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由仔猪脑部海马体齿状回分离得到神经干细胞,利用无血清培养基添加特定生长因子方式培养;采用RT-PCR鉴定神经干细胞和诱导分化后细胞生物特性;利用免疫荧光化学技术检测克隆的细胞抗原和分化后特异性成熟神经细胞抗原表达。由海马体齿状回分离的细胞群具有连续克隆能力;根据免疫荧光检测,脑神经干细胞表达巢蛋白、配对盒因子6和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10;体外培养下NSCs可被诱导分化为神经源性细胞,且表达微管相关蛋白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分离和培育NSCs细胞结果显示,其具有更新能力和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潜能,可为干细胞移植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胚鼠中脑曲分离神经干细胞,探讨IL-1α诱导胚鼠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神经元的效能.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胚胎的中脑神经干细胞,加入IL-1α诱导其分化,通过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鉴定,并统计分析其诱导效能.结果:胚鼠中脑的腹侧中脑曲部位分离获得了大量未分化、呈巢状悬浮生长的细胞球,且能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IL-1α能明显提高NSC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比例(IL-1α组14.3%±0.8%vs对照组2.6%±0.3%,P<0.05).结论:胚鼠中脑存在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和中脑神经干细胞被IL-1α诱导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比例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获得转EGFP基因神经干细胞并监测其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通过用EGFP对神经干细胞进行标记和体外追踪实验,为EGFP作为示踪标记对神经干细胞进行体内移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神经干细胞培养技术体系,从胎龄30 d猪胎儿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技术,将EGFP基因导入神经干细胞,诱导转基因神经干细胞贴壁分化,观察其体外增殖、分化特点。采用RT-PCR技术检测干细胞和分化细胞表面标志或相关基因。【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获得转EGFP基因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在表达EGFP的同时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神经干细胞中Nestin表达强阳性,NogoA、DCX、CyclinD2、CD133、Hes1、Oct4、CD-90、Nanog和Sox2表达阳性;体外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FAP)、少突胶质细胞(表达GalC)和神经元细胞(表达NF、NSE和MAP2);能分化为脂肪细胞(表达LPL和PPARγ-D)、成骨细胞(表达Osteonectin和Osteocalcin)、肌细胞(表达myf-5、myf-6和myoD)、内皮细胞(表达CD31、CD34、CD144和eNOS)和软骨细胞(表达COL2A1)。【结论】从猪胎儿大脑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转EGFP基因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可以用EGFP对神经干细胞进行标记、追踪,作为示踪标记进行神经干细胞体内移植研究。  相似文献   

4.
神经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拟体内分化诱导条件,在体外对神经干细胞(NSCs)进行定向诱导.结果表明,由添加2% B27 100 pg·mL-1 IL-1 0.05 g·L-1 Vc 5 u·mL-1 EPO的DMEM/F12的诱导液A和1份含2% B27的DMEM/F12 1份纹状体提取液混合组成的诱导液B均可以将中脑和大脑皮质的NSCs诱导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TH阳性细胞表达率随诱导时间的增加而提高,中脑来源的NSCs的TH阳性细胞诱导率极显著地高于大脑皮质来源的NSCs,诱导液A的诱导效果优于诱导液B.  相似文献   

