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山东省土壤有效硅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全省不同土壤类型1818 个耕层土壤样本的调查分析,明确了全省土壤有效硅含量平均为234mg/kg 土,最低15 .4mg/kg 土,最高779 .5mg/kg 土,不同土类有效硅含量高低顺序为褐土> 砂姜黑土> 盐土> 潮土> 棕壤> 粗骨土。分析了不同地貌类型区土壤有效硅含量及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土壤硫素状况及硫肥肥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南省耕地土壤有效硫(S)含量在6.6 ̄265.1mg/kg之间,平均为36.8mg/kg,其中低于16mg/kg的土壤占20.9%,土壤有效硫含量以湘西和湘北较高,湘东和湖南较低。8种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有效硫含量高低次序为:石灰岩〉第四纪红土〉砂岩〉花岗岩〉河流冲积物〉湖积物〉板页岩〉紫色砂页岩。水稻在有效硫低于16mg/kg的土壤上施硫增产效果较大,平均增产12%。油菜在有效硫低于29mg/k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农田土壤有效硫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了江西16个县市9种主要母质的609个农田耕层土样进行了土壤有效硫含量测定。统计结果表明:平均值为26.71mg/kg,缺硫和潜在缺硫样点占39.10%。按地区分,以赣南、赣东北山区缺硫最严重,有效硫小于12mg/kg的样点占26.60%~44.70%,其次是丘陵地区,有效硫小于12mg/kg的样点占10.00%~19.00%。按母质分,母质中以石英岩、花岗岩发育的土壤最缺,约占50%~60%,其次是红砂岩、泥质岩,缺硫为30%~40%,这些是江西省急需施用硫肥的土壤。水稻土以黄砂泥田、麻砂泥田、红砂泥田、鳝泥田等土属缺硫面积最多,全省缺硫水稻土面积约为103.8万hm2,约占水稻土面积的34%。  相似文献   

4.
赤红壤旱地土壤供钾特性及施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8个县(市)采集赤红壤旱地土样106个,测定速效钾极缺(K<25mg/kg)的土壤占16.7%,速效钾含量<70mg/kg的土壤占88.9%,花岗岩旱土速效钾的最低水平为19-20mg/kg砂页岩旱土为21-23mg/kg沉积物水稻土为52mg/kg左右,赤红壤旱地在中产条件下,配施钾肥增产效果极显著。每亩配施K2O的适宜用量,花生为5kg甘薯为7.5-10kg,木薯为14-18kg。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主要土壤有效硅平均含量为392mg/kg含量范围在97.0-897.4mg/kg之间,且黑土〉褐土〉草甸土〉棕壤〉白浆土,大部分黑土和褐土属于较高水平,而白浆上,草甸土和棕壤偏低,分析土壤有效硅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关系,得知有效硅含量与土壤的pH及粘粒含量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此外,有效硅含量还与成土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6.
分析表明,宁夏地区土壤微量元素Zn、Mn、Cu、Fe全量平均值分别为63.1mg/kg,506.6mg/kg,2.76mg/kg和24.0mg/kg,有效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5mg/kg、6.53mg/kg、1.38mg/kg和18.6mg/kg,含量盈缺临界值分别为0.5mg/kg、7.0mg/kg、0.5mg/kg和5.0mg/kg。而不同类型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有效含量水平变异较大,有效态微量  相似文献   

7.
