表明,摄食添加肉毒碱(含L-肉毒碱50%)(100g/1000kg饲料)、黄霉素(8%)(50g/1000kg饲料)和金霉素(15%)(300g/1000kg饲料)混合促长剂的鸭绿沙塘鳢生长速度快,是优化的混合促长剂。 相似文献
4.
鸭绿沙塘鳢耗氧率、氨氮排泄率与临界窒息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呼吸室法研究鸭绿沙塘鳢耗氧率(OCR)、氨氮排泄率和临界窒息点。结果表明:鸭绿沙塘鳢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在(13.5±0.5)℃下,大规格鸭绿沙塘鳢[(66.72±8.30) g]在0:30达到最大耗氧率[(0.207 0±0.005 1) mg/(g.h)]和最大氨氮排泄率[(0.004 0±0.001 3) mg/(g.h)],中规格鸭绿沙塘鳢[(15.63±4.78) g]分别在0:30和4:30达到最大耗氧率[(0.197 7±0.013 2) mg/(g.h)]和最大氨氮排泄率[(0.008 5±0.003 1) mg/(g.h)],小规格鸭绿沙塘鳢[(1.78±0.93) g]分别在20:30和8:30达到最大耗氧率[(0.410 9±0.252 6) mg/(g.h)]和最大氨氮排泄率[(0.027 9±0.006 6) mg/(g.h)];大、中和小规格鸭绿沙塘鳢的临界窒息点分别为0.13、0.16和0.29 mg/L,体重和临界窒息点呈负相关。鸭绿沙塘鳢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与温度(0~24℃)呈正相关;鸭绿沙塘鳢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与体重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赤点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和生长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赤点石斑鱼各个发育期的仔稚幼鱼连续取样,系统地观察了仔稚幼鱼各个发育期的形态变化及生长特征,并进行描图。赤点石斑鱼初孵仔鱼全长1.35-1.45mm。稚鱼第6-7d长出特别伸长的背鳍第2鳍棘和腹鳍棘,其长度与全长之比在第16-18d,全长11mm左右时达到最大值,接近50%,这一形态特点是石斑鱼属仔稚鱼期特有的。以后随着个体的生长和其他鳍棘的伸长,这一比例逐渐减小,直至小于其他鳍棘,这是稚鱼完成变态成为鱼种的重要标志。最早完成变态的稚鱼须在孵化后第35 d,全长30mm以上,但到第45d时,全长24mm的个体也可以完成变态。即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仔稚幼鱼的个体大小差异也很大,且越到后期差异越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赤点石斑鱼各个发育期的仔稚幼鱼连续取样,系统地观察了仔稚幼鱼各个发育期的形态变化及生长特征,并进行描图。赤点石斑鱼初孵仔鱼全长1.35-1.45mm。稚鱼第6-7d长出特别伸长的背鳍第2鳍棘和腹鳍棘,其长度与全长之比在第16-18d,全长11mm左右时达到最大值,接近50%,这一形态特点是石斑鱼属仔稚鱼期特有的。以后随着个体的生长和其他鳍棘的伸长,这一比例逐渐减小,直至小于其他鳍棘,这是稚鱼完成变态成为鱼种的重要标志。最早完成变态的稚鱼须在孵化后第35 d,全长30mm以上,但到第45d时,全长24mm的个体也可以完成变态。即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仔稚幼鱼的个体大小差异也很大,且越到后期差异越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石蜡包埋切片方法,对延迟首次投喂组与投喂组(CK)河川沙塘鳢初孵仔鱼、3日龄仔鱼、6日龄仔鱼、9日龄稚鱼、12日龄稚鱼、15日龄稚鱼和18日龄稚鱼消化系统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延迟首次投喂期间,初孵仔鱼~9日龄稚鱼消化系统发育缓慢,表现为消化道各部分管腔较细、壁层较薄,肝脏增长缓慢,肝细胞空泡化程度低等;对河川沙塘鳢孵出后的9日龄饥饿稚鱼恢复摄食,发现其在短时期内消化系统发育迅速,到孵出后15日龄,消化系统各部分的形态特征与正常摄食组的稚鱼类似。研究结果显示,河川沙塘鳢在仔鱼期进行饥饿处理,进入稚鱼期恢复投喂饵料后,该鱼能够快速利用外源性营养补偿机体生长和发育所需要的能量,从而很快地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8.
