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林业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明确了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适应林业和生态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基于3年的培养实践,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导师配置和专业学位论文要求等方面,对我国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及特点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我国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职业导向不明显、研究方向过于综合、导师配置模式不合理、学位论文(设计)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区分度不高等诸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我国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对策和建议,包括优化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设计、丰富实践教学方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制定林业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的具体标准并完善相关要求等,从而使所培养的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够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了解和掌握我国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草业专业学位的招生情况和培养现状,从生源及报考原因、入学考试科目设置的合理性,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安排、双导师制的实施、专业实践的开展、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毕业要求及论文要求、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的定位等方面,面向16所高校的在读草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展了问卷调查。调研结果表明:在招生环节,面临着生源的本科专业相对分散、立志于草业事业的生源比例不高等问题;在培养环节,面临着课程设置不合理、第二导师存在挂名现象、专业实践质量不高等问题;在毕业环节,面临着学生对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不够清晰、毕业考核和毕业论文要求有待改革和完善等问题。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从招生、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毕业论文要求等方面,提出完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草业领域研究生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大力发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的背景下,构建既符合专业特点又适应林业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全日制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林业专业学位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在以林业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确定全日制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构建"课程学习—职业实训—论文答辩"模块化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具体包括课程体系的优化、课程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及以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实践教学保障条件建设为着眼点的实践教学的改革,以学位论文的选题、形式和要求、中期检查、评审和答辩为着眼点的学位论文环节的改革。同时,从建立校企联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实施双导师制和实践教学的全过程管理3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全日制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特别是对导师的组成与职责、聘用与考核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而为提高全日制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林业行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技术型专业人才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实践教学是林业专业硕士培养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教育质量和就业质量的提升以及相关企业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江西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实施了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导师队伍建设、探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类型、强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等,开展了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同时,针对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模式及基地建设实践中面临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进程缓慢以及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合作机制和质量评估体系等问题,提出完善基于实践教学模式的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对策,包括加快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和优化;制定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扶持政策;建立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机构,完善基地建设合作机制;建立林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5.
为了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成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重点。随着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面对行业的发展和要求,森林工程背景下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必须重视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从而为国家中长期林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针对当前森林工程背景下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专业硕士缺乏学习热情、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相关的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探讨了机械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具体包括:提高重视程度,完善培养制度;促进学术交流,掌握科技动态;重视校内外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应用型导师队伍的建设,改革导师制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急需高层次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了探索全日制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规律,创新全日制机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迫切需要建立一批研究生实践基地。北京林业大学在机械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探索了学科与企业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在企业建立实践基地或导师与企业联合培养订单式研究生等模式。同时针对企业积极性不高、管理机制不完善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大学与行业的合作机制,发挥高校在行业的服务与引领作用;深度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措施,以使全日制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长期、稳定、有效的运行。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我国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时间较短,在人才培养方面尚面临着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培养质量为导向对原有的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从而使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既考虑专业特点又适应特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当前专业学位教育研究的关键。为此,针对华中农业大学林业专业硕士在校生、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和公共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和小型私密网络课程、技能课程)、学术训练、专业实践、论文选题、就业倾向、培养环节等方面,开展了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问卷调查;从就业基本情况、用人需求和薪资待遇、专业技能培养、从业资格等方面,开展了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实践技能训练不足、学生与导师之间互动不够、对林业行业的认识不足等问题,与用人单位对林业专业硕士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等有较高的要求以及注重毕业生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敬业精神、社交能力等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从林业专业硕士招生指标分配改革、校外导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优质课程建设、导师与学生间互动机制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选题管理、综合素质培养和就业质量提升等8个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以促进全日制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浙江农林大学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基本情况和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就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在教学环节提出要运用案例式、交互式、专题讲座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研究环节提出要注重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实施多种方式和多层次的实践教育;在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环节提出选题要紧密结合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开题报告要进行专家论证;在学位论文完成环节提出要加强论文阶段的过程管理,把握好论文中期检查、送审和答辩"三关"。  相似文献   

9.
摘要: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在阐述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学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即研究生生源质量下降、学校教学资源供给不足、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不高等;提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创新举措,包括推行研究生招生机制改革,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吸引优秀生源;规范研究生培养流程,强化过程管理,确保培养质量;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学位授予环节的管理,确保论文质量;健全组织机构,推进管理科学化和信息化;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研究生科研和学术水平等。最后,探讨了学校今后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路,即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研究生素质教育;加强导师队伍管理,提高导师指导水平;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加大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改革管理体制,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控,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和思考如何保证并提高其培养质量的问题。以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从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模式的设计、培养环节的落实以及培养质量控制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对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在阐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设计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体现职业性和技能性、通过加强实践教学体现应用性、通过强化校企联合实现共同培养、通过改革学位论文评价体系体现创新性;提出要从导师指导环节、学生选题环节落实培养环节;提出建立开放性的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模式和由学校负责、企业参与的培养质量控制体系,并签订保障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权益的合作培养协议,以构建培养质量管控机制。  相似文献   