淮北土壤有效硫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省淮北地区砂姜黑土和黄潮土的平均有效硫「Ca(H2PO4)2浸提性硫,简称MCP-S」分别为21.7和11.7mg/kg,MCP-S低于缺硫临界值16mg/kg的土样分别占27.3%和82%。十个调查县市中有六个县市土壤平均MPC-S含量低于缺硫临界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湖南省农业环境有效硫状况,1997-1998年对全省各地,州,市耕地土壤有效硫及主要河流水中硫含量进行取样测定,并对有关大气及降水中硫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结果表明,耕地土壤有效硫含量为6.6-265.1mg/kg之间,平均为(36.8±3.1)mg/kg,其中低于16mg/kg的土样占20.9%,土壤有效硫含量以湘西和湘北较高,湘东和湘南较低。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土壤可溶态稀土元素含量和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西11种母质发育有代表性的水稻土、旱土、自然土壤,61个剖面,412个土样的可溶态稀土元素分析测定,统计结果表明:江西土壤稀土元素的强度因素处于较高水平,平均值为19.0mg/kg,有42.80%的样点处于丰富级;有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趋势。其含量最高的地区是赣南由花岗岩、泥质岩、第四纪红粘土、酸性紫色土、炭质岩类风化物等母质发育的土壤,较低的为赣西北由石英岩,第三纪红砂岩、石灰岩、下蜀系黄土等母质发育的土壤;在土壤剖面分布中,旱地表层低于底层,水稻土表层有生物富集作用高于底层;影响土壤中可溶态稀土元素含量的主要因子有:成土母质,气候条件(温度,降水量),土壤pH,土壤质地。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地区水稻硅素营养状况及硅肥效应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试验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大多数灌溉水中二氧化硅含量低于10mg/kg,土壤有效硅含量为200 ̄400mg/kg,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吸收的硅主要来自土壤,水稻植株的含硅量和土壤有效硅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海南农田土壤中硅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海南农田土壤中硅的分布状况及喜硅作物的挖掘开发提供依据,采集海南18个市县的169个农田土壤表层(0~20cm)样品,按照《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分析技术要求(试行)》采用比色法测定土壤全硅和有效硅含量,并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海南农田土壤有效硅含量为3.85~340.34mg/kg,平均为63.9mg/kg,有效硅属于中度缺乏状态,各市县农田土壤有效硅的含量差异较大,空间上呈以琼北地区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的发射状分布,东方与乐东交界地区、白沙的西北地区和定安的局部地区是全岛农田土壤有效硅含量最低的地方;农田土壤全硅含量为135.52~572.26g/kg,平均为426.46g/kg;空间上与土壤有效硅呈互补状态。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地统计学的罗平烟区土壤主要养分丰缺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PS定位技术,在云南罗平烟区采集土壤样品362个,运用地统计学和经典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植烟土壤主要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和丰缺格局。结果表明:罗平植烟土壤有机质和主要养分指标的块金效应为25%~75%,表现为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土壤有机质均值为42.23g/kg,有52.27%的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超过40 g/kg;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均值分别为2.02 g/kg和161.96 mg/kg,分别有51.39%和79.84%的植烟土壤全氮和速效氮超过2 g/kg和150 mg/kg;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值分别为1.63 g/kg和38.45 mg/kg,分别有11.00%和29.79%的植烟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超过2 g/kg和40 mg/kg;植烟土壤全钾含量均值为13.67 g/kg,有27.13%的植烟土壤全钾含量在12 g/kg以下,偏低;土壤速效钾均值为257.23mg/kg,有95.87%的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在150 mg/kg以上。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在河南省11个地点采集了113个土壤样品和42个烤烟样品(C3F),分别对土壤有效锌和烤烟锌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①河南烟区烟叶锌含量平均为(37.23±6.27)mg/kg,变异系数为16.84%,变幅为20.91~70.01 mg/kg。烟叶锌含量以三门峡最高,为(46.35±17.91)mg/kg,平顶山最低,为(25.03±1.22)mg/kg;变异系数以漯河最高(63.25%),信阳最低(2.32%)。②河南烟区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为(1.19±0.77)mg/kg,变异系数为64.27%,变幅为0.44~5.43 mg/kg,其中严重缺锌(<0.50 mg/kg)的占3.91%,缺锌(0.50~1.00 mg/kg)的占41.21%,含锌量适宜(1.00~2.00 mg/kg)的占49.01%,含锌量较丰富(2.00~4.00 mg/kg)的占3.92%,含锌量丰富(>4.00mg/kg)的占2.00%。  相似文献   

14.