9.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2)
为深入了解鲟形目鱼类骨骼生长发育过程,探究现存唯一的软骨硬鳞鱼骨骼适应性进化,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仔稚幼鱼的骨骼系统进行连续观察,总结出相应骨骼的生长发育规律及骨化时间。结果表明:施氏鲟初孵仔鱼观察不到明显的骨元件分化;仔鱼期的骨骼元件主要集中在头部,然后逐渐长出脊索和各鳍,本阶段未观察到任何骨化骨骼;稚鱼期进入快速生长阶段,10~15日龄时脑颅、咽颅及附肢骨骼迅速发育,身体各部分骨骼基本形成,20日龄时上颌骨、齿骨及牙齿开始骨化,24日龄时顶骨、后颞骨、下鳃盖骨、肩胛骨及背骨板外侧部分开始骨化,26日龄时翼耳骨、锁骨、匙骨开始骨化,28日龄时颊骨、额骨、胸鳍硬棘开始骨化,30日龄时围框骨、侧骨板开始骨化,背骨板基本完成骨化;进入幼鱼期,鱼体骨骼基础框架基本完成发育,吻部小骨片、腹骨板,以及腹鳍、臀鳍、背鳍、胸鳍最外侧幅状鳍条均已发生骨化。研究表明:施氏鲟骨骼发育起始于孵化后,且在发育过程中,与呼吸(颌弓)、摄食(鳃弓)和游泳能力(鳍)相关的骨骼优先发育,骨骼骨化顺序与发育顺序大概一致,20日龄时首次观察到骨化的骨骼,但骨化主要集中在24~30日龄;施氏鲟骨骼骨化时间与养殖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本研究中还观测到不同批次施氏鲟骨骼骨化起始时间相差10 d。 相似文献
10.
沙塘鳢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沙塘鳢繁殖期形态特征包括体长、头长、头宽、头高、吻长、眼后头长、眼径、眼间距、体高,尾柄长、尾柄高、尾鳍长、背鳍基前距、背鳍基长、背鳍间距、腹鳍基前距、腹臀间距,体重和去内脏体重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结果表明,繁殖季节雄性个体的数量显著少于雌性个体,雄性个体的体长显著大于雌性个体.特定体长的雌性个体的头长、头宽、头高、眼间距、尾柄高、背鳍基长、去内脏体重显著小于雄性个体,体高、背鳍间距和腹臀间距显著大于雄性个体.两性其他局部特征不存在显著的差异.10个形态特征变量的主成分分析(Eigenvalue≥1)发现,前3个主成分共解释61.6%的变异.头长、头高和躯干重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解释26.9%变异),背鳍基长在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背鳍间距在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负负载系数(解释18.3%变异),体高和腹鳍臀鳍间距在第三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解释16.4%变异).雌性在第一、第二主成分的分值显著小于雄性,在第三主成分的分值显著大于雄性.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回归关系显著.偏相关分析表明,怀卵数量与体重呈显著的正相关,与体长呈显著的负相关.雌性通过个体大小特别是体重的增长以及腹腔体积的增加来提高个体生育力,增加繁殖输出. 相似文献
11.
中华倒刺鲃胚胎与仔鱼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黄洪贵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31(6)
通过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的胚胎和仔鱼发育进行观察,详细描述了从受精卵到稚鱼期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中华倒刺鲃的成熟卵近圆球形,卵径1.8~2.0 mm,金黄色,受精后卵膜吸水膨胀,卵膜直径达2.6~2.8 mm;25.0~27.2℃温度下孵化的初孵仔鱼平均全长(6.43±0.31)mm.在(25±0.5)℃温度条件下,孵化时间为50 h 28 min,孵化积温1 261.75℃;克氏囊在尾芽期开始出现,心脏搏动期前消失;出膜后5.5目龄仔鱼初次摄食,进入混合营养期;8.5日龄时卵黄囊完全消失;20日龄时,进入稚鱼期.全长与日龄成极显著的直线相关:TL=0.450 1D+7.056 4(P<0.01). 相似文献
12.