11.
2014年国家针对高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出台了新的政策措施,包括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可自主选择志愿、各高校不再设置留校限额以及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不再区分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相关信息公开化、进一步优化相关工作程序等。在此背景下,在对2015年北京林业大学14个学院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年相关招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制度的改革举措对硕士研究生的生源和培养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其中消极影响主要包括不设条件的自由跨校选择志愿去向导致高水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下降、自由转换专业和学科导致传统的优势学科有可能后继无人、优质生源的盲目流动有可能制约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等。为此,结合北京林业大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应对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制度改革影响的建议:一是将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无限制选择志愿去向的政策调整为有限制选择志愿去向;二是采取加强传统优势学科自身建设、完善研究生招生工作体制和机制等有效措施保障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三是加强学科专业的宣传,引导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理性选择志愿去向。  相似文献   

12.
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包括入学条件、培养年限、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导师负责制等)以及课程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关系等方面,对中国大学与美国大学在昆虫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上的异同点进行了总结。基于此,对中国昆虫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完善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借鉴美国成功办学经验的建议,包括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形式,培养综合能力;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成效;树立市场意识,开展国际合作等,以期提高中国昆虫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及其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十分迅速,硕士研究生教育更是如此。而地方普通高校开展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具有所占比例高、学位授予权点覆盖地域广的特点,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培养目标趋同,定位模糊;报考人数不足,生源质量堪忧;导师的学术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培养创新人才的学术环境;师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较低等。为此,地方普通高校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首先,对地方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类型和服务面向进行科学定位,并基于此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级专业人才。其次,实施轮转实习和师生双向选择,以稳定硕士研究生的生源和提高生源质量。第三,组建硕士研究生导师团队,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导师团队的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最后,加强地方普通高校的文化建设,营造优良的学术环境,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硕士专业学位和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成果基础上,以浙江农林大学全日制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为案例,分析研究生培养的现状,认识到在生源结构、学习研究定位、专业学位的认识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不足,建议优化生源结构、创建良好学风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自2011年招生以来,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就成为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系统介绍了北京林业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的运用、教材建设和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培养现状,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培养方向需要进一步凝练和明确、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突出实践性、授课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已建立的教学实践基地需要进一步规范运作、新的社会实践基地需要进一步加以拓展、考核制度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等。这些改革措施,进一步促进了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行的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等问题,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在对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1+2+3"实践教学模式的设想并进行了实践探索。首先,从确定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计划、建设复合型师资队伍、构建多维度的实践教学资源体系3个方面,构建"1"个实践教学体系。其次,建设"2"个实践教学平台,即建设以实验为主、实践为辅的校内实践平台,以及以产学研实训基地形式为主的多类型相结合的校外企业实践平台。最后,实施"3"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包括课程(Course)中的实践教学、综合实训(Studio)中的实践教学、学位论文(Thesis)完成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特别是强调课程中的实践教学要注重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加强师生互动、注重与国际接轨,学位论文完成过程中的实践教学要落实学位论文指导的双导师制。  相似文献   

17.
自2011年招生以来,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就成为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系统介绍了北京林业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的运用、教材建设和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培养现状,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培养方向需要进一步凝练和明确、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突出实践性、授课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已建立的教学实践基地需要进一步规范运作、新的社会实践基地需要进一步加以拓展、考核制度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等。这些改革措施,进一步促进了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从欧洲林学硕士项目的组织基础、学制和授予学位、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中选修课的构成、"欧洲学分积累与转移制度"在林学硕士项目中的实施等方面,对欧洲林学硕士项目的实施进行了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欧洲林学硕士培养的特点:以大学联盟为主体,集合各校的优势领域;以模块化课程设置强化学科基础,健全知识结构;突出实践应用,彰显学术的适应性;职业技能培养完备,就业前景乐观。有鉴于此,建议我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组建林学学科联盟,开展合作培养;构建模块化课程单元,健全知识结构体系;强化学术应用和实践,提高职业技能;改革以考试为主的考核办法,重点考查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从而解决我国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没有突显"应用型、高层次、复合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关于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困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设置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工程硕士学位与以往的工学硕士处于同一层次,但侧重于工程应用。我校现可在机械工程和林业工程两个领域培养工程硕士,以培养我国森林工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我国高等教育为适应社会需求而出台的一项重大举措,是高等教育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根据林业行业特点,对林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进行了建设:通过确定培养定位、加强普及宣传、完善课程体系、创新课程内容、采取专题讲座的授课方式、实行双导师制、进行"产学研"联合培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等途径,使林业硕士生源逐年增加,报考率不断上升。同时,建设了一支高水平的导师团队,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产学研"联合培养和实践基地建设初见成效,林业硕士社会服务功能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