广西耕地土壤铜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2242个采自广西不同类型的耕地表层土壤样品进行有效铜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广西耕地土壤铜的含量比较丰富,全铜含量在1.03~101.18m g/kg之间,平均27.41m g/kg,高于全国和世界平均含量;有效铜含量在0.01~19.19m g/kg之间,平均2.48m g/kg,低于0.2m g/kg缺铜临界值的土壤只占样点的0.49%;成土母质、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和土壤的农业利用方式是影响土壤有效铜含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宁波市耕地有效硅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宁波市9个县(市、区)的747个土壤样品的有效硅含量,并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类型、地貌类型及土壤化学性质对土壤有效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宁波市耕层土壤有效硅(SiO2)平均含量为68 mg.kg-1,土壤有效硅含量丰富(≥130 mg.kg-1)、中等(100~130 mg.kg-1)、缺乏(50~100 mg.kg-1)和极缺水平(<50 mg.kg-1)的土壤分别占15.8%,5.5%,19.8%和58.9%。旱地有效硅的平均含量(95 mg.kg-1)高于水田(61 mg.kg-1),两者的缺硅土壤面积分别占各自总面积的58.8%和83.5%。不同土类的有效硅含量按以下次序递减:滨海盐土(133 mg.kg-1)>潮土(110 mg.kg-1)>水稻土(61 mg.kg-1)。在水稻土中,有效硅含量以渗育水稻土最高(88 mg.kg-1),淹育水稻土最低(49 mg.kg-1)。各地貌类型的土壤有效硅含量:滨海平原>水网平原>河谷平原>丘陵山区。土壤有效硅含量与pH、有机质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与有效磷、速效钾均无显著相关性。针对宁波市耕地严重的缺硅现状,提出了补施硅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湖南嘉禾1375个植烟土壤样本28个不同土壤种类的肥力特征和物理性状,并对不同土壤种类的肥力状况和物理性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嘉禾植烟土壤中浅灰黄泥、灰泥田、青鸭屎泥和灰黄泥占50%左右;土壤略偏碱;有机质均较丰富,平均为44.91g/kg;碱解氮含量丰富,平均为176.32mg/kg;有效磷含量适宜,绝大多数土壤类型有效磷含量在10-20mg/kg的适宜范围内;大部分土壤类型速效钾含量处在80-160mg/kg低范围内;交换性镁丰富,平均为2.7cmol/kg;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较高,平均分别为3.2mg/kg,101.7mg/kg和3.2mg/kg;水溶性氯和有效硼含量较低,平均分别为8.61mg/kg和0.4mg/kg。(2)嘉禾植烟土壤物理性状表明,土壤质地全部为轻壤土,适宜优质烤烟生产,浅灰黄泥、灰泥田和灰黄泥等土壤容重偏高(>1.4g/cm3)。(3)主要肥力因子与土壤物理指标相关分析表明,pH值与细砂粒和物理性黏粒含量呈显著相关,与粗砂粒和粗粉粒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有效磷含量与粗黏粒呈显著负相关;速效钾含量与细砂粒和黏粒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与粗砂粒、粗粉粒、细粉粒和粗黏粒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在粤北翁源、乳源、浈江等地开展坡岗地木薯"3414"肥效试验,按照Cate-Nelson方法,根据缺素处理(-N、-P、-K)占全肥处理(NPK)的相对产量数据与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之间的关系,建立对数拟合方程,以相对产量<50%、50%~75%、75%~90%、90%~95%和>95%为标准,研究土壤有效氮、磷、钾供应的丰缺临界指标。结果表明,粤北坡岗地木薯产区土壤碱解氮缺乏临界值为66.2 mg/kg,高产临界值为70.5 mg/kg,缺乏土样占测试土样的70%;土壤有效磷缺乏临界值为11.3 mg/kg,高产临界值为14.1 mg/kg,缺乏土样占测试土样的80%;土壤有效钾缺乏临界值为61.0 mg/kg,高产临界值为71.3 mg/kg,缺乏土样占测试土样的70%。研究结果可为粤北坡岗地高效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木通引种栽培土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采自湖南、湖北两省木通产地的28个土壤样品进行风干、弃去杂物、磨细以及过筛处理,分别测定28个土样的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等6项农化指标.结果表明:木通产地土壤pH值为4.89~6.62,平均为5.63;有机质含量为5.2~85.6g/kg,平均为45.3g/kg;全氮含量为0.64~3.10g/kg,平均为1.95g/kg;速效氮含量为7.19~140.55mg/kg,平均为77.59mg/kg;速效磷含量为5.57~16.00mg/kg,平均为10.15mg/kg;速效钾含量为5.56~47.54mg/kg,平均为31.95mg/kg.因此,可以初步确定,养分含量比较丰富的酸性土壤适合木通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为例,研究土地整治中新增耕地的土壤养分特征,为判别新增耕地能否实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位于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白水、蒲城和富平3县新增耕地为研究对象,每20 ha新增耕地作为一个采样单元,采集0~30 cm耕层土壤,共采集土样30个,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土样质地等指标,分析土壤养分状况。【结果】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新增耕地土壤质地均为粉壤土,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6.69 g/kg、0.67 g/kg、15.79 mg/kg和173.28 mg/kg;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白水县>富平县>蒲城县;全氮含量表现为蒲城县>白水县=富平县;有效磷含量表现为白水县>蒲城县>富平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有效磷含量与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除全氮外,其他土壤养分含量与砂粒含量呈正相关,与黏粒和粉粒含量呈负相关。参照黄土高原养分分级指标对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新增耕地的土壤养分进行分级评价,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全氮含量较低,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结论】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采样县新增耕地土壤养分存在地区差异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