5.
GDNF和LIF对小鼠精原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小鼠精原干细胞(SSCs)体外增殖的影响,为后续SSCs的诱导分化、转基因动物生产、基因治疗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收集6~8日龄小鼠睾丸,采用机械法和2步酶消化法获得细胞悬液。通过多次差异贴壁法分离纯化SSCs和支持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AP)染色和RTPCR检测Ngn3和Oct4基因2种方法对SSCs进行鉴定。采用单独添加GDNF(添加量为0,10,20,40 ng/mL)或LIF(添加量为0,500,1 000,1 500 U/mL)的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培养SSCs,于培养第3,5,7天取样,同时用添加GDNF和LIF(各因子单独添加量两两组合)的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培养SSCs,于培养第3,4,5天取样,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GDNF、LIF对SSCs体外增殖的单因子效应和配伍效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论培养时间如何,单独添加20和40 ng/mL的GDNF可以显著促进SSCs增殖(P<0.05),而单独添加不同量LIF对SSCs增殖的影响不显著(P>0.05);同时添加20 ng/mL GDNF和1 000 U/mL LIF可以显著促进SSCs的增殖,在该条件下当精原干细胞接种密度为(6×104)~(10×104) mL-1,共培养5 d时,其OD490值为0.696。【结论】DMEM/F12培养基中单独添加20 ng/mL GDNF或同时添加20 ng/mL GDNF 和 1 000 U/mL LIF可以显著促进小鼠SSCs的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雌激素对离体培养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及神经分泌的影响,取1日龄SD大鼠,对小脑神经细胞进行培养,通过补充17β-雌二醇观察神经细胞生长发育情况及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雌激素受体(ER)、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雌激素对体外培养小脑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可促进胞体的生长、突起的伸长;延长培养神经元的存活时间,阻止神经元的退化、萎缩和死亡雌激素对体外培养小脑神经元的神经分泌功能影响显著,可促进培养神经元ER、NGF和ChAT的表达,显著增加ER、NGF和chAT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并呈现出培养时间依赖性的变化说明雌激素通过ER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培养神经元,发挥神经营养和调控神经信息传递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Activin A体外定向诱导大鼠胰腺导管干细胞分化形成胰岛β细胞的作用,为移植体外新生β细胞治疗宠物犬糖尿病打下基础,同时为胰岛细胞体外再生培养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培养液RPMI-1640+10%FBS+10 ng/mL EGF+1%青霉素—链霉素扩增大鼠胰腺导管干细胞至单层,空白对照组加基础培养液,诱导组在基础培养液中分别添加5、10、15和20 ng/mL Activin A,连续培养28 d.诱导培养期间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诱导结束后通过双硫腙(DTZ)染色、细胞免疫荧光染色、ELISA检测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对分化形成的类胰岛细胞团功能和性状进行验证.[结果]大鼠胰腺导管干细胞经Activin A诱导分化形成球形细胞,并聚集成团(类胰岛),DTZ染色结果均呈阳性.诱导28 d后,20 ng/mL Activin A诱导组的类胰岛细胞团数量及其Insulin基因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Activin A诱导组(P<0.01,下同),且类胰岛细胞体积最大,类胰岛细胞的Pdx1基因表达水平最高;无论在低葡萄糖(5 mmol/L)还是高葡萄糖(25 mmol/L)的刺激下,20 ng/mL Activin A诱导组类胰岛细胞的Insulin和C-peptide分泌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Activin A诱导组.[结论]Activin A能体外诱导大鼠胰腺导管干细胞分化形成胰岛β细胞,且以基础培养液中添加20 ng/mL Activin A的诱导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山羊痘病毒(GPV)感染神经细胞的病理过程,采用GPV实验感染体外培养的大鼠雪旺氏细胞(RSCs),通过细胞病变(CPE)及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收集不同时间细胞培养上清液,应用ELISA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的分泌情况.结果表明:GPV感染72 h后,RSCs出现明显细胞病变,主要表现为细胞圆缩、聚集、脱落、极性排列不明显等现象;试验组RSCs发绿色荧光,而未感染组无荧光现象;GPV感染后,RSCs的NGF及BDNF分泌量先增加后减少,而NT-3分泌量则一直下降.说明,GPV可感染RSCs并致其细胞因子分泌量发生改变,提示外周神经细胞病变可能在痘病毒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大脑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及对内椎体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作成年大鼠糖尿病模型(n=10),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n=10)。3个月后,用ELISA的方法检测大脑皮层BDNF的表达水平,用中性红染色观察大脑皮层第Ⅲ层内椎体神经元的数量和形态的变化。结果糖尿病大鼠大脑皮层BDNF的表达水平为(15.64±2.22)ng/g,低于正常大鼠的(24.47±3.53)ng/g(P〈0.01)。中性红染色发现,糖尿2病大鼠内椎体神经元的数量为(95.64±2.22)个/0.16 mm,2低于正常大鼠的(125.37±16.01)个/0.16mm(P〈0.01),且部分内锥体神经元的胞体出现皱缩。结论糖尿病可以导致大脑皮层BDNF表达水平的下降,同时引起大脑皮层第Ⅲ层内锥体神经元的数量和形态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PC 12细胞周期的变化,以建立体外神经元样细胞周期的研究模型。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质量浓度NGF诱导及50μg/L NGF诱导不同天数PC 12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1)不同质量浓度NGF诱导PC 12细胞7d,细胞百分比G0/G1期升高,S和G2/M期降低,25,50,100μg/L NGF诱导组与阴性对照组,50与25,100μg/L NGF诱导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2)50μg/L NGF诱导PC 12细胞不同天数的细胞百分比,G0/G1期从诱导第1天始升高,至7d达到最高,9d又有下降,S期从诱导第1天开始降低,至7d最低,9d又有上升,诱导1,3,5,7,9d与基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G2/M期从诱导3d降低,至7d降至最低,9d又有升高,诱导3,5,7,9d与基础组比较,P<0.01。G0/G1期、S期、G2/M期细胞百分比,诱导9d与诱导7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未经NGF诱导的PC 12细胞具有有丝分裂能力,经NGF诱导的PC 12细胞逐渐减少增殖,大部分细胞停滞在G0/G1期,趋向于神经元样分化,50μg/L NGF诱导7d的PC 12细胞可用于神经元样细胞周期模型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新生牛雄性生殖干细胞的体外增殖与分化体系,将新生牛睾丸消化成单细胞悬液,分别进行差速贴壁、不连续密度梯度Percoll分选雄性生殖干细胞和支持细胞,对分选生殖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结果表明,差速贴壁法能有效分选雄性生殖干细胞与支持细胞,2%血清浓度的培养液即可用于雄性生殖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添加100 ng·mL-1的GDNF能显著促进雄性生殖干细胞的增殖,增殖形成的雄性生殖干细胞集落具有一定多能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中脑分离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以获取高纯度的神经干细胞,为神经干细胞的深入研究提供试验材料。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孕12~13 d小鼠胚胎中脑曲,制成单细胞悬液,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B27存在的培养基中培养扩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子代细胞的分化方向,流式细胞术检测TH阳性神经元比例。结果:培养的部分细胞体外分裂增殖,同时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并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分化并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自然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比例为3.25%。结论:小鼠胚脑中脑存在具有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它们能在体外稳定培养、传代和分化。  相似文献   