长江河口区仔稚鱼资源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6年7月至2007年11月,对长江河口水域4个航次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表层水温、盐度的分布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区共出现仔稚鱼22种,隶属6目7科18属;其中,1种仅鉴定到属,还有2种未能鉴定。春季主要的优势种为黢鱼,占春季仔稚鱼总数的77.64%;夏季主要优势种为凤鲚,占夏季仔稚鱼总数的88.13%。水温是影响仔稚鱼分布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采获的大部分仔稚鱼部属于广盐性鱼类。与历史同期资料相比,经济性鱼类在种类上和数量上都有所减少,低价值鱼类比例的增加成为调查区仔稚鱼资源结构的变动趋势,表明长江河口水域经济种类仔稚鱼资源已受到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2004年5月从加拿大引进的大眼狮鲈发眼卵64万粒,进行室内人工孵化,期间对发眼卵的胚胎发育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大眼狮鲈发眼卵在7℃-17℃之间,胚胎发育的积温是135℃.d时,孵化率高达80%,卵黄囊在发眼卵发育到第11天时完全消失,成活率约为60%。 相似文献
14.
15.
大口鲇仔鱼消化道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研究对1~43日龄内的大口鲇仔鱼消化道组织学进行了观察;描述了大口鲇不同
发育
阶段的口裂、口咽腔、食道、胃、前肠、后肠等组织和器官的组织学结构的变化;对口裂宽
、口裂高与全长进行了比较;讨论了仔鱼消化系统的早期发育特点与摄食、营养方式的关系
。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饥饿试验,研究饥饿胁迫下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仔鱼摄食、存活、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25±0.5)℃水温条件下,中华倒刺鲃仔鱼初次开口摄食的初次摄食率达86.7%,6~11日龄初次摄食率持续达100%,12日龄开始下降,18日龄进入PNR。延迟1~6d投饵对仔鱼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之后,开始显著下降(P<0.05)。完全饥饿条件下,累计死亡率超过50%发生在19日龄,22日龄全部死亡。饥饿对仔鱼全长、头长、眼径、体高和尾柄高5项形态学生长指标的影响不同步,分别在延迟投饵时间达6,7,5,3,4d起显著低于正常投饵组(P<0.05)。饥饿仔鱼鳍发育停滞,饥饿达7d以上仔鱼除出现头大身瘦,脊索弯曲,肠道萎缩等饥饿仔鱼的一般形态特征外,还出现胸角现象。中华倒刺鲃仔鱼开始投饵的最适时间建议在6~8日龄。 相似文献
17.
水温和盐度对鲤鱼(Cyprinus carpio L.)胚胎和前期仔鱼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正交设计表[l2^5(5^6)]设计、分析实验,发现在适温范围(17~25℃)内,盐度为影响鲤鱼(Cyprinus carpio L.)胚后发育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温度,并且二者有显著的交互作用。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与水温成负相关关系,相关方程为y=3.9x 169.4,水温对鲤鱼胚胎发育速度的影响肌肉效应期之后较肌肉效应期之前大。盐度与鲤鱼胚胎孵化率呈负相关关系。经方差分析,鲤鱼胚胎和前期仔鱼发育的最佳孵化盐度为1‰左右,温度为21℃左右。 相似文献
18.
尼罗罗非鱼仔鱼个体发育及性腺分化的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形态学、组织学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的观察,研究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仔鱼在自然水温条件下(26~30℃)的个体发育和性腺分化发育过程。结果表明,仔鱼个体发育分为2个时期,仔鱼前期(从出膜到卵黄囊消失)和仔鱼后期(卵黄囊消失至奇鳍褶消失);性腺发育分化的时序为:5DPH时,开始出现生殖嵴;10DPH时,出现少数原始生殖细胞,形成原始性腺;28DPH时,可清晰辨认卵原细胞,呈现明显的性腺分化组织学特征,至42DPH时可辨认精原细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