13.
湖羊精原干细胞体外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湖羊精原干细胞(SSCs)体外培养方法,湖羊睾丸曲精细管两步酶消化法制备细胞悬液,Percoll分离后比较SSCs纯化方法、FCS以及GDNF对SSCs体外培养与集落碱性磷酸酶(AKP)染色的影响。结果显示,虽然盘化法纯化的SSCs在集落形成时间与集落数上显著低于差速贴壁法(P<0.05),但是盘化法所得集落的AKP阳性率显著高于差速贴壁法(P<0.05);添加1% FCS的培养基可显著降低集落形成的时间,增加集落的数目与AKP阳性率(P<0.05),但集落形成时间与AKP阳性率在5%与1% FCS之间无显著变化(P>0.05);20 ng/mL GDNF处理组内集落数与AKP阳性率显著高于10 ng/mL GDNF(P<0.05),但集落形成时间与AKP阳性率与30~40 ng/mL GDNF的处理组无显著差别(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用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获得神经干细胞的方法及应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免疫组化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加BME的骨髓基质细胞大量分裂,形成大量的细胞分裂球,传到4代时,90%以上的细胞表达Nestin阳性.结论BME对骨髓基质细胞有明显的促分裂作用,应用此种方法可获得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  相似文献   

15.
Genes associated with Hirschsprung disease, a failure to form enteric ganglia in the hindgut, were highly up-regulated in gut neural crest stem cells relative to whole-fetus RNA. One of these genes, the 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 receptor Ret, was necessary for neural crest stem cell migration in the gut. GDNF promoted the migration of neural crest stem cells in culture but did not affect their survival or proliferation.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combined with reverse genetics and analyses of stem cell function, suggests that Hirschsprung disease is caused by defects in neural crest stem cell function.  相似文献   

16.
绵羊卵泡颗粒细胞体外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绵羊卵巢卵泡颗粒细胞体外培养时FSH(Invitrogen)与胰岛素的最佳质量浓度,试验在无血清条件下培养绵羊卵泡颗粒细胞,并向其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FSH与胰岛素,体外培养7 d后测定细胞数目以及培养液内雌二醇浓度。结果表明,当培养液内FSH质量浓度为25 ng/mL、胰岛素质量浓度为100ng/mL时,颗粒细胞的数目最多;当FSH质量浓度为1 ng/mL、胰岛素质量浓度为10 ng/mL时,培养液内雌激素质量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两步酶消化法获得5~7日龄昆明小鼠睾丸组织的单细胞悬液,比较差速贴壁法和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对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的纯化效果,并利用MTT法检测不同生长因子及添加浓度对SSCs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5日龄小鼠和7日龄小鼠的睾丸细胞总数存在较大差异(P<0.05),但SSCs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与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相比,差速贴壁法获得了较高的SSCs数量和纯化率,其纯化率平均85.06%;MTT法检测结果表明LIF因子的添加对SSCs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20 ng/mL GDNF+20 ng/mLbFGF+103 U/mL LIF的组合添加是昆明小鼠SSCs的体外培养增殖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